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的人毫无良知,怎么办?

4%的人毫无良知怎么办?

撰文者玛莎.史图特博士(Martha Stout Ph.D.)

这个世界上大约有4%的人都很疯狂,都很吓人,而且都真实存在。

但这4%对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就一起来想想下面这些统计数字吧:厌食症盛行率估计占人口的3.43%,这就已经被视为一种流行病,而这个数字还比反社会人格的盛行率还要低。而精神分裂疾患的发生率只占人口的大约1%,只有反社会人格发生率的四分之一。

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说,美国人结肠癌的发生率是每十万人当中约有40人,这个数字已经被认为「高到很惊人」,但却比反社会人格发生率低了一百倍。说得更简洁一点,我们当中的反社会人格者,比得了厌食症这种广为人知的病患更多,而反社会人格者的人数是精神分裂病患的四倍,也是已确诊结肠癌患者的一百倍。

身为心理医生,我专门治疗受过心理创伤的幸存者。过去25年来,我治疗了数以百计,每天都过得痛苦不堪的成年人,他们的痛苦都是幼儿期受到虐待,或是过去遭受其他可怕的经历所造成的。我已经在《精神健全的迷思》(The Myth of Sanity)这本书里详细探讨过这些病例,那些有心理创伤的病人都遭受很多痛苦折磨,包括慢性焦虑、忧郁症、精神状态解离,还有无法忍受自己竟然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当中很多人是在自杀未遂之后来找我的。

有些人的创伤是大自然或是人为灾难造成,象是地震或战争,但大多数都是受到坏人(通常是反社会人格者,有些是有反社会人格的陌生人,但更典型的是有反社会人格的双亲、长辈或是兄弟姊妹)的控制或是心理摧残。我协助病人和他们的家人处理他们这一生所受到的伤害,以及研究他们的病史时发现,我们之中的反社会人格者造成很深远的损害,而且很持久,这些损害通常都很致命,而且也很常见。我治疗了几百名幸存者,我现在非常相信,公开且直接地处理跟反社会人格有关的事务,是我们所有人的当务之急。

25个人里面大概就有一个反社会人格者,而所谓的反社会人格者主要就表示他们没有良心。这种人并不是无法理解好坏之间的分别;而是就算他们理解,也无法限制他们的行为。这种人就算理智上能够了解对错之间的分别,但在情感上还是无法了解,而他们也不会恐惧上帝,但我们这些正常人就会。2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完全没有罪恶感或是悔意,而这种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反社会人格在人类社会里的高发生率,会对我们这些一定得住在这个星球上的正常人造成既深且广的影响,就算对临床上并没有受过创伤的人也会。那4%的人会把我们的人际关系、银行户头、成就、自尊和我们的太平日子毁得一干二净。

然而,令人跌破眼镜的是,还是有很多人对这种疾患一无所知,或者就算有所认识,也只会从「暴力型精神病态」(杀人凶手、连续杀人犯、大规模杀戮的凶手〔mass murderer〕)等角度思考,这种人一再犯法,他们如果被抓到就会被关起来,或许还会被我们的法律制度处死。但一般人察觉不到,也分辨不出混在我们里面的非暴力型反社会人格者,这类人为数更多,但这类人通常不会公然犯法,而法律制度也拿这些人没办法。

比方说,我们大多数人不会想到「构思一场种族清洗」和「毫无罪恶感地跟老板讲一个同事的坏话」之间有任何对应关系。但是这二者不仅存在某种心理对应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很令人害怕。这种对应关系很简单,但也很根本。这二者都欠缺一种我们都有的内在机制:我们做了一个认为是很不道德、很没伦理、很不顾别人或是很自私的决定时,这个机制会惩罚我们。如果把厨房里最后一块蛋糕吃掉,我们多少都会有点罪恶感,而如果是故意,或是很有计划地去伤害人,那更遑论我们会有什么感觉。没有良心的人都属于同一个族群,不管是爱杀人的暴君,或只是冷酷无情的扒手。

有或没有良心是一个很根本的划分,这种划分比智力、种族或甚至性别的划分更重要。不仅仅是在社会地位、欲望、智力、嗜血或机会方面上,靠他人劳力过活的反社会人格者、偶尔抢便利商店的人,或是当代「强盗贵族」(robber baron)之间的区别;或者是普通的恶霸,和反社会人格杀人犯之间的区别。这些人跟他人的区别是在心理方面,这些人的心里有个空洞,这些人没有良心。

对其他96%的人来说,良心实在太根本,让我们很少想到它。大多数情况下,良心的表现就象是反射作用。除非诱惑实在太强大(感谢老天,这种诱惑很少在日常生活里发生),否则我们绝对不会认真考虑每一个道德问题。我们不会很认真地问我们自己,今天该不该给小孩午餐钱?今天该不该偷同事的公文包?今天该不该抛下配偶一走了之?良心默默地、自动地、持续地为我们决定这些事情,以至于我们无法想象(就算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没有良心的话,我们要怎么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因此,如果有人做了一个很没良心的选择,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出完全不正确的解释:她忘记给小孩午餐钱了。

他同事应该是把公文包放错地方了。她肯定没办法跟老公过下去了。或者我们会想出很多标签解释别人的反社会行为:他「很怪」、「很有艺术家的气质」、「真的很爱跟人竞争」、「很懒惰」、「很愚蠢」或是「老是很坏」。除了我们有时候会在电视上看到的精神病态怪物(这些人的行动令人发指到无法为他们辩解),我们几乎看不到没有良心的人,我们对自己和别人的智力都很好奇、连小孩子都能分辨男女、我们会因种族问题开战。但是,对于可能是划分人类的最重要特征——有没有良心——还是不以为意。

几乎没有人——不管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教育程度有多高——知道「反社会人格」这个词的意思。而且多半不知道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他们认识的人。

而且就算已经了解这个词的意思,大多数人还是无法想象缺乏良心是什么感觉,事实上,我们很难想象这种经验。我们能够想象完全看不见;能够想象自己得了忧郁症;能够想象自己的认知功能严重受损;能够想象中了乐透彩,或是其他成千上百的极端经验。我们全都曾经迷失在黑暗里,全都曾经多少有点忧郁,全都曾经觉得自己很蠢。大多数人也都想过,如果获得一笔意外之财的话要怎么花。而晚上睡觉作梦的时候,我们的念头和想象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但如果我们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朋友、家人、小孩造成什么影响时,到底会变成什么样的情况?要怎么看待我们自己?不管我们是醒是睡,我们身上都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指引我们。我们能够想象到最接近的经验,就是生理上受到极大的痛苦,以至于我们的思考能力,或行为能力都暂时瘫痪。但就算受到很大的痛苦,罪恶感还是存在。

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绝对的无罪感是什么情况。

良心是个无所不知的严格教师,良心为我们的行动定下规则,如果我们违反规则,良心就会施以情感惩罚。我们从来都没有要求谁给我们良心。良心就是存在着,无时无刻都存在,就像皮肤或是肺脏或是心脏。而且我们也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良心的话,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无罪感是一个很多人都搞不懂的医疗概念。无罪感一点都不像癌症、厌食症、精神分裂症、忧郁症,甚至也不像其他的「性格疾患」(象是自恋),反社会人格似乎有个道德面。大家总是认为反社会人格者很坏或是很残忍,就连精神卫生方面的专家也这么认为。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犯罪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海尔(Robert Hare)发展出「精神病态检核表」(Psychopathy Checklist)。目前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或是临床医师都拿这个检核表作为标准诊断工具。海尔是位冷静的科学家,关于他的研究对象,他是这么说的,「每一个人,包括专家在内,都会被这些人欺骗、操纵或是迷得团团转。厉害的精神病态能够打动任何一个人的心弦……最佳防御之道就是好好弄清楚这些掠食者的本性。」 而贺维.克勒利(Hervey Cleckley)写了一本经典教科书,这本书出版于1941年,书名是《精神健全的面具》(The Mask of Sanity)。克勒利对精神病态做出了如下指控:「对精神病态来说,美与丑(除了外表)、善、恶、爱、恐怖与幽默都没有实质意义,也都无法打动他。」

有人或许会说,「社会病态」、「反社会人格疾患」、「精神病态」都是错误的名称,这些名称只反映了一些乱七八糟混在一起的概念,而且,把缺乏良心当作精神疾病并没有说服力。在这点上,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的精神疾病(包括自恋在内),都会让患者产生某种程度的痛苦或哀伤。

但反社会人格这种「疾病」却不会让患者感到痛苦或不舒服,这种「疾病」不会让患者在主观上感到不适。反社会人格者通常都对他们自身和生活很满意,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们都不积极寻求「治疗」。反社会人格者通常只有在法庭交付,或是当病人有好处可捞的情况下,才会接受治疗。很少人是为了让病情好转才接受。因此,我们不禁要问,缺少良心究竟是精神疾患还是法律名称——还是其他的东西。

反社会人格很怪异,就连经验丰富的专家也得认输。反社会人格跟灵魂的概念很接近,跟善恶的概念也很接近,而这种关系会使得我们很难仔细思考这个主题。

这个问题在本质上无可避免会变成「他群v.s.我群」(them-versus-us),因此这个问题就会引发科学、道德和政治上的争议,让我们一个头两个大。我们要如何从科学的角度研究一个显然是跟道德有关的现象?谁应该得到我们的专业协助,是那些「病人」?还是必须忍受他们的人?既然我们用心理学研究来「诊断」反社会人格,那么我们应该「测试」谁?在一个自由社会里,我们应该把所有人都抓来测试看看?而如果有人真的被测出是反社会人格者,社会能够拿这个信息怎么办?没有其他疾病会引发这类政治不正确,或专业不正确的问题,而反社会人格(我们都知道反社会人格和「殴打配偶、强暴、连续杀人、好战」等等行为有密切关系) 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心理学最后一块,也是最令人畏惧的处女地。

然而,我们最害怕提起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否确定地说,反社会人格不会在有反社会人格的人身上运作?反社会人格究竟是一种疾患,还是一种官能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良心一定会在有良心的人身上运作吗?还是说,良心不过是用来封锁社会大众的心理栅栏?不管我们会不会大声说出来,但我们多少都会怀疑,因为千百年来,就算时至今日,许多举世闻名的人都是没有道德的人。而在我们当今的文化里,利用别人已经变成一种流行,而不讲良心的商业行径显然能够累积天文数字般的财富。而在个人层面上,大多数人也都可以从他们的生活当中看到许多例子,不讲道德的人就能成功,而有良心的人经常看起来就像傻瓜一样。

到底是恶人有恶报,还是好人没好报?那些没有良心的少数人最后会统治这个世界吗?这些问题反映了本书的一个主要关怀。就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过后,我就想到这个主题,九一一事件让所有有良心的人都深陷于痛苦之中,有些人甚至感到很绝望。我平常是个很乐观的人,但在那时候,我跟很多心理学家与研究人性的学生一样,都很害怕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会卷进充满仇恨的冲突,与冤冤相报的战争里,这样我们未来几年都很有得忙了。每当我想要休息或是睡觉时,脑海中不知道从哪里就会冒出一首已经有三十年历史的老歌歌词:「撒旦大笑,张开翅膀。」这首歌很有启示录的感觉。我用心灵之眼看见撒旦张开了翅膀,笑得很开心。而从残骸里飞出来的并不是恐怖分子,而是恶灵般的操纵者——这名操纵者利用恐怖分子干下的好事,点燃全世界的仇恨。

我对这个「反社会人格v.s.良心」的题目很感兴趣,所以我打电话跟同事讨论。

我这个同事是个好人,他平常也很乐观,很会鼓舞人,但他此刻就跟世人一样震惊、沮丧。我们讨论到一个自杀症状变得更严重的共同病人,显然是因为美国出了这样一场大灾难(但从那以后,他的病情又有显著的好转,真是谢天谢地)。

我的同事说他觉得很有罪恶感,因为他觉得自己被撕裂了,所以他能够给病人的情绪能量没有以往那么多。我这个同事是个很关心病人、很有责任感的心理医生,但他现在被这个事件击垮,就跟其他人一样,他觉得很无力。他自我批判到一半,突然停下来,叹了一口气,然后用一种很疲惫,完全不像他平时的声音对我说,「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会纳闷人为什么要有良心?良心只会让你吃亏。」

他的问题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他平常是个活力充沛、热情洋溢的人,愤世嫉俗实在不像他的作风。我用另一个问题来回答他,我说,「好吧,伯尼,那你告诉我。如果你有得选的话,我是说如果你真的有得选——当然你是没得选啦——你会选像你这样有良心,还是会选当个什么事情都……呃,做得出来的反社会人格者?」

他考虑了一下然后说:「你是对的,我会选有良心。」

「为什么?」我强迫他想。

他沉默了一会儿,接着发出了拖了长长的「嗯……」他最后说道,「你知道吗,玛莎,我不知道原因。我只知道我会选有良心。」

或许我是太一厢情愿了,不过我觉得伯尼说完这些话之后,他的声音就有了些许变化。他的声音听起来比较没那么挫败,然后我们就开始谈某个心理专业组织的计划,这个组织计划为纽约和华府的居民提供协助。

在我们谈完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一直在思考同事提出来的问题,但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有良心?」还有,伯尼宁可选择受良心约束,也不愿没有良心。而且,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道德家或是神学家或许能够给出答案,「因为这是对的」或是「因为我想当个好人」。可是我这位心理医生朋友竟然没办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答案。

我强烈地觉得,我们需要知道心理学方面的理由。特别是在此时此刻,这个世界已经快要毁于全球性的商业骗局、恐怖主义、冤冤相报的战争,所以我们需要知道——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什么当个有良心的人,比当个没有罪恶感或悔意的人好。某种程度来说,这本书就是我的答案,就是身为心理医生的我,对「为什么要有良心?」这个问题的回答。为了解答,我先讨论没有良心的人,也就是反社会人格者,探讨他们的行为举止,还有他们的感受。这样我们就能够更深入地研究良心的价值,也更能够发现良心的意义,因为其他96%的人都拥有会惹恼自己、会让自己感到痛苦、会约束自己行为(这一点是真的)的良心。接下来,我还会赞扬那个微小的声音,以及拥有良心的大多数人。这本书是为了那些无法想象其他任何生存方式的人所写。

我也打算用这本书来警告好人:「反社会人格者就在你身边」,并且协助他们对付这个问题。身为心理医生,我已经看过太多生命差点毁于少数没有良心的人。

这些少数人不仅很危险,而且难以辨认。就算他们并没有使用身体上的暴力——尤其他们又跟我们很熟或是很亲近——但他们都拥有足够的能力毁掉一个人的生活,也都有能力让整个人类社会变成危险之地。在我看来,没有良心的人支配其他有良心的人,就是著名小说家史考特.费兹杰罗(F. Scott Fitzgerald)所说的「弱者的暴政」(the tyranny of the weak)的一个恐怖例子。我认为所有有良心的人都应该认识这些没有良心的人,了解他们的日常行为举止是什么样子,才能够辨识,而且也能够好好对付这些没有道德而又残忍无情的人。

书籍简介 

书名:4%的人毫无良知 我该怎么办?
    作者:玛莎.史图特博士(Martha Stout Ph.D.)
    玛莎.史图特博士(Martha Stout Ph.D.)

任教于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在著名的「梅格宁精神专科医院」(Mclean Psychiatric Hospital)完成专业训练。为美国知名临床精神病学专家,也是哈佛医学院精神科的临床讲师。其他著作包括《精神健全的迷思》(The Myth of Sanity: Divided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mise of Awareness)。目前定居在麻塞诸塞州的安角(Cape An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天使,还是恶魔。也许TA是无良症患者(反社会人格障碍)
做人,一定要有良心
人活着,别缺德
精神病态
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感恩!
做人,良知(精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