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77讲 《授书论》诱进之途

一、原文

或有鄙其所作,或乃矜其所運。自矜者將窮性域,絕於誘進之途。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嗟乎!蓋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考之即事,斷可明焉。

二、注释

 鄙其所作:认为自己的书作距离艺术境界还差的很远,对自己的书法作品感到不满意。

 其所运:认为自己的书作已经写的很不错了,对自己的书法作品沾沾自喜。

 将窮性域:没有了书写的情感,将不可能进入书法艺术达情表意的意境。

 诱进之途:有诱导的前进道路。

 尚屈情涯:没有书写的情感,还不能进入到书法艺术达情表意的意境。

 即事:学习书法艺术这件事。

三、译文

学习书法艺术的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很鄙谦,认为自己的书法作品距离书法艺术的境界还差的很远,对自己的书法作品感到不满意。另一类人则自尊自大,认为自己的书法作品已经写的很不错了,对自己的书法作品沾沾自喜。那些自尊自大自以为是的学书人,他们不知道达情表意是书法艺术活的艺术灵魂。书写的情感就是书法艺术学习的精神动力,没有了书写的情感,没有了书法艺术活的艺术灵魂,就没有了书法艺术的学习激情。如此以来,也就阻断了自己的书法学习向着达情表的艺术境界发展前进的道路。那些对自己书作不满意的人,他们对书法之“旨”虽然做不到深刻理解,对书法艺术中的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尚不完全明白,但是他们却有一种学习书法艺术的自发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是学习书法艺术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在这种自发精神动力的作用下,发现并捕捉到书写情感,达到达情表意的艺术境界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学习书法艺术一定要有“书法之旨”的理念,要在“书法之旨”理念指引下学习。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有自己的一套学习规律。世界上所有的技能,向来只有通过学习而没有学会掌握之说,而没有不通过学习就能够掌握的道理。对于书法艺术的学习,只要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深入地研究一番,就一定会明白上述所说的道理。

四、品评

 “或有鄙其所作,或乃矜其所运”“或”,有的人。“鄙”,谦词,轻视,看不起。“作”,作书。这里是将动词当名词使用,即书作。“鄙其所作”,自己对自己的书法作品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的书法作品距离艺术境界还差的很远。“乃”,是,就是。“矜”,自尊自大。“运”,挥运,即作书。这里也是动词当名词使用,与前句中的“作”同意,也是指代书作。这里用“运”不用“作”,意在避免与前句遣词上的重复。整个句子是一句省去了主语的句子,被省略了的主语是学习书法艺术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书法艺术的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很鄙谦,认为自己的书法作品距离书法艺术的境界还差的很远,对自己的书法作品感到不满意。另一类人则自尊自大,认为自己的书法作品已经写的很不错了,对自己的书法作品沾沾自喜。

“自矜者将穷性域,绝于诱进之途”“自矜者”,那些自尊自大自以为是的学书人。“将”,将要。“穷”,尽,到了尽头。“性域”,书法艺术中的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将穷性域”,将没有了书法艺术中的书写情感,将不可能达到书法艺术中达情表意的书写意境。“绝”,断,阻绝。“诱”,精神的激发作用。“诱”的形式是引诱,诱发,诱导。“诱”的实质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思想精神动力,这种思想精神动力在发挥着作用。这种思想精神就是“书法之旨”,即书法艺术中的书写情感。只有在这种思想精神的作用下,才能自觉主动地向着书法艺术达情表意的艺术境界发展。“诱进”,在思想精神的作用下,引导、推进自己前进。“诱进之途”,在书写情感的作用下,自觉主动地向着书法艺术达情表意的艺术意境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自尊自大自以为是的学书人,他们不知道达情表意是书法艺术活的艺术灵魂,书写的情感就是书法艺术学习的精神动力,就没有了书写的情感,没有了书法艺术活的艺术灵魂,没有了书法艺术的学习激情。如此以来,也就阻断了自己的书法学习向着达情表意的艺术境界发展前进的道路。

“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自鄙者”,对自己的书法作品不满意的学书人。“尚”,尚且,还。“屈”,不直,不伸展,未通达。“情涯”,同上句的“性域”,书法艺术中的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必有”,一定有。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对自己书作不满意的人,他们对“书法之旨”虽然做不到深刻理解,对书法艺术中的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尚不完全明白,但是他们却有一种学习书法艺术的自发精神动力,这种动力是学习书法艺术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在这种自发精神动力的作用下,发现并捕捉到书写情感,达到达情表意的艺术境界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嗟乎!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嗟乎”,感叹语。这是孙过庭对书法学子们发出的一种感叹,这里也起语气转换的作用。“盖”,连词,承接上文,进一步说明理由和原因。“能”,能力,本领,能够,会。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书法艺术一定要有“书法之旨”的理念,要在“书法之旨”理念指引下学习。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有自己的一套学习规律。世界上所有的技能,向来只有通过学习而没有学会掌握之说,而没有不通过学习就能够掌握的道理。

“考之即事,断可明焉”“考”,考察,考虑,思考。“即事”,学习书法艺术这件事,也可以引申为所有事情。“断”,一定。“明”,明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书法艺术的学习,只要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深入地研究一番,就一定会明白上述所说的道理。

这一章孙过庭的重点在于说明书法艺术学习中的“诱进之途”,所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对学习书法艺术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分析比较,去说明书法艺术学习中的“诱进之途”。为了说明书法艺术学习中的“诱进之途”,孙过庭提出并解答了相互依存的三个问题。一是学习书法艺术的目的问题,二是学习书法艺术的途径问题,三是学习书法艺术的精神动力问题。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目的性的问题,目的确定以后,最关键的就是确定达到目的的途径,途径的问题解决了,还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有一种精神内在动力的支持和推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书法艺术的学习更是如此。

关于学习书法艺术的目的,在一般人看来这不是个问题,或者说没有问题,或者说问题已经解决了。依据是每一位学习书法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没有目的学习书法干什么?这一依据粗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但细加分析却不是那回事。此话的道理仅仅只是有目的的道理,解决的仅仅只是有目的的问题,问题还在于有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学习书法的目的不同,学习书法的效果将大相径庭。

书法艺术的魅力可以让任何人喜欢它,学习书法条件的宽松可以让任何人去练习书法。由此可见,喜欢和练习均可以作为学习书法的目的。但这样的目的太容易达到了,达到了这样的目的距离书法的艺术境界差的很远!学习书法的目的就是学习书法的目标,学习书法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应该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孙过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告诉学书人,学习书法艺术的目标就是书法艺术的“性域”与“情涯”,学习书法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有丰富的书法艺术“性域”,要让自己的书法学习与书法艺术的“情涯”相通。

孙过庭将学习书法的人大体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自鄙者”,一类是“自矜者”。这两类学书人都有自己的学书目的,但他们的学书目的都有问题。“自矜者将穷性域”。“自矜者”,由于他们的自以为是,没有了书法艺术的“性域”。没有了书法艺术的“性域”就没有了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没有了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就相当于阻断了通往书法艺术之道路,就不可能达到学习书法艺术的目标。“自鄙者尚屈情涯”。“自鄙者”,由于他们的浅识,他们也没有进入书法艺术的“情涯”。但是他们有追求的精神,他们在不断追求,这样就有进入书法艺术“情涯”的可能。由此可知,学习书法艺术的目的并非初学书法之人所想的那么简单,达到学习书法艺术的目的也绝非一件易事。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学习书法的人很多,而真正掌握书法艺术的人很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说学习书法的途径问题。关于学习书法的途径,一般学书人通常走的就是练、苦练、长期不懈坚持练的路子。不可否认,这的确是学习书法的途径,而且是必由之径。但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走这条必由之径的学书人不计其数,而成功者寥寥,这又是为什么呢?这说明在这条必由之径上还有普通学书人未知的窍道。什么是这条必由之径中普通学书人未知的窍道呢?这个窍道就是追求一个“进”字,关键在于一个“诱”字。所谓的追求一个“进”字,就是追求今天的练较之前昨天的练要有所长进,这一次的练要比上一次的练有所长进,每次练习都要追求进步。“诱”的形式是引诱,诱发,诱导,“诱”的实质则是内在的思想精神动力在发挥作用。内在的思想精神动力从何而来?从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而来,从对书法艺术的热恋追求而来,从对书法艺术严谨的做派而来。这就是孙过庭所说的“诱进之途”。

在以前的品评中已经说过了,学习书法艺术达到成功之目的,必须同时具备学习书法艺术的三大要件:第一,正确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作指导;第二,科学的学习练习方法作保证;第三,要具有刻苦的学习投入精神。一般的学书人,有的只有刻苦的学习投入精神,而缺少的是正确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孙过庭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就是正确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孙过庭的《运笔论》就是学习书法艺术的科学方法。

“书法之旨”理论是书法艺术活的灵魂,学习书法艺术不能没有灵魂,也不能离开灵魂。对书法艺术的学习一定要以“书法之旨”理论为指导,以达情表意为目的。对书法艺术的学习要深入,不要肤于学习的浅表。要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书法艺术中运笔的科学方法和技法技巧,并且做到各种方法技巧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在学习态度上要谦虚,不要自尊自大自以为是。只有这样,才能达书法艺术之“性域”,才能通书法艺术之“情涯”。学习书法艺术的目的、途径和动力三者之中,任何一者都不能有所偏废,也不能有失有误。如果,学习书法艺术的目的不明确,只能半途而废;动力很足,途径不正确,则达不到目的;目的明确,途径正确,动力不足,也达不到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有目的明确,动力很足,途径正确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书法艺术学习的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艺术大全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一讲 孙过庭: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伟大的书法理论家、书法家
解读《中国书法评判标准》的应用
《书谱》品评:第七十六讲 授书论 第四十六章风 规 自 远
孙过庭《书谱》 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道破书法艺术根本(六)
孙过庭《书谱》诗解6权变迟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