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就近入学和土地所有权问题的粗浅探讨

对就近入学和土地所有权问题的粗浅探讨

徐政龙

 

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吗?不是的,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利益问题。农民既想进城,享受城市里优质生活资源、文化资源、医疗资源、公共卫生资源、教育资源,等等,但又想通过掌握土地所有权来获得利益。农民很为难,进城享受城市优质的资源,就失去土地权益。要享受土地权益,就失去城市的优质资源。但城市周围被征地的农民,既享受城市的优质资源,又享受土地权益,是当今城市最富裕的群体。而远离城市的农村,享受不到城市的优质资源,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贫困化。

1.问题的情景

正值下班和放学时间,有5个女孩,从市郊外的一个小镇上的一个公交车停靠站,乘上了一辆拥挤的公交车,女孩们个个都站着,她们放学后要到市区的家里去。我问:“你们为何放学后才进市区,而不在市区的学校里读书?”女孩说:“我们的家在市区,而我们是农村户口”。我说:“那你们可以把户口迁到房屋所在地的社区,就可以就近入学了”。旁边的一个中年男子回答:“那土地补偿金没有了”。

2.就近入学权

原来,镇区附近的土地被大片征用了,从中,农民们可以分到土地补偿金,而补偿金的分配是按照户籍人口数。一般而言,农民们平均每人拥有土地3亩多,征地时,給农民的土地补偿金少则每亩5万元,多则很难说,10万元、20万元甚至更多的也有。如果农民的土地被全部征用,少说平均每人获得土地补偿金15万元,平均每户人家4人,一户人家可以获得土地补偿金60万元左右。当然,各个地方对补偿金的分配方案不同。政府下发的补偿金不会100%分到农民手中,但可以看出,土地补偿金是一个可观的数目。于是农民们对农村户口特别珍惜,尤其是城镇附近的村庄。即使有机会把户口迁入城里,他们要不愿意。

于是,农村们也犯难了,如果先获得一部分补偿金,该怎么办?许多农民在市区购房,住在市区,原来农村的破房子就不管了,等着征地时拆迁,再获得拆迁补偿金。市区的学校办学条件好,农村的学校办学条件差,而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政策是就近入学,需要拿户口作凭证。那户口怎么办?迁到房屋所在地,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会失去土地补偿金。十几年前,这里的农村还没有出现征地问题时,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市区购房,购房的首选地段是小学和初中学校之间的小区。而现在,农民们为了获得土地补偿金,不得不顾此失彼,让住在城市里的孩子乘公交车到农村里去上学。

2.土地所有权归属

再说土地问题。人们习惯于说,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这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上的确如此。在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时期,农民们最厌恶的是土地,尤其是水田,因为水田越多征粮也越多,而征粮越多,亏损也越多。在那个时期,只要有人要,农民们愿意白送土地。

土地承包制以后,土地又受到珍惜。土地成为农民的命根子。没有土地,意味着饿死和贫穷。

农村户口一向不被珍惜,人们以跳出农门为自豪。要是孩子考上大学,最高兴的是把户口迁到城里去。约在1990年前后,政府发文出卖城镇户口,只要向政府交1万元左右的钱,可以把户口从农村迁到城镇。可以在就业、子女入学方面获得城镇待遇。购买城镇户口的人成千上万,几年后他们大呼上当受骗,把政府痛骂了一顿,城镇户口没有什么好处,仅仅是农民们因无知而羡慕而已。

后来,农民可以进城务工、从商,种田的农民越来越少。管几亩田地意味着贫穷。于是,农民纷纷进城,农村土地被大量荒废,许多农家的土地里长满了杂草,一些进城农民几年也不到自家土地上看一眼。这样,土地成了农村的垃圾和农民的累赘。后来,政府想出了办法,把土地租让给专业户,把不种田的农民的土地让出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进一步改革开放后,城市招工困难,于是,进一步放宽招工渠道,除了让本地农民进城,还让沿海城市从西部地区招来了大量的农民,造成农村的年轻人几乎全部进城就业。而城市大规模扩大,附近的农村被城市吞并。于是,出现了土地的新问题,即土地补偿问题。而这个问题涉及土地的所有权问题。

土地的所有权究竟是谁的?以往,人们从来不追问。一旦问起,人们也简单的说,土地是国家的。国家是个抽象概念,没有具体的人。所以,如果说,土地属于国家,等于说,土地不属于任何人,或者说,土地没有所有权。如果到村民委员会问一问,土地属于谁?村干部会说,土地是行政村集体的,不是农民个人的。可见,土地的所有权是没有归属的。实际上,目前的土地归属权为“所有权属于国家,管辖权属于行政村,使用权属于农民。”

有人认为,为了维护农民利益,应该把土地的所有权归于农民,也即提出了所谓“土地私有化”问题。这话听上去在维护农民利益,但实际上产生的矛盾比归于国家或集体严重得多。

打个比方,一个村庄上,100户人家有1000亩土地。其中有90户人家的孩子先后考上大学后离开了村庄,户口迁往城镇,剩下10户的孩子没有考上大学。60年后,这村庄只有10户人家了。结果10户人家拥有1000亩土地。有一天,政府要征用该村的全部土地,按标准,可以获得补偿金每亩15万元,共1.5亿元。平均每户人家可以获得补偿金1500万元。那些进了城的原村民知道了消息也想分得补偿金,那该怎么办?

这里,土地所有权究竟属于谁?属于种田的农民呢?还是属于生在这些土地上的农民?如果属于种田的农民,那么,只有那些种田的农民包括且主要是承包户才能分得补偿金。那些不种田的农民,包括考上大学、当上公务员、进城务工、进城从商的人,等等,都没有享受获得补偿金的权利,不管户口在哪里。如果不考虑这些,只考虑户口,那么,考上大学、当公务员、进城务工、进城从商的人等等,都可以把户口留在原籍,没有必要把户口迁往城镇。中国城市里的人,如果追溯几代,都是来自农村,如果大家都想从原籍地获得土地补偿金,那么,城市里就没有城市户口了。

所以,一些人利用某些原理,既想要生活在城镇里享受城镇里的某些优质资源和服务,又要享受农村的土地补偿金,那就两难了。

城镇新区,确实存在大量的超级富裕市民,获得了大笔土地补偿金,又成为市区的市民。例如,我认识一个老人,村庄土地全部被一次性征用,房子被拆迁。老人之家有5人,所有补偿获得的补偿金,使该户人家造了480平方米的住房,640平方米的店面商铺房。即使按照城市最廉价的价格计算,该农户拥有的房子也有560万元之巨,而本地远离城市的农民的平均家庭财产不足该户的1/10,老农家的商铺出租的年租金约4万元。老两口早进企业工作,现已退休享有城镇工人的退休金;中两口也在企业务工。小孩在市区学校读书。老人的村庄上和整个城市周边的新农村都是这个样子,占城市人口约20%。从整体来看,城市最富裕的群体是被征地的农民,现在的新市民。

1980年代初,土地征用比较零碎,一个村庄的土地被一块一块的征用,拆迁农民的住房需要讨价还价,在协商失败的情况下,政府索性把农民的住房围起来不予理睬,既不让他们在原地造房,又不让它们易地造房,于是便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城中村。城中村破坏了新城市的格局,成为脏乱差的死角。政府企图跟村民协商,动员村民搬迁。村民掌握了政府的特性,知道不允许强制拆迁,于是,开出了天价,必须给每个人补偿100万元才同意拆迁。小城市上万人的城中村农户足以把政府几年的财政掏空,政府无可奈何。

3.土地私有化的困难

如果土地私有化,实行起来似乎有利于农民,但带来的麻烦也许无法想象。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       按照什么原则分配土地?

分配土地,最简单的方案是按照农村户口。因为户口具有法律效力,按其它条件都很难。

既然要按照户口分土地,不考虑实际是否耕种,第一个问题便出现了,耕者不见得有其田,不耕者却有其田。一方面,土地闲置、抛荒;另一方面,耕种者得不到田地,限制了生产发展。闲置土地的唯一目的是将来被征用,这是一种鼓励不劳而获的懒汉思想的做法。第二个问题是,土地被现在活着的人分光了,将来出生的人再也分不到土地。所以,土地私有化,只不过是当代人对土地的掠夺,使未来人一生下来就没有土地,要么从别人处购买,要么从祖宗那里继承,很显然这不公平。如果一户农家绝户,那土地归于谁?如果新诞生一户农民,那土地从何来?第三个问题是,城市的人为何没有土地?土地只属于农民,而农民天然地拥有土地所有权。如果农民用于耕种,当然天经地义,但农民用于出卖,就令人不可思议了。因此,土地按现在户口分配,完全不合理。

(2)       土地如何继承?

开始分配土地时,似乎不成问题。但是,一户人家的人口随时在变化,老人死去,婴儿出生,不用几年,土地必须调整。如果土地归于国家和集体,几年后重新调整一次并不难。如果归于私人,那就无法调整了。例如,某户人家把土地卖了,以后还分配给他们土地吗?一个村里的土地被一些人出卖了,村里的土地少下去。获得收益的人不管别人家的子孙怎么活。

一户人家娶了媳妇,多了人口,却得不到土地;一个姑娘嫁到外村,土地却带不走;一个孩子如果在分配土地前考上大学后,户口迁到城里去了,显然没有土地。而另一个孩子如果分配土地后考上大学,户口迁到城里去,就有了一份土地。同样是考上大学后把户口迁到城里,却有不同的待遇。

因此,土地私有化是一个非常愚笨的做法,无法实行。

土地究竟该怎么处理?“国家所有权、集体管理权、耕者使用权”是一种最佳方案。一旦土地被征用,国家只给正在耕种的农民补偿损失,给管理土地的单位补偿损失。对于其它农民来说,不该享受补偿。

4.外来移民的入学和土地问题

外来移民是城市里最困难的人群,除了一份能正好维持吃穿消费的工资收入外,什么也没有了。他们住在城市里专供外来移民居住的民工房,要想在城市里购买所在地的商品房很困难。

由于住不到城市中心地段,根据就近入学政策,子女也无法进入城区条件较好的学校。于是,所在地政府创办了新居民子弟学校。一些民工也把子女留在老家。而民工在老家的一份土地,要么荒废,要么通过村委会转让承包给别人。民工失去了在家乡的土地权益。如果仅仅是为了耕种,这些民工再也不想要回归于自己的那份土地。如果那份土地被征用,民工们又要回家索要土地补偿金。

这里的问题很纠结,土地究竟属于耕种的农民还是属于出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人?

土地的根本问题,不是耕种问题,而是征用补偿问题。

小结

国家应该制定一个政策,回归“耕者有其田”,土地属于国家,不耕种者不享有土地权。除了耕种,任何人需要使用土地必须出钱向国家购买使用权。农村的土地被征用,补偿只给耕种的农民,那些被抛荒的土地,政府可以无偿收回。农民一旦进城,户口必须迁入城镇,人和户口不得分离,以后也不称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子女就近入学,务工时享受城市居民的医疗、入学、养老金、选举权、购房、福利等一切待遇。不进城的农民也享受同等待遇,农民也享受接近于城镇务工者的医疗费和养老金和一切福利,只有这样,农民们不再为争利益而死守土地权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怪的政策,城市户口不准到农村买房,有大文章
【城镇户口怎么迁回农村户口】
这6种宅基地面临回收!这8种情况农民将失去房屋所有权!这……
宅基地城镇户口子女能继承吗?拆迁有没有补偿?
农村户口赚大了、又有重大政策了
农村房屋即将被回收! 真的假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