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廊桥遗梦》谈婚外情感
读《廊桥遗梦》谈婚外情感
《廊桥遗梦》,是美国一部畅销言情小说,是全球排行榜上居高不下的畅销流行读物,过亿册的销售量,直到当今,欲购者却仍不乏其人。大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又自导自演将小说成功地拍成电影搬上银幕,更是推波助澜,给这股热潮加温升级。至今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介绍到了全世界各国。十几年前,这本风靡欧美的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又漂洋过海跑到中国的读者丛中,在八十年代,曾经在中国某些大学的青年学生和中年知识
分子中间,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册,洛阳纸贵。
这一部情节极为简单的言情畅销书,为何在古老的东方也如此流行和畅销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索。其实,《廊桥遗梦》只是写了一段极其简单的婚外情,情节也不过如此……“古老的廊桥,孤独的远游客。两颗中年人,偶尔邂逅,一见钟情,共坠爱河,疯狂地欢爱,疯狂的心渐渐贴近,撞出火花,寻觅已久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归宿。这段不了的情缘,因世事的羁绊而无奈分离。默默怀念、悠悠伤离,天各一方,年复一年的缠绵思念,漂泊感伤的流浪情怀,……刻骨铭心,永生诀别,凄婉绝伦。
毫无疑问,这是一则典型的言情小说。从表面上看,不过是男欢女爱的逄场作戏,春风一度而已。然而,读完这部小说,你就会断然认定这是一个风雅美丽古典的爱情故事。它迥异于现代青年言情故事的快开快合、大悲大喜、大狂大痴的煽情风格和一男数女或一女数男的情爱游戏模式,而是以一种古典的细腻平和的方式,娓娓道述一则动人心魄、凄婉绝伦的爱情悲剧。正是由于它所表现出的浓郁的怀旧感伤意识,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尤其是成年男女,人们也正是通过阅读《廊桥遗梦》来缅怀和奠祭自己早逝昔日的温情,以此慰藉今日粗砺的虚伪的孤独的心灵。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这样描述,在人们心灵深处蕴藏着一个完满、安定的意象,幸福、安定和归宿感都来自这个意象,因此人的真正内在需要,便指向这个内心意象。这就是说,人们的怀旧情结所指向的不是外在的、逝去的经验,而是心灵深处的呼唤。沃勒对《廊桥遗梦》的描写,正是以其浓郁感伤的怀旧意象所取胜。
作者说:“在一个日益麻木不仁的世界上,我们的知觉都已生了‘硬痂’,我们都生活在自已的茧壳之中。”正因为如此,“在当今这个千金之诺,也随意背叛,爱情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的世界上,他们认为这个不寻常的故事,还是值得讲出来的。”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开放和高速变动的现代社会。婚外恋也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这是一种出乎意外的情感遗恨,一种神圣的亵渎,一种纯洁的背叛,一种自责中的放纵,一次生活中的“死水微澜”的偶遇。这种充满良心伦理与人的本性之间的痛苦较量,在社会成见上,往往是与“无耻”二字连在一起。然而,《廊桥遗梦》中的婚外恋,却丝耄引起不了人们的“羞耻”之感与谴责之意。将心比心,心与心的连结,情与情的相睦,爱与爱的唱和,悲壮地演绎出爱情这个千古之谜绝唱之真谛。
在当代社会,过于功利、过于物质化、物欲横流的现实,给人的知觉磨出了一层“硬痂”,使人的行为找不出理想的归宿。在现今这个布满性诱惑、性解放陷阱的时代,“伟大的激情和肉麻的温情之间的分界线”日渐模糊,人们已经可以将自已的躯体从容地献给他人,将性行为商业化,却还没有或者很少互相给予诚挚的心灵。因此,对温情往昔的缅怀,便成为人们普遍的需要,成为当代人的物质生活消费之上的一种精神奢侈品。
读着《廊桥遗梦》中那一行行简约、质朴、温和、洁净的文字,往昔生活中曾留意的许多美好的瞬间,渐渐浸入日益漠然、无动于哀的胸间,使一缕缕丧失殆尽、几近死灭的情愫,在一种怀旧的伤感中复苏过来,对于依然存有生理的本能欲望而失却了至爱真情的现代人而言,《廊桥遗梦》委实是人性里美好往昔的挽歌,而重新诵咏这支挽歌,或多或少可以安慰一下直趋名利、薄情寡意、放浪形骸的现代人的情感需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遗忘的时光】蔡琴经典怀旧歌曲(感伤、温情次中音萨克斯音乐)
闲聊感伤
欧美怀旧金曲,《廊桥遗梦》主题曲,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我对你的爱
不卖流行卖怀旧,不卖产品卖回忆
【秋思】 希望 你也在这里......
怀旧经典爱情片(廊桥遗梦)插曲《没有什么能够改变我对你的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