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个秘诀,工作省力绩效高

工作狂≠高绩效工作者

六个秘诀,工作省力绩效高

许多成功故事暗示,孜孜不倦的努力是通往出类拔萃的唯一途径。但「工作狂」也时常被贴上不能兼顾工作与生活的失衡标签。美国人才顾问公司「New Higher」创办人高登(Jullien Gordon)投入1年时间进行阅读、研究与自我实验,整理出6项区辨工作狂与高绩效工作者的判准。

高登坦承,「我也是个正在痊愈的工作狂。」他表示,工作狂与高绩效工作者由外看来可能很像,投注相当大的精力在工作上,社会也因此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但高登表示,其实两者与工作的关系、与他们对工作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高登解释,高绩效的工作者以健康且可持久的方式工作,并在工作中得到启发与快乐。工作狂则以不健康且难以持久的方式工作,并因工作而低落、感到被耗尽。他整理出数个区辨两者的关键:

1. 肯定自我价值 vs. 期待他人评价

高绩效工作者了解自己的价值所在,在工作时更有余裕。他们会定期自我评估,了解如何改善表现。比起等待他人回应,他们也会主动征询反馈。

工作狂需要获得主管、同事与客户的肯定,工作时带着恐惧。这通常来自公司每半年或一年的审核时间。

2. 达成绩效 vs. 忙碌不止

高绩效工作者最主要的目标是达成绩效。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结果。他们了解绩效是波动的,如果当下无法创造价值,他们会做好准备,抓住下一次机会。

工作狂最主要的目标是时时保持忙碌,不做事时会感到恐慌。工作狂倾向认定,自己越是忙碌,代表自己越是重要。这部分也来自于他们无法了解并肯定自己的价值。

3. 知道何时满足 vs. 永不餍足

高绩效工作者知道何时该打住。当重要的只是获胜时,赢1分与赢100分是一样的。他们对成功有明确定义,了解该把心力放在哪些地方,并放弃其他不那么重要的领域。

工作狂对成功没有清楚定义,也不知道何时停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还不够努力,工作表现还不够好,时间不够用,可运用的资源不足,并一再扩大这些缺陷的影响力。

4. 在正确时机发挥到100% vs. 总是发挥110%

高绩效工作者知道什么时候该全力以赴。他们不相信110%的努力,因为他们了解那无法持久。相对地,他们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正确时机发挥的100%,可以优于竞争者投入的110%

工作狂总是全力以赴,永不松懈。他们难以区辨每件事项重要的层级,因此对他们来说,每一件事都很重要。

5. 主动安排工作 vs. 被动安排工作

高绩效工作者会优先处理最重要、也最有意义的事务,然后才处理临时迸生的事件。他们也不会因分心而打乱每日的规画。

工作狂的计划受到他人限制,他们总是忙着回信、处理临时事件,当这些事都忙完后,才能回过头做真正重要的事务。

6. 自我优先 vs. 自我其次

高绩效工作者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有时这可能显得有些自私,但他们知道唯有这么做,他们才能在与他人合作时,缴出更好的表现,并负担起更困难的责任。

工作狂把他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总是奉献自己能力的极限。这看似无私,却会让自己早日耗尽,难以延续工作动能,拖累团队表现。

高登的结论是:工作狂奋力工作、让自己显得重要,高绩效工作者则选择重要的工作,肯定自己的价值。

找回生活与工作平衡

许多人可能还是认为,在现今高度竞争的工作环境中,很难减少工时,找回有质量的休闲生活。美国商业杂志《富比士》(Forbes)列出6个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建议:

1. 放下完美主义

许多具有工作狂倾向的工作者,在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完美主义的要求标准。年轻时,追求完美比较容易达成;但进入社会后,来自工作与家庭的多方责任让事情变得复杂许多,事事要求完美的习惯可能会把人压垮。《办公室生存指南》(The Office Survival Guide)作者普德约克(Marilyn Puder-York)建议,比较好的做法是追求卓越(excellence),而非完美。

2. 适时登出

科技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也让工作仿若没有中止的时刻。美国哈佛医学院心理学教授布鲁斯(Robert Brooks)指出,智慧手机的通知会吃掉时间,并带来一种潜藏的压力感。试着别在聚餐时回公司讯息,让休息的时间保有休息的质量。

3. 运动、沉思

运动可有效地减轻压力,并在体内制造带来愉悦的脑内啡。普德约克建议,每周都应排出几个空档照顾自己的身体,无论是运动、瑜珈或是沉思。

4. 限制浪费时间的活动

首先,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决定哪些人、事、物是最重要的。其次,确保你为这些具优先性者保有足够的时间。必要时,减少放空浏览社群网络的时间,推掉一些不是那么必要的聚会邀约。

5. 调整生活结构

有些长久积累的习惯限制了生活的弹性,也带来无形的压力。许多回到就业市场的母亲,仍然天天为家人准备三餐。但美国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管理实务教授傅利曼(Stewart D. Friedman)指出,把事务交派出去,也可以营造双赢的局面。让同事或家人拥有不同领域的掌控权,让其他人也有机会成长、学习。

6. 从小处开始累积

要求生活平衡的计划太过严苛,会更容易失败。布鲁斯举例,许多工作狂决定做出可观的改变:把每周工时从80小时减少到40小时。但这通常会招来失败的结果。试着先从小处开始,例如每周一天试着回家吃晚餐,然后慢慢提升比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你的工资加倍的七个职场秘诀
每天加班的你,是真努力,还是自我安慰?
四招帮你应付工作狂老板
职场技巧:不做事倍功半的“工作狂”
整体人才激励体系与绩效改进04.19(1).pdf
初入职场:我在百度实习六个月学到的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