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解读(连载二十三)

伤寒论解读(连载二十三)

(苓桂甘类)

六五、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八篇第四条)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读:

1、首先患者是阳性状态,属阳性病。患者感冒,经治疗,没有出现阴性病的症状。所以患者还是阳性病。

2、其次点明了“奔豚”病的症状是气从下腹上冲的。

3、本方剂就是治疗“脐下”的。还没有达到奔豚的症状。

 

六七、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疑非仲景方】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第十六条)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也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第十七条)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朮 甘草(炙) 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解读:

1、首先患者仍然是阳性病。原文是患伤寒,经治疗后。没有提其他,一般都还是阳性病。

2、当前的自觉症状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主要症状是“起则头眩”——人体无法站立,一旦站立起来,就头眩。如果再次误发汗,则头眩会更严重——“身为振振摇”。

所以,本方剂是主要对证治疗“眩晕”的。其次是胸中有气上冲者。

七三、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解读:

1、患者还在是阳性病状态。

2、和五苓散对看,就是发汗后,还有轻微的感冒症状。同时小便不利。可能由于大汗后,身体缺水。本方以补充水分与小解感冒为主。

总解读:

1、这三条都涉及茯苓、桂枝、甘草,所区别仅仅在于大枣、生姜和白术。所以把这几条放在一起学习研究。

2、这三条都是发汗后,又都没有转阴性。按一般原则,汗后用桂枝汤,那么在这里为什么用苓桂类呢?我认为:一个是因为感冒症状已基本解除,剩余症状很轻微了;其二是发汗过多,需补充水分。所以苓桂甘类,应该为调节人体水液代谢为主。

3、区别:生姜的发汗作用强,茯苓甘草汤就是感冒大发汗后的善后方——小解感冒且补充水分或者调节水分代谢,很单纯。而苓桂术甘汤主要以眩晕为主。苓桂甘枣以脐下悸为主。 

反过来猜想,眩晕和脐下悸是否也和水分与营养成分的缺失有关呢?

  ( 后记:半年来一直在五苓散中徘徊,最近才理出头绪。)

毛延升

2014-12-25

360doc首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五、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最新伤寒论详解)
中医临床实用处方300首
《伤寒论》 心阳虚心悸动/发汗过多,中医几味药健脾养心神!
最近天天喝甘澜水
《伤寒发微》太阳篇064~065
17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