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其中10个人里面就有1个有抑郁症,要解决!

昨天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今年,世界卫生日以“共同面对抑郁,共同促进心理健康”为主题。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至全球第二大疾病。而糖尿病患者则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今天,控糖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抑郁症对糖尿病友的影响。

10个糖友就有1人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而糖尿病患者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在第52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全球研究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10%),但是不同国家间差距较大,其中孟加拉、墨西哥、俄罗斯等国有接近3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受抑郁症影响,这个比例在中国是10.8%。

研究认为糖尿病不仅导致和加重抑郁症,而且抑郁症也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把糖尿病定义为“心身疾病”,患者的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往往相互影响。所以内分泌医生关注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同时也别忽视患者的抑郁症,别让抑郁影响了患者的血糖控制!

糖尿病并发抑郁有何表现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主要特点是持续悲伤,对通常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同时没有能力从事日常活动,并且这些现象持续至少两周。此外,抑郁症患者通常还具有以下一些状况:精力减退;食欲改变;睡眠更多或更少;焦虑;注意力下降;犹豫不决;躁动;感到一无是处、内疚或绝望;以及有自残或自杀念头。

当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时可有如下症状:情绪低落(晨重夕轻);记忆力减退,大脑反应慢;对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喜个人独处;伴有焦虑;睡眠障碍(早醒为典型表现);性欲减退;有疲乏、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等躯体症状者也很多。如果一些躯体的不适经临床检查找不到真正的病因,而对症治疗后症状得不到缓解,当出现这些表现时,患者及家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进行排查,及早发现抑郁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莫忽视糖友的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者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反过来抑郁又加重糖尿病病情。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不良的人群的血糖波动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Okamura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高胰岛素血症,而随着抑郁症的治疗与症状的好转,胰岛素敏感性可获得明显改善甚至糖耐量恢复。因此,内分泌医生莫忽视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焦虑等情绪也会对血糖有所影响。

科学对待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它仍不能被彻底治愈,不少患者缺乏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把糖尿病想象成可怕的疾病,加上日复一日的吃药打针以及饮食控制,以及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片面认识,导致不少患者确诊糖尿病之后心理压力很大。

沉重的精神压力、不良情绪不仅会使血糖升高,降低治疗的依从性,还会影响糖尿病的控制更会增加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对病情的预后不利。另外,抑郁的复发次数越多,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会越差。抑郁导致的自杀行为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而糖尿病患者,整日服药、打胰岛素,严格控制饮食等,这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如果不加关注,则可能会诱发抑郁症。

那么,对于糖尿病并发抑郁的治疗目标,应该先治疗抑郁,还是先治疗糖尿病呢?专家介绍,虽然目前没有研究对先治疗抑郁或先治疗糖尿病给出明确推荐,但是建议从临床角度出发,快速改善或缓解抑郁症状应该放在首位。从起效时间看,治疗抑郁症要快于糖尿病,因此快速改善抑郁症状后,更有利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二)
想要改善血糖,预防并发症?这7大误区一个也别踩!
糖友成胰腺癌高危人群 两种疾病需分清
注意:他们会引起血糖的剧烈波动!
有人说吃完饭后出现两个“信号”,十之八九是糖尿病,具体指的是什么症状?
糖尿病是代谢性性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