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宇宙可居住带上或存在已经灭绝的外星生物


  白矮星发出的强烈辐射也能引起行星的极光现象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天文学家正通过多种推测手段在宇宙的“陌生”地方寻找系外行星,想要知道这些系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比如最近科学家推测在白矮星或者褐矮星的周围轨道上可能存在“已经灭绝”的宇宙生命,虽然此类天体与我们的太阳截然不同,但只要在正确的轨道上就可以支持液态水的存在,也就具备了宇宙生命诞生的关键要素,可是新的研究发现白矮星或者褐矮星周围轨道上的可居住带或不存在宇宙生命。

  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在白矮星或者褐矮星周围发现岩质系外行星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天体不存在。根据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罗里·巴恩斯(Rory Barnes)和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科学家勒内·海勒(René Heller)的研究发现:在白矮星或者褐矮星周围的轨道上可能存在支持生命的系外行星。

  根据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白矮星是低质量恒星的演化产物,并且其数量非常之大,可以认为是“死亡的恒星”,而被认为是一类“失败的恒星”,由于褐矮星的质量较低而无法维持氢核聚变。理论上认为这两类天体周围可存在可居住带,如果可居住带上存在系外行星,那么这样的轨道环境是足以维持液态水的形态,从而为宇宙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机会。

  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位于恒星轨道内侧的行星可能演化出失控的温室大气,比如我们太阳系中的金星。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可加热该行星的大气温度,使得可能出现的液态水被蒸发殆尽,由此也导致了该行星宜居性的丧失。白矮星和褐矮星与我们的太阳存在一些共同特征,但前者则是慢慢冷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发出较为稳定的光照强度,在白矮星等天体周围轨道上存在的可居住带将会逐渐向内侧收缩。

  因此假如我们现在发现白矮星或者褐矮星周围可居住带上存在系外行星,那么该行星在过去一定处于致命的恒星内侧轨道上。有研究称由于这些行星过去并不存在于可居住带上,因此即便我们现在发现可居住带上存在岩质行星,那么它们很可能不存在宇宙生命。罗里·巴恩斯认为如果我们现在于白矮星或者褐矮星周围发现可居住带上的行星,那么它们在此前的很长时间也经历了一个“灭菌”的阶段,这就是说该行星上的微生物已经死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宇宙中的”失败者“褐矮星,它表面最低温度能到27°
漂泊在宇宙中, 既不是恒星又不是行星, 无所依靠的褐矮星
当宇宙中的最后一颗恒星消亡之前,红矮星将成人类乐园
太空中的8000摄氏度,一颗比太阳还热的星球!
寻找外星人
生命需要阳光?这可能会改变寻找外星生命的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