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段锦习练要领四:形松意充,内外合一

形松意充,内外合一

形松意充是要求习练者在练功过程中既要做到形体放松,也要做到将意念充斥于形体内外。身体练功的任何姿势,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才能维持其要求的练功姿势。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所要求的形松,是指在保持练功姿势正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使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内脏等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使整个身体呈现出一种轻松舒适的状态和感觉。

古人云:“意气君来骨肉臣”。练功时要想真正做到形体放松,并非仅是在形体上下功夫,还要从精神上求放松。因为形体的放松必须是以精神的放松为前提的,倘若精神紧张而欲强求放松形体是难以做到的。练功所要求的意充,首先是指将意念充实到形体放松的部位,进而充斥于全身而渐达于外。意充与意守肢体虽相近似,但意守肢体往往守在形体表面,而意充则是意念引导肢体放松后从内部充实贯之。练功是“外则无往非势,内则无往非气,势虽不同,而气归一。”又因“意之所至,气即至焉”,所以当意念充斥于形体之时,实际效果是气也随之充盈形体。形体放松,减少了肌肉收缩对气血流行的阻力,易于气血周流全身,利于心神收摄,使心平气和、情绪安宁。意充形体,使神内透于形而不外越,气随意注于内而强化濡养之效,保证了形体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形松与意充二者是相辅相成。形松而意不充,则身体松垮、体内“空虚”,运动形体属于操练“空架”状态;意充而形不松,则肌肉紧张、动作僵硬,神难入形气难充于内、周身气机不畅。练功过程中唯有形松、意充并举,才能心安神静、意充气足、气机和畅。

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必须注意内外合一,保持身心乃至人天的整体性。内外合一有两种境界。首先是身心合一的境界。此境界的内,主要指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外,主要是指手、眼、身法、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外”有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这是练功对形体动作的要求,强调手足、肘膝、肩胯的相互对应和协调配合。“内”有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功法内炼的前提和重要组成。人的形体动作受大脑思维和意识活动的支配,只有内在的神意气合为一体,外部的形体动作才能做的灵活自如。同时,外部形体动作的逐步规范,也利于内在神意气等因素的深化合一。所以,内与外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外的合一取决于内的合一,而内的合一也要依赖外的表现。身心的内外合一,就是在周身六合的基础上,使皮肉筋脉骨、五脏六腑和心神意气相合为一,保证身心的周身一家和完整一气。其次是人天合一的境界。人天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此境界的人,是指练功者自身;天,是指大自然。练功时将意念充斥于身体之外的大自然,再静观自身肢体的运动,久练则进入神入气中、气包神外、天地与我相应、万物与我为一的身心境界。要做到内外合一的习练要领,在练功过程中需多从松、透、充三字上下功夫。神意充透形体,形体已是松通,自然气血全身畅行、内外相连、上下相和、左右相应,日久练功身心自然能内外合一。当神气充足于形后,意念对外界的感知能力随之增强,并可透出身体向外充斥,逐渐与大自然之气相合,借此强化人体之气,增加人体之气的通透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年太极未入门
习练太极拳的四个阶段
单式气功养生法之调心法_气功基础_中华中医网
太极拳进入高层次的三个阶段(伍殿荣)
锻炼太极拳之主要准则
内功养身心——太极拳内功心法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