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驾驶员如何做好预见性驾驶

衡汽集团85车队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一定要有预见性,才能提前感知危险,需要随时针对路面情况、交通状况和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对前面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预先估计,随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免发生不测事故。预防措施有:有效的控制车速、减速、雨天严禁空挡滑行、选择行驶路线、加速通过、紧急制动、停车瞭望等等。

    目前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繁多,但究其根本可分为表面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在交通事故现场,当事双方首先看到或感知到的是表面原因,比如:车速过快、没有看到来车信号、行人横路、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等等,在交警部门处理事故过程中,表面原因是主诉最多的原因。

直接原因是驾驶员由于受影响驾驶行为因素的制约而导致的驾驶行为直接恶化的原因,比如:疲劳驾驶、强超强会、占道行驶、酒后驾驶等等。根据公安交管部门的统计,其中由于对外界信息感知失误而直接造成的事故占50%,判断决策失误造成事故的占40%,这两项构成直接原因的90%,这么高的比率中,很大一部分是源于驾驶员缺乏预见性,无论是对外界信息的误读,还是作出错误的判断,都是因为没有预见性而造成的,可以说“不预则废”。

间接原因是指在事故分析中通过调查找到的可能产生直接和表面原因的背景,其中心理因素又占90%,这与缺乏预见性的影响一样,无论是表面原因,还是直接原因,超速行驶是第一位,由于速度过快,超出车和人的物理与生理反应能力,后果会很严重,如果有预见性,就会避免超速行驶。

预见性驾驶要求驾驶员有联想能力,并且能够快速做出判断,要从最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角度去设想和联想,这样才可能万无一失。

驾车分析判断的主要目的就是能从看起来十分平常的路面情况中“预先识别出危险情况”,从而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好车速等以保证行车安全。我们可以对安全和事故作一个简单的比较来看“预先识别危险”的重要性。

发生事故的大致过程:正常行驶—→观察路面—→看到危险—→采取措施—→发生碰撞—→碰撞结束(事故已经酿成)。

安全行车的大致过程:正常行驶—→观察路面—→预先识别危险—→采取预防措施—→确认安全通过—→正常行驶。

在这里,一个是“看到危险”,一个是“预先识别危险”,这就是安全与事故的主要区别,“看到危险”接近于已成定局,“预先识别危险”就是前面所讲的预见性驾驶。

“看到危险”案例说明:车辆正常行驶时,当驾驶员看到前方路边有个视线不清的小路口,但驾驶员心里没怎么在意,觉得有小路口和没小路口是一个样,还是车速不减照样朝前开,在接近路口时,突然发现有人骑摩托车从小路口冲出来,挡在车辆前面,这就叫做“看到危险”,这时紧急制动也为时晚矣。如:我队2013年“3.17”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而开车时如果有“预先识别危险”的指导思想,那么当驾驶员看到前面的小路口时,驾驶员就会预先识别到这是一个一点也不能大意的危险点,不管有没有摩托车等会从小路口冲出来,驾驶员都会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先加速鸣号,注意和这个路口拉开横向安全距离,确认安全,缓慢通过这个路口再提速正常行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行车。

开车时,一定要选择“预先识别危险”这个预见性驾驶的指导思想。绝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前面明明是危险情况,但驾驶员没有能发现和识别到,没有提前减速预防,等危险情况真的发生时,由于车辆自身本有的速度和惯性,当驾驶员紧急制动时,也已经来不及了,最后不可避免的发生可怕的碰撞。

根据上述的事故原因,驾驶员开车时一定要注意这么三个重点:一是对路面情况要观察清楚,二是要注意预先识别危险情况,三是对危险情况要提前减速预防,在这里说得再简单一点,安全行车就是“确认和化解”,“确认”是认清周围的危险情况,“化解”就是把这个危险情况化解掉。对前方路口情况观察清楚,然后分析判断,前方的路面情况有没有危险?有危险就慢点,没危险就快点,这也是我们非常认同的“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停则停”的由来依据所在。再回过头来看发生的交通事故,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做到“该慢则慢”,为什么没有能做到“该慢则慢”?为什么不懂不知道前面路面情况是危险情况?这是因为我们缺少安全行车的经验和认识,不了解如果路面上两者相互之间的空间太小,稍有不慎出现失错,就会突然碰撞发生事故。

驾车时没有良好的预防意识,那么前面的路面情况有多少是真正的安全没有危险的?前面的车辆有可能会突然变更车道、会突然转弯、会突然紧急制动,前面的摩托车、自行车、行人等会突然横穿公路和争道抢行,前面的小路口和视线不清的地方会突然有摩托车和自行车冲出来,如果当时安全空间很小的话,我们都要抱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去主动减速预防。

所以说,安全空间很重要,避险时间、避险空间、避险能力都是在安全空间很大的时候,才能良好的实施操作,这个安全空间很大,也就是指我们和前面的危险情况离得还比较远,是指我们还在安全区内,我们可以将这时的路面情况分为两部分:前面的情况是危险区,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安全区,如果这时我们不提前减速,我们也就直接冲进了前面的危险区。请注意,这里说的我们和前面的危险情况离得比较远,其实一点也不远了,而且这时正好是我们采取减速措施,提前预防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了这个宝贵的机会,一切都有可能为时已晚。在安全区内,我们是安全车速,如果此时此刻在安全区内减速,我们以安全可靠的车速进入危险区,我们的车速就同样还称得上是安全车速,如果等进入危险区才减速,一般是来不及了,这是再怎么减速、再怎么慢,也是危险车速和事故车速。

认清危险情况,也就是认清了前面是危险区,同时也注意确认我们是在安全区内,并好好的珍惜我们在安全区内的机会,在安全区内减速预防,将前面的风险转化为安全,让安全空间一直延伸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避免出车祸的第一高招!!!!!!!!!
安全行车的六个核心要素
保养、修车、驾驶知识大全之驾驶之二
不讲“预防”“路权”就是一个孽种!
如何安全行车
安全行车六要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