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维导图 让做笔记也别样精彩

引言:上期我们介绍了小李用跳读法做读书笔记,把一本300多页的《顾准文集》吃透,本期,我们接着介绍做笔记的另一个方法:思维导图法。

正文: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多媒体时代,小达在面对来自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时,越来越感到手足无措。于是他希望通过阅读《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来解决信息焦虑的问题,但是怎样才能更牢地记住书中的各个关键点呢?小达选择了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做读书笔记。

关于思维导图
  在开始用思维导图法做笔记前,我们先大致了解下什么是思维导图?   
  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通过对达·芬奇的笔记以及各种脑力资料的研究,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开创性的思维工具。
  此后,思维导图逐渐不断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如项目管理、读书笔记、日程安排、商业计划等。相信看过东尼·博赞所写的《思维导图》(The Mind Map book)的人都会对书中波音公司墙上的那幅用于项目设计的巨型思维导图感到震撼。
  思维导图的实质是高度模拟人们大脑想法与观点的可视化展现。
  与传统的段落式读书笔记相比,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保存读书笔记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篇幅小,思维导图笔记的内容一般都是通过加工提炼而成的;二是结构清晰,通过一个中心主题进行层级的扩散,将书中的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出来;三是便于记忆,基于以上优点,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掌握一本书的核心内容。
  思维导图法最适合阅读逻辑性较多、主题之间关联复杂的书籍,如行业书籍、理论类书籍、教科书等。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思维导图在保存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以及创新知识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小达曾经在大学学习《计量经济学》时,就用了思维导图法整理书里的知识点,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后,小达在读很多书时都习惯用这种方法做笔记。
  
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的两种方法  
  小达利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方式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读全文之后把笔记提取出来再做成思维导图;第二种是一边看书一边做思维导图,最后再对零散的导图内容做好整理。
  小达认为,两种方式各有优点,第一种的好处是对该书的整体框架结构有更全面的把握,在做图的时候更容易梳理各个内容的层级关系,但不适用于无法复制粘贴的电子书(如部分PDF文件,阅读时无法标记重点);第二种方式则有利于对书中重点内容以及个人想法进行实时的记录,基本不会发生遗漏,但同时记录下来的笔记会较为零散、没有逻辑性,需要后期进行加工整理,而边看边记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阅读速度。
  下面将以两个具体案例来介绍如何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的。
  (一)读后做图——以《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为例
   1.先看目录。通过目录小达对整本书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知道这是一本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知识管理现状,并建立完善个人知识管理模型。于是小达结合正文前面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现状的测试,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顾反思并记录在Word文档里面。同理,在阅读其他书籍之前,可根据目录所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对以往与之相关的经验进行“检索”并记录下来。通过对比书中的内容,更好地找到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通过总结,小达发现自己目前的问题是在知识的使用与创新两个过程几乎没有,另外,在保存知识的方式上也较为简单。
  2.接下来开始阅读正文部分,对书中的重点以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想法用铅笔在对应的地方划线与记录。(或者可以选择用一张白纸记录下对应的页码与段落)例如,小达把书中提到的“分类有利于记忆但不宜超过三层”等关键词句记了下来,并联想到过去在社团里面工作时制定文件命名规则的重要性。
  3.在阅读完全文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提取、保存之前的笔记,通过编辑字体字号、颜色、加粗等方式来区分层次、标记关键词。小林采取了从三号到五号的字体大小将笔记分为了四层,对重点词句用红色或加粗来强调出来。
  这时候保存下来的文档有7页3100多字,要回顾与阅读这本书的笔记是非常麻烦的,这也是传统段落式笔记的弊端,所以必须把冗长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思维导图。
  画出思维导图的主题。思维导图一般都是以一个中心主题为出发点,不断地进行扩散和延伸,形成一个树状或网状结构。如果要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话,一般都是以书名作为导图的中心主题。封面的作用一方面显得更加直观,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出更多的信息(如作者、出版社、版本等)。由于小达喜欢在完成读书笔记之后进行分享,所以他在中心主题上除了书名和封面,还加上了自己的微博与博客信息(图1)。

      

      


  5.插入子主题,丰满内容。将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现状的总结、段落式的读书笔记进行“深加工”,提取出关键信息,根据层级关系填充到各个分支上面。小达会将内容尽可能地具体而简洁,尽量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表达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意思,但不会过于简单或抽象以至于别人甚至连自己都不知所云。另外,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和表达,有利于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个人观点则可通过不同的样式来呈现(图2)。


  6.润色。当内容填充完成后,一幅思维导图就基本做好了。但如果就这样导出保存的话,未免显得太“素”了(图3)。


  思维导图软件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例如各种图标、颜色、外形、背景的选择。研究表明,丰富的色彩、图案以及线条、结构更有利于人们大脑对信息的接收,所以对思维导图进行适当的润色是必不可少的。小达就用了不同的边框、不一样的颜色来区分各个内容和层次,并对每个部分加上对应的图标号。
  7.分享。正如《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所说的—— “共享知识才是力量”,每做完一次读书笔记之后,小达都会通过微博、博客和网盘等方式进行思维导图笔记的分享,让别人收益的同时,也让自己更好地巩固与掌握知识。
  
  (二)边看边做——以《一年时间从菜鸟到总监》为例
  1.创建中心主题。这部分与上文提到的方法基本一致。
  2.边看边记录。在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软件随时记录下书中的精彩内容以及个人想法。记录时无需遵照任何格式与逻辑、结构关系,记录后继续阅读其他内容。如图,小达每看到一个关键词或者脑海中联想到的内容都会第一时间在思维导图软件上新建一个文本,这些文本都是围绕着中心主题而展开的(图4)。


  3.化零为整。在阅读完全文之后,开始整理记录在软件上的笔记,根据文章结构以及个人总结归纳出主要枝干的内容,连结各个分支。由于《一年时间从菜鸟到总监》是一篇在论坛上连载的长文,所以没有明显的段落标题或者分类,小达则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散乱的内容归纳为“求职”、“职场新人”、“做人”、“做事”、“ 跳槽时该想”这几个部分做成思维导图的几个主要分支,再做进一步的展开。
   4.排版、润色。


     (图5)
     
  制作小贴士:思维导图软件的应用技巧
  小达先后用过Xmind、MindManager两款思维导图软件。作为一款国产软件来说,Xmind操作简单、容易上手,非常适合思维导图初学者使用;而MindManager的功能更为强大,同时操作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与复杂。
  小达认为,选择什么哪款软件来制作思维导图笔记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两者都能够满足制作一般导图的需要,重要的是,熟练掌握其中的一种思维导图工具以及利用软件制作读书笔记,将书读薄,更透彻地消化理解一本书。
  至于两款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方法,Xmind和MindManager的操作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一步:打开Xmind/MindManager软件,软件已经默认地新建了一个中心主题,在中心主题位置写上书名、作者等相关信息。
  第二步:按照各个笔记内容的逻辑关系,点击“新建子主题”并填入对应的主题内容,逐步完成笔记的整体框架。
  第三步:利用软件的“插入”功能,插入各种图标、标签、图像等补充内容。
  第四步:点击“设计”,对思维导图改变填充颜色、线条颜色等,进一步美化思维导图。
  第五步:最后点击“文件→保存/导出”,可对思维导图(源文件)进行保存或导出为PNG等格式的图像。
  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就这样完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 和 XMind哪个更好
超赞!一款相见恨晚的app ——XMind
如何制作(手绘)思维导图
不会吧不会吧,是谁还找不到思维导图软件做读书笔记?
高效思维导图,作者用心在写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