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足跟痛,要注意了,是这里虚了,必须标本兼治!

50岁后,很多人,会突然发现足跟痛,严重的不能下地,每走一步都是痛的。非常影响咱们正常的生活。我自己也体验过一回。所以对于足跟痛的问题,不仅仅是....

从表象看,引起足跟痛的原因有很多,一般的外部原因,比如你长时间走路、爬山、一直站立地劳作,或者脚部受到外伤,或者长时间穿不适合的鞋子。但真正的内因是年纪增长后,肾虚导致的根本原因。因为肾主骨,肾虚了,骨头自然疏松了,而我们的脚根,却是每天负重全身的重量,所以在肾虚情况下持续地受力,运动,爬山,自然就产生了足跟痛。

因为太痛了几乎都不能走路,所以一般都忍不了,不是想办法抹掉药膏,或者找膏药贴一贴,其实见效都不大,即使去了医院看,无非还是外用药药来治疗,只不过花的价钱更高了而已,效果却一般。也有医生说,你需要动手术啊,不动手术的话,就要注射激素才能暂时的缓解疼痛,当然保不齐复发,其实复发的几率是百分之一百哟……

怎么办,还得靠我们自救,如果有一点穴位知识,或者认可中医穴位经络知识的话,我建议我们可以从穴位经络上,标本兼治。

治标的话,也就是止痛先,找到三穴,涌泉(肾经的起始穴,也是井穴),找太溪(肾经的原穴)+找昆仑(属于膀胱经),可补肝肾强筋骨,从而让足跟痛得到缓解。

  • 涌泉穴,是我们的长寿大穴,从养生保健、防治病等各个方面都是从古至今的中西医都非常推崇的。涌泉穴是脚部的最底部,不但最接地气,还可以

    “引火归原”,帮阳气找到回家的路,火引下来,让阴阳正位,睡眠好,全身都舒服了!现代人大部分都是下冷上热,阴阳颠倒,导致疾病丛生。


  • 太溪穴为肾经原穴,位于内踝尖的内侧,医书皆云:“肾之源,出于太溪,肾阴肾阳皆可补之,五脏之疾皆可治之。”所以补肾虚,它是首当其冲了。



昆仑穴:属于膀胱经,是双穴,外踝尖的后方,在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和内踝尖的太溪穴,正好里外呼应,一个对应阴,一个为阳。2者配合,滋补肾阳和肾阴。

人老脚先老,坚持养护锻炼;脚根脚底脚趾的穴位,包括涌泉,太溪和昆仑穴,仆参,申脉,已经10个脚趾井穴,可以通经长力,增强骨骼的耐受力,这里足跟就是重中之重了。
另外这3个穴位,涂抹岐黄一号,可以刮,灸,按等手法,坚持一周左右,效果改善明显,但只是治标,那么重点还要补肾经,膀胱经,还要坚持疏通,包括腰部命门和肾俞穴,这都是补肾的重点穴位。

关注或搜索

【使用方法】

方法其实有好几种,每天必须坚持保健,所以我在直播的早操中,我会带大家一起,通过锻炼,在主要经脉和穴位上,涂抹岐黄一号透骨草油一起,达到通经长力生阳的作用,当然就包括我们腿和脚,以及身体的12正经和任督二脉,当然这属于保健的做,如果有问题和疼痛后,还要用工具,包括刮灸,艾灸,辅助岐黄一号一起来比较专业的做疏通。在古法刮痧课,我就比较详细的带大家一起操作过。有报课程的朋友,可以复习跟练。

愿所有的艾友,一直坚持

午安

想学艾灸

不懂配穴

  END -

亚洁早操通全身经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肾御寒
养生先从经络开始11
肾经大药房(
为什么治疗足跟痛,要扎肾经的穴位?
【中医教你】自我治疗方法集锦(396个)
百病对应的人体经络穴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