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冷难入睡 巧按三个穴位助睡眠
 
天冷难入睡 巧按三个穴位助睡眠
 
天气寒冷,不少人有失眠的困扰。中医认为,在睡前泡脚,多按脚底“涌泉穴”,不仅能消除疲劳、帮助入睡,也可促进血液循环,暖身祛寒。
 
 
中医认为,睡眠和阴阳的协调有关,“阳入阴则寐,阳出阴则寤”,意即人体内的阴阳协调随着大自然的日出日落、阴阳消长而有所变化,若阴阳调和则睡眠能够安稳。
临床上,影响睡眠的原因很多,包括思虑劳倦、心虚胆怯、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等。中医治疗会先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和病因,将失眠分成实证和虚证。实证多为火盛扰心,因肝郁化火或痰热内扰所致,虚证常见证型为阴虚火旺、心脾两虚、或心胆气虚,临床上经由辨证分型来指导治疗方向。
 
 
除了药物治疗外,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非常好。民众在家按摩以改善睡眠,如“内关穴”,它的位置在前臂阴面两筋中央,由腕横纹向上约三指幅处,可压住该点,轻轻转动前臂来达到按摩效果。
 
 
还有“神门穴”为心经穴位有养心安神之效,位置在前臂阴面腕横纹近端,靠小指侧的筋外,或也可选用耳朵相对应的神门穴,叫“耳神门穴”,于此穴点贴上耳豆,并请患者轻轻按压耳豆达到刺激穴位的效果,疗效亦佳。
 
“泡脚与按摩助好眠”
1.失眠患者每晚睡前,双脚最好能在热水中泡15分钟,促进循环后端坐床上,两脚盘起用拳头轻轻的捶击脚后跟底部“失眠穴”100次,助眠非常有效。
2.以右手掌稍加用力搓左脚“涌泉穴”120次,再以左手掌搓右脚“涌泉穴”120次,之后全身放松入睡。“涌泉穴”位于脚底中间凹陷处,在足掌的前1/3处。
若半夜醒后如果不能再入睡,此时要让自己安静仰卧床上,按摩腹部“丹田”,先以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稍加用力绕脐揉腹120次,再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绕脐揉腹120次,则可以帮助再次入睡。
 
 
惊悸的艾灸疗法-带穴位图超详细
 
惊悸是指气血虚弱,痰饮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心脉不畅等引起的以惊慌不安、心脏急剧跳动、不能自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本病临床多为阵发性,有时也呈持续发作,并伴有胸痛、胸闷、喘息、吸气不够、头晕和失眠等症状。一般分为心气虚、胆怯易惊和心脾两虚两型。
 
一、心气虚、胆怯易惊
(一)症状
心悸不宁,善惊易怒,稍惊即发,劳累则加重,兼有胸闷气短,自汗出,坐卧不安,不愿闻及声响,少寐多梦而易惊醒,舌淡,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心俞 胆俞 神门 郄门 足三里(见图1-7-1、图1-7-2、图1-7-3)
 
 
(2)定位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郄门:仰掌,微屈腕,在腕横纹上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20分钟,灸至皮肤灼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缓解时或发作时都可以施灸。
 
2.方法二
(1)选穴 神门 内关 阴郄 脾俞(见图1-7-4、图1-7-5)
 
 
(2)定位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处。
阴郄: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3)灸法艾炷无瘢痕灸,将艾绒揉成黄豆大底部平整的圆锥状,在施灸的皮肤处涂上少量凡十林或者烫伤膏,然后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点燃,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换下一个,一个艾炷算1壮,每穴10壮,每Hl次,10次为1个疗程,缓解时或发作时都可以施灸。
 
二、心脾两脏虚损
(一)症状
心跳不安,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加重,多伴有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食少腹胀,大便稀烂,舌淡红,苔白,脉细弱。
(二)治法
(1)选穴心俞脾俞足三里 中脘(见图1-7-3、图1—7-6、图1-7-7)
 
 
(2)定位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3)灸法艾炷无瘢痕灸,用黄豆大艾炷,每穴10壮,以皮肤有灼热感时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缓解时或发作时都可以施灸。亦可使用艾条温和灸,每穴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对症治疗
惊悸常伴有失眠、气短乏力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一)失眠
(1)选穴照海肾俞(见图1-7-8、图1-7-9) 
 
(2)定位照海:在踝部,内踝顶点下缘凹陷处。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这2个穴位平时可以保健施灸。
(二)气短乏力
(1)选穴气海肾俞(见图1 7 9、图1-7-10)
(2)定位气海: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平时可以保健施灸。
 
四、注意事项
·施灸缓解后,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保持充足休息时间,避免劳累。
·放松心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怒大喜等极端情绪波动。
 
五、病例
郭某,男,54岁,外科医生。患有心律不齐,每3~4次正常搏动即出现1次早搏,心前区闷窒。第1次熏灸右侧阴郄穴,灸感沿手少阴经上传,自右胸横向左胸人心。心前区有盘旋感,至感应减弱后停灸,早搏消失,胸部舒畅。随后应其要求再灸第2次,3日后早搏再次出现,乃左右间使穴与左右阴郄,每日灸2次,连灸7天,早搏未再出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居家隔离话养生,巧用耳穴调睡眠
治疗失眠最好的方法,老祖宗早就写出来了,用了就知道!
中医按摩 安神助睡眠
抓住夏天的尾巴保养心神,用好这份中医“养心方”,胜过吃补品
失眠50年一次治愈
前臂上有个穴位专治痔疮,中医指导你正确按摩方法,人人适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