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安人的一天 · 老式裁缝的独白



一件衣服从头到尾都是由自己亲手完成的才叫裁缝,厂里流水线完成的只能叫厂工。

——曹寨叶



这句简单的话就是曹阿姨对自己这份手艺的所有归纳。



▲今年48岁的曹阿姨,30年前初中毕业就开始从事裁缝这个行业。3年徒弟,3年伙计,每天起早贪黑,在缝纫机前一坐就是一天,熬过了那段艰苦的时期,终于成为一个合格的裁缝。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裁缝还是一个相当吃香的职业。人们习惯扯好布料,量体裁衣定做衣裳。农村的女孩子,读书机会少,大部分都选择了学裁缝。可是,媳妇能熬成婆的却是少之又少。



曹阿姨说能学会这门手艺还挺好的,初中毕业意味着就要另谋生路了,辛苦虽然辛苦,但是至少能养活自己。



裁缝,是一个时代百姓生活的印迹。然而自从“成衣”出现以后,门庭若市的裁缝铺变得门可罗雀,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曹阿姨却从未有放弃这手艺的念头,她常常自嘲,这门手艺就是她的饭碗,是她的筷子,可不能丢。



如今的曹阿姨,在小小的汉服工作室已经工作三年了。她说相对于时装,她还是喜欢这些汉服,不管是深衣或是襦裙,每一针每一线,还原的不仅仅是老式裁缝的手艺,更是文化的传承。



衣服是表现内心的符号。现如今浮躁的社会之下,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众多失去本真的产品。不得不承认,市面上大多的时尚都徒有其表,繁华的背后缺少了文化的表达和内涵。曹阿姨所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手艺发挥到极致,去还原当时的汉服文化。



曹阿姨说,做裁缝就是要耐心,因为这个行业就是要你不停地去做才会有成果,只要停下来,一匹布还是一匹布,变不成一条裙子。往往眼睛一睁开就要开始干活,裁剪,缝纫,手缝脚边,整烫,一个过程下来,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不能松懈。



曹阿姨的老式缝纫机已经退休几年了,如今电动的缝纫机也被磨出了岁月的痕迹。日积月累,都是曹阿姨的心血。提到缝纫机,她还说那个时候缝纫机不仅是她的重要家什,也是结婚三大件之一。



作为一个老式裁缝,曹阿姨的一双巧手能做出各式各样的衣服。一转眼,一条精美的襦裙已经做好。精致的手工是机器生产出来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选取面料或是做衣服,都是从穿衣人的角度,以客为尊就是老式裁缝一直信守的承诺。





云谷·原食味

寻找身边普通人的暖心故事

回复“临安故事”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我们将全意用笔尖浅叙您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缝纫机卡线断线怎么办?裁缝阿姨教你一招,轻松解决,简单又实用
穿越时光 老裁缝讲述服饰“芳华”
龙城往事 | 柳州老手艺(七)巧手裁衣三十载,一代风尚中山情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裁缝铺 文/墨砚
老家农村有哪些手艺消失了
圆梦缝纫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