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多糖尿病患者被漏诊,就因为忽略这个!

来源:李青科普    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许多糖尿病患者被漏诊,就因为忽略这个检查

一位51岁女士,身高165cm,体重75kg,这是她刚做的检查结果,见图1。


这个检查结果能诊断糖尿病吗?

她的空腹血糖不到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到11.1mmol/L,因此,我在网上提出这个问题后,许多粉丝回答说是糖尿病前期,还不到糖尿病。
这些回答也反映了许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还存在不足。

这位患者可明确诊断为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1、空腹血糖≥7mmol/L;或者
2、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者
3、随机血糖≥11.1mmol/L。

符合其中一条,就诊断为糖尿病。

随机血糖就是一天之中随时测的血糖。这位患者的餐后1小时血糖12.38mmol/L,已经达到了第三条诊断标准,所以可明确诊断为糖尿病。
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的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大部分患者只关注空腹血糖,而忽视餐后血糖的监测。

比如,我国曾做过一个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发现,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空腹高血糖占18%,空腹与餐后血糖血糖同时升高占35.4%,而单纯餐后高血糖者占46.6%,见图。


如果只关注空腹血糖测定,而忽视餐后血糖的监测,会导致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被漏诊,而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所以,建议空腹血糖轻度升高的患者一定要同时测定餐后血糖,最好做糖耐量试验。

二、糖耐量试验

1、什么是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是指人体对所摄入葡萄糖的耐受能力。简单来讲就是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在一定时间内血糖的变化情况。

健康人的糖调节机制是正常的,无论吃进多少食物,血糖都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使一次性摄入大量的糖类物质(碳水化合物),血糖浓度也只是暂时性地轻度升高,并且很快(2~3小时内)便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健康人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糖耐量正常。

而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机体对糖的利用及转化能力下降,在进食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便会显著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也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机体耐糖能力减低,即“糖耐量异常”。

2、糖耐量试验怎么做?
患者空腹8~10小时,在早晨8点前空腹抽取静脉血测空腹血糖,然后将75 g无水葡萄糖粉溶于300 ml温水中,于3~5分钟内喝下,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分别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及180分钟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也有的做简化糖耐量试验,即只测空腹和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值。

正常人血糖值:
空腹3.9~6.1 mmol/L;
餐后0.5~1小时血糖达高峰,但不超过11.1 mmol/L;
餐后2小时3.9~7.8 mmol/L;
餐后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①当空腹血糖<6.1 mmol/L,而餐后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时,说明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称“糖耐量低减”。

②当空腹血糖6.1~7.0 mmol/L之间,而餐后两小时血糖≤7.8 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下降,称“空腹血糖受损”。

无论是“糖耐量减低”还是“空腹血糖受损”都属于“糖尿病前期”,如果不积极干预,任其发展,很可能进展为糖尿病人。

③当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时,就诊断为糖尿病。

3、哪些人需要做糖耐量试验?

①年龄>45岁、空腹血糖比正常偏高者;
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③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的代谢综合征患者;
④有妊娠糖尿病病史或者分娩巨大儿的妇女;
⑤反复皮肤感染、皮肤疖肿、泌尿系感染者。
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
⑦确诊糖尿病后,需要检查胰岛功能者。

三、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和糖耐量试验同时做,或者也可以说是同一个试验。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口服75 g葡萄糖后,分别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及180分钟抽静脉血测血胰岛素水平。

这是该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检测结果,图3.


正常成人空腹胰岛素参考常值为5~20μU/ml,餐后胰岛素峰值约为空腹时的5~10倍,峰值一般出现在餐后30~60分钟,餐后3小时后接近空腹值。
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升高,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

这位患者就属于这种情况,峰值出现在餐后2小时,提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这与她肥胖有很大关系。

人体平时胰腺也分泌胰岛素,但分泌的量不大,这种分泌叫基础胰岛素分泌;进食时,胰腺就会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这种分泌叫餐时胰岛素分泌。基础胰岛素决定空腹血糖,而餐时胰岛素胰岛素分泌决定餐后血糖。

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为肥胖、年龄增大等原因,胰岛素受体不敏感,肝脏、肌肉等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这种情况称为“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大脑误认为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就会持续的发出“信号”“命令”胰岛素分泌,所以,肥胖者或者早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水平是升高的。

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导致肥胖,并带来其他问题。而且胰腺持续大量分泌胰岛素,直到将胰腺耗竭。

这如同一台卡车,油路、机械老化了而且超载,汽车跑不动了还要使劲踩油门,最后发动机被耗竭。

四、早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治疗

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腺负担是早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核心治疗措施,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可能会雪上加霜。

具体治疗措施包括:
1、饮食控制、减肥:低热量饮食减轻胰腺负担,降低体重;

2、运动:运动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治疗胰岛素抵抗,运动也可以减重;

3、使用二甲双胍: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治疗胰岛素抵抗,减重;

4、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减少糖吸收,减轻胰腺负担;

5、列净类降糖药(卡格列净、达格列净、恩格列净):促进糖排泄,降糖,减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腹血糖12.6,不打胰岛素和吃药,通过后期控制,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吗?
健康之路20171114降糖药你吃对了吗(上)
背背顺口溜,控糖更轻松
多久测一次血糖才是对的?看看这些注意点你都做到没?
糖尿病
空腹血糖 (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