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脂肪肝的辨证选用中成药

 肝郁脾虚  胁肋胀痛或隐痛,心情低沉,易太息、嗳气,四肢乏力,或有腹胀、便溏。舌淡或胖,苔薄白或腻,脉弦细或沉细。治宜疏肝健脾,可选逍遥丸或香砂六君子丸,前者偏于疏肝,后者偏于健脾,均每次9克,日3次。

痰瘀互结  胁肋胀痛或刺痛,体倦乏力,脘腹痞闷,胁下或有痞块。舌偏紫暗,苔白腻,脉细涩。治宜化痰消瘀,可选山楂内消丸或大黄蛰虫丸。前者偏消导化滞,每次6~9克,日2次;后者善活瘀消痞,每次4.5克,日2次。二者均属猛药,应严把剂量与疗程。

气滞血瘀  胁肋胀痛或刺痛,疼痛走窜,或胁痛拒按。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或夹血块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沉涩。治宜行气活血,可选血府逐瘀胶囊或丹参片,前者活血行气俱佳,每次6粒,日2次;后者重于活血,每次3~4片,日3次。

湿热内蕴  胁肋胀闷或痛,脘腹痞闷,头昏沉,便秘或秽浊不爽,困倦乏力,或有恶心,尿黄,口苦口干。舌红赤,苔黄厚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化湿,可选胆宁片或茵胆平肝胶囊或龙胆泻肝胶囊。前者清热化湿,疏肝利胆,宜于症状轻者,每次2~3片,日3次;后二者清肝胆,利湿热,宜于症状重者,均每次2~4粒,日3次。

肝肾阴虚  胁肋隐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睡眠不佳,视物昏花,或有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苔少,脉虚细或细数。治宜补益肝肾,可选杞菊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二者均为滋阴补肾名药,但前者兼补肝阴而明目,后者则重于滋补肾阴。浓缩丸均每次8~10丸,日3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辨证选用中成药调治脂肪肝
中成药调治脂肪肝
春主生发肝易盛,中医调理脂肪肝
中成药调治脂肪肝等(社区医院)
不同类型的脂肪肝的治疗原则(下)
四种中成药能护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