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PMorgan处决: 你们想要的次新股攻略,我全部献礼给你们,只希望能有人看到最后 I learn...
userphoto

2017.11.30

关注

I learned very ear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nowing the name of something and knowing something.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不知道你那里天气怎么样,也不知道远方的你在经历了本周的洗礼之后是否还继续怀揣着梦想,或者说你在某天某时遇到了我,然后我为你开了一扇门,彼此之间相视一笑。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面对着朝阳,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心存着阳光,并且愿意把自己的阳光分享给身边的人,收起心里的负面和阴霾,做最纯正的自己,如果可能,脱离股票和物质,也不乏一件好事。游戏世界有游戏世界的规则,理想和现实之间差的不仅仅是面包,细心烘焙,等待发酵。

感慨之后说正文,已经是老粉丝都知道的情节了,今天我想说点特别的东西,同时会写的多一点,一点,再多一点,文章很长很长,建议阅读正文之前泡个下午茶,享受下书香茶香。

最近我们的盈利方向其实非常集中分为三条线,如果说兑现的话,一个是潜伏业绩中线股,如猪肉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和江山化工之流。另一类是目前熊市中仅存的星星之火填权炒作的杭州园林,寿仙谷,反复的高抛低吸之流。而最后一条线则是我想重点说的,相信大家也都猜到了,就是次新股以及次新股叠加属性。包括光威复材,威唐工业,江丰电子,大参林,财通证券等,这些标的如果跟上我的话,盆满钵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表现不佳目前被套的,比如洛凯股份,武汉凡谷之流。

那么对于次新股,怎么去看待呢,我是持续看好次新股的,如果对最近操作次新股的整体做一个宏观计算,算是喜忧掺半。然后在如此混沌的大环境下,可以说每个标的的盈利都是靠复杂的复盘用时间来堆积的,而就算是挤利润,也有被坑杀的可能,但唯独,我认为如果说还有一个能够规避风险并且短期存在超额利润的板块,唯次新股莫属。

所以本文所有的文字都是围绕次新股来写作,字字珠玑。

提到次新股,大家脑海里可能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暴涨暴跌、风险极大的名词,当然还有不懂股票的人说我们是在“赌博”,不是吗?所以高收益和高风险都是相等的,接下来就来研究一下,高回报的次新股是否值得我们购买,所承担的风险是否对等。

我们比较一下上证指数和次新股走势。


这是日线图,如果你调整成月线图会看的更清楚。发现什么了么。

次新股的滑铁卢只集中在两个时间短,2016年底到隔年的1月底,以及2017年3月份到8月,而在2015年6月之后大盘见顶暴跌的时候次新股整体是存在抗跌性的,而在次新股滑铁卢的时间短无一不是特殊的历史阶段缔造,过分宣泄次新股的盈利效果触怒监管层。所以如果不把事情做的太绝对,次新股确实存在助攻上证,并且抗跌上证的属性。因为毕竟从孕育期开始,每一个能够穿越牛熊的个股襁褓时期都是次新股,次新股是A股的流通血液,换句话说,血液不健康将伤及五脏六腑。

还有一方面,次新股整体的走势基本是不受到沪指影响的,在早期次新股板块的上涨可谓是“穿越牛熊”,仅在沪指暴跌的时候次新股才体现出小幅的下挫,此后沪指慢牛反弹格局时次新股却迎来一波牛市和熊市,所以说明影响次新股走势的不是沪指,甚至是否能假设:在大盘大幅暴跌的时候,次新股板块是否能规避风险?这点不确定,但是大盘维稳,次新股确实没理由暴跌这点还是能确定的。


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以来的新股上市数量统计折线图,并且把折线图嵌入板块月线图的融合图。

既然次新股走势几乎不受大盘影响,那么就将2014年以来每个月的新股发行数量统计出来加以对比,就大致看出点规律出来了。当每个月新股发行超过30家或数量急剧增加至30家左右时,板块的走势就会下挫,而且这种影响是有滞后性的(延迟一个月)。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点,我比较了2015年前后的IPO发行数量和次新股的整体走势。

2015年5月IPO发行44家,6月上证大涨,次新股滞涨。

2015年6月IPO发行43家,7.8月次新股大跌百分之22.

2015年12月IPO发行27家,1月次新股板块大跌百分之24.

2016年8月IPO发行30家,9月次新股跌百分之6

2016年11月之后IPO发行持续超过30家,次新股12月后遭遇滑铁卢。

每月IPO在30家以下,次新股板块大致就是向上的走势;而当超过30家,次新股板块就开始走下坡路。而且每月IPO数量对次新股板块的影响有一定的延迟性,延迟期为一个月,那么也就是说分析这个月的IPO的数量,可以大致判断下个月次新股板块的走势。

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新股原始发行价、新股原始开板价格、新股一字连板数量等具体的数据再来具体分析。


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新股的原始发行价格较此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虽然基数不一样,但是发行价格整体的分布还是相差无几,集中于7元至16元中。

今年新股发行价格的加权算数平均值为15.05元;而此前的新股发行价格的加权平均值为14.77元。

对比发现,前后发行价的平均数及其价格分布都差不多,仅有一些小的差距,但也在浮动范围之内,所以由此可以判断近期次新股板块的“熊市”格局与新股发行价无关。


对比前后的新股原始开开板价格分布情况,可以对开板价格有大致的对比:在90元之下,新股原始开板价格分布向右移动10元左右;而开板价格在90元之上的新股大幅减少,尤其130元以上的开板新股从二十多加下滑至个位数。

通过加权算数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出两个平均值:

2014年至2016年新股原始平均开板价为65.30元,新股原始平均发行价为14.77元,一字期间涨幅442%;

2017年1月至8月新股原始平均开板价为54.36元,新股原始平均发行价为15.05元,一字期间涨幅360%。

数据说明当下新股发行到开板“一字板”的涨幅在缩小,整体新股的涨幅较此前降低80%,那么以此类推,由新股演化成的次新股也应该相对应地少涨80%,而且涨幅会持续叠加变的越来越小,因此这点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次新股板块今年整体走势较差,相信粗略估计的“80%”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上图分别是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的新股发行数量及新股“一字板”月平均数量,首先很直观地可以看出随着新股发售数量的不断增加,近期新股“一字板”的数量也随之减少。通过数据计算,近年来新股的“一字板”数量平均为11~12个之间,如果这就算正常水平的话,今年的新股的涨幅就已经远远达不到正常水平,大家也知道股市的“一字板”是以复利计算的,差之一二失之几倍。所以这点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今年次新股板块走势较弱了。结合之前IPO30家为准,在这里一样适用:当IPO达到30家甚至更高时,新股平均“一字板”数量就会低于12个,而涨幅减少更多。

将新股“一字板”月平均数量折线图融入到板块月线图中,就可更直观地说明此前的观点:新股的一字板涨幅对板块走势有严重影响。当平均一字板数量大于12时,次新股板块呈现的就是上涨的趋势;当平均一字板数量小于12时,次新股板块就出现整体下跌的趋势。

于是我们进行一个逻辑推理:

IPO月发行小于30家时候,资金相对集中,新股平均一字板超过12个,当每月发行新股数量围绕30个的时候,影响新股一字板数量,以12个为准,从而导致新股开板前的涨幅受影响,进而影响到板块两个月的走势,决定次新股整体板块持续上涨还是下跌。

那么之后我们就研究一下次新股的开板之后形态研究

一、开板涨:

开板就能涨的形态主要分为这样的三种:

形态一:惯性涨停


最羡慕的一种形态就是开板后还能连续涨停,赚个几十点的收益,就“盆满钵满”地离场。至少得具备以下的条件:

1、那么为什么这些股票能开板还能持续涨停呢?那就要求个股要有炒作噱头、市场关注度高!什么是“炒作噱头”,无非就是这家公司是行业排名前几、大股东来头较大、技术先进且寡头等等,还有种情况就是运气好,开板那几日次新股板块特别强势或相关所在板块成为当时的热点板块。

2、这种形态,主要就是在开板当天或第二天买入就较为理想,若开板三天后再介入,风险就巨增且收益变小,远远违背收益和风险成正比的投资理念。由于次新股的前几天都会经历百分之300左右的高换手,所以公司的性质需要在未开板之前就调研,并且龙虎榜通道买入席位和整体次新股环境都是必须考虑的要素,这也是很多时候我发短贴会说明,XX和XX谁先涨停就打板谁的原因,我能做到你们也能做到。如果功课做不好,魄力达不到就会在二板被埋,同时需要打一板半路板的勇气。

3、这些股票开板的前两天,几乎都是早盘30分钟内,甚至几分钟就封涨停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要:了解什么新股开板——此公司是否有炒作点——盘中走势是否强硬——挂单买入成交封板。也就是说这几个步骤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都完成,盘口的攻击走势必须要强势,还有一定要注意就是挂单封单务必直接推板成交。

4、当然买入之后,也不是说就天天等着数板就行了,每日早盘都得观察走势情况以及五档盘口的买卖盘情况,收盘还需查看龙虎榜中的营业部买卖情况,对主力、游资的动向要有一定的了解。前两年还能多数几个板子,但是现在能拿到溢价百分之20已经非常厉害了,所以切忌不要贪心,不是每个炸板次新股都存在反包预期的。

形态二:反包上攻


当然上述能抓住“惯性涨停”的新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且可操作性较低,接下来就解释一种相对稳当的的形态——“反包上攻”。所以有的时候会发现我会对某些第二天反包可能比较大的个股实行低吸操作的原理也在于此。

从形态上来看就是开板当天是收阴线,而第二日低开上涨创新高,且收盘不得低于昨日最高价格,K线上看就是第二日阳线吞并开板首日的阴线柱,这里存在两点,第一点是作为高手区的博弈,在二板反包没有确定的时候就通过第一天阴线的量能大小和盘中的资金承接表现,判断第二天是否可以操作反包预期,由于我比较擅长跟踪资金和龙虎榜,所以熟悉我的老粉丝都知道我如果操作就会操作第二天的反包预期,当然在局势比较好的情况下,第三日开盘也是买点,所谓的打二板溢价就是这样的道理,二板可不可以上要通过溢价封单来决定。

但这种形态的上涨空间较为有限(相比于“惯性涨停”),首先开板首日的“阴线下跌”,就说明市场对此股的第一反应就是比较看空的,获利盘比较拿不住筹码砸盘的可能比较大,第二日低开高走且创新高,那是因为有资金重新想拉升此股,而光靠部分的做多资金来与市场做斗争,上涨空间就较小,压力较大。况且做多资金的投入还不确定,如果第一天做多资金被套可能性会大一些。

此外通过观察,开板首日阴线越长(跌得越多),此后上涨的空间就越小,这也非常好理解:阴线越长,说明市场看空情绪越大,那么资金逆市上涨的压力也就越大,上涨空间就越小。

总之这种形态上涨的成功率较高,但同样的收益也就要来得少。

除了直接开板阴线反包之外,还存在一种空头出尽或者里面的大佬博弈太激烈导致外围资金冷眼观望最佳时间的延迟性反包走势。


当天不能完成反包,寿仙谷和川恒股份这些和形态二比较类似,就是时间跨度大一点,反包不能次日完成,但最重要的点就是还能创新高、站上开板价。这种的和形态二极其相似,性质大同小异不多加解释,但不代表不重要!这种形态在实战使用中常见很多,远比“反包上攻”出现的概率多,买入点位也有较大选择空间,但成功率可能就相对偏低,毕竟多方做多的决心来看,就没有“形态二”的来得强,上涨也相对比较缓慢。所以做这种反包,在没有越过第二天高点的情况下,隔天低开抄底其实是个大概率事件,但是抄底与否,集合竞价的前半小时就能看的清楚明白。

形态三:震荡上涨


上述两种形态对于操作的要求都非常高,而这个操作要求较低,相对较为稳点,风险较小的形态“震荡上涨”。如图,这种形态一般震荡剧烈,涨速缓慢,但整体来看收益也可轻轻松松超过20%,而且对操作要求没那么高,买入点位和卖出点位也相比而已较为随意。那么来研究一下这种形态有哪些特征及要求。

1.这种形态的新股首先就是市场关注度不高,炒作意愿不强,三方面解释:“一字板”数量少,说明没有持续的资金介入来封涨板;开板后整体涨速较缓,不是像上面两个形态一样的“直线拉升”;走势震荡不断,说明多空双方斗争较为激烈,没有主力带队。

2.因为是震荡向上的形态,所以整体来看每一个低谷的时候都是好的建仓机会,建议在第二、三个低谷位置买入较为理想,越往后震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3.此形态在三个大幅度的震荡后,若出现涨速加快或出现连续的阳线那么就应该及时止盈,尤其是盘中出现长上影线的情况,更要及时出局。

4.对于擅长做高抛低吸的投资者,这种形态也可以来做短差,那样可以大幅提高收益且降低风险。另外对于这种标的,高换手的肯定的,每天的龙虎榜资金的更替也会非常频繁,一方面结合超级盘口中成交资金最为集中的放量区间进行成本推断,然后根据龙虎推演留存资金的获利幅度以及隔天可能出货的意图,如果前天介入资金被套找出被套区间并且做反水的短差,相信对于一般人来说都不是很难。

二、先弱后强

有些个股生不逢时,出于各种原因导致新股开板后的炒作意愿不强,就导致开板后先走弱一段时间,而后又出于某些因素重新被挖掘。

形态四:“筑底反转”


弱势 “W底反转”的次新股,“W底”是最常见的筑底形态之一,在次新股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筑底形态,先用这种“W底”的形态来总结一下特点:

1.首先这种筑底反转形态的次新股,一字板特别少,一般不超过5个,这样一来下跌也较为有限,毕竟挂牌价就在下面,既然跌不下去了,盘中走出“W底”的形态就开始反弹上涨。

2.这种上涨的形态振幅较大,盘中震荡也较为激烈,较好的买入点位是刚突破“W”形态或者就是确认回踩颈线位置的时候。由于这种高振幅,盘中可以做超短线,合理点位买入几日内有盈利就抛出,虽然收益不高,但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风险。

3.若想赚取更大的收益就得受得了盘中的不断震荡,而且短期内若有15%以上的收益或盘中出现长上影线就务必得及时止盈。还有要注意一点就是资金面不可或缺,一定要观察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对倒的成分不会多,而主买的资金就是介入抄底的资金,此外要关注主买资金是否为主拉资金,最后一点,不要奢求当天封板,量能瞬间变大的同时要打出做高抛低吸的决心,往往在这种W底出现大单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筑底反转”的形态中,整体来看就是一个原则:开板后跌不下去,横盘震荡,不跌即涨。这里注意一点,如果期间出现大跌,一是先不要放弃,二是不要急于抄底,三是大跌之后横盘震荡表面上止跌但是也不要抄底,等待惯性一跌再考虑抄底,明确的告诉你们因为接力资金不会在止跌初期急于抄底而会选择更低的筹码坑入手,这是不成文的事实。

这类形态是次新股中也较为常见的一种:开板后整体振幅不大,连续下跌但有得到有效的支撑,在连续三次的下跌后,三个低谷可连成一线,且斜率为正,此后突破此前新高股价加速上涨。最重要的几点是:1.振幅不大2.最低点可连成一线 3.低谷位置不断太高 4.能创新高。

形态五:“V形反转”

“U形反转”的形态,这种形态理解较为容易,就是像一个U形或者V形的反弹。但是从细节上就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这种形态既然说是U、V形态,那么卖点就非常清晰,就是形态的起跌点或者此前高点

2.而买点呢?从形态上看不就是价格最低,量能最低的时候嘛!但是这就是“马后炮”,在真实操盘的时候永远不知道价格是不是最低了,量能只会有更低而没最低。所以怎么去判断,首先肯定的是在下跌的过程中抄底尤其是像上面的破位抄底永远都是技术活,在下落的过程中量能务必逐渐递减换手持续降低,而底部主买的资金买入务必呈现分时吸筹并且量能成V型递增,在启动反转的初期一定是没有龙虎榜的,所以判断抄底需要敏锐的盘感和博弈的魄力。

3.这种形态需要注意的点:此形态量价配合,资金共振尤为关键

形态六:“暴跌起稳”


我把这个形态细分为6个过程来具体地分析,并详细表述其中需注意的细节。

1.“急速下跌”过程:跌幅越大接下来的涨幅就越大,而且必须是暴跌,缓缓地下跌是走不出这中形态来的。

2.“平台整理”过程:急速下跌后能及时止跌横盘震荡一周以上,这个过程中振幅要小,量能也要持续地减少,最好可呈现箱体的震荡,下沿的支撑线要明显。平台整体时间不可太短也不可太长,一般情况2周之内。如果整理时间太长,说明做多人气和关注度不够,放弃即可,并且注意,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抄底介入,不要以为已经到底,我刚才前文说过,抄底资金需要的是更低的筹码坑。

3.“超跌探底”过程:股价跌破此前平台的“支撑线”,股价不断创新低,量能多数情况下呈现地量(也有可能量能增加,不排除有资金接盘的情况)。通过连续的不断下跌,最终导致多方反弹,引爆起涨点。

4.“超跌反弹”过程:量能突增资金介入,打破多空长期以来的横盘斗争,股价突破此前平台。突破平台之时就是买入的时机,到此整体形态形成,“前奏”已经走完。

5.“确认回踩”过程:股价刚突破平台,多半情况不会持续地上涨,而是再次回调下来,确认回踩颈线位置的支撑有效性。这个回调的过程,只能是缩量下跌,而且必须在颈线位置得到有效的支撑。若此前的超跌反弹过程没有找到合理的机会建仓,那么这个就是最为理想的机会。

6.“再次上涨”过程:这个过程属于收割的时间,不管前面付出多少研究,这个过程才是考验最终的收益率。这个过程量能必须呈现喇叭形地增长,呈现量价齐升的格局。当然最关键的就是卖出点位,若出现量能不足、连续出现大阴线、超长上影线等情况,就需要结合盘中情况及时止盈。量能不足说明空中加油换手不够,连续的大阴线尤其存在放量说明获利盘出货留下空壳的可能很大,至于长影线需要计算起爆探顶资金的抛压与整个流通盘进行比对,如果是试探可以隔天低开继续加仓,如果抛压过重则一定要止盈。

上述主要介绍了:什么时候介入次新股较为理想;怎么从宏观分析来操作个股。接下来将介绍我认为次新股中最关键的几个影响因素。

第一大要素:择时比择股更重要。

第一个要素我觉得是最为重要的,换句话说就是在挑选个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板块整体行情是否强势。应该股市中最基本的定理:在牛市中操作股票,绝大多数的个股也都是涨的,反之熊市中操作股票,那亏损的概率就比较大。而这个定理在次新股中但一样适用,而且更加放大了,次新股整体走强时,绝大多数次新股都能走强,而且其中形态好有热点的个股更能轻轻松松涨停;次新股整体走弱时,绝大多数的次新股都走势相对疲软,就连新股都有可能被连累而打开一字板。举一个真实、简单、粗暴的例子:

8月14日开始次新股引爆上涨行情。而与此同时诸多次新股无脑上涨。

中科信息只是其中一个大家最为深刻的例子,除此之外,像建科院,普利制药等等的标的涨的一塌糊涂。这就是择时。

第二大要素:热点比业绩更重要。

这一点是由市场经验总结出来的,首先说一下公司的业绩,对于任何一个股票来说业绩都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也不否认业绩对于次新股股价的影响力。正常的投资思维来看,公司有多少实力有多少业绩,对于的股价来说都是成正比的,而且真正的投资就像巴菲特一样买的是公司的今后发展,所以“业绩为王”还是有他的道理。但是对于次新股来说,股价是远高于公司业绩所对标的“合理价位”,换句话说,次新股本身就是处于“超买的泡沫阶段”,所以一旦市场恢复冷静,股价肯定下跌,这也就是为什么次新股开板后多数都会下跌的原因。一点点的业绩增长对于次新股的“大泡沫”来说,推动力不足,难以继续吹大泡沫。

其实我很喜欢分析次新股,因为首先次新股的业绩披露本身就没有经历过市场的长时间检验,不管是动态估值还是静态估值对于刚上市的公司没有价值延续,此外关于股东也好,私募也好,最多仅仅是一个披露而不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所以没必要去考虑太多的宏观因素。

而市场热点对于次新股来说就太重要了,用事实说话:

比如10月26日的高铁概念爆发

从市场的经验就可以说明最近次新股中,“次新股 热点板块”在逐步走强,基本上热点板块能起来,其相关的次新股总是作为“龙头”来领涨的,而且热点板块中绝大多数的次新股在当日都可以有个不错的涨幅。

且不说“次新股 热点板块”这种概念能持续多久,但是次新股的上涨需要的是市场的关注、资金的流入、机构的炒作,这和市场热点的特征不谋而合,所以对于次新股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都可以说明:市场热点对于次新股的上涨是很重要的。

综上所述,在同样基本面的对比情况下,就可以得到次新股第二大要素:热点比业绩更重要。因为次新股全部都是由资金人气推动,无一例外。

第三大要素:资金流向比技术分析更最重要。

这个要素就不多加解释了,就好比“真刀实枪”比“花拳绣腿”更为重要。技术分析毕竟只是根据市场经验得到的一种理论,而资金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主力机构将大资金砸入一个股票中,股票不涨都难。不要问我为什么,这是炒股的常识!虽然这里的篇幅远远小于前面技术分析的内容,但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能看懂资金流向,主力动作的,别说是次新股了,在任何股票里面都可以赚钱。

1.成交量和成交明细:这是主力留痕最明显而且是无法消痕的地方,数据也很准确,但是数据过于整体化,不能分离散户和主力的量能。

2.某些软件平台的数据:东财和同花顺等都有资金流向“圆饼图”,将里面分为大单,超大单,中单等等,还有主力净买净卖指标,这些数据虽然看似很有逻辑,数据简单明了,但是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要打问号,而且这些数据的参考价值也要打问号。并不是每个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甚至大家每天都在看的龙虎榜数据都不是完全精准的,如果协同小组过多,真实的进出货金额都需要重新计算。我的话比较喜欢用区间统计配合超级盘口。

3.龙虎榜:龙虎榜的数据非常具体而且客观,但是不可能所有股票天天上龙虎榜!所以有龙虎榜的要分析龙虎榜的游资席位,如果可能对比曾经的操作记录和协同记录,推测进货的资金,介入的位置,隔日出货的可能性,锁仓加持的可能性以及拉升和砸盘的手法,是个大工程,同时如果连续的龙虎榜更替我在之前的复盘贴中说明了怎么去计算存量资金和区间统计对比,如果中间出现断档龙虎,那么务必判断当天的资金是流入还是流出的。如果流出,哪些席位可能是砸盘资金,这些是高手的必做功课。

4.分时图与五档盘口:通过盘面的动态量能变化,和五档盘口的挂单情况,来判断主力的动作及资金的流向,关于盘口,我前文也是写过两篇盘口的复盘教学,可以回过头再看看,这个东西比较复杂,确实一般小散难以掌握,追根究底还是盘感不足和经验不够,或者不够认真,但如果想真的挖进去,真的需要机缘巧合和合格的领路人愿意带领你,靠自己,实在很难。

本文总字数超过一万字,算是洋洋洒洒把关于次新股的绝大部分宏观的东西以及框架,形态,应对措施和介入可能等全部过了一遍,相信看完之后最起码对于次新股有一个大面的把握,如果能够领会其中真谛,选择某个点精修,也必然能成就一段佳话。附上最后一句话。

能看到最后的都是心里装的下东西的人,如果看不到最后的,说实在的我是比较不屑的。实话,忠言逆耳。$武汉凡谷(SZ002194)$ $深圳新星(SH603978)$ $上证指数(SH000001)$ #次新股#@今日话题 

What's the longest thing in the world? It's the longest way to go and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you've ever see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30收盘:市场暴跌为哪般
东易日盛等三新股今日上市
次新股技术形态研究
三招寻找相对低估次新股
次新股惨烈杀跌,热点萎缩难合力
机构“逃了”,游资“不玩了”,还有多少散户在坚持交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