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提醒】2013精彩展示《我骄傲我自豪》之
 本帖最后由 阿松哥哥 于 2014-1-24 10:37 编辑

关于灌肠疗法虽然有些东西已在临床经验交流] 《灌肠疗法交流讨论》专题活动中谈过,但都较零散,现就灌肠疗法的开展进行整理、总结并参与《我骄傲我自豪》活动。

    灌肠疗法是近几年逐步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治疗方法,即将液体药物从肛门灌注或滴注于大肠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避免口服药物的口腔、胃部、肠道的刺激,或可减少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如:小儿上感、小儿肺炎、小儿肠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等。经过临床证明:直肠滴入疗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配方灵活,适应症广,吸收迅速,疗效好、无痛苦(尤其适合口服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投资小、回报快,非常适合基层门诊和卫生所的医务人员学习、掌握和使用。

       直肠注入(滴入)的操作方法:

将药物加入玻璃杯(瓶)中用开水适当加温并搅拌均匀,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吸取药液后接上导尿管或输液管(可以使用恒温器和一次性使用直肠给药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取俯卧位,婴幼儿让家长抱着,趴在家长腿上,抬高臀部,用手指(戴上手套)轻轻按摩患者肛门1分钟,让患者肛门括约肌放松,将导尿管徐徐插入插入患者肛门,将药液缓慢推入(滴入)直肠内(推入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推入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小儿还可能迅速将药物排出),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应该掌握以下要点:


1.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


2. 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


3. 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均可出现便意。


4. 根据资料报道,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吸收2/3,一般情况下,直肠给药超过20分钟而排出药物者,可以不用重复给药。


5. 药物片剂一定要研细,防止堵塞导尿管


6. 需要做皮肤过敏实验的药物,必须在皮肤过敏实验阴性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该药物。直肠用药后,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则按药物过敏反应尽快处理。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


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   儿童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


成人一般插入10-----20厘米    儿童一般插入5-----10厘米


注意事项: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等均应禁用本方法!


现将我常用的灌肠组方提供如下:

小儿上感处方:

清开灵针

利巴韦林针

地塞米松针

布洛芬颗粒(地米、布洛芬颗粒发热时用)。

       小儿上感咳嗽处方:

头孢曲松钠(过敏换其他)

利巴韦林针 盐酸异丙嗪片  安茶碱片  甘草片  克刻敏

       小儿肠炎处方:
   黄连素(10~15 mg/kg),思密达(1岁以内每次应用1袋,1岁以上每次2袋),山莨菪碱(0.2 mg/kg)。
   小儿腹泻处方:
   潘生丁片

多酶片

苯乙哌啶片

鞣酸蛋白

思密达。

混合研细。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处方
    氟哌酸

痢特灵

思密达

混合研细。

以上处方药物用量均需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确定。与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至15-20ml。





        成人慢性结肠炎组方:
    1.菊花30g,白术15 g,防风10 g,甘草10 g,白芷8 g,米壳15g。便血重时加云南白药适量,溃疡较广泛者加雷公藤6 g。上药水煎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去渣,再回锅浓缩至60~80ml,以药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连续10天为1个疗程。
    2.苦参5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每夜临睡前保留灌肠。连续14天为1个疗程。
    3.柳氮磺胺吡啶(SASP)4~6g、氟美松5~10mg、甲硝唑100ml、利多卡因50~100mg混合于100~150ml生理盐水,每夜临睡前保留灌肠。连续14天为1个疗程。
    我是2013年上半年通过培训学习灌肠疗法的,培训学习后我就开始摸索,并在网络及各医疗杂志中留意有关灌肠疗法的知识,然后在10月份才正式开展的!刚开始经常手忙脚乱,也碰到过在灌肠治疗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都挺了过来,并逐步的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肯定。所以我认为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操作方面要轻柔、细心,避免粗暴、粗心,要有无菌操作观念,同时在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暑防热冬防寒,做好防护措施;病人选择方面要牚握灌肠疗法的禁忌症,先选择关系较好、病情较轻、诊断明确的患者开始,慢慢的积累、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灌肠配方组成方面无中医药经验的可以先用西药组成配方进行(应注意药物的配伍、使用禁忌及用量),同时留意学习中药配方组成(要认真学习好中医知识,要辩证施治,注意寒热虚实等);逐步完善从而将灌肠疗法更好的开展、应用于临床。




回复摘录
直肠滴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方:
方剂:麻黄3G   地龙10G   杏仁6 G   瓜蒌12 G   制南星5G   五味子10G   桑皮12 G  黄芩9G    川贝母6 G   金银花10G      石膏12G      鱼腥草15 G   甘草6G
用法:将上药加水500ML,浸泡30分钟后,开始煎,浓缩至200ML,取汁装瓶备用,3岁以下取煎出药汁15-20ML:3-5岁取20-30ML,5-10岁取40-60ML。直肠滴入,每日2次。


    有效的,对于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型有消化不良、疳积、病毒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对于感染性腹泻,绝对需要输液治疗,单纯的使用灌肠止泻,会使中毒性痢疾发病的可能性增大。针对以上种类的腹泻,可适当选用醒脾养儿颗粒、涩肠止泻散、化积口服液、藿香正气软胶囊、蒙脱石散、金双歧、丽珠肠乐、消旋山莨菪碱片等按需给药,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地芬诺酯这东西,能不用最好不要用,说明书上绝对禁忌的东西,那就是权威,最好不要去触碰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肠滴入
用灌肠方法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小经验 儿科讨论版 基层医生网
用灌肠方法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小经验
直肠滴入疗法整理集 直肠滴入(灌肠)
[转]关于小儿直肠给药的适用症实用资料_麦网健康
中药灌肠 (第一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