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日本人如何看待广岛长崎核爆史?| 政见CNPolitics
图片来源:ReutersRea
摘要
71 年前,广岛和长崎的核爆加速了日本停战。然而无论何时,都不会有人认同那次核爆的正义性。今天,悲剧已经远去,但创伤不会消失。当代日本人会如何看待那段历史呢?

尹月 / 政见观察员

5 月 27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往日本广岛访问,使这座人类历史上首次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这也是自 1945 年美国投下原子弹以来,第一位美国在任总统访问此地。

194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分别造成两市死亡约 14 万人和 7.3 万人(截至 1945 年年底),中心城区均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是人类唯一一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今天的广岛美丽洁净,与日本其他城市并没有两样。只是在车站告示栏里仍张贴着寻找原子弹爆炸后失踪的亲朋的告示,依稀透出这座城市曾经遭受的苦难。那么,在原子弹爆炸已逾 70 年的今天,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

你还记得广岛长崎的核爆日期吗?

日本 NHK 放送文化研究所从 1970 年代初期以来,每隔 5 年都实施 “对原子弹爆炸的认识调查”。去年恰逢原子弹爆炸 70 周年纪念,该研究所通过电话采访形式,对 1973 名广岛人、1720 名长崎人和 1781 名其他地区的日本国民实施了这项调查。

调查首先请受访者回答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日期,仅有 30% 的人能准确作答。而能正确答出长崎原子弹爆炸日的受访者只有 26%,创下该项调查自实施以来的新低。虽然近 70% 的广岛、长崎两市市民能正确答出本市原子弹爆炸日,但能同时答出对方城市核爆日的受访者只有 50% 左右。

从年龄来看,60 岁以上的受访者答对该题的比例比二三十岁的受访者高出近 20%。而 “自己或身边的人曾直接遭遇原子弹爆炸” 的受访者能更清晰地记得核爆发生的日期。可见,年龄较长且亲历爆炸的人对核爆历史记得更清楚、关注也更多,而 40 岁以下的年轻人已逐渐淡忘这段历史。

九州大学副教授直野章子在去年出版的《核爆体验和战后日本》一书中指出,如今,核爆受害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 80 岁,许多受害者团体因成员年事过高而纷纷解散,能分享核爆经历并见证这一悲剧的人越来越少。长此以往,相关记忆将烟消云散,不仅有损核爆体验的留存和传播,也不利于呼吁核裁军和反战和平运动的开展。

你会原谅美军投掷原子弹的做法吗?

NHK 调查继而询问了受访者如何看待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的做法。结果显示,选择 “依然无法原谅” 这一选项的广岛和长崎人分别占 43% 和 46%,与认为 “这也是无奈之举” 的受访者基本持平。

据研究者分析,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无法原谅” 这一意见始终占据主流。而在冷战结束后的 90 年代初期至 2000 年的两次调查中,持两种意见的人数相当。在 2005 年的调查中,“无法原谅” 的受访者比例再次上升,这主要由于美国在 “911” 恐怖袭击后“四处出击”,引发了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进而勾起了对原子弹爆炸事件的沉痛回忆。此后,将投掷原子弹视为 “无奈之举” 的被访者比例在 2010 年和 2015 年的调查中逐步回升。在二三十岁的受访者中,选择 “无奈之举” 的人数甚至超过了选择 “无法原谅” 的人数。

学界对这种趋势进行了各种解读。临床心理学医生美甘章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核爆受害者和间接遭受核爆危害的人群日趋减少,青年一代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和感知变得模糊麻木。调查结果也显示,只有三成的日本人认为原子弹爆炸事件得到了充分的传播和记录,约 75% 的受访者表示 “学校应更积极地教授有关内容”、“应继续通过影像和文字形式记录受害者的证言”。

日本政府如何关照核爆受害者?

NHK 调查的第三部分询问受访者是否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核爆受害者的健康和生活给予了充分关照。结果显示,虽然半数左右的广岛和长崎受访者给出了积极评价,但其他地区的受访者却恶评如潮,只有 25% 的受访者认为政府的核爆受害者支援对策收效良好。事实上,核爆受害者能够赢得如今的地位和尊重,也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抗争。

昭和天皇在《终战诏书》中宣称,美国的原子弹迫使日本无法 “继续作战”,因而终止了战争。在核爆一周年的慰灵仪式上,当时的广岛市市长木原七男在致辞中表示,“正是因为我市的牺牲,才为世界带来了和平。” “原子弹带来和平说” 由此甚嚣尘上。

对此,直野章子在书中指出,这种说法将原子弹导致的破坏和杀戮正当化了,其实质是日美两国政府间心照不宣的共谋。另外,约翰?道尔在名著《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中提及 “污名化的受害者”:无家可归的退伍兵、战争孤儿和街头流浪儿,还有 “受辐射玷污的广岛和长崎的幸存者” 是何等遭人厌弃。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指望政府主动对核爆受害者提供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日本原子弹氢弹被害者团体协议会” 成立后,多次通过地方法院向日本政府提起赔偿诉讼,理由是日本政府发动的战争造成平民受到原子弹爆炸侵袭,加之政府放弃了向美国争取战争赔偿的权利,因此必须给受害者以妥善补偿。该团体不断诉诸于诉讼和抗议运动,终于促使《原子弹受害者医疗法》1957 年在国会通过。

其后,政府又陆续制订了《战场病者战殁者遗属等援护法》等法律,把针对核爆受害者的赔偿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调查显示,广岛和长崎两地市民对核爆援助措施的不满从 1975 年起逐年下降,可见相关政策不乏可取之处。不过,至今依然存在判断核爆受害者和核爆地区的标准过于严苛这一问题,部分受害者及家属仍被迫提起诉讼,要求政府调整现行措施。

削减核武器的前景乐观吗?

最后,NHK 调查询问受访者如何看待削减核武器的可能性。虽然超过 80% 的受访者反对拥有和使用核武器,但人们对于削减核武器的前景却普遍持悲观态度。约半数受访者认为 “核武器的数量或许将有所减少,但幅度十分有限”;三成受访者认为 “恐怕还会有所增加”;仅有 10% 左右的受访者认为 “将大幅削减”。此外,逾七成受访者认为未来存在发生核战争的风险。

奥巴马此次广岛访问的终极目的并不在于评价原子弹的是非功过,而在于强调勿忘历史,呼吁 “无核武世界” 的创建。但就连本届由日本担任轮值主席国的 G7 峰会,也未能就促进核裁军进程的措施达成有价值的新共识,这个美好的愿景预计中长期内难以实现。不过,裁军的前景虽然不乐观明朗,但和平何等珍贵无价,广岛和长崎的悲剧不该也不能重演。 

笔者曾经参观过坐落于广岛市和平公园的核爆圆顶塔与和平资料纪念馆,纪念馆内的展品和影像资料仍彰显着原子弹的残忍可怖。不过,公园内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成串的五彩千纸鹤在绿树间飘荡,和平钟轻音袅袅。身着校服的中小学生列队成行,看到外国游客便围追堵截,拿着地图问他们从哪里来,喜不喜欢广岛——那是他们的作业。黑发和金发凑在一起,画面十分和谐。


谢谢支持!


参考文献
直野章子. (2015). 原爆体験と戦後日本――記憶の形成と継承.岩波書店. 

政久みき. (2015). 原爆投下から 70 年 薄れる記憶、どう語り継ぐ--「原爆意識調査」(広島?長崎?全国) より. 放送研究と調査, 63(11), 2-15.

文字编辑:汪莹
微信编辑:张烨   
图片编辑:魏子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核爆70年后的广岛长崎 如今什么样了?
日本核爆幸存老人面貌曝光:骨瘦如柴伤痕累累
日本并未从广岛核爆中吸取教训
日本该从原子弹轰炸中反思什么?
【往事】二战后,日本核爆受害者沦为“活标本”
美军用核武器攻击广岛、长崎,为何会有4万朝鲜人遇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