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招,让你的孩子更专心!





动起来像脱缰野马、话匣子打开停不了、做事虎头蛇尾、常常「神游太虚」……面对这样的孩子——「屁股是尖的,永远坐不住」,父母不免怀疑: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是不是过动儿?

其实,孩子看起来坐不住、读书做事心不在焉,可能是表象,家长需要发挥「名侦探柯南」的精神,去观察、了解真正的原因,例如:

1.孩子的大脑还在「施工」

注意力、抑制冲动的能力跟大脑前额叶的发育有关,而大脑要到20多岁才会完全发育成熟。

也就是说,小朋友的大脑还在「施工中」,注意力自然比较短。小学年纪的孩子如果读书写功课2、30分钟,就会想做点别的事、起来动一动,是正常、可以接受的。父母如果期待孩子可以像大人一样,坐下一两个小时专心做事,其实是不切实际、强人所难的。

2.过度学习,信息爆炸

很多父母叫孩子天天去补习、学才艺,可是孩子根本没办法消化、吸收那么多东西,表现出不专心并不奇怪。

孩子明明只吃得下半碗饭,父母却硬要塞给他一碗,最后他什么也吃不进去。

3.学习内容不适合孩子的程度或兴趣

学习内容太难、太容易、不符合兴趣,让孩子跟不上或觉得没有挑战、无聊,都会让他无法专心。家长可以跟老师讨论如何调整学习内容、进度及方法。

4.动态的学习太少

小孩(尤其是男生)本来就需要较大的活动量,但现在的小孩太多时间都在坐着从事静态活动(看电视、打电动、补习),过多的精力无法发泄,就容易显得躁动不安。

有足够的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对提升注意力,甚至整体智能发展都有帮助。

幼小的孩子尤其需要探索式的活动(例如观察自然生态或大人的活动),探索、摸索是孩子学习非常重要的方法,因而他们会显得比较静不下来,可是这个重要历程却被大人忽略,直接要他们坐着去看参考书上的答案。

小时候自己摸索学到的东西,想忘都忘不了;别人塞给你现成的知识,拚命记却都记不住。

5.父母管教不足或不当

很多孩子该静的时候静不下来,该动的时候动不起来,因此建议父母,从小就要教孩子在什么地方应该安静,什么地方可以说话、走动。如果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可事先准备一些书、小玩具,让孩子练习自得其乐、不干扰旁人。

6.生理或心理问题

孩子放学回家,可能饿了或睏了,就不容易集中精神。

过敏的症状,如皮肤起疹子、发痒、流鼻水、鼻塞,也会连带使孩子不能专心。

心情不好、压力大等心理因素也会造成不专心。

7.药物副作用

有些感冒药、抗过敏、气喘或癫痫药物会让人昏沈、嗜睡、注意力无法集中,可以请教医师能否换药。

12招提升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专心并不是以上因素造成的,可以参考下列方法提升注意力:

1.营造适合读书的环境

书桌、书架整理干净整齐,玩具收起来。书架上课外书跟教科书分开放、分科别放,而且只放这学期的书,用过的书收起来。

房间不要有计算机、电视、电话。

文具准备齐全,不要临时东翻西找。

父母不要变成「干扰源」。例如在门外大声看电视、说话、走动,或一直探头「关心」孩子写功课的进度等等。

2.作息规律

注意力不足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帮忙建立规律的生活。例如起床、读书、睡觉时间都可以固定下来,周末可以稍做调整。

也可以协助孩子订读书计划。如7:30~7:55写国语习作,休息5分钟;8:00~8:25温习数学。每做完一项就打勾。

订计划可以让孩子知道今天有哪些事要做,学着分配时间;看到勾勾愈来愈多,孩子也会有成就感。

在孩子上课期间,家庭生活的节奏尽量有规律、简单一些。

有些小孩放学后要赶5、6个活动:去提高班、才艺班、去奶奶家吃饭……,冲冲冲、赶赶赶,小孩缺乏规律的生活让他可以自己学习安排活动、学习计划做完一件事。

3.找到读书的黄金时间

对成绩不好的孩子,可以教她,把每天做每件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记下来。

一星期后,和他一起讨论这份作息纪录,找到他比较有精神的时间段,那就是他读书的黄金时段。

4.渐渐延长专心时间

一开始孩子只能专心10分钟,可以鼓励他「要不要再多5分钟」,慢慢延长到可以专心15、20分钟。不要一开始就订高标准。

可在书桌前放计时器或闹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目前的功力。

5.手到口到

读书时写笔记、划重点、唸出声来,都有助专心。

6.让大脑喘口气

人要一直保持专心其实会累,专业的口译人员每15~20分钟就要换班,就是要避免过度专心造成疲劳,工作反而出错。

因此,让孩子每读书半小时到40分钟,就起来活动5到10分钟,是很必要的。

要求孩子整天时时刻刻都要专心,不让他放松,不见得有利学习。

父母要改变「读书愈久,效果愈好」的想法。与其要求孩子在书桌前坐得久,不如要求他们有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该做的事做完、做好。如果孩子半小时就可以完成功课,父母就没有理由硬要他们坐一小时。

7.验收学习成果

当孩子「宣称」读完书或做完功课,父母不妨抽查、抽问一下,如果发现孩子只是敷衍了事,应要求孩子补齐。

几次下来,孩子就会知道,专心唸书只要用很少时间,心不在焉却要付出几倍的时间,聪明的孩子自然会选择专心。

8.节制使用「三电」

计算机、电视、电玩虽不会直接导致注意力不足,但孩子习惯了充满声光的刺激,就不易静下来品尝书本的知识。习惯了重口味食物,就不爱吃白饭。

9.保持好心情

大脑中负责注意力与情绪的部位接近,「情绪会直接影响注意力。」成年人如果情绪低落、烦躁、沮丧,就很难集中精神,孩子也是。

如果孩子在学校遭遇挫折,情绪有异状,爸妈要试着去了解,帮孩子解决;也不要孩子一进门,就不停唠叨、责骂,把孩子的心情「碎碎唸」到谷底,做什么事都会显得散漫。

10.了解孩子的气质

每个孩子天生的气质都不同,需要的学习方式和步调也不同。

例如有人是「慢吞吞型」的人,可是现在整个社会的步调都快,别人就会觉得这个人有点「恍神」。事实上,他不见得有问题,他只是需要发展适合他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父母的角色,是观察、了解孩子的气质,帮助他发展适合的学习方式。有些孩子的确天生注意力就短,如果他只能专心10分钟,可以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学习:把作业拆成几部份,分次完成。

11.把学习变有趣

有时候孩子不专心,是因为内容或教学方法单调,引不起兴趣。老师、父母需要用点心思,把学习变成有趣的事,例如户外观察、动手操作、游戏等,或把长的学习分段进行,不要让过长的学习造成注意力疲乏。

学习方式活泼固然可以引起兴趣,但也不能太过头。静态的学习还是有必要,最好静动学习活动穿插,不要让学习过腻或偏食了。

香港学界已在检讨,近年实施开放教育,用许多闯关游戏取代传统教学,孩子玩得很高兴,但到了高年级,却发现他们缺少基本的读写、计算能力。

反覆练习是有效学习必要的条件,无聊的东西不一定不好。例如学英文的第一步,一定要把最基本的26个字母学起来;如何把无聊的活动变有趣,也是值得孩子学习的技能。

12.远离「不专心」食物

您家孩子快餐、甜食不离手吗?这可能也是造成不专心的「凶手」。

摄取不当的食物常是造成头脑昏沈、反应迟钝的主要原因,这些食物包括:

氧化食品:各种油炸食品(炸鸡、薯条、炸过的泡面、甜不辣、洋芋片等),以及肉类脂肪、猪油、植物油等,若经过油炸等不当处理,会让食物中含有大量过氧化脂肪,破坏头脑的灵活。

精制加工食品:饮料、奶昔、冰淇淋、点心、零食、糖果等。这类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营养流失,加入大量精制的糖,会影响脑部运作。

含咖啡因饮料:如可乐、咖啡、红茶。少量咖啡因有提神效果,但过量会让人躁动不安。

要帮助孩子专心,父母得花点心思为孩子准备新鲜食物。

我家孩子是「好动」还是「过动」?

许多家长常询问,究竟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困扰的过动。确定是否为过动症,必须要由精神科(或儿童心智科)医师进一步检查及诊断。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简称过动症或ADHD)是一种先天因素造成的脑神经生理疾病,若有以下症状6项以上,且在7岁前就出现、持续半年以上,并在两个以上不同场合出现(如学校、家中、补习班)并造成困扰,就有可能是过动症:

很容易分心

不注意细节

健忘、丢三落四

无法依照别人的指示做事过动

无法持续安静地坐着或从事静态活动(如阅读)

多话

没耐心、不愿等待(如插嘴、插队)

经常手脚扭动不安、站立不安冲动

无法自我控制,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做危险的事、追求刺激

很难和人和睦相处,易和人吵架,甚至动手打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子:12招让孩子更专心
怎样提升孩子注意力(培养下一代)
开学:有关孩子写作业,父母需要谨记这4大点
12个方法提升注意力
学得不好,不是笨,不是懒,是杂念重,是思想不集中
怎么才能让精神高度集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