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结婚,没儿女,107岁奶奶人生观,点醒无数人:这才叫活得通透!
作者:清子
朗诵:芈儿
来源:心灵面包(ID:xlmianbao)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老了,更要让内在的自己鲜活。

兹心微信号是:chdsh77,欢迎各位书友添加我的微信,以文会友,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芈儿朗诵

“一定要结婚!不然老了后孤独一人怎么办?”

“一定要赚钱!不然退休后没钱养老怎么办?”

“一定要生孩子!不然病了后没人送医院怎么办?”

在我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95后,正在患上一种「养老恐惧症」。

为了解决掉这种危机,他们盼望着结婚,盼望着相爱,盼望着一眼可以望到头的工作。

但在真正拥有确定后,却开始郁郁寡欢。

当我们把所有的恐惧都归结于“老了怎么办?”时,或许可以听听那些活得幸福的老人怎么说。

“我活到了一百岁,才知道什么叫一切皆有可能”。

这句话,出自艾琳·克拉默(Eileen Kramer),一位悉尼的107岁创作型舞者。


她的一生,没结过婚,没儿没女,但却活得非常开心。

我从这位老者身上,学会了这三件事情,今天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缓解你的恐惧与焦虑。

相比于婚姻来说
热爱,才是女人安全感的来源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亲人,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很残酷。

但艾琳却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安全感,可以来自于被爱,也可以来源于热爱。

爱这件事,是有替代选项的。

1914年9月出生的艾琳,如今已经107周岁了。

可她真的好忙啊。106岁时,她的一年是这样过的:

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

出版一本书籍;

参加两个大型舞蹈节,

出演一部电影;

还参加了澳大利亚最大的绘画比赛。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喜欢独处的人,不是无法忍受与人相处。而是自己想做的事太多,实在腾不出时间来应付他人。”

艾琳奶奶就是这样的人。电影,文字,绘画,舞蹈,她深爱着有关生命力的一切。

其中伴随她一生的,就是她的芭蕾舞蹈事业。

Eileen Krame出生于1914年的悉尼。在26岁之前,一直都在学唱歌。


后来偶然一次机会,她跟随母亲参加了一场慈善音乐会。

当时现场有音乐、歌剧及舞蹈表演,Eileen Kramer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了芭蕾舞表演,她一下便被吸引了。

她从心里暗暗决定:我要跳芭蕾舞。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Eileen Kramer成了芭蕾舞学习者中的一员。


可能是天赋,也可能是天意,Eileen Kramer第一次试镜便被舞蹈团录取了。


之后,Eileen Kramer便不断跟随着舞蹈团去世界各地演出,伦敦、纽约、印度、巴黎……


后来的日子,她不停地在舞台上旋转,一直转到自己99岁。

这时的她已经满脸皱纹,满头白发,Eileen Kramer似乎可以真正的退休了。


因为在芭蕾舞台上,像她这样大年纪的舞者实在不多见了。

但她却没有停下脚步,她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办法不去跳舞,哪怕只是跟着别人一起旋转也让她内心满足。

只不过,以Eileen Kramer这样的年纪,真的想要完成一场演出是很难的,毕竟体力不足。

但作为导师,她每场都不会落后,有时候看着看着,自己就会跟着人家舞起来。


很多人都觉得,这怎么可能呢?一个一百多岁的老人,自己行走都是件难事,哪还有能力旋转、舞蹈?


但只要艾琳奶奶一上台,就如同森林里的精灵一般,展现出不与年龄相符的柔软与灵活。


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深为所动:

“我对创造事物的态度与孩童时期没什么分别。”

有多少人,因为恐惧自己谋不了生,于是把日子过成了只能谋生。

但真正驱动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却不是谋生,而是热爱。


你只有放下对生存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勇敢地拥抱不确定性,才能找到生命美妙之门的钥匙。

这种空虚,靠爱情,友情,人际关系,是填不满的。

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找到生命里那一份热爱。

“自爱”还不够,
你可以多一点“自恋”

当其他老人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生活,要怎么建立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独居老人,生活在臭气熏天的房间里,屋子里囤积满了垃圾,床边都是臭虫和蟑螂的尸体。


很多人评论这位老人:一个人,也没人管,太可怜了。

但我想,真正让他看上去可怜的不是他的被动孤独,而是他的主动放弃。

我认识很多老人,身边一旦没有家人陪伴了,就开始“凑合”。

没人一起吃饭,懒得做菜,就喝点粥就咸菜;

没老伴陪着,懒得出门,好几天也不下床榻;

儿女去了外地,为了博儿女关注,主动让自己生病。

这些老人,生活在集体主义时代,他们对自己的重视,建立在世界对他们的重视上,如果世界不再理睬自己,他们也不会在乎自己。

但艾琳却告诉我们:“身边空无一人的时候,也要把自己的心安放在舞台的中央,老人需要这样做。”


“我仍然非常虚荣,我总是希望人们告诉我我很可爱,我仍然在乎我的外表。”

在接受《时代报》采访时,她涂了口红,梳着她银色的细发,一丝不苟。


虽然她的头发白了,皮肤也皱了,甚至有一只眼睛,因为年纪而变成了盲目。

但她仍热爱着化妆,并且对服装与首饰都非常有研究。

她会画着精致的眉毛,每一天都盛装出席。


她会穿着闪着银光的美丽裙,像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


她会涂红唇戴墨镜,脸上的皱纹也阻挡不了她的英气。


在艾琳奶奶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随便穿穿这种概念。哪怕已经一百多岁了,也渴望着瞩目耀眼。

她的美,能不能获得主流对美的定义已经不重要,因为她能从中收获「爱自己」的满足感。


对很多人来说,似乎不被看到就没有打扮的必要了。

用心打扮,那是见重要的人才会做的事。但真正爱自己的人,无论身边有无观众,也都会把自己当主角对待。

那要如何在无人关注时燃起自我打理的热情呢?

有一个方法,叫”角色代入“。

比如,有的人在考证时,幻想自己是社会上的高级知识分子;

有的人在打扮时,假想自己是站在舞台上的明星;

有的人在餐食时,想象自己是一个颇有仪式感的贵族。

这些主动,与被不被爱,被不被注视无关。

这在心理学里被解释为”角色效应“。

当一个人处于某种角色或角色发生改变时,通常会因这种角色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

这样看来,“自爱”是不够的,你可能还需要多一点“自恋”。

爱的语言,
不只存在于人之间

人有天生的倾诉欲,想表达看法,分享快乐。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人说:婚姻还是可以忍受的,毕竟老了还有个聊天的伴儿。

而那些天性敏锐的人,总能洞察到人与人交往之外的乐趣。

我有一个朋友,旅行去了十几个国家,而且都是一个人去。

当我问她如何解决旅途中的孤独感时?

她是这么说的:

“摸着森林公园里的大树,你能感受到植物的善意;俯身喂养广场上的白鸽,你能感受到动物的的敬意;看着蓝色的海水拍打石子,你能感受到水的欣喜;

生命是如此活泼,这样又怎么会感觉到孤独呢?相反,当我坐地铁上,大家肩膀挨着肩膀,脚对着脚,都低着头看手机时,那才是真正的孤独。”

“万物皆有灵”,艾琳对世界的理解也是如此。

她在99岁时回到了澳大利亚,只是因为想念了那里笑翠鸟和树胶树的气味。



从她的作品里,也能感受到她与万物交流时的充实。

在她的作品《上帝之树》(The God Tree)中,桉树,无花果树,笑翠鸟,气味,颜色、风声,阳光......她将在自然中感受到的,都通过这个作品展示了出来。

一切恐惧的答复,都孕育其中。


老了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老了以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老了以后会如何回首自己的一生?

我想,艾琳奶奶真正让人羡慕的,不是她国宝级舞者的身份,而是她内心的通透。

用爱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身体,用满腔的热情拥抱这个世界,用诚挚的心看待万物之灵......

老年的独居生活,也可以孤独又灿烂。

兹心批注:

(1)如果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是不会幸福的!所以,坦然接受就好,活在当下就好,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学着享受生命的过程,而不是执着最后的结果,如果你是享受过程的人,你会在意生命过程中的细节,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完美。

(2)无论什么样的外表,过几年都会衰老。人不同的是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年轻的心更加珍贵,人老心不老,生命不只是逐渐变老而已,它也是一个走向内在鲜活的机会,衰老的是身体,积累的是智慧,所以我们要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也更加温柔的方式生存下去。


*注:配图来自网络

*作者:清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灵面包(ID:xlmianbao),心理疗愈&身心灵成长平台,实用心灵成长课程,每日暖心好文,疗愈身心、改变生命、健康灵性蜕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2岁还在跳舞,她的美,惊艳了全世界!
?澳洲100岁舞蹈女神她美丽了全世界
有些人永远不会老,而有些人从未年轻过
2-366 | 闵志念聊摄影 | 艾琳•艾格(Eileen Agar)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屡获大奖的花艺师,用爱浇灌的小花农场,煞是让人羡慕不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