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现状分析

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现状分析

钱良智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研究中心课程开发制作部

 

【摘  要】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影响网络课程的质量。本文对国内网络课程界面设计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界面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网络课程 界面设计 现状

 

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课程的数量在迅速增长,课程建设已经从“无”到“有”,课程的质量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迅速提高。课程质量提高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对课程界面设计的重视和设计水平的提高。为了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现状,我们搜集了二十几个网络学院的五十多门网络课程,对它们的界面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一、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简介

网络课程界面是学习者与网络课程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媒介,学习者通过界面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进行控制、查询和操纵;课程则通过界面向用户提供信息以供阅读、分析、判断。

网络课程的设计是网络课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界面设计的好坏是决定网络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的界面不仅影响到课程本身外观,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引起和维持,而且对课程的可操作性和使用的方便性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界面能使网络课程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使学习者容易掌握和使用。而一个设计不当的界面,使学习者对课程产生排斥,使用不方便,导致迷航等。

界面的设计并不仅仅是美术的设计,它需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使用对象的特点,并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图形艺术、人机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这样设计出的交互界面才能够吸引学习者、方便友好,使学生能在自主、轻松的环境下完成网络课程的学习任务。

二、目前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的特点

我们搜集的五十多门网络课程中,基本上都在界面设计上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符合界面设计的一般原则,并考虑到了作为网络课程的特殊性,能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作风格不同的设计。

1. 界面简洁、美观、有亲和力,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学习者接触网络课程是从界面开始的,课程界面的美观与否,直接关系到网络课程的质量。协调美观的界面能吸引学习者,让学习者对课程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而简洁的界面则能够让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地使用课程。

大多数的网络课程,注意整体构图,界面生动、和谐,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审美感受中进入网络学习的世界。色彩搭配合理,整个课程的界面设计一般有一个主色调,整体色调统一协调;不同主题在突出差异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学习者的视觉容易疲劳;主题与背景的色彩有对比并且和谐,能吸引学习者注意力。很多网络课程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如流媒体技术,动态网页设计,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使学习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完美的视听艺术效果。界面在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时,各媒体元素之间搭配协调得当,和谐自然,突出重点,为学习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2. 屏幕布局合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合理的屏幕布局使网络课程条理清晰,易于使用。目前网络课程一般将屏幕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如页面标题区、内容呈现区、学习工具区、页面操作按钮区。在这种布局中,各区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教学内容、背景、菜单、按钮等按其重要程度在屏幕上进行了合理安排,相关功能的按钮分组排放,学习者能容易地辨认、找到同一类的信息。课程主从关系明显,主次分明,对于需要重点突出、主要强调的内容,安排在屏幕中心位置,或进行了突出显示,而对于次要的内容,如菜单、工具按钮,一般放在屏幕的四周。主体内容所包含的文字、图形、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对象,也都进行了合理安排,使屏幕的布局简洁、协调、美观,营造出符合教学设计目的的视觉环境,突出了主体内容,增强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注意力。

3. 根据网络课程主题的不同设计风格不同的界面,同一门课程的页面风格统一。

网络课程是传播教育内容的载体,课程的内容决定课程所采用的形式。界面设计需要考虑不同网络课程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思想。只有通过认真设计和充分的考虑才能产生优秀的界面,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如中央电大的《中国法制史》是将法律放到历史中去讲授,在进行页面设计时,以中国红为底色,配以中国古代法律的象征獬豸,体现了法律历史的特色。

不同的网络课程在格式、按钮设计、页面风格之间有所变化,另一方面,对于一门网络课程来说,是由很多不同性质的页面构成的,多数网络课程都对其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适当变化处理,但显示风格、布局、位置、页面色彩、人机操作方式等又保持了一致。例如,在不同的页面上,相同功能,相同操作,相同图标的按钮总是处于画面的同一位置,使整个课程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整个课程和谐完整。

4. 导航系统方便易用,灵活有效

学习者在使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时,需要一个良好的导航系统来帮助他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学习内容,能在任何时候准确地确定目前所在的位置,能了解当时浏览内容与其他内容在结构上的关系,而不致于发生迷航现象。大部分网络课程将课程的主要内容采用了树状的结构设计,让使用者以简单的方式跳转到它想要去的部分,导航定位既快速方便,又较少地占用屏幕空间,并有明确的当前位置说明指示,还可以对上级目录进行快速切换,能引导学习者高效地进行学习。有的课程更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使菜单可以方便地隐藏和显示,使屏幕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方便了学习者对内容的学习,而又不影响对内容主题的选择,如浙江大学的《法律基础》。有的课程能根据栏目不同、内容状态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浮动面板,如香港公开大学的《中文微型电脑应用》,这种动态的引导能更好地适合学习者,即时、智能地解决学习者的问题。部分网络课程设计有“书签”,可以帮助学习者记录其学习,便于今后学习时快速定位所需要的内容,充分体现出网络课程易用、方便的特性。

5. 交互方式多样,交互响应及时。

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交互的设计。交互设计除了影响课程界面的外观,更关系到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良好的交互可以使教学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得以顺利实现,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在目前的网络课程中,都非常重视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根据内容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交互方法,如按钮、链接、文本框、图片热对象等,交互响应及时快速,交互结果合理,形成较好的教学反馈。

6. 关注网络学习的特点,重视界面设计的细节问题。

在网络课程中,界面一般是以WEB页面的形式呈现的,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大部分能考虑到网络课程界面与软件的界面设计的不同,在界面的设计处理等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例如,页面的大小根据显示器显示分辨率的改变能作适当的变化。现在一般用户的显示器分辨率都在800*600以上,课程的界面设计时就考虑了800*6001024*800等不同分辨率下的显示状况,包括布局、背景图片的安排等。

网络学习是自主学习。虽然网络课程基本都是多媒体呈现,但文字仍然是最重要的媒体形式。因此,文字的呈现方式关系到学习者学习的效果和兴趣。网络课程一般非常重视页面上文字呈现效果,关心文字内容是否简洁、重点突出,屏幕上是否出现太多的文字,字体、字号是否合适,色彩是否统一、协调,底色与文字颜色是否搭配,努力使屏幕上的文字信息自然、悦目地映入学习者的眼帘,让学习者观看时不易感到视觉疲劳,能将精力放在阅读和思考问题上。

网络课程还充分考虑了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学习者虽然有丰富经验,有明确教学目标,但因为是成年人,在学习中也容易遇到困难,例如对概念比较陌生,不易巩固,因此很多网络课程中,将概念设为热字,点击它或鼠标移动概念上面时即出现相应的解释,解释的内容有的是纯文本,有的还是多媒体的声音、图像等。同时为了区别其它内容,将热字设为便于学习者辨认的特殊颜色。

三、目前网络课程界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在进行课程界面设计时不注意各元素的文件量,影响网络课程的下载速率

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可以丰富网络课程的界面表现形式,使网络课程看起来生动形象,增强对学习者的感官刺激,提高学习效果,但同时也影响了页面的下载速率。学习者上网访问网络课程时,受到下载速度的影响。虽然目前宽带网越来越普及,但仍应考虑到大部分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他们所能等待的时间限度。因此在界面设计时要考虑到一个页面中各种元素的文件量大小,控制网络课程的页面的总字节数。

现在的网络课程中,有的为了使页面美观,过多地运用渐变色;有的页面中采用较多无关的图像,而又没有进行优化处理。同样,在运用Flash动画时,没有通过适当的方式减少动画的文件量;视频和声音片断的时间太长,文件又没用流媒体的形式播放等。这些都增大了页面的下载量,使网络课程内容不能很快地到达学习者,影响了学习效果和质量。学习者很可能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产生烦燥的情绪,甚至放弃本次学习。

2. 一部分网络课程的导航设计有待加强和改进。

虽然目前网络课程对导航设计都相当重视,提供了较为方便的导航方式,但由于网络课程内容繁多,结构复杂,仍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课程需要在导航设计上进行改进。

超文本技术的采用,使课程成为跳转灵活的网状结构。但网络结构也带来了容易引起迷航等不利的因素。尤其是部分课程资源较多,层级繁多,又没有进行的良好导航设计,很容易产生迷航现象;大部分网络课程导航方式单一,进入特定学习内容往往只有一种方式,学习单元之间的切换也只有一种方式;没有类似于网站地图的课程内容地图,学习者面对繁杂的内容,不能得到对课程结构清晰的认识,也不能利用课程内容地图快速到达所需的位置;没有提供课程内容查询、检索功能或者检索功能不能适合学生真正的需要。

美观一致的导航能极大地提高人机界面的友好性,但部分网络课程不同的页面课程导航设计不一致。有的页面上可链接的点不清晰,与不能链接的内容区分不大;而有的导航设计虽然非常明确,但在设计上比课程内容更为注目,干扰使用者的注意力。或者导航占用了屏幕上较大片的地方,使主要内容的排版困难,影响了学习者对课程的使用。

导航设计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课程的帮助系统比较简单,没有列出详细的使用说明,也没有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的说明,只能上网自己解决或通过邮件等和网络学院联系。

3. 课程界面不能进行个性化定制。

课程中合适的色彩可以降低视觉疲劳,提高学习效果。色彩还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不同的色彩会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所适宜的色彩也不相同。界面设计的色彩个性化,就是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改变默认的设置,选择自己满意的个性化设置,达到课程与用户之间的协调。除了色彩,界面布局、菜单栏目的呈现与否与呈现方式等也应该提供这样的功能,使用户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定。但目前网络课程并没有提供这些功能。

更进一步,个性化的定制不仅是优化学习者的学习环境,而是成为学习的一种必要。比如,允许学习者对所浏览的课程页面上的图形或文本材料进行划线、画圈这样的标注,并对标注进行文字解释,能记录学习心得,并能与网上的其他学习者共享这些标注和学习心得;能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记录学习的路径,使学习者在下次学习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哪些课程内容已经浏览过以及它们的浏览路径。

四、对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的建议

1. 加强对色彩学、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等的研究。

网络课程界面的设计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图形艺术、人机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界面的设计绝不只是美术工作者的事情,课程策划人员、课程教师、课程制作人员都应从不同的角度对界面设计提出设想。

课程的组织结构、选取什么内容、通过超级链接形成怎样的层次结构、界面上色彩的搭配、界面的布局,声音、图像等多媒体的组合等所有这些都关系到界面的设计效果,都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不能光凭着感觉走。课件设计的一切工作都要有据可循,这样开发出来的网络课程才能让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2. 加强对网络课程界面的评价工作,尤其要重视网络课程学习者对界面的评价。

评价一个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质量有很多标准。网络课程评价规范CELTS-22要求网络课程“界面风格统一,协调美观,易于使用和操作,具有完备的功能。”但是,目前网络课程评价一般由专家评定,而网络课程是供网络学习者使用的,学习者才最有发言权。评价一个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质量,应该更多地参考学习者对人机界面的满意程度。因而在设计时,在了解界面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要时时从用户角度出发,以方便用户的使用为界面设计的目标。

3. 重视个性化界面设计的研究,关注界面设计的趋势,将新的技术应用到人机界面中。

网络课程是网络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最重要的资源。网络课程具有个性化的设置功能,让每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设定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这是网络课程进行界面设计时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目前的网络课程还处在图形用户界面时代,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如语音识别技术、手写识别技术基本还没有应用到网络课程中。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虚拟现实、多通道用户界面等新技术的发展,及时将它们应用到网络课程中,创造更为和谐的人机交互界面。

 

参考文献

[1] 罗仕鉴,朱上上,孙守迁编著,人机界面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2] 朱小平,孙玉珠,顾洪慧,网络课程的人机界面设计,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

[3] 纪永毅,黄建军,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探索,《电化教育研究》2004.5

[4] 教育部网络课程评价规范(2003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的UI应该包括什么?
试论网络课程的艺术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8.2
7大UI设计法则助你创造更美视觉体验
多媒体CAI课件的用户界面设计
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过程存在问题与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