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你身边物美价廉的药物之二十八

 

了解你身边物美价廉的药物之二十八

老六月雪

荆芥

别名:裂叶荆芥(植物名)、香荆芥。

处方名:
荆芥、荆芥穗、荆芥炭。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p.)的带花穗的茎枝或花穗(荆芥穗)。炒黑后称为黑荆芥或荆芥炭。人工栽培。

识别特征:

体态:一年生草本,有香味,密生细白绒毛。茎高一至三尺许,略呈四稜形,绿色或带紫色,上部多分枝。

叶:叶对生,3—5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全缘。

花果:穗状花序细长,顶生与腋生;花2唇形,淡红白色,六至八月开放。小坚果棕色。

集加工:
药用全草和花(果)穗。

荆芥:秋季半花半子时,距地面半尺高割下,晒七、八成干,捆小把,再晒干。成品(带穗)紫绿色,有香气,无老根。

荆芥穗:秋季采割荆芥时,趁鲜摘穗,微晒,晾干。成品灰绿色,无梗,不霉。

炮制:将荆芥去净根叶,稍浸,切段,晒干。自用可趁鲜切段,晒干。

荆芥炭:将荆芥段炒至表面呈黑色,喷洒清水,放凉。

性味:味辛,性微温。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和少量右旋柠檬烯。

药理作用:

(1)发汗解热,作用较和缓;

(2)消炎;

(3)止血,炒炭后有止血作用。实验证明荆芥炒黑成炭后,确能缩短出血和凝血的时间。

临床应用:传统经验认为本品为风病、血病和产后的要药。

(1)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热均可用:风寒的,配防风、生姜;风热的,配薄荷、柴胡等。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寒、咽疼、眼结膜炎等风热症状(感冒、流感早期)。方如荆防败毒散。

(2)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前人的经验是“咽痛必用荆芥”,现代在治疗咽炎和扁桃体炎的方剂中,荆芥常不可少。配桔梗、生甘草尤能加强其消炎作用。

(3)用于透疹止痒。在荨麻疹、风疹、麻疹时用之,起到加速病理过程消退和止痒的作用。常与薄荷、防风等配伍(内服或外洗均可)。

常用量:一至三钱。

处方举例: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桔梗各2钱,川芎、甘草各1钱,水煎服。

荆芥穗

荆芥穗功用与荆芥相同,作用较强。可治风热感冒,头痛,发烧,咳嗽,嗓子痛;急性咽炎:荆芥穗、防风各二钱,蝉蜕、桔梗、生甘草各一钱,水煎服。又可治偏头痛:荆芥穗三钱,研末,鸡蛋三个,先把每个鸡蛋打一个小孔,装入药末一钱,蒸熟,一次吃下。

用于治疗产后血晕(因失血过多或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晕劂),可用荆芥穗。单味2_钱研末冲服,或随证配其他药煎服。

荆芥炭

用于治疗出血。用荆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药,例如配槐花炭治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痔疮大便带血:荆芥炭二两,研末。每服二钱,开水送服。每天二两。

常用量:一钱五分至三钱。

紫苏

紫苏(植物名)、赤苏。

来源: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Var.  Crispa  Decne.]为人工栽培。

识别特征:

体态:一年生直立草本,有香气。茎高一至三尺,紫色或紫绿色,四稜形,有毛,多分枝。

叶:叶对生,卵形至宽卵形,长一至三寸许,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或下面紫色。

花果:总状花序顶生与腋生;花冠2唇形,红色或淡红色,上唇2裂,下唇3裂。小坚果倒卵形,灰棕色。

种植方法:清明前后育苗,夏至前后移栽。播种前施足底肥,深耕、耙平、作畦,撒播后覆土三分厚。每亩用种子3—4斤。出苗前保持畦面湿润,出苗后注意间苗和除草。夏至时,须培土、追肥。生长期间,宜适时浇水、除草。如直播可参照移栽的株、行距,管理方法同上。

采集加工:    药用叶、茎和果实。

紫苏叶: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摘,晾干。成品叶面绿、背面紫,或两面紫。用时搓碎。

紫苏梗:一般与紫苏叶落归同时采下,去掉枝叉,趁鲜切成段或片,晒干即为成品。

紫苏子

采集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晒干,打落果实,除去杂质。成品粒饱满,无杂质。

炮制:紫苏子:取净紫苏子,微火炒至有香气或起爆声为度,用时打碎。

紫苏叶

 

性味:味辛,性温。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主要为紫苏醛(C10H14O)。

药理作用:5(1)发汗解热;(2)利尿;(3)健胃,内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4)祛痰,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物。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有胸闷、恶心、呕吐者(相当于胃肠型感冒)。

(2)用于行气安胎,治疗妊娠呕吐,胸闷恶心。老苏梗作用较好(1.5~3钱即可),配陈皮、砂仁更能增强健胃作用。

(3)用于解鱼蟹中毒,要用至1~2两。

此外,还可以外用治疗阴囊湿疹。方法是用苏叶1两煎水,放温后浸洗患部,然后用生油在患处搽匀。

用量:一般2~3钱。

处方举例:香苏饮(《局方》):香附2钱、苏叶2钱、陈皮1钱、甘草1钱、生姜3片、红枣3枚、水煎服。

紫苏梗

紫苏梗性味与紫苏叶同,能顺气,安胎。可治

(1)热天受暑或伤食,胸闷,噁心:紫苏梗、藿香各三钱、枳壳、陈皮各二钱,水煎服。

(2)孕妇咳嗽气急,胎动不安:紫苏梗、紫菀各三钱,水煎服。常用量二至三钱。

紫苏子

性味:味辛,性温。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维生素B1。

药理作用:下气定喘,止咳消痰,宽胸开郁。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咳嗽而有气滞痰雍、呼吸不畅、吸易呼难、胸膈满闷,或有痰喘,或因呼吸困难加重而不能平卧(可见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取其有下气(降气)作用。

方如苏子降气汤。

使用注意:苏子能滑肠通便,平素大便稀溏者慎用,而咳嗽兼有大便干结者用之则甚合适。

用量:1~3钱。

处方举例:苏子降气汤(《局方》):苏子3钱、法半夏3钱、前胡2钱、厚朴2钱、当归3钱、肉桂末8分(冲)、甘草1钱、生姜3片、水煎服。

金银花

别名:忍冬、银花、金藤花、二宝花、双花。

识别特征:

体态:半常绿缠绕灌木;茎细,中空,多分枝,皮棕褐色,呈条状剥裂,嫩时有毛。

叶: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长一寸至二寸半,嫩叶有毛。

花果:8花成对腋生,四至九月开放,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有香气,花冠2唇形,上唇4裂,下唇不裂,花管细弱。浆果熟时黑色。

采集加工:
药用花蕾及带叶的茎枝。

金银花:夏初即可陆续采摘,每日清晨摘取未开放的花蕾,薄摊席上,晒干即为成品。

金银藤:秋末割下嫩茎枝晒干。成品茎枝棕红色,质嫩。

炮制:金银藤:秋末割下嫩茎枝,晒干。自用可趁鲜切段,晒干。

种植方法:本品不择土壤,可利用村边地角栽培,应及时锄草、浇水、追肥。

插条繁殖:=_春季化冻后或雨季中,选粗壮枝条,剪为一尺许长段,按行距一尺、株距三至五寸挖坑栽入,枝尖向上,露出地面二至三寸,填土、踏实。

压条繁殖:在雨季期,将枝条埋在原棵周围,待生根后再移栽。

分枝繁殖:%_在春季化冻后,未发芽时,从多年生的原棵根部截出一部分,剪去老根,即可移栽。

金银花

处方名:银花、金银花、忍冬、双花、二花、土银花(广东)。

来源:K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广东以土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入药。

性味:味甘,性寒。

主要成分:含肌醇(C6H12O6)、木犀草素(C15H10O6)、鞣质等。

药理作用:

清热解毒,其原理为:

(1)抗菌: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抑菌作用,其酒精浸剂在1:100,000浓度下对结核菌有抑菌作用,单味银花对小白鼠实验结核病有疗效。总的来说,金银花为作用较强的广谱抗菌中药。

(2)抗病毒:体外试验,金银花的水浸剂对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4)收敛:鞣质起收敛作用,故急性肠炎也可用银花。

(5)利尿。

此外,动物实验初步发现,金银花的有效成分能在体外与胆固醇结合,能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

临床应用:为治疗疮疡、泻痢和外感、热病的常用药。

(1)用于治疗疮疡、痈疖而有红肿热痛者。轻者配连翘、紫花地丁等,方如银花解毒汤;稍重者,例如痈初起,疼痛较显著而未溃破,则须配炙山甲、皂角刺等,促进脓肿消散或溃破,方如消疮饮。痈疽愈后口渴,也可用银花煎水代茶。对皮肤湿疹、疥癞等,银花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用于治疗湿热泻痢(菌痢、急性肠炎等),可配黄芩、茵陈、白芍等,或用金银花单味浓煎服。如为血痢,则须用银花炭。

(3)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感染性疾病早期,其证在表,具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证候,配连翘、淡豆豉、荆芥等,在清热解毒的同时,疏风解表,方如银翘散。

用量:5常用量3钱~1两。治热痢要浓煎。治疮痈用量较大,一般用1两,症重时,有进用到每剂2~3两,也有人用到4两。

处方举例:

(1)银花解毒汤(《疡科心得集》):银花1两、紫花地丁1两、赤茯苓3钱、连翘3钱、丹皮2钱、川连1.5钱、夏枯草3钱、水煎服。

(2)消疮饮(旧名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银花1两、炙山甲3钱、皂角刺3钱、赤芍3钱、浙贝3钱、防风2钱、白芷1.5钱、当归尾4钱、乳香1钱、没药1钱、陈皮2钱、天花粉4钱、甘草2钱、水煎服。服本方后偶有恶心呕吐反应,但无妨碍。

(3)银翘散(《温病条辨》):银花4钱、连翘3钱、荆芥3钱、淡豆豉3钱、牛蒡子3钱、桔梗2钱、薄荷1钱(后下)、淡竹叶3钱、芦根6钱、甘草1钱、水煎服。

金银藤

金银藤也称银花藤,又名忍冬藤。清热解毒的效力不及银花,但祛风活络的作用较强。除用于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外,更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常用量4钱~1两。

制剂:

(1)抗感冒片4号:金银藤6.0,野菊花3.0,射干1.0,阿司匹林0.3,扑尔敏10毫克,维生素C50毫克,制成4片。有消炎、退热、镇痛、利咽、抗过敏作用,用于一般伤风感冒、流感、上感等,日服3次,每次4片,有严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慎用(如将射干换成山豆根,则为抗感冒片5号)。

(2)银黄清热片:每片含金银花提取物100毫克、黄芩提取物42毫克,大黄总蒽醌7毫克,连翘提取物8毫克,板蓝根1毫克,黄连素10毫克,用于上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疗效较好。每日3次,每次2片。其抗炎退热作用略与土霉素相类似,对上感,平均退热时间为23.7小时。对急性咽喉感染,大多数病人服一个疗程24~48片即可全愈。

(3)银黄片:每片含:金银花提取物100毫克,黄芩提取物80毫克。每日4次,每次2片。用于上感、流感、急性咽炎等,对上感疗效好,可代替银黄清热片。对流感效较差。

(4)抗腮腺炎针:由金银藤提纯制成,每支2毫升(相当于金银藤2.0)。主用于流行性腺炎,肌注,一日1~2次,每次2毫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银花炒炭可治痢疾
过敏症
过敏
【中草药:山银花】别名:土忍冬,功效和金...
十种阳台中草药,好养又实用!
荆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