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享经济或将颠覆现行产权制度




文 | 人半弓

来源 | 人半弓的法律博客




现代经济是产权经济。




经济史上,因效率和发展之需而形成社会分工,又因分工而促进交易,再因交易而缔造出市场。市场的初衷是为交易而存在,但却代表着经济发展最高级的组织形式,同时还是民主、平等、自治、主体性等几乎一切现代价值观的合理性之支撑。




市场如此重要,以至于国家治理和体制改革的主要指向就是建设市场,以及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而所谓市场机制,本质上是一套以产权为基础和核心的规则体系,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时的拟制之物,是一种制度。

 

产权能够成为市场的基础和核心,在于产权具有“定分”的作用,定分方能止争,交易方才可以持续不断。无论公有制或私有制,都是按照产权的属性来设计的,公有制对于市场具有抑制效果,原因并不在于公有制下产权不明晰,而在于产权主体不明晰,“公有”本身就是一种明确无比的产权宣示。



所以,市场的逻辑基本上就是产权的逻辑,先明确财富的归属,然后基于主体行为的生理属性而设计出了一套产权变化规则,对社会财富的静态和动态状况实施有效规制,这个过程以及其所遵循的内在原理和规则体系,共同构成所谓的市场。




显然,产权乃至整体套市场规则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是所有权制度,用来解决交易的端口,及主体与财富之间保持一致的问题;其次是各类他物权和股权;然后是债权等等。在这套体系之下,交易的起点和终点多数情况下都是所有权及其他物权。实践证明,这套体系行之有效,对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定式化的东西最终都会成为继续发展的制约,大凡越严整的规则,当它变得不合时宜的时候,对于发展的束缚也越大。以所有权为重心的产权规则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显示出了它的缺陷,包括:造成财富分割化、主体确认成本过大、资源归属与用益需求错位等。这些缺陷使得有效社会资源的浪费闲置比例极高,财富扩充和分配的成本巨大,社会发展整合程度不足等。


克服市场缺陷和产权缺陷的行动一刻也没停止过,其中最典型的一条主线就是法律主体不断增加。从自然人到法人,再到物格的人格化,我国新《民法总则》所规定的“其他组织”等,有资格成为产权主体的角色越来越多,社会财富的归属状态越来越多样化。相信这个趋势仍将继续下去,未来法律主体必定会更加种类繁杂。另一条主线是物权债权化。最典型的例证莫过于金融中介的繁荣发展,社会财富通过金融机构、资本募集等途径,由分散走向集中,形成规模效应,提升财富的增值能力,财富拥有者不再苛求财富的直接所有者身份,而更倾向于以其他法律身份实现对财富的享用。


 

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改变有目共睹,事实上这种改变才刚刚开始。因为互联网是信息范畴的事物,所以,其在信息交换速度和信息归集能力方面率先显示出魔力。而市场既是产权的,也是信息的,互联网对于市场和市场规则的影响是必然的,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基于工业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交换能力而设计的交易规则,会越来越无法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交易需求,并且必然会对新的经济模式造成束缚。改变迟早会发生。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的产物,而且它比电子商务更具有互联网特质,因为电子商务局限于信息本身,而共享经济立足于信息与财富的有机整合,借助信息能力的提升将财富的使用收益能力进一步提升扩展,可以有效克服上述以产权为重心的市场规则的那些缺陷。


既然能够克服原有的缺陷,它就代表着未来,前途就是光明的。


共享经济具有克服市场缺陷的能力,是直奔原有规则中不适应形势需要的那些部分而来的,也即是直奔产权制度而来的,它将改变甚至颠覆现行产权制度。虽然完整意义上的产权制度在我们这个社会尚且没有建立起来。




与传统的市场交易不同,共享经济的交易起点和终点都不是“所有”,而是使用和收益。当这种经济模式仅限于目前的交通出行领域时,它对现行交易体系的冲击还不够明显,一旦扩充到不动产等实质财富领域,它的冲击力将会迅速显现。到那时,所有人和使用收益人之间的关系注定不会局限于用益物权、租赁之类的概念之内,前后手之间需要负担的法律义务也不可能只适用于侵权法,使用收益者对于物的维护等行为也无法借助无因管理之类的理论来解释。它需要一套新的法律体系和一种新的法律逻辑。


更进一步讲,共享经济超越了人的经济理性,也即自利性,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资源稀缺矛盾不再那么突出时,人性的另外一种呈现方式。或者说,人类的生存状态普遍好转之后,市场原旨中的理性行为定性已经不准确,甚至已经发生了实质变化,财富私有化这一原则的神圣程度也大大降低了。如此,则产权制度的合理性难道不应该重新审定吗?




 

所以,准确地说,不是共享经济冲击了产权制度,而是时代的发展对原有制度体系提出了革新的要求。


那么,革新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当然复杂无比,但如果仍然回到共享经济,则共享的前景很可能是共有,将初始服务的提供义务从现有的私人企业转嫁给公共机构,进而打造出一种全民共享全民所有的公共财富。个人的劳动价值体现为对共有之物的维护管理,而不再是私人财富的巧取豪夺;个人的幸福承载在对共享之物的使用收益,而不再是对私人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幻像之上。


这不就是共产主义吗?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坚持股权分置改革就要积极救市
试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追一群野兔子,追出了产权界定和帕累托最优
一个经济学家的梦想——科斯定律
制度何以重要?(二)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