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正确目的的妥协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是人的身躯怎么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去?!

   把牢底坐穿!

   小时候体会到的革命先烈的刚烈和豪迈,如今在胸中荡然无存,行走于生活越发觉得“身在江湖,身不由己”,面对种种不满意,更多的只能是妥协,那么这些妥协到底有没有意义?

   天涯有人比较鲁迅和胡适先生,提出“为了正确目的的妥协是正当而正义”的命题。放假期如厕时(惭愧,仅存的读书时间)读曾国藩,对他在办理天津教案前致天津市民的一篇告示很感兴趣,其意是让天津市民懂得什么是任侠之气,爱国热情;什么是盲目排外,匹夫之勇。通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之以国家大义。可惜的是最后曾文正公还是因此落得骂名至身后,自己也落得内伤累累,郁郁而终。

试想当时的国际时局,天津教案任由那个明事理的大臣去处理,能比“中兴名臣”曾国藩更合理合情?如果说当时不是指定,而是让朝野上下“竞标上岗”的话,谁又敢去揽这摊子烂事?曾国藩操练湘勇对抗太平军十数年,接着剿捻无功,后又马不停蹄办理天津教案,不料却因处理“过柔”授人以柄。

其实国人对于忍辱负重的人和事一项是予以大肆褒奖的态度,当然忍辱负重在之后必须一鸣惊人,而不是碌碌无为,否则一样被人视为窝囊废。举例说明,忍辱负重后一鸣惊人传为佳话的有:勾践能卧薪尝胆,孙膑可装疯卖傻,韩信忍胯下之辱。之所以为佳话,更重要的是负重之后的发迹:勾践复国,孙膑复仇,韩信则不走寻常路以德报怨。

但是来到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国门之后,也有三位历史名人不得不忍辱负重,不得已而妥协,却不料落得骂名累累。其人其事为:曾国藩办天津教案,李鸿章订《马关条约》,蒋介石行“攘外必先安内”抗日政策。曾李因此不如政治生涯的晚年,一蹶不振,而蒋介石作为一国之君惹起民愤,被政治幼稚的张学良贻误战机,最终失去政权。

看来,同样忍辱负重,结局却不同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忍辱负重后是否发迹,这是重中之重,试想如果老蒋没事失去政权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多么审时度势的英明之策呢?第二,忍辱负重是基于个人还是民族国家。勾践、孙膑、韩信都是以个人的名义忍辱负重,他们作出选择的时候是完全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对于曾李蒋而言,至少在局外人看来,他们可以有更加强硬的政策,他们背负民族国家的希望,没有为国人争气,却让国人感觉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事实上,谁没有自尊,谁不想出气?但是,国际政局,大国外交,自尊,气势,源自实力,正所谓“弱国无外交”,这实在是苦不堪言的真理,曾李蒋,都是时代之蛟龙,行走在时代的最前端,哪个都不是不明事理之人,谁想折腰献媚与外国人?他们也想忍一时之辱,作厚积薄发,否则他们办洋务运动、开展新政做什么?师夷长技以制夷,富国强民以自保,发愤图强以自立!奈何,机缘有限,他们的目标没有实现。骂名也就滚滚而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清明:历史上的受辱者
历史上最能“忍”的四个人:司马迁、韩信靠边站,第一被供奉为神
历史上最能忍辱负重的三大人物,将忍发挥到极致,你最敬佩哪位?
历史中最能忍的十大名人, 有他在,勾践只能排第二!他无愧第一!
韩信受胯下之辱算什么?这两位被逼得吃把把,结局却比韩信更完美
历史上4个最能忍的人,可是他们的忍都成就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