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下的吃食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喜欢“吃”,讲究“吃”。即便在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吃也不是富人的专利,穷人家的粗茶淡饭,有时也能制作得美味可口。譬如:北京的杂碎汤、炸灌肠;四川的夫妻肺片、麻婆豆腐;陕西、河南一带的胡辣汤、油泼辣子面等等。说起来,将简单的日常食材,加工成美味可口的饮食,应该是平民百姓的一大创举。

当年我们在东北一个叫洮南的地方插队,下乡的村子地处大兴安岭的余脉,属丘陵地带。由于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所限,只能种高粱、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蔬菜更是少得可怜。一年四季大贴饼子、高粱米饭、大子,偶尔能吃上一顿小米饭就算是上等的主食了。下乡头一年我们吃的是商品粮,粮食需要到二十多里外的公社粮站去购买。粮站供应的主要是毛粮(未加工过的谷子、苞米、高粱等),买回粮食后,我们要排队等候生产队安排毛驴和磨()坊,将毛粮去皮后(碾压成或小米、苞米面、高粱米等)才能做饭。一次,我们做饭用的苞米面捂(受潮霉变)了,适逢下大雨,村东的河套涨了水,平时三两步就能蹚过的小溪,变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河,人车无法通行。买不来口粮,无奈下只能用捂了的苞米面贴饼子吃。大饼子贴出来呈咖啡色,吃在口里一股辛辣的味道,有的同学偷偷把大饼子丢进了猪圈,猪走过来闻了闻,摇摇尾巴又走开了。那时的农村,粮食金贵,蔬菜更是稀罕物。由于没有自家的菜园,社员吃菜只能到生产队的菜园子里去“买”(记账,秋后分配时算总账)。夏天还好一些,有时能吃到些青菜和门外自种的小葱。缺少青菜时,农民的孩子们会教我们挖些野菜吃,常见的有苣荬菜、野苋菜。有一种叫黄瓜香的野菜,会发出浓郁的黄瓜味,而一种叫狼牙酸的野菜,夏天放到井水中镇过了,酸酸凉凉的十分下饭。到了秋天,我们会贮存一点白菜、萝卜,还会醃一些拉秧的香瓜蛋子、葱叶和酸菜。这些醃菜一般只能维持到我们回家猫冬的时候,到了开春,就只能靠盐水黄豆维持了。缺菜的日子还算好过,少油的日子更加难熬。仅有一小坛子猪油成了大家的宝贝,每次做饭,都只舍得用小勺子挖一点炝锅。不知是不是为了照顾知青,我们每人每年还可用小米换三斤白面,在乡下几年,饺子吃过一二次,是啥味道至今也想不起来,只记得女同学不知用什么方法,将春天的酸菜弄得嫩黄碧绿,跟变戏法似的。

下乡不久,北京慰问团来乡下看望大家。在公社,慰问团的领导询问同学们的生活,一位同学诙谐地说“我们吃的是大米'干饭’,猪肉'肘子’,鸡蛋'糕子’,一年到'头’吃饺子”。慰问团领导十分满意“生活不错吗!”这时,不知是哪位同学在私下里悻悻地解释道:“是不错呀!大米干看,猪肉瞅着,鸡蛋搁(东北方言读音似'高’,阳平)着,一年到了头,才能吃饺子”。同学们轰堂大笑,弄得慰问团领导十分下不来台。

当然除了那些关于“吃”的苦涩回忆,也有一些是对乡下美食的回味。那时我们在农村,劳动一年挣得的工分,除了够兑换一年的口粮外,还能分得少量现金。而当地农民就更是可怜了,一大家子人仅凭几个壮劳力挣工分,根本无法保证全家的温饱。生产队的耕地有限,所产的粮食也就那么多,几十户人口的生产队,平添了十多口吃饭的城市青年,年底拿走了他们一半的现金,这心里的滋味,恐怕不会像某些人说的那么美好。平日里吃糠咽菜的农民唯一企盼的美食就是杀年猪。那个时候,在农村想吃肉是无法从市场上买到的,自家杀猪也要交砍头税。因口粮有限,猪多了养不起,即便是每年一头,也不是每家都能办得到的。家境稍微宽裕些的,会将猪养得肥肥的,杀后要首先保证提炼全年的食用油,再留下少许肉腌或冻起来供日后食用。剩下的就要做杀猪菜了。所谓杀猪菜,就是东北独特的一道年菜,也是著名的猪肉燉粉条、酸菜白肉、东北乱燉和汆白肉的前身。杀猪时,先用大盆将猪血收集起来,再将猪小肠清洗干净;取一个酒瓶齐腰缠两圈浸过火油(煤油)的棉线,点燃后,待将要熄灭时,将瓶子垂直放入冷水里,制成一个简易的漏斗;再将苞米面、黄米面、五香粉和碎肉、肥油按一定比例调好,用漏斗灌入肠中,每隔半尺左右用细绳将灌好的血肠隔成一段段的,最后放入锅内与肥肉、头蹄下水、酸菜一齐燉煮。为了防止血肠受热膨胀爆炸,做菜的人要在旁不时用针扎两下,防止受热膨胀的空气将血肠胀破。渐渐锅里的肉香透入血肠,血肠里的五香粉的气息也渗入锅中,一种暖暖的香气沁人心脾,让人垂涎欲滴。菜熟后,将肥肉切片,血肠切段,酸菜和头蹄下水切碎装盘,一道美味的杀猪菜就算是做好了。

那时一家做杀猪菜,全村的人都要请到,24印(一种计量单位,是吋的音译)大锅将猪的腔排骨、头蹄下水和血肠、酸菜、粉条一齐燉,那味道别说是肠子透明的农民,就是今天丰衣足食的我,一想起来依然馋涎欲滴。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每逢有人杀猪,那些辛苦了一年的壮劳力们,就会聚在一起吃菜喝酒,好不热闹。这种宴请乡邻的方式,在当地称作“吃会儿”。妇女孩子们可没有这么幸运,杀猪人家的家眷尚有残汤剩饭果腹,无力杀猪的百姓就只能靠做黏豆包和磨豆腐以度新年了。

黏豆包是东北乡下的另一种美食,其原料是用黄黏米面(黍子面或黄黏谷面)做成。原始的黏豆包,要用芸豆做馅,馅料不加糖(也没有糖),团成比乒乓球略大的圆团,下面放上紫苏叶,上屉蒸熟即可。东北有正月不做新饭的习俗,所以在做豆包时,通常都会做很多,晾凉后,放入空缸中冷冻储藏(相当天然冰箱),等到正月里做饭时,就会取出几个黏豆包馏馏吃。记得下乡时我们也入乡随俗,做了一缸的黏豆包。在后来做饭时,经常会发现一些破碎的豆包,开始也没有在意,随着缸里的豆包越吃越少,发现里面的坏豆包越来越多。最后在快要见底的缸里发现了一只硕大肥胖的耗子。原来是在一开始就有老鼠钻到缸里,发现有人时,它就拼命往空隙里躲,随着豆包越吃越少,老鼠再不可能逃出去了,于是就缸里生长,直到我们发现它。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把黏豆包当做仅次杀猪菜的美食。在乡间地头时常有“顺垅沟找豆包”的说法,其大意是说:大伙辛辛苦苦干活,不过是为了能够有黏豆包果腹。从这句俗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黏豆包在东北人心中的分量。

除了杀猪、做黏豆包,还有种美食是是大豆腐。在一首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歌里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的确,这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还有一一望无际的谷子、苞米。那些粮食作物都被归于粗粮一类,而大豆却是当地少有的经济作物。东北盛产大豆,这里的大豆又大又圆,油性大;磨出的豆浆洁白、细腻;点上卤水,制成的豆腐细嫩爽滑,久吃不厌。若压成干豆腐(也称豆腐皮、百叶、千张),真是薄如纸、韧如皮、营养丰富,是做菜的佳品。那时即使是再困难的人家,也要做一屉豆腐(约二三十斤)过年。我们村有一个做豆腐的河南人与我是本家,他做的包浆豆腐堪称一绝。别人做豆腐,要不是发柴发硬,要不就是软嫩发糟。只有老任头做的豆腐,外实里嫩,既无浓重的卤水味,也不会经不起颠簸。每当听见远远的一声吆喝“豆佛(腐),包浆嫩豆佛”,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用黄豆换上几块。

在农村但是在老乡家吃饸饹的经历却让我毕生难忘。饸饹条子又称河漏面,是用荞麦、高粱面制成的一种面食,按当时的说法,吃饸饹是粗粮细做,由于费时费力,一般人家整年也难得吃一次。《农书》的作者,元代著名农业家王桢曾经记载:(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 加工饸饹条子,俗称“压饸饹”,与手工擀面比,可以说是机械化了。荞麦面韧性差、发黏不易成型,于是有人制作了一种叫“饸饹床子”的工具。“饸饹床子”外形有些像农村自制的人工压水机,上面是一个较大的圆桶,下面开有数十个筷子粗细的圆孔,有些像漏斗。旁边有一木柄,带动状似活塞的压头在圆桶内上下移动。压饸饹时,将“饸饹床子”架在烧开了水的大锅上,再将揉好的荞面抟成团,放入“饸饹床子”的大桶内,用力压下木柄,荞面就变成根根细丝落入锅中,旋即饸饹条子在沸水中漂起,捞入碗中,加入汤汁调料即可食用。

压饸饹还可以用别的原料。记得在乡下唯一的一次吃饸饹就是用臭米面(将小米饭发酵)制成的。那是在下乡第二年的夏天,干了一天的活,口渴得不行,收工回来,锄头没放就到老乡家讨水喝。进了门,看见灶台上放着几碗黑灰色蚯蚓样的东西,没在意,拿着瓢到水缸处舀水喝。老乡的母亲说:“哟,北京的客(东北方言,音若“且”)来了,尝碗饸饹吧。我没听清,也不知饸饹是什么,就顺口“嗯”了一声。不一会儿,一碗饸饹就端上来了,我一看,正是那黑灰色的东西,只是上面多了些咸菜末、蒜末和少许汤汁,闻上去酸酸的。我感到有些恶心,但应允了就只好硬着头皮下咽,谁知刚一入口,咸菜炒过的鲜香,饸饹的细腻爽滑,汤汁的酸辣清凉,一骨脑地涌入,还来不及回味,就只剩一只空碗了。主人见我这般狼吞虎咽,就又盛了一碗。这次我调动全部的味觉,胃肠也兴奋不已,吸吮口水的啧啧声,吞咽饸饹的突突声和着饥肠的辘辘声,一同肆无忌惮地鸣响在老乡家的炕桌上。一碗、两碗、三碗……。直到看到老乡年幼弟弟、妹妹那焦灼的眼神时,我才猛然意识到是我剥夺他们盼望已久的美食。

后来我回了城,但是每每想起那块养育我十年的土地,心中都会升起无限地感慨。每当望见餐桌上丰盛的饭菜时,我都会想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我都会默默地念叨:饸饹条、黏豆包、大豆腐、杀猪菜……。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现在过年餐桌上山珍海味、美馔佳肴、应有尽有。看着电视,喝着咖啡,但却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当年的那种乐和了。俗话说不经少年苦,难知老来福;蜜吃多了糖不甜。大概如此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过这85道正宗的东北菜,才算地道的东北银!
东北过年杀猪全过程(杀猪菜)
东北老家经典美食,看着就想家
7种食材一锅炖 柴火加热香味浓
华夏美食博览:黑龙江牡丹江
“杀猪菜”、“牛尾巴”,耿直的东北人起的奇葩名菜,你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