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第一部分)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第一部分)

  让你的孩子聪明起来!

  爱迪生说过:“天才来自1%的灵感,99%的勤奋。”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只读到了这位大科学家原话的这前半句,遗憾!为什么呢?因为事实上,他继续说道:“然而,没有那1%的灵感,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的。”没错,纵使勤奋很重要,聪明难道就不重要吗?聪明非常重要!聪明的头脑加上勤奋的努力,等于——事半功倍!

  可是聪明能培养出来吗?当然能!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聪明的大脑是用出来的,而且是越用越灵。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用,而作为家长,你应该知道如何做才能把孩子培养得更加聪明。

  益智产品、早教机构、亲子班、兴趣班……我不敢说它没有用,但是我敢说,对培养一个聪明孩子而言,具有根本作用的,全在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生活细节中,只不过很多时候家长不知道或者没有察觉到罢了。这里,我讲一件小事,那是一天中午我在肯德基用餐时遇到的一幕……

  主人公是一家三口,孩子最多只有两岁,坐在与我相隔不到一米的邻桌。“中心”是孩子,两个大人喂水的喂水,喂汉堡的喂汉堡,忙活得不亦乐乎。不过这个小孩似乎很快就吃饱了,转而将兴趣移到自己坐的那把儿童座椅上。这把椅子座位离地面高高的,既有围过腰的把手,又有虽然是让腿穿出来但也足以使整个小身体都能钻进钻出的空当。孩子好像看出了这一点,趁两个大人不留神麻利地从座位上“出溜”下来。接着怎样了呢?他又开始试图向上爬。小家伙还真够棒的,三下五除二就能让膝盖着到座位,可是,眼看小屁股就可以坐上了,突然却被妈妈那大而有力的双手“及时”抱起,稳稳地“塞进”座位里。接下来,他继续往外“出溜”,继续向上爬,继续被抱起“塞进去”……我刚好在孩子对面,数了数,总共有三个来回,然后,孩子老实了,不再往外“出溜”,不再向上爬。

  从中,你看到了什么?孩子太淘气?餐厅提供的座椅不安全?带孩子出门吃饭真麻烦?……我呢,在那一刻却是情不自禁地为孩子最初宝贵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残酷地“扼杀”感到无比惋惜和遗憾。从我的视线望过去,孩子完全有能力爬到座位上,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一次成功的喜悦,家长只需稍稍帮他扶稳椅子而已!加上又联想到我在多年与孩子和家长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亲历的许多类似的情况,这种惋惜及遗憾的感觉突然十分强烈。

  旁观者的眼睛总是明亮而公正的,当时,我真想帮孩子争取到这个难得的探索、尝试以及充分运动的权利和机会,要知道这些对于发展这个“小不点”的智力有多么重要!不过那样做太冒昧,所以我没去做,但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把一些建议告诉给家长的想法就此萌发了,于是我酝酿出了这本书——《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书中的内容虽然始终围绕促进孩子智力发展这一话题而展开,但它完全不是拔苗助长的“题库式”教育,而是更加以人为本的、渗透在生活细节中的、自然而然的“全人”的教育。如果把整本书的内容归纳出一个方法,我将它称之为“1、2、3、4、5”的“全人教育法”。这个方法确实简单地就像数数一样,可以轻松实现,只要你事先能够接受并且持有两种态度:

  其一,培养一个聪明孩子,聪明、好学、健康、快乐、成才,一个也不能少!这一点非常重要,重要到不需任何理由,而必须如此。

  其二,务必打破“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桎梏。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对1440名天才儿童进行了3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有20%的儿童在幼儿期智商很高,长大后却表现平平。另据调查,我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当年都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可后来有所成就的却屈指可数。乍看上去,好像正应了那句古老的桎梏——聪明反被聪明误!细究其中的原因,其实与大人对他们的培养方式不无关系。重智商而轻情商,重学习而轻游戏,重考试而轻磨炼,重炫耀而轻鼓励……这些都是造成孩子“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根本原因。

  那么具体究竟应该怎样做呢?耐心读下去,我会慢慢告诉你。

  眼下正值四月,此时的北京早已桃花盛开、春意盎然。坐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推开窗,一缕清风扑向面颊,丝丝暖意涌上心头,让我不禁想起不久的春末夏初即将迎来的一个重要节日——儿童节。给孩子们送些什么礼物好呢?如果你也刚好想到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准备一份节日“厚礼”吧!

  把聪明才智和健康快乐送给孩子,没有比这更珍贵的节日礼物——人生的礼物!

  专题1——一个最好的老师——家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好老师的教导。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知识渊博的老师是好老师,因为教育孩子就要传授知识给孩子。

  但比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好的是有教育智慧的老师,因为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具备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素质,这既包括通过各种感觉通道学习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阅读的能力……也包括探索的欲望、兴趣以及健康积极的心态等等。使孩子具备这些综合的能力和素质,对教育智慧的要求要远远大于对文化知识的要求。

  然而,比有教育智慧的老师更好的老师,是爱孩子的!

  爱让一个酒鬼的儿子出人头地

  有一位父亲,由于一时疏忽,把妻子的阑尾炎急性发作当成了普通胃痛,没有多加重视,结果酿成了不可弥补的过错——妻子在疼痛中死去。从此,这位父亲极度自责,终日在酒精中寻求解脱。

  多年后,儿子长大成人,并且出人头地。有人不解地问:“你有那样一位父亲,为什么还能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就?”

  酒鬼的儿子思索片刻,回答道:“从我记事时起,一直到18岁离开家,我的父亲,即使每晚喝得烂醉如泥,也从来没有忘记走进我的房间,在我的脸上亲吻一下,并且说:‘我爱你,儿子。’”

  爱,孕育了滋养心灵的教育。

  爱让一个天资一般的孩子考上清华

  有个孩子经常和同桌打赌说自己能考第一,结果却总是同桌考第一,他被落下很多名。这个孩子禁不住问妈妈:“我和同桌一样努力,为什么他老能考在我前面?是不是我比他笨?”妈妈心想:你的同桌可能就是比你聪明,要不然就是他比你更加努力,或者是你上课听讲不够认真……但是,这位母亲因为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每次都忍住“心里话”而只是笑笑说:“没关系,下次再试试。”就这样,孩子一直没有赢过同桌,但也一直没有放弃。

  现在,这个孩子再也不担心考试名次了,因为他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在给母校新生及家长举办的报告会上,他讲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小学时,我总是因为考不过同桌而感到自卑。直到有一年暑假,妈妈带我来到沙滩上,她指着海边的小鸟对我说:‘你看,当海浪打来的时候,那些小鸟总能十分敏捷地飞起来,而海鸥就显得很笨拙,但是,真正能飞越大洋彼岸的,却是海鸥。’打那以后,我便坚信自己的能力。”

  爱,孕育了饱含智慧的教育。

  爱让一个“无药可救”的孩子举世瞩目

  有一个小男孩,功课极差,终日对着花鸟虫草发呆。老师以为他智力有问题,无药可救;姐姐认为他行为怪异;同学全都疏远他。只有他的妈妈,宁可儿子将来没有成就,也不愿他失去人生的乐趣。所以,她从来不会因为儿子的“不务正业”而看不起他,相反,她还支持儿子去花园里寻找乐趣。

  一次,妈妈让小男孩和他的姐姐比赛,看谁能先辨认出花园里的花是什么花。小男孩每次都最先说出来,妈妈便每次都吻他一下。对小男孩来说,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自豪的奖赏!

  由于妈妈的支持和鼓励,小男孩越来越醉心于他这个与众不同的兴趣。有人说妈妈太纵容儿子,早晚会害了他。然而,正是这种“纵容”决定了儿子未来的前程。

  这个小男孩就是多年后因著有《进化论》而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查理?罗伯特?达尔文。

  爱,孕育了成就天才的教育。

  爱让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击中目标

  在洒满落日余晖的广场上,一个孩子正用弹弓打一个离他七八米远、立在地上的玻璃瓶。这孩子活像个赛场上的射击手,除了手臂,全身几乎一动不动。只见他屏住呼吸、全神贯注于前方的瓶子,一次又一次将小石子向四面八方打去。孩子的妈妈则像一个温和的教练,每次都不厌其烦地从四面八方把石子捡回来,一颗颗递到孩子的手上。

  一位陌生人走过来,对孩子的妈妈说:“让我来教他打吧。”妈妈说:“不用了,谢谢。他看不见。”

  陌生人愣住了。“没关系,他一定会打中的。”妈妈说。

  夜幕笼罩下来,陌生人不知观望了多久,他想:“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说了再见后,他便转身离开。刚走出不远,陌生人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破碎声。

  爱,孕育了创造奇迹的教育。

  试问,在这世界上,有哪一位老师愿意把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一个孩子?只有孩子的家长!任何知识、方法都是可以学来的,唯有血浓于水的爱和人类天性使然的对后辈的责任是学不来的。爱,是一切教育智慧的最初动力。因为没有人比家长更爱自己的孩子,因此绝没有人会比孩子的家长更能激发出潜藏在头脑中的教育智慧,乃至爆发出巨大的教育力量。

  每位家长,无论学识高低,都无须对自己的能力有任何担心和怀疑,因为每位家长都有无比巨大、惊人的潜力。这个潜力到底有多大?曾经有这样一个报道:一位年轻母亲把孩子锁在家里去买菜,穿过马路回家时,猛然看到自己3岁的孩子正从五楼的阳台往外爬。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母亲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冲了过去,接住了孩子。事后有人做过现场实验,让一个短跑冠军以事发当天母亲刚刚看到孩子时所处的位置为起点,跑向同样的阳台下去接从阳台上扔下的与孩子同样重的物体,无论试多少次,短跑冠军都无法接住这个物体。然而,一位平常的女人却接住了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爱激发的潜力!身体的潜力尚能如此惊人,更何况头脑中的智慧!

  任何学校教育都是为家庭教育锦上添花而绝非将其取而代之的教育。在爱的前提下,只要善于学习如何科学地爱、理智地爱,每位家长都有可能成为颇具教育智慧的教育专家。而当家庭充分发挥教育力量的时候,这股力量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无法企及的。除了家长,没有人会更有能力担当孩子最好的老师!

  亲爱的家长,继续读下去,你便可以踏上学习教育之道的征程。带上对孩子的浓郁的爱,带上自信、冷静与理智,你一定会在这段征程上豁然开朗、满载而归。最后,再请记住教育家铃木镇一的一句话:“只要用心,培养一个智商150的孩子一点儿不难。”

  专题2——一个最终的目标——成才

  天下家长没有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绝顶。追求聪明无可厚非,但决不能盲目,否则将事与愿违。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长首先要学的就是明确教育目标,因为教育风向标的方位不正确,任何教育行为都是徒劳的。

  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目标是:不为眼前的聪明而聪明,要为成才而聪明。这个目标应该随时提醒家长,教育孩子千万不要止步于高分数、好大学,因为这些在一个人才辈出、大学扩招、就业紧张的时代,已经太微不足道,不足以成为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家长一定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放到孩子整个人生的成功与幸福上。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有正确的教育举措,从而收获美好的果实。否则,孩子有意义的生命恐怕只能缩短至前面的十几、二十几年,然后就不得不继续那个令人遗憾的轮回,也就是像上一代人那样,自己人生不得志,只好无奈地再把梦想寄托到下一代人身上……

  拒绝呆板的聪明

  什么叫呆板的聪明?读读下面这则小故事你就会知道。

  聪聪和笨笨

  有两个男孩,一个叫聪聪,一个叫笨笨。聪聪是典型的优等生,考试成绩、智力测验统统一流。笨笨则是典型的差生,考试经常不及格,智力测验只有中下等。一天,聪聪和笨笨走进森林里,突然,一头凶猛饥饿的灰熊向他们扑来。

  聪聪当即准确算出17.3秒后灰熊将追上他,于是大惊失色地对笨笨说:“只有十几秒了!怎么办?”

  笨笨边蹲下身系紧鞋带边说:“跑!”

  聪聪冲笨笨大喊道:“咱们跑得过灰熊吗?”

  笨笨说:“跑不过。但我跑得过你!”说完拔腿就跑。

  最后怎样了?或许你此时正紧张地为其中一个孩子捏着把冷汗,不过请放心,这只是个笑话而已。然而笑过之后,我们不该思考点什么吗?其实,这个故事恰如其分地映射了标题中所说的“呆板的聪明”。抛开道德层面的意思不谈,我们暂从智力因素的角度看看聪聪和笨笨谁更聪明。

  如果用智商和成绩作为衡量聪明的标准,聪聪是聪明的,可他的聪明仅限于能考个好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却派不上什么用场。这种缺乏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缺少自信、冷静、果断等个性素质的聪明就是呆板的聪明,不是我们想要的聪明。毕竟,考试只能换来短暂的荣誉,未必能转换为生存的手段,更谈不上成才。因为任何一个岗位需要的都是实实在在能做事的人,而不是坐着答题的人。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第一,教育孩子可以以成绩作为一定依据,但不可以滞留在考试和智商测试上,否则势必耽误像聪聪这样的孩子的前程;第二,切勿把智商和成绩作为衡量聪明的唯一标准,那样对有些孩子(例如对笨笨)不公平,也会迷惑另一些孩子(例如聪聪)。

  实际上,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依据社会标准,在预测成功与否的问题上,以智商为基础的测量一般只能解释其中不到10%的原因,另外大于90%的个体差异,很难用智商测验作出解释。

  勿食孩子的“聪明快餐”

  为了节省时间,适应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快节奏生活,我们偶尔可以食用物质快餐,甚至可以食用文化快餐……但万万不能食用孩子的“聪明快餐”。

  家长甲:“我的孩子已经认识2000个汉字了,小学一年级不上直接跳到二年级都没问题!”

  家长乙:“我的孩子英语词汇量比我的还多!”

  家长丙:“我的孩子才4岁,都能数100个数了!”

  这三位家长就是争食孩子“聪明快餐”的家长。为什么家长们描述下的孩子的聪明叫“聪明快餐”?因为这样的聪明,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做到。对于孩子来说,这些甚至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可家长们有所不知,量化的、看得见的“聪明”通常是聪明的假象,真正的聪明在孩子成长的初期往往是不露痕迹的。看得见的“聪明”可以用来当做与人攀比、满足虚荣心的工具,却仅此而已;在短期内不易察觉的、内在的聪明才有可能是对孩子智力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能支撑孩子走得更长更远的聪明。

  识字比阅读更方便向人展示,但后者对孩子智力发展的意义更大(与其认识2000个汉字,不如看图复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单词比交流更方便向人展示,但后者对孩子智力发展的意义更大(与其会说100个单词,不如实现一次真正的交流);数数比认数更方便向人展示,但后者对孩子智力发展的意义更大(与其倒背如流数100个数,不如实实在在地建立3个数的概念)……

  教孩子认认字,数数数……在不给孩子造成负担、孩子不厌烦的情况下,未尝不可。但是,千万不能只追求以及过于追求这些,因为这些机械记忆不足以开启思维,与聪明无必然联系。要想有一个真正聪明的孩子,家长必须摒弃攀比的心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要务实,要从长计议,高度关注那些潜藏的、隐性的、直接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例如:感知觉的发展、交流的能力、运动的能力、阅读的能力、思维的水平等等。否则,恐怕就要应了那句古话:“小时聪明,大时未必!”

  让孩子发挥智力优势

  智力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能力,主要有八种: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每个人生下来都拥有这八种智力,但这八种智力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只有极少数人在所有的或大多数智力领域中都具有较高的水准,绝大多数人则是某些智力发达些,某些智力差些,且每个人的智力优势组合也都各不相同。这是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以往以“能写会算”为标准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局限。它告诉我们,八种智力造就了千万种智力水平迥异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假如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天才也会变成傻瓜。例如,让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与爱因斯坦比物理,那么莎士比亚智商为零的可能都有;反之,如果让爱因斯坦写首诗与莎士比亚较量,那么爱因斯坦恐怕就不再是那个拥有最聪明大脑的人。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有一所动物学校,开设了长跑、游泳、爬行和飞行课,学校里的学生有小兔子、小鸭子、小松鼠和小鹰。学生们各自都有成绩遥遥领先的一门科目,也都有“拖考试后腿”的科目。家长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掉队,纷纷给他们报了各种课后补习班。于是,放学后,小兔子苦练游泳,小鸭子苦练飞行,小松鼠苦练长跑,小鹰苦练爬行。一年后,小动物们的弱势科目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优势科目却都大幅度退步。

  这个故事听上去十分荒唐可笑:兔子天生就是赛跑的料,为什么要强迫他去游泳?可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家长不也常犯同样的错误吗?总盯着孩子的弱势而忽视孩子的优势,殊不知孩子本身并不差,只是在他的弱势被夸大和过分关注的同时,他的优势(即禀赋)不幸被悄悄地埋没,受教育的空间也变得看似广阔其实狭小起来,最终只能以千篇一律的平庸告终。

  所以,作为家长,在布局孩子的前程时,千万要三思而后行,切勿一味以世俗的标准左右孩子的命运。

  盲目效仿别人,用自己的价值观想当然地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并摆布他的人生,这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做法得不偿失,非但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反而会葬送孩子的幸福和快乐。别忘了,爱因斯坦之所以是最聪明的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之所以是毫不逊色的莎士比亚,只因为他们都将自己的智力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成才,就要发挥智力优势。

  性格决定聪明的成就

  先来做个选择题。根据下列陈述,从A、B、C、D四个选项中挑出一个你认为最可能有所成就的孩子。

  A.被誉为“数学神童”,13岁考上牛津大学主攻数学。

  B.作业总是很不工整,考试从没进过前十名。

  C.淘气好动,总是闲不住,经常搞破坏。

  D.笨手笨脚,五岁才会说话。

  想必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那么,这四个孩子到底都是谁呢?

  A——二十几岁沦为妓女的“数学神童”索菲亚;

  B——著有《时间简史》的霍金;

  C——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的爱迪生;

  D——写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

  有点出乎意料吧?为什么聪明人反而一败涂地,天资一般的人却能成就不朽?因为,聪明是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但聪明却不能确保成才。爱因斯坦曾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这一点几乎超出人们通常的想象。”那么什么是性格上的伟大?是快乐、兴趣、好奇心、自信……在某种意义上,性格因素甚至比智力因素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如果把智力因素比做操作系统,性格因素就是一个动力系统,对孩子的活动起着定向、引导、维持、强化等作用。对于孩子的成长,作为操作系统的智力因素,每时每刻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作为动力系统的性格因素往往在起决定性作用!

  被同学认定永远不能成才的霍金,却是一代物理大师,因为他对物理的情有独钟和执著追求;调皮捣蛋的爱迪生多年后成为硕果累累、无人能及的大发明家,因为他那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小并不出众,甚至智力发展有些滞后的爱因斯坦最终惊世骇俗、名垂千古,因为他对科学世界永无止境的浓厚兴趣;而13岁考上牛津大学的“数学神童”索菲亚,长大后却碌碌无为,甚至自甘堕落,因为不堪重负的脆弱心理。

  原本智力并不出众的孩子,借助非同寻常的兴趣、好奇等性格因素,一步步登上了科学的高峰。在这个攀登的过程里,他的大脑一次次地得到有效训练和有益刺激,从而越用越灵活,慢慢地就变得智力超群、聪明过人,不朽的行为造就了不朽的大脑。相反,原本智力超常的孩子,因为缺少积极的性格因素这个强有力的后盾,渐渐地使聪明的大脑闲置起来,智力的优势一点点退色,最终走向平庸;当消极的心理打败自己后,便坠入堕落的深渊。可见,性格因素既能助长智力,亦能摧毁智力。

  培养孩子,要重视他智力因素的发展,尽最大可能开发他的大脑潜能,因为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远远多于前几代人的教育依据和方法。作为有幸接触并利用这些科学成果的新一代家长,我们没有理由将其拒之千里。但是,无论科学怎样发展,快乐、兴趣、好奇、自信等性格因素对成才以及幸福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对于它们,我们必须要像重视智力因素一样地高度关注,切不能顾此失彼。因为,我们追求和期望的不是一个短期内的神童,而是一个能够活学活用、勇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善于变通、不懈努力、健康快乐的活生生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成功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能够铸就成才的聪明,才是家长想要的聪明,社会想要的聪明,时代想要的聪明,当然,也是孩子自己想要的聪明。

  专题3——一个最高的标准——创造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本领。无论是从钻木取火的远古到科技迅猛发展的数字化的今天,还是某一个人从一篇小小作文中的脱颖而出到事业生涯里的压倒群芳,无一不与创造力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

  创造力,是知识、智力、能力、优良的个性品质以及千金难求的灵感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体,是人类文明点滴进步的驱动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是思维的最高水平,是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最高标准。

  因为我们需要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只能简单复制他人成果的机器人,所以我们渴望创造力,呼唤创造力。然而,创造力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有?其实,创造力并没什么奥妙玄机,它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正如佛罗里达州教育咨询服务专家波肯女士所说:“创造力在婴儿早期就开始展露了。”孩子天生具有创造的潜质,例如做一次“鬼脸”就不失为一次创造。尽管在他接下来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创造力需要不断培养(本书在后面的章节里会陆续提到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但是,家长切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孩子的创造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进行,孩子身上“原生态”的创造往往最为宝贵。

  在给出培养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和建议前,我们有必要谈谈怎样呵护孩子“原生态”的创造力。

  首先,让我们回放几个生活情景,看看孩子创造的火花常常是如何在刚开始燃烧时就被无情扑灭的,但愿能给家长一些警示和启发。

  情景①:

  幼儿园的课堂上,

  老师:“雪融化了是什么?”

  孩子:“雪融化了是春天。”

  老师:“错!雪融化了是泥水。”

  读了上面的对话,谁会不为孩子感到悲哀?不是为他缺乏基本的物理常识,而是为一双封闭的耳朵拒绝了一个诗一般浪漫而美丽的想象感到悲哀。

  情景②:

  上幼儿园的女儿:“妈妈,你知道苹果里面有什么吗?”

  妈妈:“苹果里面有又甜又水灵的果肉,还有吃到最后剩下的果核。”

  女儿:“苹果里面还有星星!”

  妈妈:“净说傻话,星星在天上,不在苹果里。”

  星星为什么不能在苹果里?如果改变一下常规的切法,把苹果横着放,拦腰切开,就会看到里面奇妙的图案:一颗清晰的五角星!拒绝“傻话”,可能永远无缘一见隐藏在苹果中的秘密。

  情景③:

  下了美术课的儿子:“妈妈,看我今天画的画!”

  本来喜笑颜开的母亲见了儿子“漆黑一片的作品”,眉头顿时锁了起来:“花那么多钱就学会了画这个?”

  儿子:“妈妈,你听我讲……”

  妈妈:“不用讲了,下个月不去学了!”

  知道小男孩要讲什么吗?他要讲:“我画的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动物园里的猴子趁着管理员睡着了,正在逃跑。”有谁会想到这么“漆黑一片”的涂鸦作品中竟蕴涵着如此生动的故事?而它不过出自一个四岁小男孩之手!拒绝倾听,哪会领略到一幅烂漫童真的美妙风景?

  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孩子还会继续保持一颗炙热的好奇之心吗?还会继续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吗?而没有这些又谈何创造?其实,一旦突破“拒绝”这道最难逾越的鸿沟,“呵护”并不是很难做到的事,很多时候,它只需要:

  一点儿勇气

  二十几年前,美国一位母亲将一位幼儿园老师告上了法庭,原因只是这位老师教自己的女儿认识黑板上的圆圈是“零”的意思。这位母亲的理由是:老师残酷地剥夺了孩子创造的权利,在被告知圆圈为“零”之前,她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纽扣、泡泡、眼睛……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曾在美国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孩子的母亲虽不免有些极端,但提高教育的质量有时确实需要点儿勇气,告不告上法庭暂不讨论,可没这点儿打破常规的勇气是很难助长创造力的,因为创造活动本身往往就是打破常规、独辟蹊径。

  一点儿自由

  沙滩上,妈妈和小男孩一起玩沙子。小男孩正在往瓶子里装沙子,他先用小铁铲盛满沙子往漏斗里倒,接着用指头堵住漏斗口慢慢把漏斗挪到瓶口,让沙子流进瓶子里。可尽管使劲用指头堵着,沙子从漏斗口漏下的速度还是太快了,每次对准瓶口时,沙子都剩不下多少。可小男孩并不泄气,不厌其烦地装着。终于,他在一次次反复中开窍了!这回,他先把空漏斗口对准瓶子,再用小铁铲往里倒沙子,沙子一粒没漏,很快,瓶子就装满了!这时,他身后一直不做声的妈妈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高兴地给儿子鼓起掌来。

  妈妈给儿子鼓掌,我们是不是也该鼓鼓掌,给小男孩,也给这位没有因为孩子一开始的行为太过愚蠢而横加干涉的妈妈。一切是那么自然,一点儿自由而已,却成全了一次创造。

  一点儿肯定

  晚饭后,一个小女孩画了一个方方正正的苹果交给了她的妈妈。妈妈看后并没有批评她画错了,而是充满好奇地问:“苹果不是圆的吗,你怎么画成方的了?”小女孩回答道:“爸爸刚才把苹果往桌上放,不小心没放稳,苹果滚到地上摔烂了,我想苹果要是方形的该多好呀,那样就不会到处乱滚了。”妈妈听后高兴地说:“太棒了!但愿你将来能培育出方苹果。”

  谁敢说若干年后不会有方苹果问世呢?一句肯定,很可能会造就奇迹的诞生!一点儿勇气、一点儿自由、一点儿肯定,对于家长来说是那么地轻而易举,可对于孩子又是那么的难能可贵!给孩子一个可以让他勇敢、自由、自信地发挥、创造的空间吧!

  当你急着快点儿回家,孩子却老是磨磨蹭蹭地找影子玩时,别抱怨他不懂事,总长不大——因为,形态各异的影子或许正被孩子当成天上飘动的乌云或是快乐飞翔的小鸟;当孩子执意要把太阳涂成蓝色时,别因为担心他的认知错误而忙于纠正——因为,难道蓝色不会是孩子想象中海里太阳的颜色吗?

  专题4——一个最好的环境——家庭

  优秀的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聪明的孩子需要良好的环境。下面这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使我们不难看出环境对于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聪明的老鼠,愚笨的老鼠

  心理学家把四只出生不久的老鼠分成了两组,A组老鼠有三只,B组老鼠则只有一只。A组老鼠所生活的笼子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玩具,B组老鼠生活的笼子里面只有少数几样玩具。几个月后,心理学家发现,A组老鼠比B组老鼠具有更多的神经键(神经之间的连接点,会随着神经纤维链的增加而增加)。

  有研究证明:神经键的数量与智力有很大关系。这就是说,生活在相对“优越”环境中的A组老鼠比生活环境差一些的B组老鼠更聪明。

  另有其他研究也证明了环境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罗马尼亚孤儿发育过程项目的研究人员证实:那些在条件严重缺乏(如缺乏与成人的交流、恶劣的饮食和缺乏刺激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和那些生活在条件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相比,有较小的、欠活跃的大脑;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们在对芝加哥郊区2000名6—12岁儿童进行的长达7年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在良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智力水平更高;相关科学研究还表明,儿童在常规的环境中生活,大脑的各部分神经细胞按一般的速度发育,而若外界的适宜刺激更加频繁、强烈,脑神经细胞的发育速度就会更快,并趋于完善。有人估计,超前教育的儿童到了7岁,他的脑神经细胞可能已经发育了25%,而一般儿童也许只发育了10%。至于那些在贫乏环境中生活的儿童,脑神经的发育就更少。

  好的环境对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作用可见一斑!因此,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环境事关重大。

  什么样的环境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好环境

  作为孩子第一所学校也是最后一所学校的家庭,其扮演的环境角色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对智力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这个环境决不是指简单地用钱包装出来的环境,而是用“心”营造的环境。不论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有“心”的父母都能给孩子一个无比“优越”的环境:

  一个随时随地能读到书的环境——没有书,孩子无法步入知识的殿堂;

  一个可以痛痛快快“摸爬滚打”的环境——没有活动的身体,就没有活跃的大脑;

  一个能够无拘无束畅谈所想的可交流的环境——没有交流,孩子不仅会变得沉默,而且会变得木讷;

  一个充满理解、鼓励和尊重的环境——没有理解、鼓励和尊重,孩子不会具备快乐、自信这些宝贵的性格因素,并有可能成为断送成功的“致命因素”;

  一个能够激发兴趣、好奇心和探索欲的环境——没有兴趣、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注定一事无成;

  一个家庭成员间感情和睦的环境——没有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孩子的智力发展会失去安全、积极、健康的心理保障;

  一个有以身作则的父母作为榜样的环境——不爱动脑、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才思敏捷的聪明孩子;

  ……

  说得形象一点儿,如果把这个环境比喻成一座房子,这座房子里面的情境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卧室里、客厅里、餐厅里甚至是卫生间里,到处都有触手可及的各种图画书、故事书、百科全书……有一整面布满涂鸦作品的墙,一个不用害怕磕着、碰着的可以尽情玩耍的空旷角落和一个装满各种玩具(买来的、自制的)以及瓶瓶罐罐的大箱子。在这里,无论是优美欢快的歌曲声,还是朗朗的读书声,抑或激烈的讨论声,都是一曲曲别具一格的音乐。而大人们偶尔的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则构成了这座房子里最美丽动人的风景。

  什么是好环境?这就是好环境!

  有首歌唱得好:“丢下一粒籽,发了一棵芽。”没有哪一粒种子是不会发芽的,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只因丢错了土壤。培养一个聪明孩子就像栽培种子,种子需要山坡、需要田野、需要草原……而各有所长、天生具有创造力、智力发展蒸蒸日上的孩子比任何一粒种子都需要更富饶、更广阔、更包容的土壤,从而使各种智力、创造力以及兴趣、自信等等,得以发芽、长大。

  给孩子一片适合他成长的土壤吧,让他聪明,让他成才。

  这片土壤在哪里?在社会,在学校,更在家庭!

  专题5——妈妈的脸是孩子的第一个玩具

  孩子刚出生时的交流是从和妈妈脸对脸的“对话”中开始的。

  妈妈的脸是会说话的!高兴时嘴角翘翘的,眉毛弯弯的;惊喜时嘴巴张张的,眼睛圆圆的;害羞时笑容甜甜的,面颊红红的;生气时嘴唇嘟嘟的,目光凶凶的……这些都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而且还伴有各种有趣的声音。对于一双天生充满好奇的眼睛,难道在这个崭新的世界里,还有比这张生动的脸更奇特的玩具吗?

  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玩具”!它与孩子最初的视觉、听觉、注意力、记忆力、模仿能力、社交能力、协调能力、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好“看”不过妈妈的脸

  妈妈的脸是特别能吸引婴儿注视的目标。婴儿调节视焦能力差,太远或太近的物体他都看不清楚,物体和他眼睛间的合适距离是20厘米左右。妈妈抱婴儿喂奶时,妈妈的脸和婴儿的脸之间刚好就是20厘米左右这个距离,所以,妈妈的脸是婴儿可以看到的物体。因为容易看到,所以很喜欢看。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至出生后3—4个月,在这期间,增加母子注视对发展婴儿的视觉能力十分关键。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智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视觉能力有关,因为大脑80%的信息是靠眼睛获得的。外界信息通过双眼传入大脑,再由大脑加工处理,从而使人产生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传入大脑的信息又进一步刺激了大脑的发育,使大脑具备各种能力。一双“慧眼”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来说基本上就是他聪明的标志;反之,如果视觉功能存在障碍,势必就会影响他智力的发展。

  临床医生们还有一个发现:用红外照相技术观察到,婴儿看妈妈脸时,先看脸的轮廓,再看眼、嘴等,并且婴儿不但会注视妈妈的脸,而且还想用手接触她的嘴,这说明视觉和手活动之间已经开始有不寻常的协调动作了。

  值得注意的是,婴儿的视觉能力和他所处的状态有关。由于婴儿在安静、觉醒的状态下才会看东西,所以妈妈在和婴儿做这一特殊的视觉训练(即对视交流)时务必抓住时机,最好是在喂完奶后1小时左右进行。在良好的状态下,妈妈或温暖或开心或滑稽的表情都会引起婴儿的高度关注,从而使他获得有效的视觉刺激。不仅如此,这种高度关注还能大大提升婴儿的注意力水平。

  好“听”不过妈妈的脸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除了视觉,听觉也是大脑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对于智力发展的影响同样不可小看。早在胎儿期第6个月的时候,听觉系统就建立了。所以,妈妈在与婴儿对视交流时,不仅要尽可能呈现丰富的表情,而且要配合相应的语言。妈妈句式简短、语速缓慢、语音清晰、语气亲切的说话声能集中婴儿的听觉注意力。虽然还不会回答,不过即使再小的婴儿也会本能地捕捉妈妈的语音语调,并储存妈妈说话时所用到的各种句式信息,以备将来说话时所用,从而为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专家认为,一个人的语言智力与他在婴儿时期听到的词汇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和他说的话越多,他的词汇量就越丰富。

  随着听觉功能的产生,一个新生命“自主学习”开始的同时还伴随着记忆力的形成。心理学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婴儿出生后不久就能辨别妈妈和其他女性声音的不同!这说明妈妈的声音已经储存在了他的脑海里,形成了记忆。

  好“玩”不过妈妈的脸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妈妈微笑着注视着婴儿的脸时,妈妈慢慢地张嘴、闭嘴,婴儿也会跟着张嘴、闭嘴;妈妈慢慢地吐出舌头,婴儿也会随后吐出自己的舌头。有位妈妈还做过这样一个帮助新生小女儿入睡的“打呵欠”游戏:她冲着女儿做出一个接一个打呵欠的动作,她的女儿便也一个接一个地打呵欠,重复做数次后母女就会双双入睡。心理学家把这些模仿性动作称为“共鸣动作”。据研究证实:新生儿出生后仅20小时就能诱发他跟着妈妈做类似伸吐舌头的动作。

  当婴儿注视妈妈的脸部时,他的双眼会集中到妈妈的眼睛和嘴上,然后,按照他所见到的来改变自己的眼睛和嘴的表情。当他模仿悲哀的表情时,他会紧皱眉头,并撅起小嘴。婴儿到底需要接受多少刺激才能联系到他的模仿行为呢?科学尚无定论,也许这是人类特有的天赋,也许真的因为一张活灵活现的脸实在好玩从而激发了婴儿本能的模仿冲动。

  英国著名精神病学家韦尼考顿博士通过精细的观察了解到,妈妈对婴儿来说,就像是一面镜子,尤其是在婴儿出生后第1个月。他在“妈妈的镜子作用”中评论道:“当婴儿看见妈妈的脸时,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呢?看见的是他自己。”这种杰出的模仿能力对于一个刚刚降临人世的婴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妈妈要知道喂奶不仅是使婴儿消除饥饿,同时也是使婴儿获得发展认知和感知觉,并且建立最初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关键。

  好“爱”不过妈妈的脸

  从婴儿哇哇坠地到能睁大眼睛和妈妈对视的第一刻起,在那无言而热切的感情交流中,母子之间便擦出了“爱的火花”。

  当妈妈接下来开始喂奶时,总会发现婴儿边吃边用眼睛直视着自己的眼睛,这是婴儿情感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需要,妈妈会回赠给婴儿温暖的微笑。而一旦失去这种视觉上的交流,婴儿吃奶时便会频繁转身摇头,甚至烦躁不安。

  在以后的日子里,当妈妈每次对着婴儿说完一句话停顿一会儿的时候,用充满爱意和期待的眼神看着婴儿,他多半会以咯咯的笑声作为回应。多唱歌给婴儿听,无论唱得好坏,他都喜欢听,因为倾听时,他不仅在练习听力,而且还会捕捉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妈妈喜欢他。这一点非常重要,它能增强婴儿学习与交流的信心,更能增进婴儿与妈妈的感情。在婴儿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意之后,也会深爱着妈妈。

  正是在一次次的对视中,妈妈和婴儿得到了交流感情、相互了解的机会,进而从彼此的脸上一直到心里,凝固了亲子之间真挚恒久的爱。

  看,这个没有花一分钱的“玩具”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能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作为妈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专题6——让只顾表现的孩子学会倾听

  倾听不只是家长的责任,更是孩子的“义务”。我们在学习倾听孩子的同时,也必须让孩子学会倾听,尤其是务必让那些只善于夸夸其谈、只顾表现自己的孩子学会倾听。为什么?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说:“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孩子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孩子。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孩子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没有倾听就没有学习。

  著名哲学家索伦?克尔恺郭尔说:“耳朵是由精神决定的器官。我们总是习惯于一边听一边思考。在听的过程中,我们用耳朵捕捉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并用飞速运转的大脑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以指导行为。”——没有倾听就没有思考。

  社会学家兰金指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善于倾听的品质和习惯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越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与人关系就越融洽。——没有倾听就没有交往。

  倾听,既是孩子需要具备的美德,也是他需要掌握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交往的能力。愿望可以是天生的、本能的,但能力是培养甚至是训练出来的。

  倾听孩子是让孩子倾听的前提

  关于家长为什么要倾听孩子以及怎样倾听,前面已经作过比较详细的阐述。这里值得再提的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以及促进他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重要手段。首先,家长认真倾听孩子,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就会得到充分的释放,心里就会产生满足感,在这种状态下,他的性格中一般就不太会有好胜、烦躁的因素,反而会更加沉稳、冷静,这便为他耐心倾听别人提供了心理前提。其次,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孩子最好的榜样莫过于家长。家长善于倾听孩子,孩子也会回报给家长一双开放、接纳的耳朵,否则,就不要太指望孩子能够乖乖地“听话”。

  让孩子听到他喜欢听的话

  成人的世界有成人的语言,孩子的世界也有孩子的语言。用成人世界的语言和孩子讲话,第一,他听不懂;第二,他不喜欢听。那么,什么样的话是孩子喜欢听的话呢?

  1.符合他认知水平的话。通常,3岁以前的孩子由于语言能力有限,他会比较喜欢听到一些简短的、指令性的话和能让他说几个词甚至做个动作就可以接上茬的话。而大一点的孩子,因为已经具备了较多词汇量并且开始有了一脑子的想法,这时候家长就要抓住他的兴趣点,说一些能引起他的兴趣并且对他有一定挑战的话。

  2.温和、委婉的话。这一类话不论多大的孩子都喜欢听。这就要求家长尽量避免使用直接命令的语言,因为命令的语言责怪、说教味太浓,说多了,孩子的耳朵就会变得叛逆,久而久之对什么都缺少倾听。

  3.逻辑性强的话。语无伦次、缺少逻辑的话会引起思维混乱,对于这种话,孩子肯定心不在焉。

  4.美丽动听、朗朗上口的话。这又是什么样的话?其实,故事、歌谣里面到处都是这样的话。所以,多给孩子读读故事、歌谣,多唱唱歌,对培养孩子善于倾听的习惯是很有好处的。

  除了说话的内容,说话的形式也要讲究。国内著名心理学教授董奇告诉我们,家长应该根据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1岁以下孩子的家长,对孩子说话时越慢越好,对于成人来说,非常难受的语言速度,却是孩子最爱听的。语速要随孩子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到孩子三四岁时就不能跟他讲得这么慢了,孩子再大以后家长的语速就要更快些,否则不能对孩子形成足够的刺激。

  倾听可以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

  游戏对于孩子是再好不过的教育手段了。任何问题只要把它转变成最能让孩子轻松、自然接受的游戏的形式都能迎刃而解,训练孩子倾听也不例外。

  传话游戏就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倾听的游戏。比如,妈妈先贴着孩子耳朵向他小声说一句话,接着由孩子把这句话一字不差地传给爸爸听,最后由爸爸大声把这句话说出来,这时妈妈充当裁判,如果爸爸说的一字不差,则说明孩子传得完全正确,孩子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励。三个人还可以调换顺序。家里如有爷爷、奶奶等其他人,也可以一起来玩这个游戏。传话的内容依据孩子的年龄可以由字到词到句到整段话,甚至可以是整个故事。

  提问可以让孩子学会给他人说话的机会

  倾听,就要给他人说话的时间,如果孩子能够适当地提问,他就可以学到这一点。不过怎样提问是有讲究的。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开放式的提问要好于封闭式的提问。例如:“你去过动物园吗?”“你有游戏机吗?”“你去过上海吗?”这种提问就是比较封闭的,通常对方只回答是、不是或者有、没有就可以结束对话,提问方的倾听便无从谈起。如果孩子能够用一种相对开放的形式提问,就可以引导他人畅所欲言。例如:“动物园有趣吗?你都见到什么了?”“你都有什么玩具?”“你去过哪些地方?有趣吗?”显然,这种提问方式更加巧妙,因为这样的问题能让对方说出很多提问方不了解的并且感兴趣的事情,从而为提问方的倾听提供了机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在提问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触及他人隐私。

  大自然里充满能让孩子竖起耳朵的声音

  声音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因为有了声音,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如果让孩子发现、体验到这一点,他就会知道拥有一双耳朵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就会渴望倾听,善于倾听。

  风声雨声、燕语莺歌……这许多生动、鲜活的听的资源,都是能让孩子竖起耳朵的声音。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我们怎能不去利用?带孩子走入大自然,让所有奇妙的沙沙声、呼呼声、呜呜声、嗒嗒声……飘进孩子的耳畔,洗涤孩子的心灵,从而让他从这缤纷绚烂的万籁之声中感悟、思考、想象、创造……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给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意思就是要我们少讲多听。一位哲人说:“倾听,即便从最笨拙的语言里也能让你学到很多。”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倾听,不过是竖起耳朵、全神贯注而己,却能使人获得一笔笔宝贵的财富。

  专题7——让沉默寡言的孩子学会表达

  倾听是交流的前提,孩子要学会倾听,但同时也要学会表达。因为在交流这一“双边活动”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听和说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不可分割。对于孩子,有活跃的思维,就要有大胆的表达;反过来,充分的自我表述和情感抒发又会进一步刺激大脑,从而使语言更加有力,思维更加活跃。

  而让孩子尤其是那种沉默寡言或羞于开口的孩子变成一个能说、敢谈、健谈的孩子是需要技巧的,下面的方法值得借鉴。

  家长“懒”一点儿、“笨”一点儿、“狠”一点儿,孩子就能多说一点儿

  有些孩子到了说话的年龄,还“难开金口”,抛开遗传、病理等因素外,很多时候是家长“太勤快”、“太聪明”、“太心软”造成的。

  家长手勤,孩子嘴懒——如果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嗯嗯啊啊”地指向他想要的一样物品,家长看见了二话不说,立马拿起来递给他,那么,孩子有什么理由非要把物品的名称说来呢?当然没有!久而久之,孩子的嘴就这样在找不到任何开口理由的情况下,被家长勤快的手“关照”懒了。

  家长聪明,孩子嘴笨——如果孩子刚发出“果——果——”的音,家长立刻心领神会:“噢,宝宝要吃苹果!”然后迅速体贴地把一块苹果送到孩子嘴里,那么,被香甜的苹果堵住嘴巴的孩子还能顾得上说出“苹果”两个字吗?于是,孩子总也不会说“苹果”,只能“果——果——”地四不像地叫着。显然,家长的聪明把孩子的嘴变笨了。

  家长心软,孩子嘴硬——如果孩子口渴了,拼命指着杯子要水喝,这时,有些比较理智的家长通常知道这是激发孩子说出“水”的好机会,所以故意不马上给孩子递杯子,并且试着鼓励孩子说“水”。本来,这一做法看上去很好,但遗憾的是还没坚持多久,孩子一把“哭”这个“杀手锏”亮出来,家长就“投降”了,赶紧送水。然而,孩子哪领家长心软的情,慢慢变本加厉地“嘴硬”起来,就是不肯说。结果,除了语言发展缓慢外,任性也养成了。

  看来,孩子语迟常常并非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教育家蒙台梭利这样说:“一个高明的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管住自己的手和嘴。”看来,在刺激孩子语言发展这件事上,家长“懒”一点儿、“笨”一点儿、“狠”一点儿,准没错。

  家长少说一点儿,孩子就能多说一点儿

  无论遗传生物因素,还是环境教育因素,它们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影响,都必须通过孩子自身的能动活动来实现。心理学有一个试验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两只孪生猫

  把两只孪生猫养到能独立行走时,给它们提供在食物、视觉刺激等方面相同的环境因素,唯独一只被放在筐里,另一只被人拉着走。一段时间后,对它们进行生理、运动、视觉的检查。被拉着走的猫,它的生理、运动、视觉各方面能力都很好,而被放在筐里的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表现出明显滞后。

  对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来说,如果孩子到了能说、该表达的时候,不给他足够的机会去说、去表达,那么他的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著名心理学家董奇教授说:“家长若对孩子说得特别多,90%是自己说,而让孩子说的时间极少,这样孩子说话的能力就可能受到影响,不能很好地表达。听得明白和说得明白是不一样的。”

  孩子的表达能力需要训练,家长在必要的时候应该试着自己少说一点,多给孩子留些说话的机会。

  方法策略一点儿,孩子就能多说一点儿

  有了自己少说一点儿让孩子多说一点儿的意识后,接下来就要给孩子创造说的机会。生活中,训练孩子表达的机会有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方式就是让他试着讲述幼儿园或学校里的情况。这个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慢慢变得善于言谈,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担心和牵挂,同时也利于巩固和促进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但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家长常常因为从孩子嘴里问不出什么感到困惑。但凡遇到这种情形,家长多半准是埋怨孩子不会说、说不清楚,甚至主观臆断孩子不认真听老师话,什么都没学会等等。这真是冤枉了孩子!事实可能并非孩子表达能力欠缺,也并非上课走神……而是源于家长不会问。

  下面一组对话中家长的提问就是颇具代表性的没有策略的问法。

  下课后①

  女儿从英语班下课回来……

  妈妈:“下课了?今天上课表现得好不好?”

  女儿:“嗯。”

  妈妈:“老师表扬你了吗?”

  女儿:“没有。”

  妈妈:“老师没表扬你是不是因为你没认真听讲?”

  女儿:“不是。”

  妈妈:“那老师怎么没表扬你?”

  女儿:“不知道。”

  妈妈:“跟我说说老师今天教什么了?”

  女儿:“忘了。”

  妈妈:“老师教什么了都不知道,还说没有不认真听讲!”

  这场母女间的对话显然是以妈妈的愤怒而告终的不愉快的、失败的对话。妈妈的问题是提了不少,看似也确实关心女儿,并且诚心诚意要给女儿说话和表达的机会,但妈妈得到的反馈仅有“嗯、没有、不是、不知道、忘了”这令人生气的寥寥数语。难道真的是这个小女孩有问题吗?让我们来对家长的话稍作分析:

  “上课表现得好不好?”——对女儿缺少信任;

  “老师表扬你了吗?”——太功利,好像孩子上课就是要冲着表扬去的;

  “老师没表扬你是不是因为你没认真听讲?”——主观臆断,乱安罪名;

  “那老师怎么没表扬你?”——没完没了,咄咄逼人;

  “跟我说说老师今天教什么了?”——这么笼统的问题,就算问老师本人也得说上二三十分钟,让孩子从何说起?

  现在你还能说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吗?解决之道很简单:提问的方法策略一点。

  下课后②

  女儿从英语班下课回来……

  妈妈:“下课了?今天的英语课一定很有趣,对吗?”

  女儿:“嗯,特好玩!老师和我们玩抢答游戏来着,谁说的快就奖给谁一个小贴画。看,我得了一个!”

  妈妈:“听上去真有意思!妈妈都想玩了,待会和妈妈一起玩好不好?”

  女儿:“好呀,可是你不会说英语单词怎么办?”

  妈妈:“你先来给妈妈当小老师,把我教会了再玩不就行了?”

  女儿:“就这么定了!”

  不用多说,这是场轻松、愉快的交谈,妈妈不仅从女儿嘴里“套”出了不少话,而且还会在一个叫做“当小老师”的游戏中“套”出女儿英语课上的学习内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女儿的收获则更大,不仅练习了言语表达,而且还通过给妈妈当老师、陪妈妈玩抢答游戏等活动很好地再现、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在她模仿老师充当游戏的组织者重新演绎游戏的过程中,她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规则意识……都会得到良好的训练。将这场对话中妈妈的提问策略归纳一下,无非是:从孩子的情绪、感受入手;善用肯定语气;抓住孩子的兴趣;在适当的时候把自己变成孩子。

  循循善诱一点儿,孩子就能多说一点儿

  马丁?塞利格曼说:“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备表达自己的性格,也是可以培养的。当孩子不敢表达的时候,不要误以为他胆小如鼠。要想提高他的自信和勇气,就要试着引导他走出自我。那么,他将变得不只勇敢,也将变得善于表达。”

  想当飞行员的小男孩

  爸爸:“告诉爸爸你长大后想当什么?”

  儿子羞涩地说:“不知道。”

  爸爸:“爸爸在你这么大时想过当一名探险家,还曾经想过要当一名宇航员。想想看,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梦想。”

  儿子想了想:“嗯,其实,我想当一名飞行员。”

  爸爸:“噢,这个理想不错。不过,探险家能走遍地球上的每一个别人不敢去的角落,宇航员则能在太空上行走。说说看,飞行员能做什么?”

  儿子骄傲地说:“飞行员能飞上蓝天!”

  爸爸:“是的,太棒了!可是,万一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那该怎么办?”

  儿子停顿了片刻:“我会先告诉飞机上的乘客绑好安全带,然后我背上降落伞跳出去。”

  爸爸:“亲爱的,你的这个想法很特别,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儿子的回答让爸爸意想不到:“我必须赶紧去拿燃料解救我的飞机。”

  这个想法不仅让小男孩的爸爸,想必也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很意外吧?一个循循善诱的父亲,不仅诱发出了儿子难得的心里话,也诱发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梦想,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位父亲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身上,诱发出了一颗善良、勇敢的心。

  专题8——多感官刺激让学习变得像玩一样

  感官调动得多,不仅对学习非常有用,而且能使学习变得非常好玩。这种多感官刺激所带来的轻松、自然的方式,让孩子学起来就像玩一样,孩子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是在学习,便在不知不觉中把该学的都掌握了。对于家长,这种教孩子的方法还极易操作,并且,身边处处都是不用花钱就可以拿来用的资源。不信试试看,保你能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厨房是个大课堂

  对于大人,厨房是做饭的地方,对于孩子,厨房可是学习和玩的地方。不要以为这种地方小孩子来了就是捣乱于是将他拒之门外,那样不知会让孩子错过多少学习的契机。因为,厨房是孩子最生动的课堂,锅碗瓢盆全是教材。

  用勺子和碗敲出数学和音乐——①数数:家长用勺子敲碗,每次敲几下,让孩子边看边听,然后报出数字;②运算:准备2—3个不同质地的碗或杯子、盆,家长用勺子在每个上面敲不同的次数,然后让孩子说出总共的次数;③推理:准备5—8个不同质地的碗或杯子、盆,家长用勺子按一定规律在前4—6个的上面敲出不同的次数,如:1∣2∣1∣2∣或1∣2∣3∣1∣2∣3,然后让孩子根据规律接着敲下去;④音乐:准备1—3个不同质地的碗或杯子、盆,家长每次在一个或几个的上面敲出一个节奏,如:在一个上敲“哒哒∣哒哒哒∣哒”,然后让孩子重复敲。

  在上述玩法中,听、看、做几乎都要同时进行。所有环节里,孩子的数数、运算、推理、打节奏能力,手、眼、耳等感官的协调能力以及注意力和记忆力都会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强化。在专门练习听力时,还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只听不看。另外,所有玩法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变换角色,而碗的使用个数则依孩子的年龄及程度而定。

  用筷子摆出数学——①排序:家长给孩子一把长短不齐的筷子,让孩子按照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将筷子排成一排;②推理:准备10根长短不齐的筷子,家长按照一定规律摆出4—6根,如:长∣短∣长∣短,然后让孩子根据规律接着摆下去;③摆图形:准备数个一般齐的筷子,用筷子边摆边教孩子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基本图形,引导孩子发现各种图形的特点,并适时提出问题,如:“三根筷子能摆出什么图形?”然后让孩子自己试着摆出来。

  通过玩这些,孩子不仅了解并运用了长、短以及几何图形等数学知识,同时,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手、眼等感官的协调能力也都获得了很好的训练。

  澡盆里面知识多

  澡盆里面也有知识?当然!传说著名的浮力定律就是阿基米得在澡盆中发现的!如果孩子坐在澡盆里既能尽情享受玩水的乐趣,又能学到不少知识,那给他洗一次澡可真够值的!

  用自己的身体和瓶子感受浮力——准备一个空瓶子。引导孩子发现水的浮力,例如问问他:“躺在水里和躺在床上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你不能漂在水面上而空瓶子却能?”让孩子边做边体会。还可以让孩子做几个实验:试着让空瓶子站在水面上,看看能不能做到?怎样才能让瓶子沉下去?还有哪些东西能像空瓶子一样飘在水面上?

  吸管也能吹出科学——准备几根粗细不同的吸管、肥皂水和一个空瓶子。家长通过提问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并且动手操作找出答案,同时也要善于接纳孩子的提问。这些问题可以是:“怎样才能用吸管吹出泡泡?”“怎样才能吹出大泡泡?”“泡泡是什么颜色的?”“怎样吹出有声音的泡泡?”“为什么堵住瓶口就吹不出泡泡了?”

  也许,孩子暂时还理解不了什么叫浮力、气压、表面张力等等,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会对用手、眼、身体等协调工作后得出的实验结果产生浓厚兴趣,并留下深刻印象,这必将为他日后形成科学概念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孩子在用眼睛看、用手操作、用身体接触的过程中,他会细心观察,用脑思考,提出假设,不断检验,失败重来……这些科学的态度和素养对孩子来说不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吗?

  衣柜也能藏学问

  衣柜里的衣服五颜六色、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有薄有厚,有软有硬……这些都是让孩子学习的好素材。

  摸一摸,比一比——准备一年四季的衣服各数件。让孩子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来感知衣服的薄厚、软硬,然后闭上眼睛边摸边猜哪件薄哪件厚,哪件软哪件硬,再睁开眼睛对照一下。在这个活动中,家长充当裁判,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奖励,如连续猜对三次可以得到一块饼干等。

  用衣服学测量——准备几件长短不一的衣服、裤子和一把直尺。先让孩子用眼睛目测衣服、裤子的长短,然后告诉他最准确的办法是用尺子量一量。教孩子量衣服之前要引导他认识直尺,让他用眼睛观察尺上的刻度,再用手摸一摸。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介绍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

  整理衣服学归类——准备一年四季的衣服各数件。让孩子按照衣服的颜色、长短、薄厚、软硬等分类。同时,家长也可以将衣服分出几类,让孩子通过看、摸、量等方式说一说每一类都是按什么分的。

  这些利用衣服的玩法使孩子的目测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均获得了良好的训练。同时,眼睛和手等感官也变得越看越灵活,越摸越敏感。

  以上几组教育方案,或者叫玩的方案,都是在居家生活中就可以用的,简单易行,可供借鉴。也希望家长能因此获得些启发,从而举一反三,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有趣的教孩子知识以及培养孩子能力的方法和方式。

  专题9——指尖流动着智慧

  一般来说,运动分为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精细运动。像上一节里介绍的弹跳运动,就属于典型的大肌肉运动,而精细运动主要指手部的运动。常言道:“十指连心,手巧心灵。”这是因为人体的不同部位在大脑的皮质层中均占有一个相应的运动区,该区域的大小不以身体部位的大小而定,而是与该部位功能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比如大拇指虽小,可它在大脑皮质层所占的“领土”几乎比大腿多10倍。手指的活动越多,动作越精细,越能刺激大脑皮质产生兴奋,从而越能使思维变得活跃。大脑在受刺激后又会反过来调节手指的灵巧性和协调性。就这样,手与大脑相辅相成的互动便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可见手对大脑的作用非比一般。所以,家长必须格外重视孩子手部的运动能力,想方设法帮助他打造一双灵巧的手。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不仅大肌肉运动,手部精细运动也可以并且应该从婴幼儿时期就进行训练,训练得越早,对促进大脑发育的效果越好。因为手先于嘴会“说话”,手部的训练可以从交流开始,这就是在“手势语——孩子与人交流的第一种工具”那一节里面提到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能够提高孩子精细运动能力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家长做什么呢?很多时候,最好的做法是——家长不要做!换句话说,即“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让他:

  自己的玩具自己抓;自己的车把自己握;自己的铃铛自己摇;自己的饼干自己捏;自己的糖果自己剥;自己的勺子自己拿;自己的小碗自己端;自己的瓶盖自己盖;自己的小脸自己洗;自己的毛巾自己挂;自己的帽子自己戴;自己的拉链自己拉;自己的鞋带自己系;自己的扣子自己扣;自己的积木自己搭……千万别小看这一抓、一握、一摇、一捏、一剥、一拿、一端、一盖、一洗、一挂、一戴、一拉、一系、一扣、一搭等动作,这些几乎囊括了3岁以前所有能产生显著效果的手部精细运动,家长尽管放开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只在一旁做个热心的观众,不时给孩子鼓励和赞扬就可以。假如家长因为怕孩子太小做不好、怕他受苦,从而包办代替的话,无疑就会使孩子错失练习手指的良机,这势必造成孩子精细动作发展缓慢,严重的还很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既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又能让家长省事,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三全其美”的好事,不试试,未免就太可惜了!

  用笔画出智慧

  画画几乎是一件让所有孩子都情有独钟、永不厌烦的活动,这项活动能给孩子带来许多收益。通过画,孩子首先可以收获快乐,其次能够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使精细运动获得很好的发展,从而最终开启心智。所以,画画是最不能让孩子错过的活动之一。

  在孩子1岁时就可以交给他一支小画笔,让他在纸上随意画。孩子不一定会握笔,只要能拿住笔在纸上画就行;也不要管他画成什么,只要画出来就称赞他。在这种任意涂鸦进行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尝试要求孩子画垂直线。家长先手把手地教孩子画,然后画好一条垂直线,让孩子模仿画。等孩子能够独立画出垂直线了,再进一步教他画水平线,接着画十,画圆。在教孩子画这些基础线条的时候,可以想办法增加这项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引导孩子根据线条展开联想,比如把画垂直线当成画下雨,把画水平线当成画路上让行人过街的斑马线,把画十当成画救护车,把画圆当成画太阳或烧饼等等。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彩色笔,如蜡笔、油画棒、水彩笔等。当孩子熟练掌握这些线条的画法后,就可以运用它们得心应手地完成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了。

  除了用笔画,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一些辅助工具,让孩子通过越来越灵活的手,将画作变成一件件漂亮、有趣的艺术品。海绵画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用海绵蘸上颜料,按在白纸上,然后用笔沿着按好的彩色印记勾出轮廓,再用筷子、毛线、牙签、树叶等蘸了颜料后在周围按上不同的图案作为点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6岁宝宝智力的培养
家长留意:聪明孩子独有的20种表现2013年02月18日 08:45 来源:凤凰网亲子综合
怎样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北大MBA妈妈早教经:玩的是运动 长的是智力
发育迟缓有错吗?2岁孩子被父亲捂死
家长们该如何抓住宝宝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