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拆穿心墙,与子女有效沟通
代沟的问题一直是每一代人的困扰,然而到了我们所处的E时代,这个问题变得特别的突出,也掀起更多争议性的话题。
争议的焦点之一是,我们“婴孩潮”诞生的这一代父母,如何与掌握通讯科技、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
必须认清的是,我们这代目前五十左右的家长,刚好降生于资讯落后与信息技术革命的交界处,因此既能与上一辈人用老方法沟通(包括方言),也能和小辈以新科技联系。
正因如此,对于“消弭代沟”的谈论焦点,往往偏向父母如何与时并进,学习诸如面簿、推特等网络社交工具,以便更有效进入孩子的世界。
近日有报道说,面簿用户的增加速度放缓了,原因之一是一些家长借“成为孩子面簿(Facebook:社交网站)朋友”,对孩子的世界,进行另一形式的干扰,孩子与朋友间无隔阂的言行,被老爸和老妈侵犯,所以对面簿也有了戒心。
假设我们把“缩小代沟”的努力,专注在跟得上与孩子的通讯工具这回事,而忽略设法拆除因年龄、经验和教育差距导致两代人之间的“心墙”,不免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通讯科技只是缩小代沟的工具,“拆除心墙”才是缩小代沟的目的,才是有效和积极的办法。工具使用不当的结果,反而加深两代人之间的鸿沟。
一些父母不知不觉踩进的“误区”有两处:一是误以为本身是“过来人”,于是企图用当年的经验做法,影响,甚至控制现代孩子遇见的类似问题,没有预留空间让他们以“新方式”解决问题;与此相关的另一误区是,永远把子女当作长不大的孩子,即便他们已大学毕业、进入职场,早已跨过21岁的成年门槛,父母与他们交谈时,还是动不动显现“家长式”的口吻。
实际上,有的孩子很优秀,他们的心智、知识和能力,早已超越自己的父母,身为家长的却看不到这个本来可喜的现实,反倒常以本身过时、肤浅的看法左右儿女们的决定,孩子们基于“不愿犯上”而凑合,如此日久哪能没有代沟?
因此,“拆穿心墙”首先要有父母的主动,才会有孩子的配合,虽说亲子关系不会、也不应随年龄而变化,但相处方式却可以随孩子的成长而调整。
慢慢接受孩子们不一样的观念和做法,是“拆穿心墙”的关键,扮演聆听的角色,偶尔以朋友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时效果远比“虎妈虎爸”明显,打破那道“墙”之后,沟通管道通畅无比,事情往往好办得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员专辑】刘子沐散文《亲情与教育》||亲情是最无私的一种情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从你出世开始,就有那么一群人,无私无悔无条件为
家长课堂:家庭教育必需的3法则和十个1分钟
致家长:最好的教育就是,孩子长大,父母成长!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在家庭教育中,“说教”是山,“善于沟通”是桥,你选择哪个?
十个教子高招培养优秀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