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艾条里的养生经》

  《艾条里的养生经》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灸,灼也,从火,久声。” ——《说文解字》

  火把人类与动物界区分开来,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薪火相传。根据考古发现,早在80万年前的兰田人和50—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的遗址中就发现了用火的遗迹,这表明人类对火的使用,已使先民由“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淮南子?修务训》)的生食生活过渡到“炮生为熟,以化腥臊”的熟食生活,并且进一步发明了人工取火,并且把发明人工取火的人叫做“燧人氏”。无独有偶,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普罗米修斯盗火拯救人类的传说。由此可见,有目的的使用火,是人类生存繁衍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火不仅赐予人类温暖、光明和食物,还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灸,就是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发明的一种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医疗方法。

  “灸,灼也,从火,久声。”艾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一定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火的发现与使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自身发展,也为灸法的产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先人在烤火取暖、烧烤食物时,本身就会产生周身发热、舒适和轻松的感觉,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季节,这使一些因寒冷而致的痼疾得到了缓解,久而久之,产生了以火疗病的认识。或者是在用火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皮肤的灼烧伤、烫伤等现象,意外地发现固有的疾苦得到了减轻或消失,不断重复的经历产生了经验,因而产生了灸法。可见,灸法和寒冷是相伴而生的,《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条件和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方天气寒冷,多发与风寒相关的疾病,以火治病的灸法应运而生也就不以为怪了。因寒致病给人造成的痛苦,由于得到温热的治疗,产生了舒爽感,而且这种温热效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达到了减轻疾苦的目的,又没有其他疗法带来的不适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华民族的繁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一直沿袭至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焕发了勃勃生机。

  灸,从久声,形声且会意,也有“久”之意,代表长久,久远的含义。认为艾灸以火治病,需要“久”,重视“久”,运用“久”。火和“久”有机结合,就能够达到祛病防病的作用。揣摩古人“久”的内涵,不外乎三个方面:

  其一,艾灸施加于身体的穴位上,需要久灸、重灸才能起效。艾灸发出的温热效应能够产生治疗作用,但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灸量”。灸量是指灸疗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乘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掌握最佳灸量,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说:“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意思是说要想达到艾灸产生治疗效应的灸量,也就是产生得气感,“火必足”。“火必足”就是要在穴位上多灸,久灸且重灸。古代人很有意思,按照年龄确定灸量,叫做随年壮。《素问?骨空论》记载:“灸寒热之法…以年为壮数。”比如你今年40岁,那么在穴位上你适宜的灸量就是40壮,这种方法便于记忆,切合实用,非常适合家庭自我保健。现在我们使用灸疗其实是很灵活的,不必墨守陈规,只要艾灸时皮肤微微发痒、发红或者有一点点痛即可,有些人或有时候会出现放射传导感更佳,中医称为“得气”。有了得气感就说明产生了明显的治疗作用,也就是达到了灸量,这样就可以了,应用时千万不要矫枉过正,灼伤皮肤,化脓感染。应掌握的原则就是在不损伤皮肤的情况下,使艾灸的刺激达到足量,维持温热效应的持续性,体现“久灸”的特点。

  其二,艾灸治病养生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使用才能发挥神奇的疗效。艾灸通过激发和扶助人体的正气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健延年。这个过程是要不断积累,以外部艾灸的星星之火点燃人体熊熊的生命之火,只有在生活中与艾灸时刻相伴,才能从中体会到生命美好。在古代一本灸法专著《扁鹊心书》中有首诗是这么说的:“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鑯寿算又如何。”在斗转星移的365天中,时常不忘灸一灸我们身上的穴位,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身轻体健,不仅不生病,人人都能像彭祖一样长寿。古人特别强调要坚持施灸,日久其效自现。张杲在《医说》中就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持之以恒地亲近灸火,善待自己的身体,生命之火就会更加灿烂。

  其三,艾灸的“久”体现在防病养生,益寿延年上,也就是说灸火可以帮助每一个普通人寿至天年。天年是什么呢?古人认为:“人能顺天之五行六气者,可尽天年一百二十岁矣。”由此可见,天年是指120岁。古人认为只要顺应自然,养生得法,人是可以活到120岁的,现代医学也支持这种观点。既然120岁的天年不是梦想,如何才能寿至天年呢?既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更要积极养生摄护,才能“形与神俱,度百岁而去”。养生的方法很多,艾灸有独特的功效。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之说。《医学入门》也记载:“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疗在古代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灸法作用缓和,纠正病理变化应采用轻缓而持久的刺激,以适应并激发人体的自控和潜在能力,只有在长久的坚持中才能逐步体现出来。现代人应该充分利用祖国医学的宝藏,更好地发挥灸疗在抗衰老中的作用,重新认识艾灸的重要性和在养生延年中的崇高地位,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活的更“久”。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艾灸之火的传承——从马王堆开始

  火把人类与动物界区分开来,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薪火相传。根据考古发现,早在80万年前的兰田人和50—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的遗址中就发现了用火的遗迹,这表明人类对火的使用,已使先民由“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淮南子?修务训》)的生食生活过渡到“炮生为熟,以化腥臊”的熟食生活,并且进一步发明了人工取火,并且把发明人工取火的人叫做“燧人氏”。无独有偶,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普罗米修斯盗火拯救人类的传说。由此可见,有目的的使用火,是人类生存繁衍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火不仅赐予人类温暖、光明和食物,还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灸,就是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发明的一种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医疗方法。

  “灸,灼也,从火,久声。”艾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一定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火的发现与使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自身发展,也为灸法的产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先人在烤火取暖、烧烤食物时,本身就会产生周身发热、舒适和轻松的感觉,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季节,这使一些因寒冷而致的痼疾得到了缓解,久而久之,产生了以火疗病的认识。或者是在用火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皮肤的灼烧伤、烫伤等现象,意外地发现固有的疾苦得到了减轻或消失,不断重复的经历产生了经验,因而产生了灸法。可见,灸法和寒冷是相伴而生的,《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条件和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方天气寒冷,多发与风寒相关的疾病,以火治病的灸法应运而生也就不以为怪了。因寒致病给人造成的痛苦,由于得到温热的治疗,产生了舒爽感,而且这种温热效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达到了减轻疾苦的目的,又没有其他疗法带来的不适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华民族的繁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一直沿袭至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焕发了勃勃生机。

  灸,从久声,形声且会意,也有“久”之意,代表长久,久远的含义。认为艾灸以火治病,需要“久”,重视“久”,运用“久”。火和“久”有机结合,就能够达到祛病防病的作用。揣摩古人“久”的内涵,不外乎三个方面:

  其一,艾灸施加于身体的穴位上,需要久灸、重灸才能起效。艾灸发出的温热效应能够产生治疗作用,但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灸量”。灸量是指灸疗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乘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掌握最佳灸量,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说:“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意思是说要想达到艾灸产生治疗效应的灸量,也就是产生得气感,“火必足”。“火必足”就是要在穴位上多灸,久灸且重灸。古代人很有意思,按照年龄确定灸量,叫做随年壮。《素问?骨空论》记载:“灸寒热之法…以年为壮数。”比如你今年40岁,那么在穴位上你适宜的灸量就是40壮,这种方法便于记忆,切合实用,非常适合家庭自我保健。现在我们使用灸疗其实是很灵活的,不必墨守陈规,只要艾灸时皮肤微微发痒、发红或者有一点点痛即可,有些人或有时候会出现放射传导感更佳,中医称为“得气”。有了得气感就说明产生了明显的治疗作用,也就是达到了灸量,这样就可以了,应用时千万不要矫枉过正,灼伤皮肤,化脓感染。应掌握的原则就是在不损伤皮肤的情况下,使艾灸的刺激达到足量,维持温热效应的持续性,体现“久灸”的特点。

  其二,艾灸治病养生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使用才能发挥神奇的疗效。艾灸通过激发和扶助人体的正气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健延年。这个过程是要不断积累,以外部艾灸的星星之火点燃人体熊熊的生命之火,只有在生活中与艾灸时刻相伴,才能从中体会到生命美好。在古代一本灸法专著《扁鹊心书》中有首诗是这么说的:“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鑯寿算又如何。”在斗转星移的365天中,时常不忘灸一灸我们身上的穴位,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身轻体健,不仅不生病,人人都能像彭祖一样长寿。古人特别强调要坚持施灸,日久其效自现。张杲在《医说》中就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持之以恒地亲近灸火,善待自己的身体,生命之火就会更加灿烂。

  其三,艾灸的“久”体现在防病养生,益寿延年上,也就是说灸火可以帮助每一个普通人寿至天年。天年是什么呢?古人认为:“人能顺天之五行六气者,可尽天年一百二十岁矣。”由此可见,天年是指120岁。古人认为只要顺应自然,养生得法,人是可以活到120岁的,现代医学也支持这种观点。既然120岁的天年不是梦想,如何才能寿至天年呢?既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更要积极养生摄护,才能“形与神俱,度百岁而去”。养生的方法很多,艾灸有独特的功效。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之说。《医学入门》也记载:“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疗在古代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灸法作用缓和,纠正病理变化应采用轻缓而持久的刺激,以适应并激发人体的自控和潜在能力,只有在长久的坚持中才能逐步体现出来。现代人应该充分利用祖国医学的宝藏,更好地发挥灸疗在抗衰老中的作用,重新认识艾灸的重要性和在养生延年中的崇高地位,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活的更“久”。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针灸不分家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灸法对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

  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产生的,并在其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灸法究竟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已经无从考察。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经很流行了,那么艾灸的出现就应该更早。目前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医案不是记录在医书当中,而是记录在史书《左传》中。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得了一场大病,于是请当时的名医,秦国太医令医缓来医治。医缓检查晋景公的疾病后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这段文字是说,医缓认为晋景公的病治不好了,因为病位于“肓之上,膏之下”,既不能艾灸,也不能针刺,吃药也治不了了。这也是成语“病入膏肓”的来历。虽然医缓没治好晋景公的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战国时期,艾灸就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了。

  以前,认为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但是,随着考古发现,对艾灸的认识也在不断的修正。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这是一次颠覆历史的重大考古发现。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发现了3篇记载有关经脉灸法的帛书,是目前见到的《内经》以前的珍贵医学文献,也把对中医艾灸的认识大大提前了。通过这3篇残缺不全的文字,我们依然能够窥测远古先民以火治病的起源、方法和应用。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既是已知最早关于经脉的专著,又是首次记载灸疗的的医学典籍。其中提到的11条经脉病证以及心痛、癃、癫狂、咳血、耳聋、产马(马刀,即瘰疬)、噎等急难病证共计147种,均可采取灸疗其所属经脉之法进行治疗。而且发现,其中一些病证甚至可以“久(灸)几(既)息则病已矣”(《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即有些疾病用艾灸治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与其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脉法》,则详细地记载了施灸的部位。如“久(灸)足中指”、“久(灸)左[月行]”,“阳上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灸)”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化,我国历代出现了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则弃针而言灸,可见当时对灸的重视。以后从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到清代廖润鸿的《针灸集成》无不注重灸法。

  历代有关灸法的专著也很多,如公元3世纪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方》,宋代《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俞穴法》、《备急灸法》,元代有《痈疽神秘灸经》,清代有《太乙神针》、《神灸经纶》等,不一而足。值得一提的是在敦煌类遗书中,尚有我国首部人体穴位灸疗图谱《灸法图》和《灸经明堂》,其作者及成书年代虽难以确定,但据文体和内容来看,多为唐代或以前的作品。可惜的是上述敦煌卷子均被劫往国外,目前分别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和英国伦敦博物馆。

  现代的灸疗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完善了各种灸法,研制了众多的灸具,进行了大量的医学研究。而且艾灸疗法还传到海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艾灸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保健手段,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让源于中国古代的艾灸疗法更好的为人民的卫生事业服务,更好的为世界人民医疗卫生服务。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艾灸治病的…

  针灸治病实际上是针加上灸,或者说针和灸对于治病防病同等重要。现代人忽视了灸的作用,只重视“针”而排斥“灸”,不愿意用灸。其实,古人很重视灸,更善于用灸。

  《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一方面表明灸法有特殊疗效,针刺灸法各有所长,灸法有自已的适应范围;另一方面,灸法还可补针药之不足,凡针药无效时,改用灸法往往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古人对灸法治病进行了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总结,表明灸法不仅能治疗体表的病证,也可治疗脏腑的病证;既可治疗多种慢性病证,又能救治一些急重危症;主要用于各种虚寒证的治疗,也可治疗某些实热证。其应用范围,涉及临床各科,对此,历代医著多有记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艾灸的保健养生功效,古人在灸疗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方面艾灸优于针刺,因此艾灸又有“保健灸”的美称。《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针和灸都是很好的治病防病的手段,强强联合岂不更好?于是针灸合一就应运而生,我们管这种针上加灸的疗法叫做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取针和灸之长,综合治疗。

  《针灸资生经》说:“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和灸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疗病健身,千万不能偏废。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欧阳修的《灼艾贴》和李唐的《艾灸图》

  艾灸的神奇疗效自古多有记述,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南宋医家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的记载:“王超者…年至九十神彩腴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说的是南宋绍兴年间有个士兵叫王超,山西太原人,后成江湖大盗,凶猛狡诈,年龄到九十岁,还精神矍铄,面色丰润,湖南岳阳一带居民多受其害。后来好不容易被擒获,临处死刑,监斩官询问他是否有特殊的养生术,才得以到如此年岁还身体健硕,行走如飞。他回答说没有,只是依靠火力补益,每当夏秋之交,即以艾火烧灼关元穴千炷。久而久之,不怕寒暑,即使数日不吃饭亦能忍受。至今脐下有一团块,如火之暖。等其处死以后,监斩官令人剖其腹部温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状物,确实为艾火烧灼所成,才相信大盗之言不虚。这大盗若能遵纪守法,所享天年当在百岁以上。该章之末有歌赞曰:“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钱寿算又如何。”

  这个故事被广泛传颂,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艾灸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让我们再看几个更接近生活实际的艾灸医案记载吧。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记载的一则应用艾灸医治胀痛急重之实证的医案—熊可山案,“患下痢兼吐血不止,且有身热咳嗽。突发绕脐一块剧痛,高起如拳大。诊其脉气将绝,而胸中尚暖。继洲首取其标,急针气海,疏条气机,更灸50壮,温通郁滞,使聚块消散,疼痛立止,然后再求其本,使痢血停止。”讲的是熊可山患了严重的痢疾,而且伴有发热、咳嗽和吐血,腹部痉挛如拳头大,剧痛难忍,病情十分凶险。杨继洲赶紧针刺他的气海穴并灸了50壮,很快就把熊可山抢救过来,疼痛消失,包块平复,经过调养,不久熊可山就痊愈了。

  再讲一个近代的医案。近代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出身中医世家,但他年轻时并不信中医,而是赴上海学西医。一次,自己害了一场腰痛和失眠大病,治了好几个月,中西药都吃遍,一点不生效,结果还是父亲用针灸治好了。于是他转而绝对信服,才开始学起针灸来,终成一代针灸巨擎。他曾经应用化脓灸,治疗沙洲纯阳堂一个农民。此人得了寒霍乱,生命垂危,请承先生医治。承先生就用疡科常用的丁桂散加麝香分许,填满患者脐中,上用艾炷频频灸至肢温脉复而止,共用去艾绒4两余,脐周之肉受灼溃腐,敷玉红膏而愈。如此危重的病人,经过承先生用这么简单的方法给医好了,不得不佩服医者医术的高超,也不得不惊讶于艾灸的神奇功效。

  可见,只要使用得当,艾灸真的是“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神奇的植物——艾

  欧阳修是北宋大文学家,在当时的影响很大,是公认的文坛领袖,其文学和书法思想波及王安石、苏东坡等,特别是他的书法主张,为苏轼继承和发扬。欧阳修早年学虞世南,后“以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推崇颜真卿,喜柳公权“锋芒俱在”。欧阳修传世墨迹不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灼艾帖”为其中之一。此帖书法端庄劲秀,即露锋芒又顿挫有力,黄庭坚称赞他“于笔中用力,乃是古人法”。

  此帖长25cm,宽18cm,共6行69字。文字是这样:

  “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亦有闲事,思相见。不宣。修再拜,学正足下。廿八日。”

  这个贴讲的是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曾经接受过中医的艾灸治疗,欧阳修认为这是一门学问,值得探讨。一封简短的书信,我们不仅能够欣赏欧阳修精妙的书法,还了解到在北宋时期,灼艾治病保健是非常流行和时尚的。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有个现在不太常用的成语,叫做“灼艾分痛”,比喻兄弟间的友爱,这个成语典故也和艾灸有关。《宋史?太祖纪》记载:“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间感情深厚,赵光义有一次生病了,用艾灸治疗,觉得疼,赵匡胤就和弟弟一起艾灸,分担弟弟的痛苦。古人很赞赏宋太祖和太宗间深厚的兄弟之情,称作“灼艾分痛”。由此可以看到艾灸不仅在民间流行,连皇帝一家也很喜欢用艾灸治病。

  无独有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幅长厘米,宽厘米的《村医图》,又叫做《艾灸图》,是南宋著名画家李唐的传世作品。它描绘的是古代农村治病的场景,在路边树荫下乡村郎中正在为人用艾灸治病。一个郎中弓着腰,手持艾条,专心致志的在患者背后施灸。病人坐在地上,裸露着骨瘦如柴的上身,表情痛苦。他的手脚都被人抓住不能动弹,旁边的人面露同情之色。一个小童子在郎中身后手持一贴膏药,正准备给病人贴敷。这幅作品艺术表现手法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面部表情丰富,毛发晕染一丝不苟,造型特征准确生动,各有特点,显示出作者对生活有着深入的观察和丰富的体验,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民俗民风。正如韩愈所说:“灸师施艾柱,酷若烈火团。”

  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勤奋好学,颖慧过人,诗文书画俱佳。所画山水、花鸟、人物、耕牛等皆精,山水成就最为杰出,成为南宋画院盟主。所作笔墨峭劲,气势雄峻,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法,画水打破鱼鳞纹程式,得盘涡动荡之状。他师承古人而超越古人,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一位人品正、画品高,震烁古今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对后世影响很大。这幅《艾灸图》既是一幅古代绘画珍品,也是传统艾灸治病的真实写照,为我们了解宋代中医灸法治病提供了宝贵而形象的资料。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孟子?…

  药用植物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大约高45~120厘米。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取材非常充足和方便。春夏之交,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晒干或阴干。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艾叶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微苦辛。挑选时以叶片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艾性味苦,辛,温。《本草纲目》:“苦而辛,生温,熟热。入脾、肝、肾经。”

  艾气味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作为中药临床常用来治疗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成药艾附暖宫丸。艾叶炒炭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功,可用来治疗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名方胶艾汤。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艾叶烟薰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至今还保留着五月初五端午节各家各户“插艾蒿,熏艾叶”的习俗。

  然而,现在广泛应用,受到人们追捧的是把艾叶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祛病强身。《本草纲目》对艾灸的灸材—艾绒有专门的论述,曰:“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艾做为中药材有很多用途,如果用于艾灸则特别强调要用陈艾,也称熟艾,因为艾叶具有生用则寒,熟用则热的区别,所以日常艾灸要选质优的陈艾绒作原料才有好的疗效。

  那就让我们看看艾的主要功效吧。

  1) 温经散寒

  艾叶具有苦辛二味,苦辛能宣散,有温通调补之力,故能温经散寒。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血在经脉中流行,依靠“气”的推动。由于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因素,都可影响气血的运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滞,热象不明显的疾病,都可用温通气血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还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

  灸法正是应用艾燃烧发出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因寒所致的气血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2)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环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疾患,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可以缓解各种痛症。

  3)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也有类似的记述:“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危重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急救,如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 祛风湿,止疼痛

  现代的人们,尤其是白领职业人群,常年生活在空调房间,缺乏户外活动,极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寒而产生疾病。俗话说:“百病从寒而起。”寒湿逼入脏腑,寒凝阻络,就会造成很多病痛,如胃脘痛、月经寒痛、四肢凉痛、腰酸背痛、头颈挛痛等。艾灸可以直接将留存于脏腑中的寒气排出体外。如果体内寒气严重的人,灸时可感到有一阵阵的寒气从手心、手指间、足心处排出体外,这种神奇的作用是任何药物所无可替代的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家庭保健灸

  艾又称作“医草”,可灸“百病”。它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遍布全国各地,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因此优质的艾也可称作“蕲艾”,是蕲州四宝之一,并赞其为“灸家珍品,道地药材”。农历五月,是艾生长最旺盛,含油量最高的季节,一般采收艾叶者不会错过此最佳时节。《蕲艾传》专论蕲艾,并有诗赞云:“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那么,艾叶到底有何功用呢?《本草从新》有非常精彩的论述: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以之灸疗,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以“陈艾”最好。艾绒质量的好坏,对施灸的效果也有影响。艾绒制成后,要存放一定时间方能应用。由于艾绒易吸水,容易受潮,用时应选择存放陈久的优质艾绒为佳。艾绒质量好,无杂质,而干燥,存放久的效力高,疗效好,其艾绒燃烧时火力温和耐燃,不易散裂,使热力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三年之艾又称陈艾,中医上有使用“三年陈艾”治疗疾病之说。陈艾的优点是久经日晒,油质已经挥发且含挥发油少,艾质更为柔软,燃烧缓慢,灸之则火力柔和,燃着后烟少,艾灰不易脱落,不仅痛苦较少,而反有*,精神亦为之振奋;而新艾则没有这些优点,新制艾绒,其油质尚存且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灸之则火力强,燃着后烟大,艾灰尘易脱落,烧伤皮肤等等,病者较为痛苦。所以临床当中推崇使用“三年之艾”。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官能》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就要用艾来温补虚脱的阳气。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此时,艾灸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灸法可温阳补虚,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指出灸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医学入门》认为“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艾灸用于阴虚证的治疗,主要通过“补阳”来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可见,无论实热证还是阴虚内热证,一般均可选用艾灸法治疗。

  尤其对于追求养生保健的人士来说,艾灸的火热之力是补虚的绝佳选择。《景岳全书》说:“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而且灸法四季皆可,尤以冬季最为适宜。所以《本草纲目》说:“艾叶味苦,气微温,阴中求阳之最,主灸治百病。”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艾灸养生在现代社会的神奇妙用

  古人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说的就是使用艾灸进行家庭自我调治。张杲在《医说?针灸》中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就是在足三里穴上进行化脓灸,灸疮未愈之前称为不干。说明反复重灸足三里,可以起到预防保健作用。“三里养先天之气,灸之可使元气不衰”。由此可见,祛病养生并不复杂,很多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流行于民间。有病可以自我调治,在家中完成,不一定非得去医院。(当然要明确病情,不贻误治疗良机,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古人认为“以灸散郁,则病随已”,也就是说灸通过解郁的方法来治病防病。“郁”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现代社会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压力和不顺心的情绪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不堪重负就会生病,甚至精神错乱,自杀。这些形形色色的压力和负荷就是中医所说的“郁”,而艾灸就能够散郁,解郁。

  《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部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可见,不管虚实寒热皆可灸。因此,家庭自灸正当其时,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既简单易行,又疗效显著。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保健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够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如果长期自灸保健穴位,就能够达到调合阴阳,健脾合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

  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保健灸很多,比如秋分时灸足三里可以强壮脾胃、预防胃肠病;小儿腹泻隔盐灸肚脐等等。国外也很盛行保健灸法,在日本,三里灸又被称为长寿灸,这一保健方法在日本颇为盛行。

  用灸法健身防病,男女老幼皆可应用。没有什么诀窍,贵在“坚持”二字,只要你坚持使用,个人和家庭都能受益匪浅。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艾灸宜忌——适应症和禁忌症

  1)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来自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加大,更由于种种污染而影响身心,出现郁闷、心烦、急躁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口臭、容易疲劳等;男性容易出现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女性容易出现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如今这些现代病的出现,体现出一个“累”字,实际上,中医认为这些都是气血不足或经脉不畅造成的。

  艾灸能够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人在运动后,常常会出现肌肉酸痛,疲劳等症状,这是因为运动中出现了大量乳酸,而艾灸可以快速地减少乳酸的积累,缓解疲劳的产生。艾灸还能够促进颈项部和头部的气血运行,可以改善由于气血不能上达造成的失眠、健忘。通过实验,治疗疲劳,改善睡眠主要用在三个穴位上:大椎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用艾灸治疗疲劳已经在运动员身上进行了尝试,效果出奇的好,能让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与其他疗法相比艾灸更方便。

  2)养颜润肤,纤体塑身

  人类在20—22岁体内激素分泌水平达到青春颠峰期,之后体内激素的分泌量每10年以15%的速度的下降,女性尤为显著,激素的减少会使皮肤出现暗淡无光、色素长斑、粗糙缺乏弹性、衰老松弛下垂等。

  祖国医学认为皮肤疾患主要与肺有关。肺主皮毛,肺又为娇脏,很容易感受外邪,一旦肺的功能受到影响,则人的皮肤和毛发都会受到伤害。养颜美容必须要调理肺脏,只有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才能达到从根本上改善皮肤损美性疾患。艾灸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天然和绿色的养生方法。燃烧后的艾叶发出芳香气味,经鼻吸入,通畅气管,泌润心肺,其挥发出来的精油直接作用于表皮,辛温走窜渗透肌肉深层,使气机通调,激发人体正气。通过艾炙,引邪外出,提高健康的功能,加快体内气血运行,促进体内垃圾和毒素的排出。艾灸有针对性地施于有损面部容颜的人体经络特定穴位,还能缓解某些劣质化妆品的副作用,排出铅或一氧化碳废气,维持皮肤的保水、保湿功能,达到调理肌肤养护肌肤的目的,让人感到由内到外的健康和自然美。

  据现代生物分析,艾草含有侧柏酮、多种醇、胆碱,蒿淀粉等多种成份,艾草的根、茎、叶全身都是宝,对皮肤美白、补湿、抗老化、皱纹、改善青春痘、预防酪氨酸酶氧化、预防肌肤敏感等有良好调理功效。

  3)消除冷感,改善性功能

  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肤肌肉需要依靠气血的温煦、濡润、滋养以维持生机。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叶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用艾灸祛除虚寒毒素,进行的全身养护,预防和改善人体内部隐患,达到治标先治本,标本同治的目的。

  通过中医艾灸对人体产生温经通脉的作用,达到男、女性生殖器官的养护,激发男性和女性自主雌、雄激素分泌水平,从而达到以下功效:

  1养护卵巢,改善由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性冷淡,皮肤粗糙,失眠,记忆力减退,更年期综合症等。

  2子宫附件调养,改善由于妇科炎症,如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移位等造成的下腹坠胀,宫寒不孕及性功能下降。

  3乳腺的养护,预防和调治乳腺增生、乳腺炎及乳腺肿瘤等。

  4改善和调节男性性功能,如遗精、阳痿、不育及前列腺疾患等。

  4)提高免疫力,防止衰老

  灸疗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代偿能力,从而强壮人体正气。取穴施灸时,艾燃烧产生的红外线可激发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共振效应,同时激发人的经络感传现象,促进经气运行,产生循经感传,为正常细胞、免疫活细胞及能量缺乏的病态细胞输送活化能,同时借助于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代谢的紊乱状态,调控人体的免疫力,抑制人体内细胞的衰老。经过对大量的对比研究,艾灸的调理效果比较明显,尤其在对人体的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以及人体机能的综合调理等方面的更为显著。

  小艾灸-大养生 艾灸用品制备

  从古代医家到现代研究实践表明,灸法有特殊疗效。灸法不仅能治疗体表的病证,也可治疗脏腑的病证;既可治疗多种慢性病证,又能救治一些急重危症;主要用于各种虚寒证的治疗,也可治疗某些实热证。其应用范围,涉及临床各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保健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艾灸治病病种大约在二百种左右,其主要适用病证如下:

  1.内科病证:感冒、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肝硬化、支气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艾滋病、硬皮病、中风、遗传性共济失调、急性脊髓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雷诺病、红斑性肢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不宁腿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癫痫、慢性肾炎、肾下垂、阳痿、功能性*不能症、精液异常症、恶性肿瘤、放射反应等。

  2.外科病证:急性炎症、疖、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颈椎病、骨折、切性腰扭伤、急性乳腺炎、褥疮、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结核、血栓性浅静脉炎、腹股沟斜疝、痔、直肠脱垂、输血输液反应、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症等。

  3.皮肤病证:带状疱疹、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冻疮、神经性皮炎、寻常疣、黄褐斑、腋臭、鸡眼等。

  4.妇产科病证: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外阴白色病变、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5.儿科病证:脑积水、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等。

  6.五官科病证:近视眼、麦粒肿、单纯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内耳眩晕症、颞下颔关节紊乱症、复发性口疮等。

  7.保健、戒烟、抗衰老、抗疲劳等。

  灸法适应范围虽然广泛,但和其他疗法一样也有其禁忌症,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颜面部、心前区、大血管和关节活动处不可用瘢痕灸。

  (2)禁灸和慎灸的穴位有睛明、丝竹空、瞳子髎、人迎、经渠、曲泽、委中等。

  (3)妇女妊娠期、腰骶部和少腹部不宜用瘢痕灸。

  (4)对外感热病、阴虚内热、*不足及邪热炽盛的病人一般不宜施灸。

  (5)患者过劳、过饱、过饥、大渴、大惊、大恐、大怒之时禁灸。

  小艾灸-大养生 常用艾灸法(1)

  艾绒和艾炷

  施灸的材料是艾绒,我们如今可以很方便的从中药店买到,价格十分低廉。挑选气味清香,含绒量高,较少叶梗杂质,绒色泛白的陈年艾绒为佳。这样的艾绒使用起来容易点燃,火力专注柔和,燃烧缓慢均匀,灸灰不易脱落,痛苦较少,气味芬芳,精神畅快,容易取得好的疗效,而且烟雾较小。

  灸法治病,古人多采用直接灸,且艾炷较大,壮数(艾炷的计数单位)较多,同时古人非常推崇应用化脓灸进行保健和预防疾病。现代灸法,为了减轻患者灸疗的痛苦,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较少采用化脓灸。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常用的艾炷大小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为了方便艾炷可以简单分成大、中、小三种。艾炷数量的计数单位定为“壮”,即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或治疗用了一个艾炷)就称为“一壮”。一般而言,艾炷越大,刺激量就越大;艾灸壮数越多,刺激量就越大。每个穴位一般灸3~7壮。

  为了方便人们使用,现在可以从药店和医疗器械商店买到制作好的艾炷,直接可以用来艾灸。如果你想感受亲手制作艾炷的乐趣,也可以买来高品质的艾绒,再买一个制作艾炷的模具,就可以很方便的在家里制作不同规格的艾炷,而且外形十分美观,乐在其中。

  灸条

  常用艾条的做法是这样的: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厘米的圆炷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这种艾条也称为清艾条。还有一种根据实际需要,在艾绒中掺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的细末6克,称为药艾条。

  艾条燃烧时会产生烟雾,有的人对烟雾过敏,或者不喜欢艾条燃烧时那股烟的味道,或者有的人正患有咳嗽、哮喘一类呼吸道疾病,艾灸发出的烟就成了一种不良刺激。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一些厂家运用现代工艺,制成了无烟灸,这种无烟灸条,比一般的清艾条要短,灸体十分密实,不易折断,灸材呈黑色,价格也要高于清艾条,但在疗效上与清艾条相仿。您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具体情况酌情选用不同的灸条。

  灸盒

  为了使灸法更为安全、无痛、不会灼伤皮肤,可以使用灸盒进行艾灸。使用灸盒进行灸治,尤其适用于老人、妇女、儿童、体弱者,成为家庭保健所乐于接受的一种艾灸方法。

  灸盒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呈长方形的艾灸器具,一般为木制,其规格有大、中、小三种:大号为20×14×8(厘米),中号为15×11×8(厘米),小号为11×9×8(厘米)。施灸时,将温灸盒放在灸处中央,点燃艾条对准穴位放在铁窗纱上,盖好盖子即可施灸。

  温灸器

  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它是从灸盒发展而来,特别是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制作工艺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温灸器应运而生,从外形、工艺、材料和人性化设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我们要进行艾灸时,可以很方便的买到你所喜欢的温灸器。这些温灸器设计非常贴心,既安全,又美观,可以固定在任何所要施灸的部位,十分方便。

  市面上常见的温灸筒有圆筒式和圆锥式两种,其中圆筒式适应于较大面积的灸治,圆锥式多作为小面积的点灸用。温灸筒底部均匀地分布数十个小孔,内有一个小筒,小筒内可以装置艾绒,施灸时点燃艾绒,在治疗部位滚动或者定点地进行灸烤即可。

  小艾灸-大养生 常用艾灸法(2)

  直接灸

  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就是直接灸,古人多采用这种方法。施灸时如果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如果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是指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介质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

  间接灸由于刺激温和,对皮肤不易造成损伤,所以历来深受患者欢迎,特别适合自我家庭灸治保健。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人们还认为,因其所隔之物多为中药,施灸时既可以发挥灸疗作用,又能发挥药物功效,临床观察对很多病证均有良好的效果。

  常见的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灸等等。

  (1) 隔姜灸

  隔姜灸就是用薄薄的姜片作为介质进行艾灸的方法,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

  隔姜灸古已有之。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的名医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从以上2则隔姜灸的应用来看,隔姜灸在古代能够用于一些特殊部位、特殊疾病的治疗,实在是对现代临床有很大的启发,原来隔姜灸可以这样使用。还有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有不少关于隔姜灸的记载。

  隔姜灸的方法很简单,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成厚约~厚的姜片,大小可据施灸部位和选用艾炷的大小而定,一般略大于施灸部位。姜片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便于透热。施灸时,把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置于穴位之上。待艾炷燃尽或患者局部有灼痛感时,更换艾炷再灸,以局部潮红而不起泡为度。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一般每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生姜性温,有温经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之功。隔姜灸通过姜汁的辛辣及艾灸的热效应,刺激局部皮肤穴位,长于散寒止痛、温胃止呕,主要用于治疗风寒痹痛、因寒而致的呕吐、泄泻、脘腹隐痛、遗精、阳痿、痛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症。

  使用隔姜灸时应选取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来说,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若姜片烤焦皱缩,可换姜片。

  (2) 隔蒜灸

  隔蒜灸分为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

  古人用隔蒜灸来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该书还提到另一种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饼灸:“若十数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灸之”。可见,古代医家善于应用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治疗外科痈疽。

  操作方法是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或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或铺就的蒜泥)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一般每日灸治1次,达到痊愈为止。

  小艾灸-大养生 艾灸的技巧

  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多用于痈、疽、疮、疖、疣及腹中积块等。近年来还用于肺结核等的辅助治疗。

  (3) 隔盐灸

  隔盐灸是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施灸的治疗方法。隔盐灸历史悠久,是临床最常用的隔物灸之一。

  隔盐灸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葛洪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的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都有介绍,再如《本草纲目》第十一卷记载:“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小儿不尿,安盐于脐中,以艾灸之”。古人以盐作为介质,主要在肚脐处施灸,现代逐渐完善、拓展,早已不局限于神阙一穴。

  隔盐灸操作时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适量,可炒至温热,纳入脐中,使与脐平。然后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烫热,易炷再灸。为避免食盐受火爆裂烫伤,可预先在盐上放了一薄姜片再施灸。

  食盐属矿物质,加热后也可产生热辐射,透热持续均匀,与中医的砭石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施灸时要求患者保持原有体位,呼吸匀称。尤其是穴区觉烫时,应告知医生处理,不可乱动,以免烫伤。

  (4) 隔附子灸

  隔附子灸是间接灸法之一,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饼灸两种。

  此法的应用首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记载“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这就是隔附子片灸的最早记载,用隔附子片灸治外科痈肿。后来发展出隔附子饼灸,如明代薛已的《外科发挥》记载,治疮口不收敛者“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为饼,置疮口处,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数次,但令微热,勿令痛”。隔附子灸在古代常用于一些急难杂症的治疗,往往能够回阳救逆,起死回生。

  隔附子片灸就是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后,切片厚~,中间用针刺数孔,放于穴区,上置艾炷灸之。隔附子饼灸就是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之功,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附子有毒,使用时应注意:

  1.施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2.附子饼灸须在医务人员指导监视下进行。

  3.应选择较平坦不易滑落的部位或穴位处施灸,灸饼灼烫时应及时取下更换以防灼伤皮肤。

  4.对阴盛火旺及过敏体质者、孕妇均禁用附子饼灸。

  艾条灸

  艾条灸是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救的方法。艾条是用棉纸或者桑皮纸将艾绒裹成长条状(直径约厘米,长约26厘米的圆柱形艾卷)而制成的,其中不添加药粉的称为清艾条,掺入某些中药药粉的称为药艾条,目前还可以见到无烟艾条。艾条灸最常用的方法是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也称悬起灸或悬灸。悬起灸主要包括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1) 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约距皮肢2~3厘米(一寸)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产生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

  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温经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痹痛以及慢性病的灸疗。

  (2) 回旋灸

  回旋灸又称熨热灸,施灸时使艾条点燃的一端与穴位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大约一寸左右),但艾条的位置不固定,而是左右平行移动或反复旋转移动施灸,以局部出现温热红晕而不灼痛为宜。

  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面积较大的风湿痛、软组织损伤以及皮肤病等。

  (3) 雀啄灸

  雀啄灸在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频率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可灸15—20分钟左右。

  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适用于灸治急性病、远端病痛和内脏疾病。

  温灸器灸

  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叫做温灸器灸。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两种,在市面上很容易买到。施灸时,将艾绒、艾条或药物,点燃后装入温灸器中,用盖将温灸器盖好,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即可以来回移动熨灸,也可以固定在局部进行熨灸,一般灸治15—20分钟,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温热为度。此法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温灸器灸使用安全方便,一切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是一种自我及家庭保健的理想方法。

  小艾灸-大养生 四季人神不宜灸

  施灸要掌握最佳灸量。灸量是指灸疗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乘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灸治恰当、适宜的次数和强度,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宗金鉴》上说:“皮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止;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这是指要根据病情决定艾灸的灸量,病情轻浅的要少灸、轻灸,病情深重的要多灸、重灸。

  《医学入门》说:“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阴虚有火者,亦不宜多灸,惟四肢穴位最妙,凡上体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处,针可入深,灸多无害。”指的是要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施加不同强度的艾灸。头面是诸阳汇聚之处,胸膈是君火、相火之地,不宜再施加过多的火气;腹背阴虚有热的也不能多灸。在人一身当中,四肢穴位比较适合艾灸。上肢和骨关节应该浅刺少灸,下肢和肌肉丰厚处却可以深刺重灸。

  还应该考虑天时、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来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夏季宜少灸或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北方风寒凛列,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老年或体弱的人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须坚持日久;

  而壮年者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壮数。

  至于灸的程度,施灸后应以自觉温热舒畅,直达深部,经久不消,停灸多时,尚有余温,才算到家。《医宗金鉴》认为:“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二穴者,必不可过三五壮。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因此,不管灸治哪个穴位,都要“足量”,热力要能够深入体内,直达病所。为了防止施灸时出现的痛苦,提出可以隔日灸,还视病情的深浅轻重、穴位的位置来决定艾炷的大小和壮数。

  “能忍一倾之灸,便有再生之理。”——《备急灸法》

  实验研究表明单壮艾炷(约0.5~2mg)灸后,皮肤表面温度上升到105℃左右,皮肤内上升到56℃左右,说明艾灸确有温煦作用,且有较强的渗透力,这无疑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但是,直接灸或化脓灸由于皮温的升高,必然会造成创伤和疼痛,特别是灸疮的产生。一般人对疼痛、灸疮化脓有恐惧心理,甚至认为感染会引发其他疾病,岂不知这正是灸疗的神奇之处。《小品方》上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针灸资生经》也说:“凡著艾得灸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太平圣惠方》上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针灸易学》说:“灸疮一发,去病如抓。”从以上种种论述不难发现,古代医家认为只有经历疼痛,甚至灸疮化脓,方可治病愈疾,提高疗效。这就是说直接灸必须化脓,必须经历疼痛的过程才能出疗效。对灸疮出脓,勿须顾虑重重,它与一般的疮痈化脓或创伤性炎症截然不同。只要认真护理,绝不会出什么问题。

  直接灸,化脓灸虽具有很好的疗效,备受古人推崇,然而因其直接灼伤皮肉,疼痛剧烈,使患者难以接受。慢慢地,艾灸疗法逐渐背离了原有的方向,神奇的功效不见了。针对这种现实,宋代闻人耆年在《备急灸法》中就讲:“富贵骄奢之人,动辄惧痛,闻说火艾,嗔努叱去,是盖自暴自弃之甚者,苟不避人神,能忍一倾之灸,便有再生之理,自当坚状此心,向前取法,以全肤体,不致枉夭,岂不诚大夫欤。”他一针见血地批评了因惧怕艾火之苦,而拒绝灸疗的作法,鼓励人们要忍受一时之痛苦,敢于使用灸法以愈疾。现代研究表明,较强的灸治可使血清中IgE含量和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对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有双向调整作用,说明艾灸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是良性的、积极的。

  所以《备急灸法》强烈呼吁:“能忍一倾之灸,便有再生之理。”如果你真的希望从艾灸中获得健康,真的坚持使用艾灸,就应该正确认识疼痛和灸疮,否则就会“灸不三分,是谓徒冤。”

  小艾灸-大养生 十二时经脉十二时辰宜灸与不宜灸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保健养生、祛病强身可以取法自然。《内经》中岐伯论述自然规律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这就提示我们,人的生老病死要顺应自然四季交替的变化规律,使用灸法祛病保健更要顺应自然之气。《素问?厥论》提出:“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季节、天气都对灸法的疗效有影响,灸法应择时而用以晴朗天气,风和日丽施灸为佳。施灸一般以正午以后为宜,因此时阳气正旺,正是温阳散寒的好时机。而午前阳气未隆,灸之则易伤气耗血。

  此外,久病易伤阳,冬季之时,本不旺之阳受自然界影响更加虚衰,在此季节阴阳明显失衡,故疾病纷纷在冬季加重或诱发。若反季节在夏季利用“节气灸”防治,则机体可顺应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达到温元阳、化宿疾、平衡阴阳消除病根的目的。因此临床上许多在冬季加重或诱发的慢性疾病,如果能提前在夏季治疗,往往可获特效。

  古人正是利用这种理论进行保健养生的。比如,自冬至之日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复苏充盛,人体可顺从自然界的阳升之气,借助关元灸来强壮元阳。关元穴又名丹田,具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两阳相得,其效自倍。

  切合自然规律进行治病防病是中医的特色,但是当季节和气候交替变化的某些特殊时段,人体相对于外界处于一种相对薄弱的状态,这时我们应该避之有时,减少不利因素。《太平圣惠方?卷一百》记载的四季人神不宜灸就明确提出:“春在左肋,秋在右肋,夏在脐,冬在腰。又男忌除日,女是破日。”也就是说,在春天不适宜灸治左肋处的穴位,秋季不适宜灸治右肋的穴位,夏季不宜灸治肚脐,冬季不宜灸治腰部穴位。男性在除日不适合艾灸。除日指阴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古人认为除日相当于死日,盖一岁尽处,犹一生尽处。女性破日不适合艾灸。破日是旧历书中的不吉利的日子,认为一年中有些不吉利的日子(根据天干地支经过复杂计算得出),那一天怨气冲天,冤鬼、恶灵因为无法超生,又得不到亲人的供奉,而且怨气又得不到缓解,所以在阴气最盛的时候回到阳间,宣泄自己的怨气。那一天经常是百鬼夜行、鬼怪重生,所以在古时候家里的大人在这一天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出门的,而且每到这天所有人都关紧门窗,灯火全开的等待天明。

  可见,古人不仅可以借助自然之力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还呼吁要趋避自然对人体不良的影响,适时施灸。

  小艾灸-大养生 遇到意外的急救处理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施灸不仅要考虑季节气候因素,还要根据一天不同时间的经脉气血盛衰和穴位的开合选择施灸的最佳时机。

  那么什么时候,那些部位不宜施灸呢?《太平圣惠方?卷一百》有详细的论述,为了大家阅读方便,现归纳列表如下:

  十二时忌不宜灸表

  时辰 时间 部位 时辰 时间 部位

  子时 23时~1时 踝 午时 11时~13时 胸

  丑时 1时~3时 头 未时 13时~15时 腹

  寅时 3时~5时 耳 申时 15时~17时 心

  卯时 5时~7时 面 酉时 17时~19时 背

  辰时 7时~9时 头 戌时 19时~21时 腰

  巳时 9时~11时 乳 亥时 21时~23时 股

  虽然有很多不宜施灸的时间和部位,但是大家也不要失掉信心,还有很多我们可以适宜灸治的好时机和适宜的经脉,给大家归纳如下:

  十二经宜灸时间及宜治疾病表

  经脉 经气最旺时辰 时间 宜治疾病

  肺经 寅时 3~5时 咳嗽、哮喘、痰多、胸闷、心烦

  大肠经 卯时 5~7时 腹泻、便秘、脱肛

  胃经 辰时 7~9时 胃痛、腹胀、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结肠炎、慢性胃炎

  脾经 巳时 9~11时 腹泻、乏力、消瘦、胸闷、呃逆、腹胀

  心经 午时 11~13时 心悸、心痛、惊悸、失眠、自汗、精神系统疾病

  小肠经 未时 13~15时 发热、目赤肿痛、肩痛,小便短赤、耳鸣、耳聋

  膀胱经 申时 15~17时 同上

  肾经 酉时 17~19时 遗精、阳痿、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腰痛、遗尿、耳鸣、耳聋

  心包经 戌时 19~21时 胸闷、心痛、惊悸、胃痛、呕吐

  三焦经 亥时 21~23时 发热、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偏头痛、项强

  肝经 丑时 1~3时 眩晕、高血压、视力减退、腹痛、胸胁胀痛、急躁易怒

  胆经 子时 23~1时 同上

  有病自己灸 内科病症-感冒

  灸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但是灸法如应用不当,也可发生意外。如果在施灸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也不要惊慌,应该按照正确的方法处理,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恢复正常。

  灸疮的处理

  古人认为在体表直接灸治,产生灸疮化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称为化脓灸或瘢痕灸,往往认为能够达到神奇的疗效。但是现代人对于化脓灸有一种恐惧心理,怕疼,怕造成严重的后果,实际上对于灸疮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甚至用抗生素治疗,只要我们认真护理,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对于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的三棱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无菌的一次性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敷。如用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清洁,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污染,待其自然愈合。如处理不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对糖尿病.皮肤病.面部穴位及身体虚弱者禁用化脓灸。若灸疮有继发感染,应积极给予抗炎治疗。

  晕灸的处理

  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艾灸不良反应,多为轻症,但也有较严重的应引起注意。晕灸产生的诱因很多,比如体质虚弱,精神过于紧张、饥饿、疲劳,过敏体质,心血管疾病,穴位艾灸刺激过强,体位不当,环境和气候等因素。

  晕灸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轻者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发凉,摇晃不稳,或伴瞬间意识丧失;重者突然意识丧失,昏扑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双眼上翻,二便失禁。

  对于轻度晕灸应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重度晕灸马上停灸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必要时,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

  过敏的处理

  采用艾灸疗法,有时可以诱使机体出现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虽然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时也可出现较重的证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过敏体质。

  临床表现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局限性(穴位周围区域)的红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风团样丘疹,浑身发热,瘙痒难忍;重者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象细微。

  当有局部或全身过敏性皮疹者,一般于停止艾灸后几天内自然消退。在此期间宜应用抗组织胺,维生素C等药物,多饮水。如兼发烧,奇痒,口干,烦燥不安等症状时,可适当应用皮质类激素,如强的松,每日服20~30毫克。

  有病自己灸 咳嗽,哮喘

  感冒又称伤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见。还有一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实际上是一种病毒性、流行*冒。

  感冒为人体虚弱,外邪侵犯肺卫,卫气不固导致发病。

  灸治穴位:

  大椎,风池,合谷,膻中

  灸法操作:

  1. 取俯伏坐位;

  2. 取一支清艾条,距皮肤2—3cm点燃,在大椎、风池、合谷三穴行温和灸,每一个穴位约5分钟;

  3. 然后取仰卧位,暴露胸部膻中穴;

  4. 以上等艾绒,制作成底面直径为2cm,高为锥状艾炷,放在附子饼上,置于膻中穴上点燃,待艾炷燃及一半时点燃另一炷备用,每次灸3壮,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宜。

  5. 每日灸治1次,直到痊愈。

  灸法大义:

  治疗感冒一是要恢复卫气的卫外功能,二是要祛散风寒邪气。

  艾灸有着天然的温阳实卫、祛风散寒、避秽解毒的功效,及时灸之,则片刻阳气蒸腾、卫气运转,寒气立时消散。督脉主一身之

  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可疏散风邪;手阳明之合谷穴以祛邪

  解表、清利头面,膻中穴借附子、艾叶之力益气温阳固本。

  保健常识:

  1. 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早越好。

  2. 如果感冒日久,出现喉咙干痛、鼻流黄脓涕、怕热、口渴等症状时就不要灸了。

  有病自己灸 慢性咽炎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一般声痰并见,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临床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寒冷季节和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哮喘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

  祖国医学认为,肺和肾共同参与人的呼吸活动,“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气之根。”咳喘的发生主要与肺肾相关。

  灸治穴位:

  天突,肺俞,列缺,关元。

  灸法操作:

  1. 先取俯卧位,灸肺俞,再取仰卧位灸天突、关元、列缺;

  2. 用艾绒做成底面直径1cm,高1.5~2cm的圆锥状艾炷,在肺俞、天突、关元穴行隔姜灸,每穴灸治5壮;

  3. 在列缺穴用艾条行雀啄灸,每次大约10分钟;

  4. 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

  灸法大义:

  肺俞为肺气输注之处,能调畅肺气,具有清利、化痰、定喘、止咳的作用。手太阴经列缺宣通肺气,祛邪外出。天突为气道之关口,为一切咳喘之效穴。灸关元,培根固本。

  保健常识:

  1. 饮食有节,忌食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

  2. 避风寒,加强锻炼,保证休息。

  3. 预防咳喘可坚持“三伏灸”和“三九灸”。

  有病自己灸 冠心病(心悸、心绞痛)

  慢性咽炎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反应,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

  灸治穴位:

  涌泉。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暴露足心涌泉穴;

  2. 将清艾条点燃,对准穴位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灸治30分钟;

  3. 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至症状消失为止。

  灸法大义: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为人体的最下部,取其上病下治、引导上越之火循经下行之意。悬灸涌泉穴,热力与肾火同气相求,使上越的肾火向下,退回命门,发挥其原有的温煦作用……艾灸有温阳之效,作用于涌泉穴则有补肾助阳和引火归原两个功效。

  保健常识:

  1. 忌烟、酒以及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2. 避免咽喉过度疲劳。

  有病自己灸 消化不良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即心脏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多伴有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心绞痛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典型的心绞痛为突然发作的胸骨下部后方或心前区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可放射到左肩臂、左上肢前内侧及无名指和小指(沿心包经和心经)。疼痛一般持续5~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伴有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汗和恐惧感。多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因素诱发。

  心悸、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胸阳不振,心脉痹阻为实;气血阴阳亏虚,心脉失养为虚,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灸治穴位:

  膻中,内关,至阳。

  灸法操作:

  1.取卧位,暴露操作部位;

  2.用1g艾绒做成底部直径为20mm的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直接无疤痕灸,至患者感觉灼热而不能忍受时更换新的艾炷。每穴灸5壮,约30min。

  3.照此操作,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2个疗程。

  灸法大义:

  内病外治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膻中穴既是八会穴,又是心包的募穴,具有理气活血,宽胸利膈的功效,艾灸膻中穴能调养气血,温补心脉,解阴乘阳位之疾;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及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善治心胸疾病,艾灸可调理心气,活血通络;督脉属阳,统领一身之阳气,有补阳、温阳、通阳之功,灸督脉之至阳,振奋心阳,散寒化浊,温通血脉。三穴合用,由外及内,标本兼治。

  保健常识:

  1.防治结合,正确用药。

  2.避风寒、劳累、情绪激动。

  3.适当锻炼,艾灸持之以恒。

  有病自己灸 胃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脘腹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困倦乏力,形体瘦弱,饮食无味或食积不下,胃肠动力学障碍是消化不良基本发病机制。

  灸治穴位:

  中脘,神阙。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在中脘和神厥穴各切厚约2分许的生姜1片,在中心处回针穿刺数孔,上置大艾炷点燃,直到局部皮肤潮红,胃脘部无胀闷感为度;

  3. 每日一次。

  灸法大义:

  中脘为胃的募穴,灸中脘和神厥可以增强胃肠蠕动,胃肠活动加强,平滑肌张力增加,胃腔内刺激增加,使胃动素释放增加。胃动素有调节胃动力、促进胃排空肠道蠕动等作用。

  保健常识:

  1. 明确原发病,排除如肿瘤,溃疡等易造成消化不良表现的原发病。

  2. 合理、科学膳食。

  3. 保持乐观开朗心态。

  有病自己灸 慢性腹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反复性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胃痛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等病。

  灸治穴位:

  中脘,足三里,内关。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用点燃的艾条在穴位上进行温和灸,每穴5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

  3. 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至缓解为止。

  灸法大义:

  急则治其标,治疗胃脘痛止痛是关键。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保健常识:

  1. 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忌食刺激食物。

  2. 注意鉴别腹部外科疾病,如溃疡出血,穿孔,胆石症等。

  有病自己灸 腹泻

  腹痛一般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症状而

  言,可见于多种脏腑疾患。慢性腹痛临床多见于肠激惹综合症,慢性结肠炎,慢性盆腔炎,消化道溃疡,胆石症等疾病。

  灸治穴位:

  阿是穴,中脘,关元,足三里。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用艾条温和灸,距离皮肤1~2cm,每次2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3. 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中间休息3天。

  灸法大义:

  以局部取穴施灸为主,远端取穴为辅。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有补精、益血、扶正之功,为强壮要穴;足三里既是主治腹部疾病的要穴,又是强壮穴;中脘位于腹部中部,统率中州,为腑会;止痛必用阿是穴,诸穴配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能够治愈多年顽固性腹痛。

  保健常识:

  1. 慢性腹痛不要忽视,应排除危险因素导致的腹痛。

  2. 积极治疗原发病。

  有病自己灸 便秘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临床可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两类。泄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尤其是小儿由于脾胃功能发育还不健全,容易出现小儿腹泻,影响小儿的发育。

  祖国医学认为泄泻有五,乃脾虚、肾虚、湿寒、湿热、食积也。

  灸治穴位:

  神阙(肚脐),天枢,足三里。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的细白盐适量,可炒至

  温热,纳入脐中,使与脐平。用大艾壮5壮灸肚脐,大约20分钟;

  2. 用艾条温和灸天枢和足三里,每穴大约10分钟,至皮肤出

  现红晕发热。

  3. 急性腹泻可每日2次,慢性腹泻每日1次,一般10次一个

  疗程,直到腹泻停止。

  灸法大义:

  张景岳云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本病无论虚实,皆不

  可攻伐太过,应以扶正为主,攻邪为辅。从经络理论来看,脐与脾、胃、肾和大肠相通,为精、神、气、血往来之枢要,灸神阙穴可通过经络刺激内脏,起到温经散寒、健脾止泻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足三里健脾益胃,“肚腹三里留”,是治疗肠胃疾病的效穴。

  保健常识:

  1.对严重失水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应采用综合性治疗。

  2.注意饮食有节。

  有病自己灸 脱肛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和排出干硬便,排便习惯改变,坚涩难下,常常数日一行。便秘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便秘的原因多为肠道津液干涸,传导失司所致。李东垣说:“津液不足故大便燥结”。

  灸治穴位:

  天枢,支沟,足三里,上巨虚。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暴露施灸部位;

  2. 用艾绒做成底面直径1cm,高1.5~2cm的圆锥状艾炷,点燃灸双侧天枢穴,各灸5壮,约20分钟;

  3. 用艾条回旋灸灸上肢和下肢支沟、足三里和上巨虚,每穴7分钟;

  4. 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

  灸法大义:

  应用中医“合治内腑”及“俞募配次”的理论,选用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足三里,配大肠经的募穴天枢,以疏通腑气;又用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顺,则腑气通调,腑气通,则大肠的传导功能自可复常。

  保健常识:

  1. 保持良好排便习惯。

  2.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品,如燕麦,芹菜,玉米等水果蔬菜。

  3. 加强锻炼。

  有病自己灸 甲状腺功能亢进

  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指直肠下端脱出肛门之外,常见于老人、小儿和多产的妇女。直肠脱垂病机虚者较多,中气不足,固摄失司,气虚下陷,而致脱肛。

  灸治穴位:

  关元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暴露施灸部位;

  2. 点燃艾条放入灸盒中,对准关元穴,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略有灼热感为度,保持局部温热持续性刺激。每次施灸60分钟,每日1—2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灸法大义:

  关元为元阴元阳出入之要穴,无论阴虚阳虚,或阴阳失调,皆可强壮关元之真气。真气充沛,关门固摄,脱肛自然得以回纳。

  保健常识:

  1.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2. 注意保持肛门卫生。

  3. 加强提肛锻炼。

  有病自己灸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处于持续高功能状态,合成和释放过多的甲状腺素,致机体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内分泌疾病的总称。以颈部甲状腺肿大为特征,俗称“大脖子病”,同时伴有凸眼,心悸,乏力,多汗,消瘦等症状,以女性多见,且多在20~40岁之间。

  灸治穴位:

  大椎,肺俞,风池。

  灸法操作:

  1. 取坐位或俯卧位;

  2. 将清艾条点燃,对准穴位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穴灸治10分钟;

  3. 隔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施灸2个疗程后休息3—5天。

  灸法大义:

  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及手术治疗,虽可控制病情,但用药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较大,容易复发,且易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使病情更为复杂。艾灸以背部太阳经及督脉经穴为主,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太阳为“巨阳”,灸之可从阳引阴,阳生阴长,扶阳济阴,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本法疗程短,见效快,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甲亢属中医“瘿病”范畴,多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所引起,选用风池穴,清泻肝胆郁滞,软坚散结。

  保健常识:

  1. 生活中注意补充适量的碘。

  2. 调畅心理,树立信心,保持乐观。

  3. 密切观察病情,中西结合,尽早治疗。

  有病自己灸 头痛

  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多为五志过极,或恣情纵欲,饮食失调,致肺、脾、胃三脏阴虚燥热,热灼津液,气血瘀滞。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胰腺的微循环发生障碍,进而胰岛功能减退或丧失。一般人体的空腹血糖应该:空腹血糖<,超过这个标准就有可能患了糖尿病。

  灸治穴位:

  胃脘下俞:经外奇穴,位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寸,左右2穴。

  春夏灸气海穴,秋冬灸关元穴。

  灸法操作:

  1. 先俯卧位,后仰卧位;

  2. 艾条温和灸(或灸盒灸),距皮肤25mm左右,每穴持续灸20分钟;

  3. 隔日灸1次,可长期施灸。

  灸法大义:

  《千金翼方》载:“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壮”。胃脘下俞穴主要由T8神经分布,支配胰腺的传入神经也主要是T8,说明胃脘下俞穴与胰腺的神经分布有着高度的对应性。艾灸胃脘下俞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的形态功能。灸气海、关元,通调任脉,补气固本。

  保健常识:

  1. 低糖低脂饮食。

  2. 密切观察血糖,预防并发症。

  3. 防治结合,中西结合。

  有病自己灸 眩晕

  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上头面,督脉直接与脑府相联系,当经脉气血不通或气血不足,脑髓失养,均会造成头痛。按照头痛的部位辨证归经,前额痛为阳明头痛,侧头痛为少阳头痛,后枕痛为太阳头痛,巅顶痛为厥阴头痛。

  西医学的高血压、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感染性发热、脑外伤及五官科等病中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头痛。

  灸治穴位:

  百会,风池,合谷

  灸法操作:

  1.取俯伏坐位;

  2.取一支清艾条,距皮肤2—3cm点燃,在百会、风池、合谷三

  穴行温和灸,每一个穴位约10分钟;(灸百会时注意防治损

  伤头发)

  灸法大义:

  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百会疏通头部经络气血;合谷善治头面,疏风止痛。上下远近相配,共奏止痛之功。

  保健常识:

  1.头痛原因复杂,应查明病因,特别是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2.调畅情志,忌烟酒辛辣。

  3.注意锻炼,保障睡眠。

  有病自己灸 失眠

  眩晕是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一种症状。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以致不能站立,甚者多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

  现代医学中的内耳性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神经衰

  弱以及某些脑部疾患等均可表现为眩晕。

  灸治穴位:

  百会

  灸法操作:

  1. 取俯伏位,双手放于桌面上;

  2. 将清艾条点燃,对准穴位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灸治30分钟;

  3.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至眩晕消失为止。

  灸法大义:

  百会穴是百脉朝会之穴,有输出输入、宣通气血的功能。百会为督脉穴,督脉通髓海,灸百会有通督醒脑之效,可疏通经络,清窍除眩。重灸百会穴有加强升阳补虚,升清阳醒神之功。百会穴具有祛风潜阳,补髓益血,升清降浊之功能,消降眩晕的多种作用,所以为治眩晕的要穴。

  保健常识:

  1. 积极治疗原发病。

  2. 应少食肥腻之品。

  有病自己灸 面瘫

  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紧张,思想压力加大,不良生活习惯,外界精神刺激,饮食不节等因素造成失眠随之增多。

  失眠属于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严重者属于神经官能症范畴。失眠日久可以造****体各种损害,应该调治并举。

  灸治穴位:

  涌泉,神门,百会

  灸法操作:

  1. 用温热水泡脚10分钟;

  2. 取仰卧位;

  3. 将清艾条点燃,对准穴位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穴各灸10分钟;

  4.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灸法大义:

  涌泉穴,又名地冲,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灸之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引火归元之妙。百会是督脉经穴,位于巅顶,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百会能安神定志、醒脑益智。上取百会,下取涌泉,一阳一阴,以艾温通,使任督协调、髓生脑健、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灸之使神有所藏,不眠自愈。

  保健常识:

  1.起居有节,精神放松。

  2.适度锻炼,避免刺激性食物。

  有病自己灸 耳鸣 耳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中医称为口眼喎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

  灸治穴位:

  翳风,颊车,阳白,合谷。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用清艾条点燃悬灸,距穴位2~3cm,往复做雀啄灸,直至局部皮肤温热,潮红为度,大约每个穴位5分钟;

  3. 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灸法大义:

  翳风穴深部即是面神经出茎乳孔处,艾条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艾叶之温经通脉的功能,不断地透达到深部的病所,起到温补气血、活血逐痹的治疗目的。灸合谷,颊车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阳白善解少阳之气,三穴合用,散风牵正。

  保健常识:

  1. 面部应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眼罩。

  2. 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

  3. 饮食宜清淡,保证睡眠。

  4. 加强局部咀嚼锻炼,如嚼口香糖等。

  有病自己灸 中风后遗症

  耳聋、耳鸣是指听觉异常的两种症状。耳鸣是以自觉耳内鸣响为主症;耳聋是以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为主症,耳聋往往由耳鸣发展而来。耳鸣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人群中约17%的个体有过耳鸣的感觉。耳中鸣响,或若蝉鸣,或如水声,通常伴有烦躁,睡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娱乐和社会交往。

  灸治穴位:

  翳风,听宫,听会。

  灸法操作:

  1. 取坐位或侧卧位;

  2. 取一支清艾条,距皮肤2—3cm点燃,在穴位上作回旋灸,每穴10分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3. 每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灸法大义:

  耳鸣多因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搏,故为耳鸣。艾灸疏导少阳经脉,补气养血。翳风穴邻近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浅部有耳大神经,深部有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听宫、听会在耳屏前方,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和面神经、三叉神经第三支耳颞神经,都是治疗耳鸣的要穴。

  保健常识:

  1. 耳鸣一般治疗时间较长,在治疗时要有恒心,不要轻易

  放弃。

  2. 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忧郁。

  3.劳逸结合,锻炼身体,中西结合。

  有病自己灸 鼻窦炎

  当今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中风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中风,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诸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所以要防治并重,以防为主。

  灸治穴位:

  百会,大椎,肩髃,曲池,外关,风市,足三里,悬钟,三阴交。

  灸法操作:

  1.一般取仰卧位。

  2.用点燃的艾条在上述穴位上进行回旋灸,每个穴位5-10分钟,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感觉温热不疼为度。

  3.施灸可以每日一次,左右交替艾灸,10次一个疗程,连续灸治2个疗程后可休息3-5天。

  灸法大义:

  古代医家对灸疗法预防中风(脑血管病)有大量记载。宋代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卷四》提出:“灸绝骨、三里等穴,凡遇春秋,常灸以泄气,素有风人可保无虞”。这里的风人就是指的易患中风的人,及时在季节交替之时施灸,可以预防中风的发生。中风后“脉道不利,气血闭塞”,导致肢体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连灸多个穴位,借助艾灸的热力,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保健常识:

  1.及时治疗诸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粘血症,动脉硬化等容易导致中风的疾病。

  2.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素饮食,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3.注意休息,保证睡眠,调畅情志,适度锻炼。

  4.预防为主,中西结合,坚持服药。

  5.避风寒,防便秘。

  有病自己灸 过敏性鼻炎

  鼻窦炎是以鼻流腥臭浊涕,鼻塞,嗅觉丧失等为主症的一种鼻部疾病。西医学上包括急慢性鼻窦炎和副鼻窦炎。

  中医认为鼻为肺之外窍,因此鼻窦炎的发生,与肺经受邪有关,风邪郁热壅于鼻窍,化为脓涕。

  灸治穴位:

  列缺,合谷,迎香,印堂。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清艾条一支点燃,距离皮肤~2厘米处行雀啄灸,每穴5分钟,每日一次,直至病情改善。

  灸法大义:

  鼻为肺窍,取肺经络穴列缺,以宣肺气;手阳明与手太阴相为表里,其脉上挟鼻孔,合谷、迎香二穴并用,远近结合,可疏调手阳明经气,清泻肺热;且迎香治鼻塞、不闻香臭最为有效;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乃治面部诸疾之要穴。印堂位于督脉而近鼻部,可散局部之郁热以通鼻窍。

  保健常识:

  1. 鼻窦炎比较顽固,应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2. 加强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3. 避风寒,忌油腻辛辣食物。

  有病自己灸 肿瘤术后调养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的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主要表现为常年性发病,病程至少1年;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流清涕为4大主要症状。该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医理论认为肺气虚,卫外不固,肺卫失和,从而发病。

  灸治穴位:

  迎香,印堂,大椎,肺俞

  灸法操作:

  1. 取卧位,先俯卧,后仰卧;

  2. 取一支清艾条,距皮肤2—3cm点燃,在穴位上作回旋灸,每穴5分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3. 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20次后休息3—5天。

  灸法大义:

  迎香为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同时又位于鼻旁,有散风清热、通利鼻窍、疏通面部经络之功能,为治疗鼻病的第一要穴;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之气的作用,上取印堂,以振奋阳气;大椎、肺俞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保健常识:

  1. 本病容易复发,应防治并举。

  2. 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3. 远离致敏原。

  4. 可以结合“冬病夏治”贴敷疗法,巩固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灸法的相关材料
艾灸常识
艾灸的分类和施灸方法
中医针灸专家肖少卿教授 秋灸关元 春灸气
明日中伏,好好「艾」自己
教你如何进行冬季养生艾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