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父亲希区柯克

我的父亲希区柯克

帕特里夏·希区柯克·奥康纳尔[美]严敏(译)

文汇报2012-12-11第十一版

  我深信,父亲所拍影片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它们一直是纯粹娱乐性的。他为了观众拍影片,观众是他首先要考虑的。在他的影片里,每个观众都能找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

  对于父亲来说,头等重要的是情节,是寻找一个好故事。他笔下的人物都卷入一连串超乎寻常的情境之中。这样,观众就会把自己和人物同化,随着人物一起经历种种十分离奇的冒险。所以,我父亲最喜欢的演员恰恰是那些最能体现中间状态的人物类型。例如詹姆士·史都华就是这种类型的典范。约瑟夫·考登也是我父亲的挚友,多年来两人交情笃诚。

  父亲让我拍了三部影片:《怯场》(1950年)、《一个知道太多的人》(1956年)和《精神变态者》(1960年)。他挑选演员总是以该演员从前扮演的角色类型为依据的。对于他的女儿,也采用同样的标准。在《一个知道太多的人》里,我演女主角的被绑架的女儿,那是一令我比较满意的角色。可在《精神变态者》里,我演女秘书,那是个小角色,没什么大戏。

  我最喜欢看的是《蝴蝶梦》。当时我才十一岁,跟随父母一起来到美国。母亲安排我进一所学校读书,有空就带我去父亲工作的摄影棚。《蝴蝶梦》的故事情节和演出阵容我都喜欢。劳伦斯·奥立佛的表演在我的眼里如同奇迹一般。记得开拍的第一天,即1939年9月3日,父亲想打电话给当时还留在伦敦的祖母,可是电话局回答他说:“对不起,英国在打仗,电话线路已断。”我们十分着急,后来幸好母亲专程去英国把祖母接来了。父亲呢,也重返祖国拍了一部反纳粹的宣传片。该片直到战后才完成并公映。

  有一件事须澄清一下。最近有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集中营的纪录片,说是我父亲拍摄的。可它给人的印象是根据电影资料编辑成的。会不会是德国人拍的,还是盟军解放集中营后拍的?再说这些资料怎么会落到我父亲手里呢?当然我是无法回答的。因为父亲已于1980年去世了。我只好去问西德尼·伯恩斯坦。战时他曾在英国情报部工作,而且是最早一批被准许进入纳粹集中营拍新闻纪录片的人中的一个。伯恩斯坦和我父亲关系甚密,那时正是他请求我父亲帮忙把他拍摄的素材剪辑一下。父亲仔细观看了胶片,提出了某些建议。当时,这部纪录片还没有人肯接受发行。真是乱了套。总而言之,我父亲跟这部纪录片毫无瓜葛。

  希区柯克家不属上流社会,只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富裕的中产者之家。祖父是肉、鱼批发商,嗜好美食,有时候竟会把儿子从学校里叫回家吃佳肴。祖父有个好朋友在本地警察局任职。一天,他把年方七岁的我父亲叫到跟前说:“我有一封要紧的信,你马上送到警察局去。”一路上,父亲紧张得要命,心里老是想着警察局内部阴森森的样子,唯恐自己要坐牢。

  我母亲性格娴静,每天晚上她总是待在家里。而父亲总是看书,他特别喜欢看故事性强的书籍和杂志画报。有时也看电视,对娱乐节目和广告尤感兴趣。当然他有自己的工作,而工作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父亲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拍影片方法。他认为,最难的是找一个好故事。一旦找到了它,就十分精细地设计情节结构和场景。尽管他的名字从不出现在编剧的名单中,但结构和场景中的任何细节没有一个不是出自于他之手。而对白部分让编剧自己去写。然后,父亲同摄影师一起工作,在十一英寸(约28厘米)见方的一张张纸上画出一个个镜头来。当他着手拍摄时,已准确无误地知道未来的影片是什么样的了。因此可以说,拍摄只是他整个创作中一个极其平常的方面。这样一来,演员们可以大胆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大家都喜欢同他一起工作。当然,拍《群鸟》(1963年)时情况就比较复杂。因为必须有一大群鸟按照拍摄要求表演起来。这些鸟有的是用机械制造的,有的则用干草纺织的,但大部分都是活鸟。问题在于如何训练它们。可父亲还是解决了这个看似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父亲的技术专长是出众的。他常常去伦敦大学讨教工程技术,然后将这些方面的知识慢慢地转化为拍电影之用。他早年为许多默片写过剧本,后又当过多年的摄影师。这些经验在他的身上已发展成为技术上无穷的想象创造。例如《眩晕》里用移动摄影小车旋转360度来拍摄金·诺瓦克和詹姆士·史都华的接吻,同时背景上的景物作反向旋转和迅速交替。早在1937年,父亲就发明了移动摄影小车,用以拍摄《年轻与无知》里的一个场面。他常常对人说:在从事导演工作之前,必须彻底了解一部影片制作的各个方面,而要扎扎实实地掌握它们,只有凭借经验。有一次,有位女士在图书馆里碰见了我的父亲,她请教道:“希区柯克先生,我的丈夫想导演一部影片,请问,你可知道有什么关于导演创作的好书吗?”父亲回答:“没有”。

  

译者按语

  本文是希氏唯一的女儿帕特里夏撰写的唯一回忆文章,刊于意大利《Europeo》1985年第37期。艾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世界电影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执导并监制的59部悬念片、间谍片、恐怖片等“社会派紧张电影”,在当前的反恐、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下因契合大众情绪而重获青睐。今年4月28日和8月13日是他冥辰32周年和诞辰113周年,虽然不是中国人特别在意的整数年份,却因为各项纪念活动而有了“希区柯克年”的味道。英国电影学院下属权威影刊《视与听》评选“影史一百部最佳影片”,希氏的《眩晕》傲居榜首。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国家档案馆修复了他的早期九部无声片。他的传记片《希区柯克》已于今年11月23日公映。影片由安东尼·霍普金斯和海伦·米伦饰演希区柯克夫妇,剧情围绕《精神病患者》的选角曲折展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希区柯克精选电影回顾
25部希区柯克电影的最后一镜
《失踪的邦妮》经典悬疑黑色电影,丝毫不亚于希区柯克影片的杰作
【单向历】4 月 29 日,宜花样百出
众读 | 希区柯克,把尖叫带进天堂
《怪尸案》大概可以算希区柯克最悠闲的谋杀案电影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