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明代瓷器特征和画法风格

青花八仙人物纹罐(明空白期) 

    此件青花罐是一件景泰至天顺时期的典型器物,胎体厚重,修胎规整,罐体装饰沿用永、宣时期风格,采用多层装饰的方法,将罐体分成若干区域进行绘制。罐体上下两层以如意云肩折枝莲纹和八大码纹饰纹饰。做为主体纹饰的三清及八仙人物环布其中,间以松树、灵芝、云气等辅助纹饰,云气呈灵芝形,上有层层圈点密布,是“空白期”时期典型的装饰性纹饰。画法采用明早起一笔点画技法,笔法粗放,中锋运笔的技法,颇有时代特征。

    “空白期”瓷器,被古玩鉴定界称之为“黑暗期”,即指明代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所烧制的瓷器。由于明代宣德朝之后的近30年间,国势清颓、内忧外患、战乱频繁、经济萧条导致各业凋零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形式下,景德镇瓷业生产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制瓷水平与瓷器品质较前朝有明显降低。这一时期景德镇窑厂仍然在烧瓷,但因为以上原因,在品质和数量上比前朝大为减少。立件器物胎体多数比较厚重、疏松。也有少数胎质细白滋润的。釉色大多白中闪青,仍为明代上下接胎工艺,底部大多为敦厚的浅宽圈足或微微下凹的平砂底,修足不太不太细致。在钴料使用上,青花花色有浓艳的,也有蓝中泛灰的,浓艳的是用宣德所存之苏麻离青钴料,有铁锈斑和沉积点。蓝中泛灰的钴料是国产的石子青料,不易晕散,容易勾线和点画涂描。这一时期的画法大多采用明早起一笔点画技法和线描,笔法粗放,特别是中锋运笔,具有时代特征。  

 青花八仙人物纹罐   

    直口、短颈丰肩,颈部绘缠枝灵芝纹,肩部及近底处还饰有如意云头,而罐腹壁则通景绘八仙人物图。圈足釉底,内书青花“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竖式楷书款。

      传统的古董器物上所绘制的群仙祝寿纹,即指八仙人物。据史料记载,八仙人物一般在宋元以后在民间的影响较大。在明代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中已出现八仙过海的壁画,被民间敬畏为吉祥喜庆的神。

       通常明代时期瓷器的八仙人物纹饰图案,在嘉靖最为流行。这皆源于当时的嘉靖皇帝本人好黄老之道,当时相关的古器物上也相应地有道教思想内容的图案纹饰。常见的有八仙、八宝、云鹤等。

珐华釉印花盖罐(嘉靖)

 

      直口、丰肩、鼓腹、而后下收至足,矮圈足。器身做瓜棱状,肩部模印如意云头纹。器表施孔雀蓝色珐华釉,施釉不及底,底部无釉露胎,露胎处可见胎质酥松。器有一盖,亦为模印所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件明万历青花瓷器的鉴定实例
明清瓷器鉴定与收藏3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朝瓷器藏品赏析(三)
明代瓷器的认征学(五)
从实物看明代正德、嘉靖青花瓷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嘉靖青花收藏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