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和现实选择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和现实选择

曹晔

【内容提要】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总结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对进一步促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 键 词】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发展历程/发展对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问题,但到了90年代后期以后,国家并没有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致使职业教育师资处于最薄弱的状态。重新认识和审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回顾

1.产生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没有专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院校,职业院校师资主要是从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选留后由职业学校在实践中进行培养。如1952829,教育部发出的《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中指出:中等技术学校为培养技术课师资,得配备成绩优良的毕业生为技术课助理教师。”19553月,在劳动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技工学校校长会议上提出有计划地培养新师资并指出:新教师的培养,目前主要应从技工学校的毕业生中选择优秀者,留校或送工厂在实际工作中有系统地培养。”19594月,全国技工学校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为了满足技工学校不断提高与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培养新教师和提高现有教师水平。在技工学校较多的地区,应争取选择条件较好的技工学校附设师资培训班,招收技工学校优秀毕业生,在经过两年或三年的培养,使他们成为一批新成长的教师。此后,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劳动部着手在上海、天津、辽宁、河南筹建四所技工师范学院。但在1962年贯彻中央关于缩短工业、文教战线、压缩城市人口中均已停招。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劳动总局在吉林、山东、河南、天津各建一所技工师范学院。1982年经过调整,并报国务院批准,停建河南、山东两所;将吉林一所下放到吉林省,由地方兴建,主要为当地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培养师资。天津一所继续由劳动人事部主办,改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为全国技工学校培养师资。为了培养和轮训师资,1979年以来,许多地区如浙江、黑龙江、北京等省市,相继建立培养和轮训教师的基地。至此,我国有了专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

1980107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指出: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要有计划地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师资。省、市、自治区应积极筹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各地师范院校和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应开办专业课教师培训班。1985年5月2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师资严重不足,是当前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突出矛盾。各单位和部门办的学校,要首先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专业技术师资问题,同时可以聘请外单位的教师、科学技术人员兼任教师,还可以请专业技师、能工巧匠来传授技艺。要建立若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关大专院校、研究机构都要担负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务,使专业师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1986年6月26,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进一步指出:“理论课教师主要依靠现有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解决。有关大专院校有计划地设置职业技术师资班、专业或系,纳入高校招生计划,为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师资。高等师范院校,应根据学校师资、设备等条件增设相关或相近专业的职业技术师范系、科、班,担负起培养部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师资的任务。19841988年,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北京联大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10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此外,一些省在高等院校设立职业技术师资班、专业或系来培养职教师资。截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职业教师师资培养体系初见端倪,初步形成了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校的职业学院(系)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此后,这一体系逐步加强,例如,1995年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同意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一九九五年招收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通知》(教学司[1995]20号),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开始招收职教师资班,招收师资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1998年原广东民族学院改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方面,如有4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被合并到其他高等院校,分别是上海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94年被合并到上海师大,成为现在的上海师大奉贤校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96年被合并到河北师大,成为现在的河北师大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被合并到山西师范大学;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被合并到浙江万里学院,有的已不再从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工作。2001年,原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委员会秘书处在教育部师范司的支持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和教委和教育部直属71所高校及全国中等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中的有关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截止到2001731,全国共有32所普通高校建立了职业技术教育(或师范)学院或职业教育系承担职教师资的培养工作。目前,这32所已有部分不再培养职教师资,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只剩下8所。

2.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主要特色。1986626,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或师资培训中心担负培养空白、短线专业及需要量大的通用专业教师。”“为了尽快解决职业中学的专业课师资问题,当前高等专科学校(含现有职业大学)要用主要力量来担负专业课师资的培养、培训任务。1987年1月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进一步明确:“现有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要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培养专业课师资,高等师范学校和其他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也要承担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培养师资的任务,并列入国家计划。可以从四年制中专和技工学校中选留优秀毕业生,经过进修和提高,担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实习指导教师,还可以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上选调有实践经验和一定文化程度的能工巧匠担任这类教师;可以选派一些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以加强短缺薄弱的专业。1987年3月24,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暂行规定》指出:“为适应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加速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在国家核定培养职业技术师资的招生计划中,安排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少数优秀应届毕业生升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任教。”“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课师资班,招收中等专业学校应届毕业生,采取中专校保送、招生学校复审的办法。这一政策不仅改变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生源结构,而且在局部建立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沟通的机制。198915劳动部颁发了《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单独制定了技工学校师资培养培训的文件。《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单独或联合办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科学校、进修院校或培训中心,也可以委托普通高等院校开办师资班,培养职业技术后备师资。”“各地区、各部门可以从高级技工或技师培训班、技工学校优秀毕业生中选择一部分人,经过教育理论、生产实习教学法以及有关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后,充实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1995年12月15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职教师资班学生享受师范生待遇的通知》中指出:“这类师资班的学生,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教人[1995]81号)的规定:国家对师范生免收学费,并实行专业奖学金制度,这一方面明确了职教师资班是师范生,另一方面指出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范生。

从以上政策不难看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普通师范教育不同,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从兴办之初,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从学校类型来看,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有普通高等院校的职教学院(系);从层次来看,有本科院校,也有专科院校,有重点大学也有普通一般院校。第二,招生对象重视从中等职业学校选拔优秀毕业生。人的职业技能形成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同时,从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院校大多办学条件相对不足,为了有效地培养职业技术师范生,选拔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可以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第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分工比较明确。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类型和教师类型的多样,培养的单位种类也较多,不同类型的教师要求的培养条件不同,不同培养单位的条件又各异,明确分工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针对性,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率,而且有利于各类教师的均衡发展。第四,中等职业教育师资教育是一种专业性的师范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是一种专业教育,而普通高等院校通过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其教师得以有效地培养。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是一种高中阶段的教育,普通高中有专门的培养机构。可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既有高等教育的专业特性,又有高中阶段师范教育的属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不是可有可无的,职业教育师资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师范教育的专业师范教育,有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开展以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课师资,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师范教育体系的开放,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像以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设置的有限性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快速变化之间的矛盾。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有13个大类、270种专业,而从目前我国办学规模最大的8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业设置来看,8所学校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覆盖率仅为23.7%,且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第三产业的专业(见下表)。普通高校的二级职教学院(系)大多数设置五六个专业,覆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比例更低。另外,职业技术示范院校专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调整变化快。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难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快速变化的需求,致使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尤其是传统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的人数越来越少。

2.培养时间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多年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体现技术性、师范性、学术性三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从总体上来看,由于目标的多样性,在四年的时间要把三性做强,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可能的,致使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长期以来处于若隐若现的状态。其结果是使学生在学科理论上不如普通高校学生的,在专业技能上不如高职学校学生的,在教育技术技能上不如普通师范学生的”①

    

3.办学条件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时间比较短,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大多是由中专或专科院校改建的,缺乏历史积淀。虽然1997924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对现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要努力增加对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投入,争取到本世纪末使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包括校舍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基本标准;使学校所开设专业的办学水准普遍达到本科水平(培养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除外);使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但从实践来看,国家或各省都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一政策,多年来没有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建设,办学条件仍然是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和师范院校中最薄弱的(除了新近成立的本科院校)。而职业教育需要较多的投资,如果培养院校办学条件不足,培养出的教师连生产中最常用的设备都没操作过,就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国家和地方政府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投入的大量资金,其使用效果、效率和效益就可想而知了。

4.社会地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普通师范教育培养对象从小学到高中,培养机构从地方到中央,体系完善,数量颇大,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每省一所,最多两所,且大多数还是二级学院(系),处于弱势地位。在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方面,各省大多有分工比较明确、体系比较完整的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定位是技术性和师范性,技术领域难以做强,科技和各业务部门不可能把重大科技任务委托给他们。在普通高等院校中,职业教育学院从人员配备到办学条件都是各个二级学院中最薄弱的,不仅硬件如此,而且生存环境极差,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成果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标准来要求,不仅抹杀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比较中也使得职教学院自觉低人一等。然而从社会需求来看,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为14847所、812.11万人和2087.09万人,而全国普通高中分别为15206所、837.01万人和2476.28万人,几乎与普通高中相等;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高职高专招生人数与本科院校招生人数大致相等。这些数据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已占据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经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托起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已经被历史赋予了重任。

5.事业发展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职业教育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而且具有联系广泛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正处于加速发展和快速转型时期,客观上也需要加大研究的力度。然而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仍存在着研究机构不健全、研究基础薄弱、研究力量弱小、研究水平不高等问题,使得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所需要的基础性科研资料不具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所需要的国内外经验和做法缺乏完整系统的介绍,实践中创造的一些有益经验得不到有效归纳总结和升华,走在实践之前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更是难得一见,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与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需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虽然走过了30年的历程,为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工作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师资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且越来越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工作。

1.建立示范性技术师范大学。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不仅没有完善的体系,而且也没有一所大学,与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战略重点的地位极不相称,不利于改变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不利于引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工作,不利于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规律和模式。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完全按照普通高等院校升入大学的标准来评价他们,而要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遵循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合理布局的原则,全国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几所技术师范大学,实行省部共建,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规律,引导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2.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供求矛盾。不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得如何大,专业设置得如何多,也不可能适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快速变化的需求。我国在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上,积极吸收了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进入21世纪,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降低,依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来培养师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和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多等原因,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引入新教师越来越倾向于研究生毕业,为此必须改变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在本科阶段,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继续办好已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3年高职+2年本科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从高职院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接受2年的师范本科教育,这样既可以解决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固定性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变化快的矛盾,也可以借助高职院校尤其是100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良好的办学条件来缓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条件较差的矛盾。这种分段培养,变过去的4年教育为5年,既可以突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技术性,也可以体现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同样,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也可以采取分段培养的模式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生源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表现为非职业技术教育类专业生源较多,培养的学生很难充实到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中,极大地制约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研究生生源结构、缩短学制,建立“4年专业教育+2年或3年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建立优惠政策,鼓励具有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职院校及其以上优秀毕业生或5年以上企业专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报考2年制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无论是“3+2”的本科教育还是“4+23”的研究生教育,由于实行分段培养,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主要开展师范教育,这样每年可根据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师资的用人需求,确定本科或研究生的招生专业,能够比较快地满足职业院校急需的专业课教师。

3.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从2003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中央投资100亿元实施四项计划,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各省市也均加大了对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的力度。据统计,20032008年,仅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约100亿元,重点支持了1396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20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而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院校没有被国家和各省市纳入支持范围。从现实来看,由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的社会环境较差,通过科研项目、社会服务等途径进行社会融资的能力十分有限;发展中为了适应职业院校专业调整的需求,经常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设置新专业,致使办学规模不断扩张,有限的资金使他们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由于缺乏历史积淀,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不断引进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和筹办研究生教育等,学校没有多少精力和财力来改善办学条件,使得办学条件与培养双师型师资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国家加大对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支持和投资力度。

4.加大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从建立以来,积极探索自身的办学模式,但由于没有脱离普通本科院校或普通师范院校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并不十分明显,没有形成社会认可度较高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张,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到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的人数比例反而在下降,个别院校的比例极低,据此有人提出这类学校要不要办的疑问。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不是要不要办的问题,而是如何办的问题。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业教育,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四年一贯制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满足职业院校对师资的要求,必须贯彻分段培养和多样化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来发展壮大自身,试行“3+2”“4+2”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是一种教学改革。从现实来看,近年来,许多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办学方向上举棋不定,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生对口就业率不高,与培养目标难以吻合,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又缺乏生存空间。与此相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各职业院校热火朝天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这种反差客观上进一步弱化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适应市场的能力。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教学课程为核心,探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课程和教学体系,更好地满足职业院校要求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

5.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机构。职业教育的研究要像普通教育一样,建立健全从国家到省、市直到职业院校的科研机构,定岗定编并加大事业经费支持力度。为此,首先要加大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研究力量,使其真正起到全国研究中心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我国地区差异较大的国情,在七大经济区域,选择一些研究基础和条件好、研究实力强的研究机构,建立省部共建的职业教育科研基地。其次,各省建立健全省级研究机构,省级研究机构可以依托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立。再次,各省的地级市要建立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最后,各职业院校也要建立相应的教学研究和督导机构。在建立健全机构和落实好编制及经费的同时,国家和各省定期要对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设立重大科研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来培养科研队伍,孵化科研机构。同时,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也要充分体现社会广泛参与的特点,要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人士,通过共同研究来解决一些需要多部门参与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注释:

①唐玉凤.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4):72

8所职技高师分别是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③关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国内多位学者提出了诸如“3+1”“3+2”

“4+2”等多种模式,本文旨在说明模式构建的原因,对模式本身不作详细探讨。

④七大经济区域是指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西北地区等。

 

【作者简介】曹晔(1963- ),男,内蒙古丰镇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经济。(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转自《教育与职业》()2010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愿意当职教老师的人越来越少了,谈谈职教师资培养的前世今生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本位回归与路径选择
双师型师资,不平坦的工科师范之路?
“双师型”教师队伍该如何打造
类型教育定位下高质量职教师资培育研究
新时代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定位及发展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