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草药的毒副作用

1.麻黄:其主要成份麻黄碱可作用于肺、心脏及神经系统,使支气管扩张、脉搏及血压增加,并可阻滞某些神经通道。有关报道过的主要副作用有休克、胸痛、心动过速、神经损伤,记忆丧失、恶心、呕吐、乏力、冷汗等.

2.薄荷:其有效成份胡薄荷酮易引起胃肠道出血,并可破坏肝细胞、抑制凝血。大剂量应用可引起流产.

3.人参:人参对抗抑郁剂及镇静剂可产生协同作用,疾病急性期及精神疾病患者不宜使用,大剂量人参可引起血压上升、失眠、抑郁及皮肤损伤。

据资料报道: 

1,直接损害肾小管的中药有:苍耳子,鸦胆子,白果,蓖麻子,马钱子,雷公藤,斑蝥,铅粉,雄黄,轻粉,朱砂,山慈姑,木通,泽泻,生蜂蜜,川楝子.

2. 直接损害肾小球的中药有:苍耳子,雄黄,斑蝥,雷公藤,桂皮,防己,蓖麻子,松节等.其中斑蝥小计量可损害肾小球.中等量主要损害肾小管.

3 .致溶血反应对肾功损害的中药有:海马,独活,水蛭.

4 .引起肾炎改变的中药有:土荆芥,槟榔,大蒜,鸦胆子,防己,芦荟,白头翁,巴豆,牵牛子等.

警惕中药毒副作用

陆基宗

几千年来,中草药一向被国人认为“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

近十多年来,某些中草药的毒副作用(特别是中草药肾损害),引起

了国内外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一些有利尿、活血化瘀、芳香

走窜及有剧毒的药物,如木通、雷公藤、斑蝥、草乌、马兜铃、雄黄、

朱砂、蜈蚣,及多种中草药所谓“偏方”、“秘方”等,若使用时间

过长、剂量过大,均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医药界称为“中草药性

肾病”。其临床表现为:腰痛乏力、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尿频尿急、

无菌性脓尿或血尿,肾功能不全和血糖升高等。

实际上,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不但不否认中草药的毒性,而且对

中草药的副作用和毒性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如规定配伍用药的“

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小儿和老人的用药禁忌等。在《

中国药典》中,将有毒的中草药按三级划分,分别注明为“小毒”、“

中毒”、“大毒”,有些药物还特别注明了其肾毒性及肝毒性,规定

了用药注意事项。

因为药物大多都是通过肾脏排泄的,若用药种类太多、剂量过大

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而有的中草药对肾脏直接有毒性。即使像益母

草、芦荟和胖大海等传统上认为“无毒”的中草药,如使用不当、过

量使用,也会出现毒副作用,这就是用药的辩证法。

据有关方面统计:中草药性肾病的原因与过量使用、重复用药、

长时间服药、擅自应用游医偏方等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民间滥用中

药所谓“偏方”、“秘方”。一些慢性病、疑难病和顽症,如慢性肾

炎、尿毒症、哮喘病、慢性肝炎、老慢支、肝硬化和肿瘤等,中医常

常采用“以毒攻毒”的治疗法,由于中草药治疗没有明确的时间期限,

故导致长时间、超剂量服用有毒中药,从而增加了“中草药性肾病”

的发病率。

据近十多年笔者统计:正规杂志上报道的中草药导致肾损伤、肾

功能衰竭案例有20多种:如雷公藤、木通、马兜铃、草乌、雄黄、朱

砂、全蝎、鱼胆、蜂毒、砒霜、巴豆、苍耳子、棉酚、山慈菇、苦楝

皮、天花粉、土贝母、牵牛子、芦荟、益母草、土荆芥、海马、昆明

山海裳、野百合和使君子等。其中典型的为:过量应用木通致急性肾

损害,严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雷公藤(含有雷公藤碱)

能直接损害肾小管,出现蛋白尿、血尿、尿素氮升高、电解质紊乱等,

大剂量可导致快速死亡;汉防己和厚朴均含有马兜铃酸,能直接损伤

肾小管及肾间质,致肾性糖尿病和低分子蛋白尿及肾小管酸中毒,严

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斑蝥为辛寒大毒之品,有破血散瘀、蚀肌

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所含斑蝥毒、斑蝥素有毒,外用或内服斑蝥

能直接损害肾小管,可致中毒性肾炎,并伴有血尿、蛋白尿,严重者

可致急性肾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巴豆、芫花可致溶血性尿毒症等

等。

“中草药性肾病”重在预防。首先必须根除传统的“中药无毒”

的错误观念,不滥用中药,用药严格遵照医嘱,特别是对上述有一定

毒性的中草药。不随意轻信民间的所谓“偏方”、“秘方”,抵制形

形色色的假药和劣药。○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陆基宗 (2005.08.25  5版) 

滥用惹祸 中药顶罪   

王建影

近日,龙胆泻肝丸事件又爆新料,再次引发人们对两年前这起中

药事件的追忆。我们在同情患者不幸遭遇的同时,不禁要问:中药为

何这样毒?被老中医使用多年的良方,怎么突然“变脸”?但是中药

专家却认为,这主要是“滥用”惹的祸。

北京积水潭医院中药房主任翟胜利介绍,龙胆泻肝丸是已有300

多年应用历史的一种常用中成药,原处方以木通入药,后因资源短缺

等原因,生产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内容,用关木通

替代。而关木通中的马兜铃酸成分可能导致肾损害。药典方中的关木

通剂量很小,按常用剂量短期内使用不大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损害。但

马兜铃酸可在体内积蓄而引起慢性肾损伤,即使常规剂量长期使用也

可引起肾衰竭。因此,对使用龙胆泻肝丸慢性疾病的患者,就会产生

不利的影响。但是,一些药品生产厂家在说明书中未将木通之名改为

实际名称关木通,而且未说明其具有肾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也没有

告诫用药者不宜长期使用。

在媒体披露的龙胆泻肝丸事件中,有的患者服用龙胆泻肝丸时间

长达一至两年,短的则两三个月。翟胜利认为,服用时间如此之长,

正是肾功能遭受严重损害的关键。翟胜利介绍,龙胆泻肝丸主治肝胆

湿热证,一般用药3~5天即好,药即停,如果症状无改善也要考虑换

药。针对患者“上火”时服此药,翟胜利认为绝非如此简单。“上火”

还分胃火、肾火、肝火等许多型,中医要辨证才能正确施治。翟胜利

说:“关木通有毒,药书上写得清清楚楚。中药的很多成分都有毒,

正规的中医不会让患者服用那么长时间的龙胆泻肝丸,使用时都很慎

重,也会向患者交代不可久服。之所以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滥用中

成药是祸根。”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综合医院,患者手中的大部分中成药并非出

自中医处方。一方面,许多西医认为中成药安全,就相对放宽适应症,

并随意加大用药量、延长用药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对中药认识不清,

患者一味追求安全、有效,“凭经验、按习惯用药”成为患者自主选

用中药的理由。对此,翟胜利反复强调一点:患者使用中成药一定要

遵医嘱,“是药三分毒”里面有血的教训。此外,翟胜利还建议,西

医要经过培训后再使用中成药,毕竟中药的疗效是建立在中医辨证施

治理论基础之上的,而且中药的安全是以合理使用为前提的。

针对中药陆续出现的不良反应,翟胜利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种

药的耐受性不同,有特殊体质的人可能用一点点就有很大反应,所以

不能因为出现不良反应就简单地将一种药“封杀”。尤其是像龙胆泻

肝丸这样的经典方剂,出现问题后更不能急于否定,要分析原因后再

下结论。

时隔两年,龙胆泻肝丸事件依旧受到广泛关注。许多中医仍在为

名方蒙屈而深表惋惜;不幸的患者依旧要为昨日的不幸付出健康的代

价;受到众多谴责的制药企业可能也难逃官司的纠缠。如今,三方俱

损的结局不得不令众人深思,要将中医中药文化发扬光大,是否应该

从保护中医药做起?翟胜利说,合理使用中成药,规避恶性事件的发

生,正是每位医生的责任。不要让中药再次成为无辜的“替罪羊”。 (2005.08.02  5版)

中药伤肝病例不少 "天然药物"纯属误导

目前中药所致肝损伤约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总病例的4.8%~32.6%。在日前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上,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刘平教授提醒公众注意中药肝损伤的问题。

刘平教授指出,对中药可能造成的药物性肝病必须有充分认识。

究其原因,除了培植药材中农药的残留和品种混淆以及乱用、误用等因素外,中药本身的毒副作用也不可忽视。由于肝脏是主要的生物转化场所,因此容易受到植物药的损伤。可导致肝损伤的中药既有与化学药肝损伤的类似之处,也有中药的某些作用特点,比如何首乌、蜈蚣粉、金不换等,可能会引起免疫变态反应导致急性肝炎,其特点是潜伏期通常较短;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苍耳子等用于抑制免疫反应、抗风湿的中成药所引发的肝损害则常表现为中毒性肝坏死。

同时,对中医药的认识存在误区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中药伤肝“推波助澜”。如“天然药物无毒性”的宣传误导使有的人将中医药作为保健品长期服用,出现毒副作用则是必然的。实际上历代本草、医书及现代教科书都对此有明确论述,如破瘀散结的中药就不宜久服,久服易伤正气。另外,没有按照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基本特征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药物制剂及原生药的质量控制不佳,乱用、误用或剂量过大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刘平教授认为,中药引起肝损伤应引起充分重视,做好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有关资料的收集,及时发现、处理并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应用中成药应注意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点,药随证变;加强中药生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2005年11月04日 (慧聪网)  19

中医药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两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关于中药安全性问题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引发了人们对中药安全的疑虑。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在本届药师周大会上指出,造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源是不能正确使用中药;为防止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合理应用至关重要。

不能当西药使

中医临床治疗的特点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具体说就是"辨证论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有针对性的治疗。必须先将病证性质和部位搞清楚,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不进行辨证,将中药当作西药来使用,则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就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更有人将中药作西药用,遇到高血压就用钩藤、草决明、夏枯草;见到细菌性感染,则施以黄芩、银花、地丁。张伯礼说,若是虚阳上越型高血压,或是虚寒性细菌感染者,用了这些药不但无效,还易引致不良反应的出现。

目前,国外使用中药通常不考虑中医的辨证论治,而是按着西医西药的诊断、治疗思维模式来使用中药。张伯礼举例说,在日本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肝炎,自1994年厚生省医疗用药评价认为其能够改善慢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日本的医生们便不顾中医辨证的方法,将其作为治疗肝病的常用药物。据日本调查,近年来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中128人发生间质肺炎,死亡16例。日本学者分析其原因,认为主要是误用误治的结果。同时也认识到小柴胡汤有伤阴作用,而慢性肝炎患者有邪热伤阴证时,不应用小柴胡汤治疗,更不能将小柴胡汤当作滋补剂使用。

忌不合理配伍

中药方剂和复方的区别就在于组成该方的群药是有序的配伍还是简单的相加。丰富多彩的配伍方法和理论,是中医方剂的优势、特色和技术关键,也是保证方剂高效低毒、增效减毒的基础;反之,不注重配伍则可能产生减效增毒的作用或容易发生毒副作用。张伯礼列举了一些现代文献中记载的关于配伍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案例,如金匮肾气丸与通宣理肺丸共用容易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因为含乌头碱类与麻黄合用时,会增加对心血管的毒副作用,麻黄可加剧乌头碱类的毒性反应;而和含朱砂的制剂 (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共用则可导致互不相溶的汞碱中毒,引起肾脏损害和消化道反应。

疗程不宜太久

药物有毒无毒,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剂量和疗程。剂量不但直接影响疗效,而且还关乎安全。有人曾做过统计,122例中药中毒者中,服用药物超过正常剂量数倍至数十倍者有107例。

除了剂量过大容易引起药物中毒外,张伯礼指出,临床中疗程不合理更是一个常见而且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他在近来就遇到一例这样的患者:一位老者因患慢性胆囊炎,长期服用清肝利胆、苦寒解毒的中成药,日久患者逐渐出现了头昏身重、神疲无力和腹胀食纳不佳等症状。张伯礼认为这是苦寒过甚,损伤脾阳所致。

他认为,即使是慢性病,病程延绵,需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也要在药物的选择及配伍上谨慎思考。常用的中药或制剂中含有有毒的物质,更不宜久服和多服。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片)、牛黄清心丸等。

中药来自天然,千百年来的经验虽然证明中药基本是安全的,但是部分中药应用不当也会出现不良反应,有些甚至会带来很严重的危害。因此,张伯礼在大会上呼吁,应当重视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报告。因噎废食、全面封杀中药的态度不足取,应加强合理应用中药的教育,积极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机制的研究

是药三分毒”,有些中药不仅有毒,而且毒性甚烈,比如中药中的砒霜、巴豆、川乌等,都具有相当的毒性。即使是人参、黄芪等常用滋补药,过量久服或有肺热痰多、咳嗽气急、头晕目眩、失血初起等症者,服用后也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中药的毒性也是相对的,选药得当、炮制合理、用量适度就可以化毒为益,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相反,滥用乱用、随意增量,则可使原本无毒的药物有害于人体。

具有肾毒性的中药

某些中药确实具有肾毒性,过量或是肾功能不全者,要谨慎使用。

常见的有苍耳子、鸭胆子、常山、白果、篦麻子、马钱子、半夏、雷公藤、班螫、铅粉、铅丹、密陀僧、雄黄、砒霜、白降丹、轻粉、水银等。

上述药物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甚至发生广泛的近曲小管坏死。(资料引自实用毒性中药学扬芬明1992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以身试百药当心肾衰竭》中提到红丹《红丹》此药为由水银、火硝、白矾、皂矾、雄黄、朱砂炼制而成的汞制剂。主要成分为氧化汞(HgO),及少量二硫化砷(As2S2)有毒,仅可外用,急性中毒者可见肾肿大、皮质增厚肾小管上皮肿大坏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药学对中草药毒性的认识
柳江华:从附子中毒谈中药的有效安全应用
正确对待中草药的肾毒性 赵玉庸
哪些中药伤肾应该引起注意|【 易与中医 】
是药三分毒 毒副作用与使用不当有关
3种中药被《国家药典》禁止,有肾毒性还致癌,中药避免三个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