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向成功之——德商

德商 何谓德商

德商(MoralIntelligenceQuotient)是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其内容包括体贴、尊重、容忍、宽容、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

德商还强调对个人进行有效地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即对自己的思想、情绪、欲望、言语和行为等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自我激励是指有效激发优良的思想、欲望、感情、言语和行为,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自我约束是指有效控制不良思想、欲望、感情、言语和行为,克制不良的欲望、情绪、习惯和行为。

古人云:“道之以德”,“德者得也”。这就是告诉我们,要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体会人生的乐趣、生命的精彩。

一个人的一生,“小胜在智,大胜靠德”。

古今中外一切真正的成功者在道德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一个人智商再高,但如果失去了做人的道德标准,他将失去一切。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点。

在做企业顾问的时候,我遇到这样一位老总,是开五金厂的;凡是跟钱有关的东西他都有兴趣,恨不得所有的钱都装进他的口袋,每个供应商都要自己谈价格,而且经常以供应商送货不准时,或者送来的货与样品有差距而扣款;即使没有问题,他也要鸡蛋里挑骨头来扣一些费用。企业员工在工厂吃饭要收费,每人每月收180元;而他却让食堂把伙食标准定4元每人每天。我希望他把问题改善,而他认为我是他请来帮他做事的人却拆他的台,于是终止了与我的合同。

半年之后,他工厂所有的技术员都走了,新的技术员又招不到,而且大部分供应商都不同意继续供应原材料。最终,他不得有宣告破产。

一个人如果失去基本的道德品质,那些可以对你提供帮助的人就会渐渐离你而去,而你将丧失人脉。

人的一生需要源源不断的支持才能成功。如果把人生大成比喻成要爬越一面两人高、光滑无比、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支点的墙面时,若想获得大成就需要的你亲人、朋友以及其他的支持者,需要下面有人推你、助你,成为支持你的力量,上面有人拉你、提携你。只有这样你才能跨越人生之墙,达到成功境界。

可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往往是让自己的助力变成了自己的阻力——如果你有很高的德商的话,那身边所有人都会是你的助力;可是当你失去德商的话,你的助力就将成为你的阻力。

据史书记载,商纣王天生神力、异于常人,能够托梁换柱,倒拽九牛,徒手与兽搏斗。此外,他还天赋聪颖,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可见,我们印象中的“暴君”纣王,绝非传统意义上的低智商的“昏君”。

以纣王独有的天赋,本可治理好国家,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与祖先商汤、盘庚、武丁等明主一并载入史册,扬名后世。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聪明才智未能用到好的地方。

具体表现在他一系列“缺乏德行”的行为中:荒淫无度,宠信奸妃妲己,建造“酒池肉林”;凶残成性,创立炮烙、虿盆等多种残酷刑法;残害忠良,就连自己的叔父比干也要“挖心”而后快……

总之,纣王的所作所为真是人性泯灭,罄竹难书,因而在周武王起兵伐商后,早已恨透纣王的平民和奴隶们纷纷阵前倒戈。

纣王见大势已去,便自焚身亡,商王朝也随之覆灭。至此,纣王终于在史册上稳坐“首席暴君”的头把交椅。

天时、地利、人和这治天下的三大要素商纣王原来都拥有了,但由于自己“德行不够”以致众叛亲离,国破家亡。可悲兮,应然哉!德商是我们的立人之本,是我们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基石,拥有了较高的德商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的人脉;为成功的人生道路铺上坚实的基础。

欲成功,你需要高的德商;要提高自己的德商,你必须光明磊落、心地纯洁、公正无私、宽厚仁爱。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拥有健康、成功和幸福。

第二章 德商 德商的高低决定着人生的发展规律

人生的发展规律是:

高尚的道德形成高尚的品格形成高尚的事业形成高尚的命运

否则,没有高尚的道德,便没有高尚的品格,便没有高尚的事业,便没有高尚的命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学万学,要学会做人。”我国古代圣人们也告诉我们:德高才能望重。我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道德是人生的基础,以后人生发展的每一步,都跟我们是否有高尚的道德有着直接的关系。

隋炀帝杨广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年少好学,善诗文,著有文集55卷。开皇元年(公元585年),年仅13岁的杨广被封为晋王,做了并州的总管,拱卫京城。随后,杨广亲率军队统一国家,组织修建畅通国脉的京杭大运河,亲自开拓、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修订法律。

不可否认,杨广真的是才华出众。但有才的杨广总不免恃才傲物、我行我素,由于缺少道德监控和自我约束,导致他后来做出大逆不道的弑父篡位之举。成为皇帝后,他过度沉迷于享乐之中,无心治国,走上了荒淫无道、自取灭亡的不归路。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有才无德之人既让人感到可怕,又让人觉得可惜。这种德商非常低的人虽然不多,可一旦他们掌握了权力便会贻害无穷。

其实,一个人是否能成才成功,智力因素往往仅占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是人格因素。良好的品德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忽略了品德培养和健康人格的构建,就容易出现一些智商很高、成就很小的人,甚至有的智力优秀的人成了“歪才”、“邪才”。

真正大成的人,是道德与智慧并存的。

德商的高低决定着人生的发展规律。德商高,你的人生之路就成就非凡;德商低,再有才智也可能一事无成。

第二章 德商 德商的高低决定你人脉的宽窄

你可能在别的地方听说过:人脉=钱脉,可什么是决定你人脉宽窄的因素呢?德商的高低就是决定着我们人脉宽窄的最重要的因素。

台湾的首富王永庆先生9岁丧父,16岁的时候在台湾南部嘉义县开了他人生第一家米店。王永庆的小店开张后没有多少生意,原因是隔壁的日本米店具有竞争优势,而城里的其他米店又拴住了别的顾客。

于是王永庆先生决定降价销售,来吸引顾客。可是当他把米价调到每斗比别人便宜一两块时,他的小店还是没有生意。只有一个人在他那里买米,这个人是他父亲以前的朋友。他对王永庆说:“我之所以买你的米,不是因为你的价钱比别人便宜,而是我相信你父亲的为人。”

此时王永庆的米店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可就在这时候,他意识到,店里唯一的顾客是靠死去的父亲吸引来的,这使他想通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顾客买东西更在乎店主为人,而不是价格。当时的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米掺杂着米糠、沙粒和小石头,买卖双方都是见怪不怪。可是王永庆当时却把他店里卖的所有的米中的米糠、沙粒和小石头挑的干干净净,每天他自己都要挑到凌晨一两点钟。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来二往,他的米店成为了当地生意最红火的米店。

在一个人的事业发展中,如果能够像王永庆一样,拥有良好的德商,就等于为自己的事业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常常表现为一种感情上的联系和心理上的相互吸引。无论是谁,在社会交往中德商越高,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就越好,他的朋友就越多,就越能使自己得到温暖、勇气,增加自己的智能和力量。

一个人之所以能拥有很好的人脉,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身边的朋友,人们愿意与这样的人成为朋友。你我都一样,都希望能结交诚实、守信、道德高尚的朋友,而不喜欢与小人做朋友。有些人即使与我们偶尔相识,只有一面之交,也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使我们喜悦。他(她)能打动我们,使我们善待他们,原因只有一个——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所以,德商高的人就能拥有高尚的品格,继而拥有高尚和宽广的人脉。

第二章 德商 紧守思想之门

先来看看歌德的一个故事。

歌德(1749—1832)是近代德国的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

有一天,歌德在魏玛公园散步。当他走在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上时,迎面走来了一个曾经把歌德的所有作品都贬得一文不名的文艺批评家。

那位批评家站在歌德的对面,胸膛朝前一挺,傲慢地说:

“对一个傻子我决不让路!”

批评家的姿态使歌德感到十分有趣,他把头一点,微笑着说:

“我正好和您相反,先生。”

说着,歌德站到了一边。

顿时,那位批评家满脸通红,羞得无地自容。

一般而言,你的思维反映了你自己的精神形象。精神形象总是先于现实存在。精神画面被复印到生活里,铭刻在个性中。整个生理机能都在不断地把这些形象、这些精神画面翻印到生活和个性中去。

我们常常能见识到思想的威力:巨大的痛苦失望或严重的经济损失能在短时间内把一个人变得面目全非。嫉妒心在几天或几周之内会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制造一场可怕的浩劫!它会破坏人的心情、消耗人的活力、使生命之源枯竭、使人丧失判断力,它还会毒害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但是,如果孩子接受过关于思考艺术的正确教育,那么他长大后就会很容易避免这—切——他会把美、镇定和宁静带入头脑中,他会防止思想之敌盗走他的快乐、幸福和满足感。

混乱、龌龊的情绪一旦生根,就会滋养出更多混乱、龌龊的思想和情绪。当你心怀一两个这样的思想时,它们就会成千倍地繁衍,而且会迅速蔓延。这些思想无论碰到什么,都会对其加以破坏。它们会钻入一个人的希望、幸福和能力之中,并败坏这些东西,留下的只是残破的印迹。

撕下你头脑中所有这些阴暗的画面、所有这些黑色的形象吧!要坚决地抛弃它们,它们只意味着瘫痪和失败,雄心的灭失和希望的毁灭。

所以,不管你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都不要让龌龊、混乱、病态的思想进入你的头脑。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纯洁意义重大。你必须紧守自己的思想之门,把一切幸福和成功之敌阻在门外。

要消灭思想敌人就需要持之以恒、行之有效地努力。如果没有精力和决心,你就会一事无成。如果不精神抖擞地阻止这些思想敌人,把它们驱逐出人的意识,锁在头脑的门外,你怎么能保持心境的平和与快乐呢?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只需要紧守思想之门,把思想之敌挡在头脑之外,把思想之友迎接进来就行了。

第二章 德商 保持和谐的心境

有些思想送来溢满人心的希望和快乐、振奋和喜悦。另外一些思想却会限制、压抑所有的希望、快乐和满足感。只要你保有坚强、活跃、机智和富有创造力的思想,你就会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思想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会吸引与它相似的东西。

头脑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会把相逆的那一部分驱赶出去,乐观情绪会驱逐悲观情绪,快乐会驱逐忧伤,希望会驱逐失望。同时,两种对立的思想不可能会存于同一个头脑中。真理与谬误,和谐与混乱,善良与邪恶,这些东西都势不两立。因此,坚持让心灵中充满好的思想,溢满慷慨、宽厚和仁爱的思想,溢满真理的思想、健康的思想、和谐的思想——于是所有混乱的思想都将消失。

一个能保持正确思想的人会用希望代替绝望,用勇气代替胆怯,用坚定果敢代替踌躇犹豫。善于用乐观、勇敢、有为的思想填充心灵的人,会把思想之敌拒之门外,比起那些成为思想之敌牺牲品的人,他要优秀得多;比起那些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他做起事往往事半功倍。

你生活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你心境的和谐程度,取决于你是否能杜绝思想之敌,因为思想之敌扼杀人的积极性,具有破坏作用。

我们不能说自己就是完美、仁爱、美丽和真理的化身,但当消极情绪来袭时,你应该对自己说:“每次当憎恨、邪恶、报复、灰心或自私的想法进入我头脑时,我就在伤害自己。我给了自己致命一击,破坏了心境的平和,破坏了幸福,破坏了效率。所有这些思想之敌阻碍了我的生活进程。我必须立刻摧毁它们,用思想之友把它们驱逐掉。”

不管是恐惧、焦虑、担心、害怕、嫉妒还是自私,只要破坏了生活的和谐与美,就要驱逐它。

强烈的焦虑、嫉妒和坏脾气——所有这些都是缺少德商的基本表现。任何混乱或长期不开心都证明你的德商出了问题,你的思想并不正确。

总有一天你会意识到,只有保证思想的完整性,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德商世界,思想就会和谐,事业就会顺利,前程就会一片光明!

第二章 德商 投资于你的诚信(1)

诚信是一种美德,对别人诚信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否则你就会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个诚信的人,同事和上司就会了解你、相信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知道你不会掩饰、不会推托,也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们了解你说的是实话。

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士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诚实守信。

(1)

美国知名的房地产经营家乔治以诚实守信著称,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是“房地产大王”。乔治常对人述说他早期的一则故事。

当时他在伊利诺州开始担任房地产业务人员。有一栋房子由他经手出售,屋主曾经告诉他:“这栋房子整个骨架都很好,只是屋顶太老,早就该翻修了。”

乔治第一天带去看房子的顾客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说准备买房子的钱有限,很怕超支,所以想找一幢不需大修的房子。看了之后,他们就喜欢上了它,特别是它的位置,想要马上搬进去住。这时,乔治对他们说:“这栋房子需要花七千美元重新整修屋顶!”

乔治知道,说出这栋房子屋顶的真相,这笔生意可能因此做不成。果然,这对夫妇一听到修屋顶要花这么多钱,就不肯买了。一个星期之后,乔治得知他们去找另外一家房地产交易所,花较少的钱买了一栋类似的房子。

乔治的老板听说这笔生意被别人抢走了,非常生气。他把乔治叫到办公室。老板对乔治的解释很不满意,更不高兴他替那一对夫妇的经济条件操心。

“他们并没有问你屋顶的情况!”他咆哮着说:“你没有责任说出屋顶要修,主动说这个情况是愚蠢的!你没有权利说,结果搞坏了事!”于是,便把乔治解雇了。

假如乔治不能正确认识这件事的话,他当时会想:“我把实话告诉了那对夫妇,真是做了傻事,我为什么要为别人操心呢?我再也不要那样多嘴,把佣金搞掉了。我可真笨!”

但是,乔治希望做个诚实人——他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他说实话。他的父亲总是对他说:“你同别人一握手,就算是签了合同,讲的话就得算数。如果你想长期做生意,就要讲公道。”乔治最关心的是他的信用,而不是钱。他当时虽然想要把那栋房子卖掉,但绝不肯因此而损及自己的人格。即使丢掉了职业,他仍然坚信自己唯一的做事准则——就是把所有的真相统统说出来。

乔治向他帮过忙的一位亲戚借了些钱,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开了一家小小的房地产交易所。过了几年,他以做生意公道和说老实话出了名。这样做使他丢了不少笔生意,但是人们都知道他靠得住。最后,他终于赢得好名声,生意做得很兴隆,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营业处。

(2)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就在土沙地上和木板上写写画画,练习写字。无论在放牛、砍柴、挖土还是在吃饭休息时怀里总揣着一本书。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但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他十几岁时当过村子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还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第二章 德商 投资于你的诚信(2)

当律师以后,由于精通法律,口才很好,他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为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您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所以,你应当记住,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信而失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漫长的人生中因诚信而失掉一些金钱算不了什么。你需要的是建立信用,树立真正诚实的名声,使自己的话被人信赖。

每个人都有自己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它不但引导你追寻自己的理想,还影响到你在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从这个意义出发,它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人们对是非对错、轻重缓急的判断,引导人们对自己所置身的现实做出回应。

笔者曾在一张表格中列出了诸多描写人的形容词,并邀请近1000名服务公司的员工挑选出自己所喜欢的做人品质。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做人品质评价最高的形容词是“诚信”。在8个评价最高的候选词语中,其中有5个和诚实有关,它们分别是:真诚、忠实、真实、信得过和可靠。

这些员工对做人品质评价最低的形容词是“虚伪”。在5个评价最低的候选词语中,其中有4个和虚伪有关,它们分别是:说谎、装假、做作和不老实。

这个调查的结果很具普遍意义。众所周知,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喜欢诚实信得过的人,讨厌说谎不老实的人。

日本著名的佛学大师池田大作曾经说过:“一个诚信的人,不论他有多少缺点,同他接触时,心神就会感到清爽。这样的人,一定能找到幸福,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因为他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一个人只要真诚地待人处世,就容易获得他人的合作,甚至有人为你吃亏也不在乎。真诚地做人,就容易让人接纳,就能交到更好的朋友。

李开复博士曾经说:“坦诚守信的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李博士说的非常有道理。诚信是财富,而且是最宝贵的财富。在这方面进行投资的人,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有个富翁,渡河的时候翻到船,大喊救命。一个船夫听到喊声,划着小船去救他。船还没到,富翁便说道:“快来救我!上了岸我给你100两黄金。”船人把他救上船,送他上岸,富翁只给了那船夫10两黄金。

船夫说:“方才你说给我100两黄金,如今只给我10两,怎么能这样!”富翁听了斥责道:“你不过是个船夫,一天能挣多少钱?现在一下子就赚了10两黄金,你还不满足?再罗嗦,连这10两都不给!”船夫摇摇头走了。

不料,只过了一个月,富翁乘船顺江而下,船撞在礁石上翻了,他又落水了。刚好船夫在岸边钓鱼,听到富翁喊救命,他动也不动。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救他?”船夫回答说:“这就是那个没有信用的人。”

听了船夫的话,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救他,最后富翁被淹死了。

获得众人的信任,铸就自己的信誉,不论你采取何种方法,但笃诚、信及勤劳是做人做事情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秘诀。

大凡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成功的老板,在创业之初,都需要经受诚信的考验。诚信支撑着生意越做越大,支撑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

李嘉诚说:“一个诚信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忠诚、有义气,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作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能够做到。当你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后,成功、利润便会随之而来。”

李嘉诚不仅是财富超人,而且被誉为诚信超人。

其实,李嘉诚在创业初期的资金也是极为有限的。

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

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一无着落,但他并没有捏造事实,或是含糊其词,而是将一切据实以告。那位外商深为他的诚信所感动,对他十分信赖,说:“从阁下言谈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不必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约吧。”

虽然这是个好机会,但李嘉诚感动之余还是说:“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但我还是不能和你签约,因为我资金真的有限。”外商听了,极佩服他的为人,不但与之签约,还预付了货款。

这笔生意使李嘉诚赚了一笔可观的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李嘉诚也悟出了“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原则,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做企业要有信誉,做人也要讲诚信,这是做人的根本。对于优秀的企业家来说,他们深深懂得诚信的含义,他们认为,诚信往往能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财富。

日本山一证券公司的老板小池田子说过:“做生意成大事者第一要诀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像是树木的根,如果没有根,树木就别想有生命了。”

在许多人心里,认为“老实人吃亏”,“老实就是无用的代名词”,这种偏见是非常有害的。当年大庆油田奉行的企业精神就有“三老四严”之说。“三老”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无数事实证明,诚实守信的人并不吃亏。

事实证明,播种诚实,可以收获信誉;播种欺骗,只能收获失败。

第二章 德商 不要丢掉自己的同情心

每个人小时候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虽然力所不及,但同情心很强,一直想做个好人,再寒酸也要在乞丐的饭钵中放几毛零钱,再奢侈坐人力车时也不还价……随着年龄的增长,力所能及的事情仿佛多了些,却连以上这些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到了。

每每羞愧难当时,便给自己找一个又一个的,诸如“如今骗子太多了傻子才上当”之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位年迈的妇人捧着个瘪口掉瓷的旧碗坐在人行道上,双目无神的望着远方,眼前行色匆匆的人们仿佛只是被风吹落的树叶,无声无息的飘过。然而,就在离她不远处,正有一位老妪,佝偻着腰,一只手费力的拄着拐杖,另一只手哆嗦着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布袋,解开袋口的绳子,摸出一元钱,颤颤巍巍走向那个和她一样已是风烛残年的老妇人……

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深深的感动了!

人来人往中,只有这位老妪伸出了那只被期待的手!一位老人怜悯另一位老人。我在想,也许有那么一天,当我的脸上也被岁月刻下深深的痕迹时,我也会伸手的罢!我突然间明白,老妪怜悯的是她自己!又想起小时候一直想做个好人的愿望。难道人只有少不更事和风烛残年时才会有同情心吗?

人之初,性本善。而何为善?

我想每个人都曾遇见过类似的这种场景,很多人也曾一毛、两毛或一块、两块表示过点点同情,但是久了、多了,终究视而不见了。只是嘟囔世态炎凉,痛斥社会无保障,却没意识到自己曾经怜悯的心正悄悄关闭。

年幼时我们富有同情心;步入社会后太多的丑恶现象让人在心里筑起厚厚的墙;而当我们老了,超然物外了,于是又人性善。

这是一个可怕的规律,包括我们现在对待这些弱势群体的漠然。

同情心不是廉价的,同情值得同情的人,帮助值得帮助的人。同时,能善待自己的家人,善待自己身边的人,就是善良的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个很高的境界。所以,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丢掉自己的同情心,否则你的德商就只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徘徊。

第二章 德商 坚持正直的生活

坚持正直的生活就是要你不畏强势,维护正义,要敢说敢为,要能够坚持,要勇于承认错误。

正直意味着你要在工作中懂得服从和执行、敬业和忠诚。

正直意味着你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确认是错误的东西。

假使你能保有着高贵与正直,即使在财富地位上没有大收获,内心也是快乐和满足的。坚持—清如水的生活,秉承诚实不欺的性格的人,无论在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不正的人也会对你肃然起敬。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似乎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

正直就是要你敢说敢为。

见到不平,不敢说不敢做不敢制止,如何能正直?假如你这也害怕,那也小心,惟恐自己受到不平待遇,惟恐得罪人遭打击报复,惟恐自己的利益丢失,所以,纵然路见不平,也绕而行之。这样谨小慎微,也许能够偏安一时,但你最终也会成为牺牲者。

正直就是要你能够坚持。

现今社会上有些不正常的现象,一些原本不守规则的事情,尽管大家都心存不满,却不愿意出来制止。结果,不受规则者反而大行其道,久而久之,大家便也见怪不怪,不规则反倒成了规则。而一旦有人站出来对这种不受规则的行为加以制止时,反而成了败坏规则的人,被痛骂,被驱赶。而其他人居然像看客一般,灵魂冷漠,实在是令人心寒。

正直就是要你勇于承认错误。

正直不是不犯错误,敢做敢为也不见得事事都做得对,但正直者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会勇于承认,勇于改正。有的人怕犯错误而不为,有的人明知是错也不承认,怕认了错便毁了自己的形象,便失去了自己的地位,这也不是正直之举。

正直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众秩序的重要力量。

当所有的人都不愿意正直、不再敢于正直的时候,这个社会必然会是邪恶者大行其道,不守规则者耀武扬威。但这样一个社会肯定不能长久,早晚有一天,当所有的怨气、不满汇聚成强大的怒火爆发的时候,也就是一个旧的不公正秩序被焚烧、新秩序在烈焰中建立的时候。

正义需要正直的人来维护,社会需要越来越多正直的人,能够站出来,能够对不平发出怒吼,这就是正直。

正直者有时候也会被打倒,但纵然被打倒一万次,脊梁也一定是直的。

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

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你成功的正轨。

第二章 德商 宽容待人

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一个器量狭窄、无法宽容别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中国自古就提倡“君子有容,其德乃大”,“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皆可养德,亦可以远害”……

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学会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和错误,这是理解和尊重别人的原则。宽容是人和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宽容和诚实、勤奋、乐观等价值指标一样,是衡量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尺度。宽容别人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一种接受、一种爱心,有时候宽容更是一种力量。

有一位业务员,外出时丢失了手提包,里面除了一些钱物,还有公司的公章。当他既内疚又担心地站在总经理面前,讲完所发生的事情后,总经理笑着说:“下次注意就行了,正好你用的手提袋太破了,我再送你一只吧。你以前的工作一直非常出色,公司早就想对你有所表示,但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那位总经理没有暴跳如雷,却用宽容的态度处理了这件事,使业务员心怀感激。后来这位业务员销售业绩越来越好,成为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任凭其他公司用多么优厚的待遇聘请他,这位原来的业务员都不为所动。

这就是宽容的力量。

宽容本身也是一种沟通,也是一种美德。

别人犯了一点错误,你就当众指责;别人有某种难言的隐私,你却偏偏当众揭发令他难堪;别人和你有一点嫌隙,你就时时记着去报复,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待人之道。即使在生活中,你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或自己身边的人做错了什么,千万不要生气愤怒,而应学会宽容。生气愤怒是人类最坏的毛病之一,它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是一种徒劳的、于已于人无益,是无能的表现。

曾经看到清朝初年李绂做过一篇《无怒轩记》,他说:“吾年逾四十,无涵养性情之学,无变化气质之功。因怒得过,旋悔旋犯,惧终于忿戾而已,因以‘无怒’名轩。”

宽容并不等于懦弱,我们是在用爱心净化世界,而不是含着眼泪退避三舍。

宽容不是天平一端的砝码,不停地忙碌,以维持着不断的平衡,而是人世间永恒的爱与包容。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把宽容插在水瓶中,她便绽出新绿;把宽容播种在泥土中,她便长出春芽。追求成功的你,学会宽容吧,宽容会让你的德商水平日益提高,互相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的。

第二章 德商 有颗感恩的心

基督教感恩节的最初宗旨是感谢神的,由此延伸到尘世间的感恩。如果这里讨论中国是否应该设立这样的节日也许有“崇洋”之嫌,但是,可以肯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每个人都应该有颗感恩的心。

作为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我们受到的恩惠实在是太多了。

父母给我们以生命,历尽艰辛养育我们,给我们以呵护和温暖,使我们得以成长,当然应该感谢;历史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我们思想和精神发展的沃土,应该感谢;革命前辈浴血奋战,创建了我们的共和国,应该感谢;照耀着璀璨的灯光,享受着清凉的空调,那些在黑暗的、令人呼吸不畅的矿井里劳动的煤矿工人和高温车间里的电厂工人应该感谢……这些应该感谢的人,列举下去,可以是无穷尽的。

涓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顺理成章的事。施恩者所以不望报,在于他们自认只是履行应尽的责任,应尽的义务,应做的奉献。受到恩惠的人所以要感恩,是为了懂得亲人、社会、国家为我们做了多少。

有了感恩的心,即使你遭受挫折,受到某些不公正的待遇,碰到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也不会怨恨失望,更不会自暴自弃。

很多人以为,“感恩”就是“感谢恩人”,就是感谢于己有大恩大德的人。事实上,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能否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的习惯。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善意和爱意的行为,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和谐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是一种成就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其实,有时候感恩只是一个不经意的手势,几秒钟的等待,几厘米的宽度;有时候感恩只有两个字的分量。当我们学会感恩,就会对社会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份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和谐和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当人人都怀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社会就会更加温馨与和谐。

感恩,不是压力,不是桎梏,更不是债务负担,而是催人向上的动力。

我们从父母和师长那里学会感恩,我们还要教给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在感恩的心情中,我们定将成为更健康、更完整、更完美的人。

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用生活来不断滋养。感恩生活带来的挫折与磨难,感恩生活让挫折磨炼我们的意志,让苦难锤炼我们的品质,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让我们学会了勇于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当我们用放大镜看待生活为我们带来的快乐和喜悦,而用细微的视觉观察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时,感恩的心就会常驻我们身边。

第二章 德商 心中常存责任感

社会中的每个人无论是对工作、家庭、亲人还是对朋友,都具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责任,你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

一个人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他做事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这种态度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做事结果的好坏。

对于渴望成功的人,个人的学识、能力、才华固然很重要,但如果缺乏责任感,这些素养就会被轻易抹去,成功也就无所傍依。没有责任感的人是自私的,他们虽然也有欢乐,但那只是轻浅的、短暂的。

责任感的培养并非易事,强烈的责任感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每个人所承担的工作不同,能力和作用不同,但无论什么事情,系于责任就绝无小事。

一颗道钉足以倾覆一列火车,一根烟头足以毁掉一片森林,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事小而不为,这其实是对工作、对自己的不负责。

同样,逃避和推卸责任更是愚蠢的做法。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Buckstopshere(责任到此,不能再拖)。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对待每一件事都能“Buckstopshere”,出现问题不推脱,你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懒散和敷衍一旦成为习惯,必然使你的工作变得糟糕。

生活中失去责任感,你会失信于人;工作中失去责任感,你做事就会漏洞百出。人对自己履行责任的过程,就是建构自我主体意识的过程;对别人履行责任的过程,就是相互取得认同的过程。没有责任、缺少认同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接纳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极力地避免自己职场失败的结局。但是复杂微妙的职场,芸芸众生,想要轻易获得成功谈何容易。我无法告诉你成功的全部秘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个想要在职场中获得成功,在事业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必须是一个心存责任感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10句人生哲理,句句有智慧,谁看谁受益!
《道德经》的智慧
26个字母的人生哲理
梦想成真的秘密
赵妙果分享道德经学用:成功最伟大的三大法则
哲理句子-哲理句子 人生感悟精辟【34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