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高你工作成就感的秘诀!
“When we think about how people work,
the naive intuition we have is that people are like rats in a maze.
你是否也认同,薪水高低就代表了一切呢?「只要能领高薪,要我做牛做马都无所谓。」行为经济学家Dan Ariely表示,若你这么想,那你就太小看不可思议的人类了。
「我们对现存职场及劳工市场的观点,就好像在迷宫中用奶酪利诱头脑简单的白老鼠一样」,那么,若钱并非万能,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获得成就及满足感呢?
奶酪并非万灵丹
哪里有奶酪,我们就往哪里去,听起来再合理不过了。毕竟,没有人能阻挡香气浓郁又可口的奶酪对吧?奇怪的是,当静下心来观察人类的生活实况后,矛盾的地方便出现了,举例来说,我们常会在媒体上看到许多过程壮烈艰辛却又深深吸引我们的挑战,若人类一心只想追求平顺快乐,那么为何还会有人愿意承担各种潜在的风险、受寒受冻,在受尽攀登一座比自己高上数千倍珠穆朗玛峰的煎熬后还乐此不疲呢?
这意味着,除了享受在迷人沙滩上喝调酒、吹海风的悠闲时光外,我们更向往的,是决定出国当一个背包客、走高空钢索,或上太空跳伞,挑战人生巅峰,那股「激励」、「鼓舞」着我们的能量。
别轻易浇息工作热忱
Dan Ariely提到一位目前任职知名银行毕业校友的经历,「我花了超过两个礼拜的时间,每晚熬夜赶工制作公司并购项目的PPT简报,图表、表格,所有资料一应俱全,并在报告前一天交件给老板审核。」他始料未及的是,老板冷冷的回道:「嗯,很棒的报告,不过并购案已经取消了。」
一段简短冷酷的回应就这么摧毁了他费时两个礼拜的心血,让他的心情荡到谷底,Dan解释,这位校友其实非常享受在打造完美项目报告的过程上,打击最深的,是当他意识到自己呕心沥血的杰作,竟如此轻而易举地被打入冷宫,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他为这份报告所付出努力。
Dan将这种情况称为薛西弗斯式效应(Sisyphic),在希腊神话中,薛西弗斯因犯错遭到惩罚,众神命令他把山下的石头往山上推,但当他终于抵达山顶时,石头却又被推到了山下,相同的场景也出现在监狱片里,狱卒命令犯人在地上挖洞之后,又下令叫他们回填刚刚才挖好的洞,下列的(秘诀一)及(祕诀二)也证明,这种瞬间摧毁工作成果的行为,确实会降低工作的效率,但同时,若能反转运用这个简单的公式,便能轻易提高生产力。
(秘诀一)展现成果可提高生产力
实验内容:
在一项由哈佛大学主导的实验中,Dan要求受试者用乐高拼出系列玩具中「生化战士」的角色,参予者在拼凑完第一只角色后可获得3美元作为奖赏,若想继续实验,奖金则会减至2.7美元,以此类推;实验分成两组,第一组受试者的乐高作品在完成后会被保存至实验结束后才拆解,而第二组则是在受试者完成作品的当下立即遭拆散。
实验结果:
第一组受试者平均拼凑了11只「生化战士」,第二组则只完成7只就放弃。
结论:
虽然说第一组成员也知道他们的作品最后还是难逃被摧毁的命运,但和作品拥有一面之缘、回顾自己付出努力的环境也间接提升了整体的工作表现。
(秘诀二)若工作不受重视,对奖赏的期望也就越高
实验内容:
在MIT举行的实验中,受试者们将拿到一张打满字母的文件,他们的任务是在页面上找出相同的字词,和第一场实验一样,每进入新回合,受试者得到的奖金也就随之递减。此次的实验共分为三组,第一组受试者在完成要求后会在纸上留下名字,然后将作品呈递给研究人员,研究员在看过作品,嘴上示意地发出「嗯哼」的声音后,并将之叠在另一堆文件上;第二组的受试者并未留下姓名,研究员在完全不看一眼的情况下直接把作品叠在桌上;第三组受试者的作品,则在呈交后当场就被送进碎纸机。
实验结果:
第三组受试者要求的奖金是第一组的两倍,而第二组成员的预期奖金则和第三组相差不远。
结论:
「忽略作品」和「直接将作品送进碎纸机」的杀伤力大同小异,要达到「激励」的效果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但另一方面,消除「激励」效果也是轻而易举的事,若我们不把这当一回事,我们会丧失许多创造激励环境的机会。
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的IKEA效应
比起奖赏,刻苦铭心的「过程」似乎更能激励人心,Dan分享了自己组装IKEA家具的例子,虽然他对家具的DIY手册一头雾水,也丝毫没有闲情逸致沉浸在恼人的组装过程上,但在亲手组好家具后,他对这套家具的喜爱度却远超过其他家具;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则发生在自制蛋糕粉上,自制蛋糕甫在市场推出时,料理步骤简单到让人难却步,没有哪个家庭主妇会兴高彩烈地「宣称那是她亲手完成」的烹饪作品,食品制造商了解到这点后,改良了蛋糕粉的配方,现在,大家都得自己做出打蛋、倒牛奶的动作才能享用到「自制」蛋糕的美味,而下列的(秘诀三)也应证了这个理论。
(秘诀三)愈困难的任务,伴随的成就感也愈大
实验内容:
在这次的实验中,Dan安排了两组实验对象,一组为完全没接触过摺纸的新手,另一组则是没有参予过程的旁观者,新手们在拿到纸张和教学说明后,需折出指定的形状,由于受试者多为摺纸新手,作品当然也不怎么美观,在完成作品后,Dan询问这两组人马愿意花多少钱购买这些作品;而在第二阶段的实验中,Dan更增加了摺纸的挑战性,在没有提供教学说明的情况下,要求受试者折出指定形状,受试者的作品当然也就更粗糙了。
实验结果:
和旁观者相比,参予摺纸过程的受试者愿意多出5倍的价钱买下丑陋的摺纸作品,而参予第二阶段、更具挑战性实验的受试者也愿意花更多的钱买下自己的作品。
结论:
我们评估工作薪资和所付出的努力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而我们通常也会误以为别人有着和我们相同的评量标准。
亚当史密斯VS 马克思
亚当史密斯曾提出生产线的概念,指出一根钉子需经过12道制作手续,若将12道手续个别分配给12个人作,便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马克思则认为,工作和人的关联性比追求生产效率更为重要,若一个人只处理同一道手续,钉子整体的质量便不会在他的考量范围内。
Dan表示,若处在工业革命时代,亚当史密斯高效率的生产线概念是相对合适的,不过,我们目前所处的,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一个注重「意义」大于「效率」的世界,钞票也不再是激励人们投入工作的万灵丹了,意义、成品、挑战、认同感、主导权…等,都会是考量的重点,而若我们能将这些概念运用在职场上,或许我们就能打造出一个快乐又有效率的工作环境。
下列的实验为同场加映的研究,参考看看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验吧。
(秘诀四)若自己的工作能造福他人,我们会无意识地受到激励
实验内容: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前阵子刊登了心理学家Adam Grant在密西根大学内募款客服中心主导的一场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安排10分钟的时间,让受募款奖金补助的学生和客服人员攀谈。
实验结果:
一个月后,客服人员花在电话推销上的时间增加了142%,募款金额更增加了171%,但客服人员都否认工作效率、业绩和受益学生的造访有关。
结论:
实验显示,客服人员对自己帮助到别人的好感,会在潜意中产生激励作用,虽然他们无法明确指出驱使他们前进的原因,但他们的表现确实提升了不少。
(秘诀五)若答应过要帮助别人,我们会尽量信守承诺
实验内容:
心理学家Grant在一所医院主导的另一场实验中,他在医院洗手台上方分别放置「一双干净卫生的手能让您远离疾病」和「一双干净卫生的手能帮助病患远离疾病」的标语。
实验结果:
在挂有「帮助病患远离疾病」标语的洗手台上,医生和护士使用肥皂和洗手乳的次数增加了45%。
结论:
帮助别人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能产生激励作用。
(秘诀六)正向增强能提升表现
实验内容:
要求两组哈佛大学学生,在实验中发表演说及接受面试,第一组的研究人员会作出微笑、握手等友善的动作,第二组则以皱眉、插腰来取代。
实验结果:
第一组学生在回答和数字相关问题的正确率高于第二组的表现。
结论:
我们能否克服压力取决于我们的感受,若我们觉得自己能搞定一切(如第一组的情况),我们会进入信心满满的「挑战姿态」;相反的,若我们对眼前的挑战毫无把握,我们便会垂头丧气。这意味着,当我们对自己能力充满信心时,我们将受到更大的激励,表现也会更突出。
(秘诀七)引发正向情绪的图片能提高专注力
实验内容:
在广岛大学的一场实验中,研究员将学生分为两组,并在学生们个别观看动物及动物宝宝图片的前后,测试他们的反应力。
实验结果:
两组成员的表现都有进步,但看过可爱动物宝宝图片学生进步的幅度较大。
结论:
研究员认为由可爱动物引起的正向情绪能帮助我们提高专注力,提升需要高度注意力工作的表现,现在,你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办公桌上摆放可爱的熊猫宝宝照片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自律的人,过得还好吗?
折纸艺术手工作品
职场杂谈
研究:人体与月亮有神秘关联 随着圆缺有变化
职场上让你平步青云的秘诀
哈佛大学的格兰特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