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之养生启示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 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一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光辉的养生学和康复学著作。因为它全面地反映和吸取了先秦时期的养生学的成就,对于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和论述,从而奠定了我国养生学、康复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必读之书。
一.天人相应
所谓顺“天人相应”,就是通过人体内部 的调节使之与外界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环境发生反常的变化,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适应时,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即遭到破坏而产生疾病。人处于天地之间,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和自然界具有息息相通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是受大地之间变化规律 支配的,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唐代医家王冰称:“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则天真之气, 未期久远而致灭亡”,“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这里的谨奉天时,就是指人们必须要顺应四时。顺应四时,不仅养生者宜遵循,即使是对于康复医疗来说,亦是 不可忽视的一环。这是因为要达到身体的健康,必然要使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相统一,只有内外环境平衡协调,才能保持生理活动正常。《黄帝内经》认为“天人相应”,老年养生的根本点在于“顺应自然”。《黄帝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人们要适应自然的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灵枢·本神篇》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 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告诉人们如果顺应四季的变化就会“苛疾不起”,违背四季的变化就会“灾害生”。《素问·上古 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
二.形神并举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过度,精神过用,可以伤神,以至形体损伤。《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认为保持良好心境,没有过多过重的欲望才能调节安定人的性情,使人们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则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起许多内伤疾病。故《灵枢·本神》提出情志养生的原则“智老之养生也,和喜怒 而安居处”。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要求我们少思寡欲、胸怀宽广、乐观,以避免过度的 精神刺激,使精神始终保持正常状态,从而使神明而形安。《黄帝内经》十分重视心理性情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养生并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还有心神的修养和情志的调护,只有生理和心理健康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健康。
三.动静结合
《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 概括为“升降出入”。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 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凡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生生化化;无论是动物界的“生长壮老已”,还是植物界的“生长化收藏”都存在着“升降出 入”运动,“升降出入”运动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因为“动形以达郁”,“动则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动,气血才能周流全身。《内经》虽然主运动,但是也重视静。提倡四季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反对“久坐、久卧。”强调要“形老而不倦”“和于术数”。运动养生的原则是动静结,过度劳累或过分的安逸都会影响生命的健康。《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之说,疲劳过度会影响健康。然而,不劳动同样会影响健康。华佗云:“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气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适当的体力劳动,不但能够锻炼体格,使精神充沛,而且有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
四.节制房事
房室养生,《黄帝内经》指出,房劳损伤脾肾,容易导致早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故而提出要节欲,即“节阴阳而调刚柔”这样才可以“长生久视”。 《黄帝内经》则明确指出,精是生命的基础,人体寿夭 的关键,人“半百而衰”是由于不知保持精的盈满,汉代名医张仲景亦重视养生防病,他在经典著作《金匮要略》里曾提出“房室勿令竭乏”,并把此作为致病因素 之一,体现了他重视保养阴精的思想。元代朱丹溪更是重视阴精,他创“阳有余阴不足论”,著“色欲箴”,其要旨是言肾中阴精难成易亏,而肝肾相火容易妄动, 因此主张收心养心以抑制相火,节房事远帷幕以保护阴精。《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2);用力过度, 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对于房室,虽有节欲的理论,但是不是禁欲。只要房事适度,还能调节阴阳,保养精气,进而延年益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 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所以《内经》的房室养生思想主张在节欲的同时,对于房室应采取科学的方法。
五.调整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运 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因而疾病的治疗,就必须从阴阳变化这个根本上认识和处理。这里的本,即根本,就是指阴阳。因为疾病的发生,不外乎阴阳的失调,所以治疗 疾病,就必须探求病变的根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 聪明,气立如故。”陈者,列也。这里可引申为等比、相等的意思。陈阴阳,即使阴阳相等,各无偏胜。这里所说的阴阳相等,各无偏胜,亦即阴阳调和之意。而阴 阳调和,即可达到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顺从。这样,内外就能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正气运行如常。由此看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协调是多 么重要。人体阴阳二气处在平衡协调状态,不仅可使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可保持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协调。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夫人一身,不外阴阳气血,与流通焉耳。如阴阳得其平,则疾 不生。”这里的疾不生,是指不生病,而人体不病的关键又在于“阴阳得其平”,平,即阴阳平和,不偏胜不偏衰。《国医指南·阴阳之义》也指出:“凡人乃阴精 阳气合而成之者也。病之起也,亦不外乎阴阳二字,和则生,不和则病。”这段原文更进一步说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阴阳失去相对动态平衡的结果。阴阳 失调所导致的偏盛偏衰,是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六.疏理气机
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的论点。这里的气是指气机而言,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都和气机运行紊乱有关。人体的经脉之气机无阻经络才能畅通,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如《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的不可不通,即是再三强调人体之经脉必须畅通,原因是经脉“能决生死,处百 病,调虚实”。中医学认为,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肺之肃降,肝之升发,脾之升清,胃之降浊,心火之下降,肾水之上升, 肺之主呼气,肾之主纳气,都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由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关系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活动,所以升降失常就会波及脏腑经络、表里内外。四肢九窍,而发生多种病理变化。如肺主肃降,以下行为顺,若逆而上走,则发为喘咳;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但若过亢,升发有余,则将上逆而出 现面红目赤、性情急躁、眩晕、头痛甚至昏厥等症;胃主降浊,亦以下行为顺,若失其和降而上逆,则致暖气、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脾主升清,能转输布散水谷 精微,若清气不能升,脑海失养则致头晕目眩;运化失职,则致便溏腹泻,甚至中气下陷,则致腹部坠胀。便意频数。脱肛或子宫下垂等;心阳不能下交于肾,肾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则表现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腰膝酸软、遗精、潮热盗汗等症;肾主纳气,若肾虚不能摄纳,则致呼多吸少、喘促短气、声低气怯,动则尤甚。综上所述,气机的病变关系到全身的病变,要保养好生命,必须注意观察气在体内的运行是否正常,当升则升,当降则降,要出则出,要进则进,一定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七.合理饮食
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 养生密不可分,对于饮食的调摄在养生中至关重要。《内经》中注意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和饮食不节的危害,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 气少矣。”《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提倡膳食结构的平衡,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 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指出饮食养生的原则:“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 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认识到饮食是气血生化之源。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五味和五脏有对应关系。五谷、 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对五脏的营养各有其相应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 黑,宜食辛”(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灵枢·五味》)若做到“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长有天命”。饮食养生思想还体现在以食养疾方面,《内经》认为,病后饮食调养亦很重要。《灵枢·师传》云:“食饮者……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 也。”如此正气能维持正常,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和恶变。《上古天真论》中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饮食不节可以伤形,即“形食味……味伤形”, 因此我们不可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对中医养生,特别是对老年养生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黄帝内经》给我们的启示,让广大朋友在养生方面科学的养生,避免误入养生的歧途。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7、慢性肾炎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6、肝胆系统疾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5、风湿性心脏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4、支气管炎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3、消化系统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2、舌色(续)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1、望舌七步骤
千古中医故事
(一)《华佗》之神医传奇
(二)《华佗》之华佗之死
(三)《扁鹊》之诊病圣手
(五)《李时珍》之坎坷从医路
(六)《李时珍》之毕生一部书
(七)《李时珍》之本草耀神州
(九)《孙思邈》之药王崛起之
(十)《张仲景》之医圣之路
(十一)《张仲景》之流芳百世
(十二)《张仲景》之天人相应
(十三)《张仲景》之阴阳本源
(十四)《张仲景》之五行生克
(十五)《孙思邈》之药王成名
(十六)《孙思邈》之药王著书
解读中医
5中西互补
4中西之路
3中医之功
2中医之难
1中医之源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01
中医诊断学02
中医诊断学03
中医诊断学04
中医诊断学05
中医诊断学06
中医诊断学07
中医诊断学08
中医诊断学09
中医诊断学10
中医诊断学11
中医诊断学12
中医诊断学13
中医诊断学14
中医诊断学15
中医诊断学16
中医诊断学17
中医诊断学18
中医诊断学19
中医诊断学20
中医诊断学21
中医诊断学22
中医诊断学23
中医诊断学24
中医诊断学25
中医诊断学26
中医诊断学27
中医诊断学28
中医诊断学29
中医诊断学30
中医诊断学31
中医诊断学32
中医诊断学33
中医诊断学34
中医诊断学35
中医诊断学36
中医诊断学37
中医诊断学38
中医诊断学39
中医诊断学40
中医诊断学41
中医诊断学42
中医诊断学43
中医诊断学44
中医诊断学45
中医诊断学46
中医诊断学47
中医诊断学48
中医诊断学49
中医诊断学50
中医诊断学51
中医诊断学52
中医诊断学53
中医诊断学54
中医诊断学55
中医诊断学56
中医诊断学57
中医诊断学58
中医诊断学59
中医诊断学60
中医诊断学61
中医诊断学62
中医诊断学63
中医诊断学64
中医诊断学65
中医诊断学66
中医诊断学67
中医诊断学68
中医诊断学69
中医诊断学70
中医诊断学71
中医诊断学72
中医诊断学73
中医诊断学74
中医诊断学75
中医诊断学76
中医诊断学77
中医诊断学78
中医诊断学79
中医诊断学80
中医诊断学81
中医诊断学82
中医诊断学83
中医诊断学84
中医诊断学85
中医诊断学86
中医诊断学87
中医诊断学88
中医诊断学89
中医诊断学90
中医诊断学91
中医诊断学92
中医诊断学93
中医诊断学94
中医诊断学95
中医诊断学96
中医诊断学97
中医诊断学98
中医诊断学99
中医诊断学100
中医诊断学101
中医诊断学102
中医诊断学103
中医诊断学104
中医诊断学105
中医诊断学106
中医诊断学107
中医诊断学108
中医诊断学109
中医诊断学110
中医诊断学111
中医诊断学112
中医诊断学113
中医诊断学114
中医诊断学115
中医诊断学116
中医诊断学117
中医诊断学118
中医诊断学119
中医诊断学120
中医诊断学121
中医诊断学122
中医诊断学123
中医诊断学124
中医诊断学125
中医诊断学126
中医诊断学127
中医诊断学128
中医诊断学129
中医诊断学130
中医诊断学131
中医诊断学132
中医诊断学133
中医诊断学134
中医诊断学135
中医诊断学136
中医诊断学137
中医诊断学138
中医诊断学139
中医诊断学140
中医诊断学141
中医诊断学142
中医诊断学143
中医诊断学144
中医诊断学145
中医诊断学146
中医诊断学147
中医诊断学148
中医诊断学149
中医诊断学1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论养生之道1
《黄帝内经》养生法
中医专家的养生四宝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
《千金方》很老的养生思想要牢记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