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0年传承再现古韵今风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有望年内获批


900
年传承 再现古韵今风

———黎里古镇保护开发阶段性纪实

本报记者 王炜  吴江日报2013722日第A01

 


 修复后的端本园一角。(王炜摄)

阅读提示

  黎里古镇形成于宋朝。66.8公顷的古镇核心保护区内积淀着宋元明清和民国众多的历史遗存,现存明清民国建筑近16万平方米,各级文保单位28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也给黎里留下了无情的创伤,古镇逐渐失去了往日风采,保护与开发迫在眉睫。

  前几天,上海商报秦颂羔等记者来古镇黎里采风,优美的古镇景象,让记者们眼前一亮。

  黎民南路、人民路等主干道路立面的穿衣戴帽马不停蹄;河道清淤、廊棚古驳岸修复、石板路铺设有序推进;原来深藏在民居中的周宫傅祠逐渐显现出雄姿。黎里,这颗拥有丰富历史遗存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水乡明珠,轮廓已清晰显现,正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秦颂羔不禁感慨地说:黎里的魅力在于水乡古镇古街的建筑特色和历史氛围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遗韵,古镇保护开发,是一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好棋。

  总投资4.1亿元

  高起点规划一轴三核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105月,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委会成立;2012130,总投资4.1亿元的黎里古镇综合开发启动。

  “黎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底蕴在江南古镇中绝无仅有,这也意味着黎里古镇的保护开发没有先例可循。区委书记、区长梁一波说,善于用好各方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黎里将不断积累经验,走出一条古镇保护开发的新路子,以人为本积蓄持久生命力,通过3~5年的不懈努力,打造成为吴江及长三角古镇旅游圈的一张靓丽名片。

  (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与周边古镇相比,黎里起步较晚。再也不能走别人发展的老路了。如何积极发挥后发优势,通过高标准规划,实现错位发展,成为黎里发展的突破点。区委常委、汾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新明说。

  为此,黎里邀请同济大学、日本、台湾等地的古镇保护知名专家为古镇开发和保护把脉开方。同时,结合黎里实际,高起点地规划,确定了从空间和产业两方面入手,打造鲜明特色和独特吸引力。

  空间上,黎里确定了一轴三核的发展规划。一轴,就是将古镇东西向1900多米的市河、镇内的古街区和镇东的揽桥荡串联成线。三核,就是依托西晋时期的罗汉寺与明代的禊湖道院,将西面的寺后荡打造成宗教文化体验区;将镇中的古街区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将镇东的揽桥荡建成现代人文休闲区,打造新的黎川八景。通过向东西两端扩展,古镇空间一下拓展了至少3倍。

  开发式保护

  几年内形成100亿元销售

  “黎里古镇的发展,旅游是大方向,但不是唯一方向。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委会党委书记周山南说,古镇旅游如果没有了产业支撑,发展就没有前途。进一步整合古镇旅游和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历史遗存,并与产业化相结合,是黎里实现错位发展的有效途径。

  黎里古镇保护走的是开发式的保护之路,将古镇特有的传统遗存保护下来并展示给游客,传统遗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旅游开发不仅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黎里古镇保护的价值,而且能够给古镇保护带来资金支持。

  围绕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引进全国非遗文化产业项目,将各地非遗文化产品集中到黎里进行展示和演绎,为旅游带来人气;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营销,力争几年内形成100亿元销售,为古镇增加收入。对古镇现有的住宅、弄堂、仓库、厂房等进行整理和重组,吸引资本进入艺术收藏、文化创意、商务会所等产业开发;利用古镇周边的河荡和农庄,引进特色餐饮,发展美食产业等。

  目前,保护古建风貌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在分开了40多年后,周宫傅祠内的断头赑屃,终于和它背了180多年的石碑重逢了。如今,这只赑屃正在祠内入口的院中坐北朝南趴着,等待迎接祠堂修复后前来参观的客人。这块乾隆皇帝谕祭大臣周元理的御碑碑额,成为周宫傅祠修复最大的亮点。

  同时,始建于乾隆初期的端本园现已修复完成。在这个仅有2000平方米的园子里,原有的曲桥荷池、伴月廊、半山亭、双桂楼、平波轩等建筑被一一恢复,再现了园子200多年前的风貌。

  “一卡通旅游

  未来江南古镇游新亮点

  “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向人们诉说历史。周山南说,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式样、原环境的五原方式,黎里接下来还将分期分批修复周氏义庄、蒯厅、退一步处、鸿寿堂、徐达源故居、南社旧址、五亩园等,力求做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从而使得原汁原味的水乡古镇风貌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黎里的这步棋,走出了新思路,保护文化遗产还原于历史的规律。

  为凸显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黎里还进行了老镇区综合管网改造,有效地实现了从保护历史街区、古镇格局、传统风貌到全镇保护的全过程。按照规划,南环路、古街首期立面改造和地面铺装等项目将于7月底基本竣工;人民路东延、古街二三期立面改造、污水截流、三线入地工程将于9月底全面完工;人民路立面改造,黎民北路、浒泾路路面改造,人民路、兴黎路污水管网,揽桥荡驳岸等工程项目,力争在今年底明年初全面竣工。目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程序已基本完成,有望年内获批。

  “黎里的旅游,不采取门票方式,将来或许会采用一卡通,该卡渗透到古镇方方面面,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领域,游客进入古镇后,就能全部搞定。吴新明说,或许,这将成为黎里古镇未来的一大亮点。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有望年内获批

黎里古镇保护开发工作有序推进

商报记者 杨敏 通讯员 小周  吴江读本20130625日第W03


图为修复后的端本园

本报讯 日前,汾湖高新区管委会组织召开黎里古镇保护开发工作推进会,区委常委、汾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新明,管委会领导华金龙、顾国文、吴吉祥、吕伟峰,以及高新区各委、办、局(室、公司)、各办事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黎里古保委相关领导来到黎里古镇保护开发修复工程周宫傅祠、端本园等现场实地查看保护开发进度,并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对保护和开发工作进行了回顾、汇总、交流和部署。
  在座谈会上,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委会党委书记周山南就保护开发工作的进度和计划进行了汇报。目前,端本园已完成改造,南环路、周宫傅祠、古街首期立面改造和地面铺装等项目将于7月底基本竣工;人民路东延、古街二三期立面改造、污水截流、三线入地工程将于9月底全面完工; 全面推进安置房工程,人民路立面改造、黎民北路、浒泾路路面改造,人民路、兴黎路污水管网,揽桥荡驳岸等工程项目,力争在今年底明年初全面竣工。周山南介绍,为保质保量推进修复工程项目,黎里古保委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工程项目实行领导干部包干挂钩制度,以谁包干、谁负责的方式倒排工序、倒计工时、倒逼进度,组建标后管理办公室,对招投标程序和工程质量进行明察暗访,查原材料、查隐蔽工程、查每道工序验收闭合工作,对施工和监理双方分别实施评分考核制度,对不符合考核要求的单位坚决予以淘汰,列入黑名单,处以罚款并不得参与今后的古镇改造工程,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周山南还就做好旅游规划实现古镇错位发展,继续做好古镇宣传,动迁安置、资产划转以及当下需要管委会支持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汇报。他还表示,目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程序已基本完成,有望年内获批。吴新明对黎里古保委保护开发工作表示了肯定,特别是以制度抓进度,以管理促质量的做法予以了高度赞扬。他强调,黎里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是汾湖、吴江的大事,每个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积极参与进来、行动起来,切实将古镇保护开发工作推向深入;环环相扣、思路前置,在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各项工程的同时,考虑好古镇区具体业态分布,利用好、保护好各项资源,确保有形象、有产出,古迹修复一定要注重细节,请专家把脉切实做到修旧如旧;加强管理,树立良好的古镇形象,深入研究和及时制定古镇常态化管理机制,调研实际情况,借鉴市场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古镇管理水平;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避免与周边古镇同质化,加强文化品牌的宣传规划和旅游策划,探索市场化合作的方式方法,引进文化产业,有效利用现有资产和资源,努力实现保值增值。最后,他要求黎里古保委加快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各项工作,积极争取今年年内获批,为古镇的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有望年内获批

黎里古镇保护开发工作有序推进

曾凡荣  吴江日报2013626日第A08



图为吴新明(中)在听取周山南(右二)介绍情况。

  本报讯(记者曾凡荣)目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已基本完成,有望年内获批。615,在黎里古镇保护开发推进会上,古镇管委会党委书记周山南介绍保护开发的进度时说。

  区委常委、汾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新明,管委会领导华金龙、顾国文、吴吉祥、吕伟峰,以及高新区各委、办、局(室、公司)、各办事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周宫傅祠、端本园等现场实地查看保护开发进度,随后进行座谈。

  在座谈会上,周山南就保护开发工作的进度和计划进行了汇报。目前,端本园已完成改造,南环路、周宫傅祠、古街首期立面改造和地面铺装等项目将于7月底基本竣工;人民路东延、古街二三期立面改造、污水截流、三线入地工程将于9月底全面完工。

  古镇管委会正在全面推进安置房工程,人民路立面改造、黎民北路、浒经路路面改造,人民路、兴黎路污水管网,揽桥荡驳岸等工程项目,力争在今年底明年初全面竣工。

  周山南介绍,为保质保量积极推进首期修复工程项目,黎里古镇管委会实行工程项目领导干部包干挂钩制度,谁包干、谁负责的方式,倒排工序、倒计工时、倒逼进度,组建标后管理办公室,对招投标程序和工程质量进行明察暗访,查原材料、查隐蔽工程、查每道工序验收闭合工作,对施工和监理双方分别实施评分考核制度,对不符合考核要求的单位坚决予以淘汰,列入黑名单,处以罚款并不得参与今后的古镇改造工程,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周山南还就做好旅游规划实现古镇错位发展,继续做好古镇宣传,动迁安置、资产划转以及当下需要管委会支持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汇报。他还表示,目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已基本完成,有望年内获批。

  吴新明对黎里古保委首期开发保护工作表示了肯定,特别是以制度抓进度,以管理促质量的做法予以了高度赞扬。他强调,黎里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是吴江、汾湖的大事,每个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积极参与进来、行动起来,切实将古镇保护开发工作推向深入;环环相扣、思路前置,在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各项工程的同时,考虑好古镇区具体业态分布,利用好、保护好各项资源,确保有形象、有产出,古迹修复一定要注重细节,请专家把脉切实做到修旧如旧。

  吴新明要求黎里古镇管委会加强管理,树立良好的古镇形象,深入研究和及时制定古镇常态化管理机制,调研实际情况,借鉴市场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古镇管理水平;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避免与周边古镇同质化,加强文化品牌的宣传规划和旅游策划,探索市场化合作的方式方法,引进文化产业,有效利用现有资产和资源,努力实现保值增值;最后,他要求黎里古保委加快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各项工作,积极争取今年年内获批,为古镇的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乡明珠”的蝶变新生--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的“错位”实践
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镇观景2018.6.8
古稀老人愿做古镇“守望者”
古城改造修复的利与忧
上里古镇
(22861)上里古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