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哲理精彩人生
一枚树叶可以颠覆一片森林的季节,一粒沙子足以使沙堡崩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则小故事蕴藏着哲学,一段经历诠释着人生的真理。这些经典小故事,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人生课
故事1:不得不走的弯路
在青春的路口,曾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挡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和我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也患有过来人同样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练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
人生课:“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或者其他长辈总是提醒我们:那条路行不通,要走这边。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总相信前路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我们,所以,青春的脚步不因阻碍而停止。也许这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但我们仍愿执着前行。
故事2:欣赏的美
20世纪,马德里圣费尔纳多皇家学院。一个靠叔叔萨尔瓦资助得以求学的孩子,忽然爱上了逃课。因为他迷恋上一个地方:普拉多美术馆。在那里他享受着艺术的盛宴。后来,越发着了魔,干脆跑到大街上写生,足迹遍布了整个马德里。叔叔终于知道了他逃学的事情,失望地中断了对他的接济。
猩红热迫使他回到了巴塞罗那,父亲唐霍塞又失望又生气,对他渐渐冷淡。只有母亲洛佩斯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妈妈相信你,要是你当兵,就能做将军;要是你当教士,就能做教皇。”
孩子被母亲的话深深打动,他重新鼓起了勇气。从那天开始,他把所有作品上的署名正式改为母亲的姓氏--毕加索。
不得不承认,有时一句话有翻天覆地地力量,足以撼动尚未启程的人,扭转他初始时既定的方向。还记得提奥对着梵高说:“你得坚守你自己!”那个时候,梵高对印象派着了迷,疯狂地临摹高更和修拉的画作,他如醉如痴,不得自己。只有提奥对他坚定地说:“你是梵高!”
天才的动力来自欣赏,哪怕只是一个人的欣赏。
人生课:欣赏是寒夜对炉火的赞语。人在最困惑时需要欣赏的支持,在最失意的时候需要欣赏的鼓励。如果没有欣赏的存在,就会因失败的暗夜而迷失方向;如果没有欣赏的存在,就会因妄自菲薄而一蹶不振。享受欣赏的阳光,播下欣赏的种子,让欣赏的歌声响遍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就会有成功之花遍地开放。
故事3:学会让压力反弹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这一奇异景色之谜,令许多人感到疑惑,后来,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那是1993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友好地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压,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却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少顷,两人像突然明白了什么,拥抱在一起。
生活中我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它们积累着,终将让我们难以承受。这时候,我们需要象雪松那样弯下身来,释下重负,才能够重新挺立,避免压断的结局。弯曲,并不是低头或失败,而是一种弹性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人生课:生活是有压力的,如何处理这些压力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能力。一个不会弯曲的人,最终只能是一个脆弱的人、一个失败的人!让我们们学会弹性地生活。弯一弯腰,当你抬起头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天空分外晴朗、明丽!
故事4:忘我的追求
1858年,瑞典的一户富豪人家生下一个女孩。孩子出生不久,得了一种无法找到病因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家人四处求医也无济于事。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向孩子讲起船上有一只天堂鸟,孩子听得入迷,想亲自去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但是孩子却等不及了,要求船上的服务员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员并不知道她不能走路,就拉她去看那只天堂鸟。这时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的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员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长大后,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就是塞尔玛。拉格洛芙。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有在这种境界里,人才会超越自身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人生课:忘我,就是一种执着。正是在奔向那轮金色向往的忘我追求、执着跋涉中,才能体味生命的鲜活,灵魂的则健。
故事5:冷漠的囚牢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为从动物实验中获得有关爱失类行为线索,设计了5种人造母猴,观察“母亲”拒绝会在幼猴的身上引起怎样反应:第一种偶尔用压缩空气吹幼猴;第二种会猛烈晃动,致使幼猴无法爬到“母亲”身上;第三种装有弹簧,能将幼猴弹开;而第四种“母亲”的身上居然布满铁钉。但这四种“母亲”都未能将幼猴从它的“母亲”身边赶开,唯独第五种体内灌有冰水的“母亲”,使幼猴躲在墙角,并永久地拒绝了“母亲”。
很多人认为是自己的优秀拉开了同他人的距离,其实冷漠才是造成自己孤独的原因。
人生课:冷漠是心与心最大距离。一颗冷漠的心,是什么也无法靠近的。冷漠是世界上最高的雪山,冷漠的高山是谁都无法翻越的。冷漠是一种真正的囚牢,再明亮的阳光也无法刺穿冷漠遮成的黑暗。冷漠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拒绝,既拒绝了别人,又囚牢了自己。冷漠的最终结果,是孤独。融化我们心灵的冷漠,让和煦的阳光灿烂地洒进来!
故事6:捕野鸡
小时候,有一次和祖父进林子去捕野鸡。祖父教我用一种捕猎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我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野鸡受到我撒下的玉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我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
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来一群野鸡,共有9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6只野鸡走进了箱子。我正要拉绳子,又想,那3只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儿,那3只非但没有进去,反而走出来3只。我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接着,又有2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我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吧。终于,连最后那一只也走出来了。
那一次,我连一只野鸡也没能捕捉到,却捕捉到了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而机会却稍纵即逝;贪欲不仅让我难以得到更多,甚至连原本可以得到的也将失去。
人生课:活在当下,抓住机遇,方能最大限度地取得成功。过去的辉煌已不在,未来的事难以预料,只有现在是实实在在的,任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如支配。
故事7:打开一扇门
20世纪40年代,有一名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他的生活、心情都陷入了低谷,可是不久,他惊异地发现,这批废纸的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很快吸干手稿墨迹和家具上的水分。于是,他从老板那里将所有废纸买下来,再切成小块,换上包装,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竟然十分抢手。后来,他申请了专利,并组织了大批量生产。当我们路子越走越窄,甚至通常还会进入死胡同时,不妨换个思路,打开一扇门,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生课:当我们路子越走越窄,甚至通常还会进入死胡同时,不妨换个思路,打开一扇门,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故事8:芦苇与橡树
有一棵高大的橡树总是嘲笑河边的芦苇:“喂、伙计,你看我长得多高大伟岸啊!而你,那么瘦弱,真可怜!”
一阵狂风刮过,大橡树被连根拔起,吹到河边,落在芦苇丛中。大橡树惭愧地说:“唉,我真不明白,你们那么瘦弱,竟然没有被大风刮倒,而我,却被狂风摧残成了这个模样。”
“你和狂风抗争,最后你失败了;而我们正好相反,只要有一点微风,我们就在它面前弯下腰来,所以,我们能避免被摧残,不会被折断。”芦苇说。
人生课:古人曾说:“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
低头,并不意味着屈服,那是在困难前保全自己的一种方式。
忍让,并不意味着放弃,那是在命运里昂首阔步的一种姿态。
后退,并不意味着失败,那是在成功前厚积薄发的一种动力。
故事9:鹰与鸵鸟
上帝召开了一次会议,了解自从赐给动物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在这个高度里,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而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双腿在沙漠中奔跑,翅膀从来没有派过用场,它背负在身上已成了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了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深处自由来往。”
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给我翅膀,但我的灵魂却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上帝听了以后,感概良久,动物们说:“我赐给你们最珍贵的翅膀,你们却浪费在身上;我没有赐给人以翅膀,他们却有了灵魂的飞翔,这是一切飞翔中最崇高的飞翔。”
人生课:理想是美丽的,向往是美丽的,什么也不能阻止心灵的飞翔。有理想,思想就不会老去,有向往,心灵就会永远年轻。灵魂能够飞翔,我们就会领略超凡的美丽和无限的风景。
故事10:袋鼠与笼子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人生课:凡事有“本末”“轻重”“缓急”之分,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故事11:离完美更远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不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于是再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
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千利休其实是训诫儿子,做事时太苦、太枯、苛求绝对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自然,也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
人生课:做任何事情,保持一个中庸的余裕与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勤劳、自我要求高原本是美德,但一旦要求到了枯槁极苦、十全十美的程度,就成了苛求,既不能得到修身养性的益处,心情也不会愉快。当一个人为了追逐幸福的尾巴不顾一切,却反而因为以偏概全而离幸福便更加遥远。
故事12:累与不累
有一名老司机,开了大半辈子的卡车,几乎跑遍了全国各个角落。一天,他要指导一名新来的年轻司机。老人起初让我名年轻人自个儿开车。年轻人驾驶着18轮大卡车,在马路上跑了3个小时,最后筋疲力尽,请求老司机替换自己。
这名老司机接手后驾驶七八个小时,仍然精神十足地边握方向盘边哼着歌。年轻人很纳闷,问老人为什么开车这么长时间,却一点儿也不累。
老司机反问他:“你早上离家时,都做了些什么?”年轻人回答说:“我向妻子告别,跟她说我去工作了。”老司机说:“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我的问题?”
老司机笑着说:“是呀。我早上离家时也跟妻子道别,不过我不是告诉她去工作,我说白天要开车到处兜兜见。”
看来,累还是不累,关键还是个心态问题。
人生课:累与不累,痛与不痛,得与不得,放与不放,要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情。再苦的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绿荫,或在头顶,或在身边,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不愿意去发现而已。为了心中的目标,抱着欣赏与快乐的心,那无论多远、多难,都会感觉轻松;只是一味为了赶路而行走,会在赶路中忽略许多,而让自己过早地觉得疲惫。
故事13:活在当下
记得二十几岁的时候,有个专门研究轮回的朋友到家里做客。我特别问他:“我们夫妻,下一辈子还会不会是夫妻?”
他想都没想,“很难,机会不大!”
“可是… …可是难道这一生夫妻的爱,人一死,就完了吗?”
“好像电源插头,拔掉以后,灯丝不亮了。”他又冷冷地说。
“那不是太可惜了!”我不平地说。
“有什么可惜?你几时能记得前生?你记得你上一辈子也是跟你太太吗?你当然不记得。”他一笑,“同样的,你下辈子又能记得这一辈子吗?夫妻缘,只是缘的一种,没有绝对不变的。最重要的是,你们今生是夫妻,看得到,摸得着,最实在!”
将近二十年了,他的话常在我脑海漂沉。
很喜欢一个禅宗的故事。
有一天,老禅师带着两个徒弟,提着灯笼在黑夜里行走。一阵风来,灯灭了。
“怎么办?”徒弟问。
“看脚下!”师父答。
当一切变成黑暗,后面的来路与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见,如同前世与来生,今生都摸不着,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当然是“看脚下,看今生!”
记得蓝心湄有一首歌名叫“爱我到今生”,说“爱我到今生,不要问来生,只要两个人有缘分,谁也不必在意谁爱得比较深,只要彼此的情真”。是的,我们应该看脚下,看今生,看眼前值得珍惜的一切。
人生课:轮回很多时候是人们用来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但是路始终在自己的脚下,现实永远高于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无论年轻还是老迈,我们能够做好的就是看着眼前,走好脚下的路。
故事14:人生的减法
小时候,一个夏秋相交的午后,家门口的一棵柿子树被一场罕见的大风拦腰折断了。那棵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所以很是让人心痛。我问正在对树叹息的祖父,冬天风也好大啊,还那么冷,它怎么就没被吹断呢?祖父说,这树毁就毁在枝叶太旺,招风啊!随着经历渐多,我才慢慢体会到祖父话中的意味。
柿子树在夏秋之际的断折,是因为它在最繁华的时节,背负了太多的沉重。而在深秋或寒冬,华叶落去,果实卸下,生命归于简单而平静,再面对风霜雪雨袭击时,就显得无畏无惧,宁静泰然了。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人生课:不要羡慕你身边外在的华丽与招摇,也不要垂涎你周围虚幻的光环与荣耀,做一株树,静静地生长,寒来署往,无畏风霜的袭击,也不惧雪雨的洗礼。大道若简,人生有时不妨做做减法,减去那些浮夸的枝叶,让主干生长得更加坚韧挺拔。
故事15:善良的阳光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表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乞丐也紧紧地握了握作家的手。“哪里的话,兄弟。”乞丐口齿不清地说道:“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啊。”
屠格涅夫后来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这件事,他最后写道:我懂了,我也从我的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
人生课:这似乎是一次有悖于常理的、不可思议的“施舍”与“被施舍”。的确,没有比这更好更慷慨的施舍了--不是漫不经心地随手丢给他一枚硬币,而是用力紧紧地握住乞丐那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施舍者给予的同时也得到了对方同等的回报,双方共同分享着他们已经使某些东西得到了新生快乐。
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即使你两手空空,只要心是慷慨的、真诚的。在你的掌心里永远有一种叫做善良的阳光--把手伸出去,只需简单地一握,你收获的绝不比你撒播的少。
故事16:存在的价值
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
自尽前,他号陶大哭,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失败挫折。崖边岩石上生有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种种经历,也不觉流下眼泪。人见树流泪,就问道:“看你流泪,难道也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吗?”
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终年营养不足;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的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
人不禁与树同病相怜,就对树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于世,不如随我一同赴死吧!”
树说:“我死倒是极其容易,但这崖边便再无其他的树了,所以不能死呀!”人不解。树接着说:“你看到我头上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鹊所筑,一直以来,它们在这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那两只喜鹊可咋办呢?”
人听罢,忽有所悟,就从悬崖边退了回去。
人生课:很多时候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很多时候没有为自己的生命注入“责任”的催化剂。“死”能解脱一切,解脱世间的纷繁,解脱人间的尔虞我诈,解脱一切的不公!但活着就是别人眼里在的一道风景,哪怕自己看不见自己的伟岸,哪怕自己渺小得诸如一株小草!是一种牵挂,一种责任,是一种希望,一种力量,能够让自己生长,哪怕在悬崖峭壁,哪怕在大漠戈壁,支撑自己的便是别人眼眸深处的一缕希冀!
故事17:迈出下一步的方向
着名的政治家加图生活在公元前234年-公元前149年的罗马。他不仅在政治上颇有建树,还是演说家和拉丁散文的奠基人。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加图还编撰了一套百科全书,内容包罗万象—农业、医学、修辞、军事和法学都有小涉猎。
有一次,朋友们看见80岁的加图正在学习希腊文,他们都惊讶地说:“希腊文难极了,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您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学它。”
“可是,你们看”政治家指了指自己的白胡子“现在是我剩下的生命里最年轻的时候呀!”
人生课: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进步,总有空间。重要的不是目前所处的位置,而是迈出下一步的方向。
流云在天边,行囊在眼前,努力永远不晚。大海雄浑有其阳刚之美,小溪潺潺有其娟秀之气。年轻的我们有自己的价值,更应从现在开始焕发我们的光彩,洋溢我们的激情。机遇永远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奋斗在每一秒,莫使光阴空流失!
故事18:借钱
台湾名作家刘墉某日到一位教授家拜防,适逢教授的一位朋友去还钱。那人走了之后,教授就拿着钱感叹说:“失而复得的钱,失而复得的朋友。”
刘墉听了,不解地问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授说:“我把钱借给朋友,从来不指望他们还。因为我想,如果他没钱而不能还,一定不好意思来;如果他有钱而想赖账,也一定不好意思再来,那么我吃亏也就一次,等于花点钱,认清了一个坏朋友。谈到朋友借钱,只要数目不太大,我总是会答应的,因为朋友应该有通财之谊。至于借出去之后,我从来不去催讨,因为这难免伤了和气。因此每当我把钱借出去时,总有既借出钱又借出朋友的感觉,而每当他们把钱还回来时,我便有金钱与朋友一起失而复得的感觉。”
人生课:自古以来,国人耻于直接谈钱,朋友之间为了义气,性命可以不顾,更何况钱呢。中国人朋友之间借钱写欠条的很少,朋友们之间“过钱”,其实是把诚信放在天平上。
故事19:真正的爱
浴室里,一老人被自己已是中年的儿子搀扶着坐下,儿子低声说:“爸,我先脱,等一下我帮你。”老人顺从地点点头,安静地坐着。这时,旁边有人说:“老人衣服多,先帮他。”那儿子正色说:“让老人等我,岂不把老人冻了?”一时间,浴室里顿时静得出奇。
冬夜,丈夫下班到家,妻子正等着,说:“洗脚水倒好了。”丈夫的脚伸进水里,温度适中,只是水快溢出来了。原来妻子将水倒好,不时添加,保持那个温度等丈夫回来。刹那间,丈夫觉得春天已走近。
奶奶患上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到最后已不认识所有的人了。孙子劝爷爷找个保姆,爷爷却说:“别人照顾我不放心,再说了,少年夫妻老来伴嘛。”“可是奶奶已不认识你了!”爷爷沉默半晌说:“但我认识她呀!”
人生课:真正的爱应该源自心底,发自肺腑,成为一种习惯或本能。大海不拒细流,爱永远不卑微。哪怕是极细微极渺小的一点爱,也许薄如青烟,也许细若游丝,但对于一个需要爱的人来说,就给了他心灵的全部。
故事20:赞美的作用
德国青年福尔德斯在舞台上演奏《月光曲》,由于紧张弹错了好几个音符。演出结束后,他非常不安。这时着名音乐家冯。萨尔走上台,出人意料地在福尔德斯额上轻轻一吻,说:“你演秦得太好了!记住,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是大音乐家李斯特的学生。一次演奏后,他也是这样在我额上轻轻一吻,并对我说,这个吻是贝多芬给你的。”
原来,李斯特第一次演奏后,贝多芬也是这样吻了他,也对他这样说。
后来,福尔德斯真的成了音乐家。他回忆起这件事,感慨地说:“赞扬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黑夜的蜡烛,是神奇的魔术,有力而诱人。”
人生课:我们鼓励一个人,说他有潜力可挖,未必真的动手去挖掘,那个人却自然而然进步了。我们赞扬一个人,说我很赏识你,未必真的一手提拔他,那个人却自己创出了成绩。我们劝勉一个人,说他一定能改过自新,未必真的日日督促他,那个人就自己改掉了恶习。这就是“赞美的作用”。
--杏林宜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个质量管理小故事,说到了精髓!
笼中的野鸡
必看!这八则故事教会你如何理财
袋鼠和笼子
人生哲理美文/励志故事[精选60篇]I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_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