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太极

  冬太极

  红楼梦里,宝钗服用的冷香丸,是将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四季雨、露、霜、雪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其中的雪,是取小雪节气当天的雪水而制,一年只一次,若是节气当日无雪,则需再等一年才可以,故显得十分珍贵。小雪节气是一年中雪季的开始,当日若是下雪,其雪最为干净,古人对四季节气的讲究从一颗小小的冷香丸可见一斑。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经历了春雷的萌动,夏雨的浇灌,秋霜的丰熟,留下的是冬雪最后的蕴藏,大地把雪作为轻薄的白绒被,将自己或稀或密地"藏"起来,给越冬的作物最好的保护和水分。

  枫叶落、霜花剪、虫蛰伏、熊冬眠,万物生机皆是如此,无疑不是一个"藏"。藏,《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匿也"。《易·乾·文言》说,"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又蓄也。"《易·系辞》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大体上感觉一下,便体悟到了"藏"的精神,是气、能的储备,是蓄势以待后发的潜隐。

  人在冬天需要藏。《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在北方,有个形象的词,叫"猫冬"。在过去三九寒天没暖气没空调的冬闲日子里,老头儿老婆儿缩在火炕最暖的地方,或是手揣袖子,或是吧嗒旱烟,或是走些针线,都像是炕下那团儿猫一样,一猫一天,北风再紧,也都成了窗外之物。猫的意思,便是藏。

  再仔细些说,冬天早睡晚起,储备能量,这是睡藏;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在冰点之下几十,刚一入冬人们就穿上皮毛大衣、站嘎达,戴上皮帽子,"去寒就温,无泄皮肤",这是衣藏;冬时令昼短夜长,人们活动时间减少,更多地休息,这是行藏;"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是神藏;适当温补,气血充盈,则是食藏。

  关于食藏,《内经》里的解释大概是说冬天的大气候是闭藏,猫冬的人们往往活动量少、汗少,加上天气冷人们大多食欲旺盛,因而冬天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容易存储起来。"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意思是冬季补足了精气,春季人体如草木勃发的时候才会有充沛的能量,不会生病。因而这个时节的"食藏",便有了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说法--"冬季进补"。

  近年来,"冬季进补"的观念深入人心:酸菜白肉的铜锅子,热气腾腾的涮羊肉、羊蝎子,坐在玻璃上蒙着哈气的馆子里吃饭人的人们总是吃得沸沸扬扬,嗜辣者还会在各种吃食里加上辣子,求得胃里暖烘烘的蒸腾,三五杯小酒后,寒风飕过的小脸便一个个地绽放起来。但没过几天,口腔溃疡、粉刺痤疮就接踵而来了,殊不知酒肉为常食的人们早已打破了古说"进补"原本所赖的平衡。

  阴阳不调,肉也便有了罪过。如果把冬天的饮食看成是一个太极,"进补"强踞一鱼,而若要这个太极阴阳平衡,则离不开"滋阴"的调和。"藏"得过了,热则生火,就过犹不及了。

  其实冬季的时令蔬菜大部分都是具有滋阴效果的,比如大白菜、白萝卜,大自然像是从一早就做好了安排。大白菜还有一个古名,叫菘,意为像松柏一样凌冬不雕,江浙一带的老人家常把"过冬白菜胜于笋"的话挂嘴边,而民间亦有"百菜之王"的美称。如果你觉得白菜青青白白的略嫌寡淡了,那不妨再加些胭脂的番茄、橙红的萝卜、金黄的南瓜、嫩绿的芦笋、花青的甘蓝、钛白的豆腐、赭石的核桃等"货色",满满一桌,赤橙黄绿青蓝紫,丰厚了冬日的枯败,也满足了干燥的脏腑对滋阴蔬食潜意识里的默默渴望。

  最后,以一个美食者的闭目品尝作结尾:当大大的汤匙从刚出锅的金汤碧绿豆腐上舀下去,先经过润滑的蟹味菇、白玉菇,再切向油菜蓉下覆盖的弹弹的豆浆蒸蛋,最后连盘底的南瓜汤汁一起舀起送入嘴中,鲜美的菇香、晃若游丝的油菜清雅,浓香爽滑的蒸蛋"豆腐",甜淡的南瓜浓汁,依次滑过味蕾,直奔羊汤翻滚过的肠胃,精气神儿瞬间感受到食物鲜美的甘味与滋润。不必睁眼,你便知道那就是冬太极给你的圆满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风卷地,瑞雪将临
【小雪】一年”补虚“的最好时候
大雪:添衣保暖,等雪来
风雪连天,今日大雪
大雪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大 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