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该如何选择常用降压药

 

 

核心提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降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个体间差异很大,临床应用时要充分注意。具体选择哪一种或几种药物应参照前述的用药原则全面考虑。降压药的作用时间长短是根据药物在血液中维持有效的作用时间来评定。

 

长、中、短效降压药应该如何选择?

 

短效降压药一般维持的时间在5~8小时左右。常用的硝苯地平约5小时,卡托普利约6小时。所以,一天必须服用三次,否则就不能保证有效的降压效果。这类药的维持作用时间不长,但起效作用时间却很快,如硝苯地平仅需3~15分钟、卡托普利需15~30分钟。所以,在遇到血压突然升高时,常用这些药作为急救药。

 

中效降压药在血液中维持的时间在10~12小时左右。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服用后能维持最低的有效血液中药物浓度在12小时以上,尼群地平也可以维持6~15小时,依那普利则可达11小时左右。服用这类药,一天可以两次。

 

长效药要求能维持降压疗效在24小时以上。作用时间最长的是氨氯地平、培哚普利,但这些药达到稳定的降压作用时间也较长,一般需4~7天。所以,病人服用这些药后不要着急,起效慢一些,并不是没有效果。长效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为了达到有效的控制24小时的血压,一般情况下药还是放在早餐前后1小时服用为好。

 

短效降压药

 

硝苯地平(心痛定)、卡托普利、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恬尔心)等.

 

中效降压药

 

依那普利、非洛地平(波依定)、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尼群地平等

 

长效降压药

 

氨氯地平(络活喜)、培哚普利、氯沙坦(科素亚)、福辛普利、苯那普利(洛汀新)等。

 

根据降压药原理来选择降压药

 

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1)利尿剂此类药物可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心排血量,并通过利钠作用降低血压。降压作用较弱,起作用较缓慢,但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常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常用作高血压的基础治疗。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这类药物可影响血液电解质代谢,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此外噻嗪类药物还可干扰糖、脂、和尿酸代谢,故应慎用于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失调者,禁用于痛风患者。保钾利尿剂因可升高血钾,应尽量避免与ACE抑制剂合用,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2)а-受体阻滞剂可阻断突触后а-受体,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降压效果较好,但因易致体位性低血压,近年来临床应用在逐渐减少。由于这类药物对血糖、血脂等代谢过程无影响,当患者存在相关临床情况时,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3)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减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血量、减低血浆肾素活性等多种机制发挥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较弱,起效时间较长(1-2周),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静息时心率较快(>80次/分)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心脏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患者禁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慎用。合并心力衰竭时的用法见另章。

 

4)钙拮抗剂 主要通过阻滞细胞浆膜的钙离子通道、松弛周围动脉血管的平滑肌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发挥降压作用。可用于各种程度高血压,在老年人高血压或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时尤为适用。因对传导功能及心肌收缩力有负性影响,非二氢吡啶类药物禁用于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时。由于有诱发猝死之嫌,速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临床使用正在逐渐减少,而提倡应用长效制剂。但因其价格一般较低廉,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及边远地区速效制剂仍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抗高血压药物。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宜应用速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ACE使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发挥降压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尤可用于下列情况: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左室功能不全或心衰、心肌梗死后、糖尿病肾损害、高血压伴周围血管病等。除降压作用外,还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血管系统发挥有益作用,是一类优秀的心血管药物。但可引起刺激性咳嗽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妊娠和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血肌酐>265μmol/L或3mg/dL)患者禁用。

 

6)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通过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发挥降压作用。临床作用与ACE抑制剂相同,但不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临床主要适用于ACE抑制剂不能耐受的患者。

    

 

一、西药降压药引

 

1.利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 坎地沙坦等。   

 

(3)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等。   

 

4.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等。   

 

5.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二、中药降压药引

 

1.罗布麻:味淡涩性惊,平肝降压、清热利尿。   

 

2.稀莶草:味苦性寒,祛风通络、清热降压。   

 

3.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散结、化痰、降压。   

 

4.钩藤:味甘性微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5.杜仲:性味甘温,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   

 

6.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低血脂及血压功,防止血管硬化。  

 

7.石决明:味咸性寒,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功效。   

 

8.茺蔚子:味甘性微寒,活血调经、凉肝明目、降压。   

 

9.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   

 

10.地龙:即蚯蚓,味咸性寒,降压。   

 

11.葛根:味甘辛性凉,改善头晕头痛、肢麻、耳鸣。   

 

12.生槐花:味苦性微寒,降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   

 

13.黄苓:味苦寒,使血压降低,改善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   

 

14.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消食化积,活血降压。   

 

15.淫羊霍:味辛甘,性温,补肾壮阳,祛风湿,降压。   

 

16.吴茱萸:味辛苦、性热,疏肝下气,散寒止痛。   

 

17.梧桐:味辛苦性凉,祛风湿、降压。   

 

18.丹参: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具有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作用;葛根解肌、升阳、生津,具有降血压、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及心、脑血液供应等作用  

 

19: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地黄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0:三七活血散瘀,对心脑血管起明显内皮素拮抗剂作用,起到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供,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氧耗和提高心肌供氧利用率作用。  

 

21:昆布具有补钾排纳功效,降压作用温和,降压效果确实可靠。将众原料相伍,可共奏滋阴益肾、镇肝息风、稳血压、通血管防并发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病常用药物有哪些
心力衰竭的最新临床进展
高血压,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
心肌梗死后药物治疗
预防心梗复发应该吃什么药?
高血压每天几点吃降压药最合适?医生:这个时间点吃,或效果翻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