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审判琐记:家事法官的十项必备技能

【注】李敖讲:报纸不增张(扩版),好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报纸增张,好像泡过水的面包。这篇《家事法官的十项必备技能》是之前写好的文章,原本打算偷点懒,把一篇拆分成十篇,事实证明,罐头里的沙丁鱼还是好过泡过水的面包。

一、找得到被告

         你去问中国的民事法官,审判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十有八九会回答送达难。现在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强,更不乏当事人恶意躲避诉讼。对于普通民事法官,找不到被告也许更多的是审限上的困扰,而对于家事法官,这几乎是对审判的毁灭性打击。找不到被告,就意味着很难查清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意味着很难查清共同财产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出资情况,就意味着判决离婚会给法官带来巨大的职业风险,也意味着原告很难达到诉讼目的。因此找人成了家事法官的必要技能,查户籍,查社保,走访原籍,等等等等,家事法官的权限和手段实在有限,享受过找到被告的喜悦,更多时候只能品尝付出努力仍然一无所获的失望,看新闻有的人花几百元钱就能在黑市买到一个人的全部资料乃至跟踪定位,不由感叹非法手段的效率,合法手段的艰难。

 二、查的清财产

        还是要感叹,中国人民确实富裕了。老法官曾说,早年审离婚案件分财产也简单,无非是家具家电锅碗瓢盆,都在明处。现在国人财产种类日益繁多,转移隐匿财产的方式也是花样翻新。越加越多的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调查申请,要求查清对方名下财产。问题是家事法官权力有限,时间和精力更有限,想想中国现在有多少家银行,多少家证券公司,就知道查清财产的难度有多大。有一回一个当事人提交调证申请,内容倒也简单,要求法官查清被告名下全部财产,我看到后顿时火大,和他讲,必须明确申请调查财产的种类,必须提供相关财产的线索,法官不是天兵天将,也没有三头六臂,实在完成不了您的这种重托。

 三、调得来证据

        现在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越来越多的当事人要求法官调取证据。很多单位都拒绝当事人和律师调证,必须法官亲自前往才行。更有单位怕给自己惹上麻烦,对法院调证非常不配合。我就遇到过个别单位和组织专门下文,要求遇到法院来调证的,可以口头介绍情况,不得出具书面材料,不得在笔录上签字,不得加盖单位印章。有一回我问一个老法官,遇到对方单位不配合调证怎么办,答复是把当事人带去,一是让当事人看到法官的工作,更加理解信任法官,二是如果单位不配合,法官没有办法,当事人可以“闹”一下,给对方施加压力……

 四、hold住场面

        离婚案件涉及双方切身利益,很多时候双方积怨已深,审判过程中双方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属于常态,拍案而起乃至拳脚相加都不罕见,法官必须要控制审判节奏,维持审判秩序。要说审判还是在法院,法官属于主场作战, 到当事人家中清点财产就属于纯粹的客场作战了,好一点还有法警配合,更多的时候只有法官和书记员,现场往往人多嘴杂,七大姑八大姨上蹿下跳煽风点火表现的比当事人还激动。这时候一定要压的住场面,既要保证清点财产顺利进行,还有确保清点结束后另一方当事人安全离开现场,防止双方爆发冲突酿成新的事端。

五、分的了房产

        有位法官感叹,这一代民事法官,天天在和上涨的房价作斗争。房产作为中国家庭的主要财产,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牵动着两个家庭的内心,更是夫妻日常生活和离婚分割财产时的焦点,热点,重点和和和难点。分割房产时,购房时的出资比例,购房资金的来源,婚后的还贷情况,房屋现值,仍需偿还的本金及利息,共同还贷的增值部分,这些都需要法官查的清,算的准,分的对。只有这时候我才觉得,作为一名家事法官,当年当过两年会计绝对是磨刀不误砍柴时。

六、接的住信访

         好多老法官都说,原来的当事人还是敬畏法院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不把法院当回事了。曾有当事人中午时间没有预约就来法院要求见法官,值班法警没让他进,不仅因为是休息时间,而且经联系法官不在法院。当事人很生气,质问法官为什么不在,法警说现在是休息时间,结果对方很不满,说人民都没休息,你们公仆还休息?最后好说歹说才把这位“人民”劝走,这还是好的,还在审判阶段就以种种奇葩理由四处上访有之,离婚案件中当事人把孩子丢在法院扬言让法院抚养有之,拿到判决对结果不满意而大吵大闹撒泼耍赖有之。尽管法院有信访部门,但很多时候遇到当事人来访,法院都本着谁的孩子誰抱的原则,让承办法官去接待,当事人哭闹的要安抚,当事人吵闹的要处理,各个上级单位转来的信访件还要书面回复。看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真是看的於我心有戚戚焉。处理信访大概是家事法官最委屈最无奈最感受不到法官尊容感的事情。

七、防得了抑郁

        好多人问我,天天审理家事案件会不会对心理造成影响,我回答,肯定会的。据我观察,审理家事案件时间长了,没结婚的就说还结什么婚啊,都得离,已经结婚的就说还离什么婚啊,和谁过都那样。看着收回的结婚证,照片上无一不是喜悦甜蜜,很是感叹怎么就到现在这样仇人的地步了。经常去婚姻登记处调证,看到进出的人喜气洋洋,工作人员的桌子上摆着新人们赠送的喜糖,时间长了工作人员还会抓几块送给我们,再联想到自己天天面对的当事人,不是哭哭啼啼就是怒目相向,真有恍若隔世的感觉,有个同事就感叹,咱们真应该定期到婚姻登记处工作一段时间,不然时间长了肯定会抑郁啊。

八、保得住性命

        近年来,伤害法官的事件,特别是造成法官死伤的恶性事件时有耳闻。其中相当一部分受害法官是家事法官,2005年被砍伤的徐娜法官、2016年遇害的马彩云法官、2017年遇害的傅明生法官均是家事法官。当事人伤害家事法官,往往因为当事人对裁判结果不满,而在案件审结后对法官进行报复。因此,对于民事法官的伤害,往往更难预测,也就更难防范。早年对民事法官的伤害事件主要发生在法院。近年来随着法院安保工作的加强,大量危险品在安检环节即被查扣,在法院伤害法官的难度不断加大。不法分子更多的采取跟踪的方式恐吓法官及其家人,并发展到至法官家中实施暴力。另一方面,家事法官往往以女性法官居多,而从暴力犯罪特点来看,女性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使用暴力的对象。当然,伤害法官案件属于极端案件。日常工作中,法官遭到当事人辱骂、跟踪、威胁乃至肢体碰撞的情形较为普遍,几乎每个一线法官都能给你讲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类似事例。而且和涉警、涉医的舆情事件类似,部分社会舆论对于法官群体同样充满了仇视。每次出现伤害法官的新闻,除了歇斯底里的叫好之声,更充斥着对遇害法官判案不公的有罪推定,让人尤为寒心。

九、捱得住枯燥

        同事有句名言,办案子其实挺有意思的,就是案子别太多了。偶尔和别人聊几件自己审理过的比较八卦狗血的案件,还会惹得羡慕之声,你这工作多好啊,天天都和看韩剧似的。其实不然啊,家事法官主要审理离婚案件,一打开电脑清一色的案由让你看着电脑有得眼盲症的感觉。都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其实离婚案子审多了,就会发现来离婚的夫妻很多情况都相似,比如现在来离婚的,很大一部分都是85后,2010年前后结婚,有了孩子后,压力大了,负担重了,老人参与到生活中了,双方原本没矛盾的就有矛盾了,有矛盾的更激化了,这一代人又不像上一代人能互相体谅容忍,有了矛盾处理不好越来越激化,最后协商不成就打到法院来离婚。有时候一天开四个庭,几乎案情都是一样,审判又是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同样的流程不断的重复,一天下来真有筋疲力尽之感,第二天回想昨天的案子都想不起当事人的名字和模样。

十、守得住初心

        所有的工作都是良心活,审判工作也不例外,家事审判错综复杂、和普通人密切相关更是如此。对于家事法官而言,有些案子可判(离)可不判(离),有些证据可调可不调,有些话可说可不说,但是对当事人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选择在法院工作的人,都是多少有点理想和情怀的,无论工作了多久,别辜负当初的理想和激情,多年以后再遇到当事人和他们的孩子,无论对你感激涕零还是破口大骂,希望你都能平静的告诉自己,我曾认真的对待过他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高院专委杜万华:在部分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
家事审判:创新司法理念 探索工作机制
离婚“首判不离”,警惕!
家事无大事,家事难了事|根本之道在于治愈隐痛
化解家事纠纷 北京二中院通报“三师一团”项目运行情况及典型案例|来源:京法网事、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
各地纷纷发出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我们该关注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