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2年小升初模拟考试卷(1-5)
2012年小升初模拟考试卷(语文1)
卷首语:同学们,你们已经长大了,祝贺你们!在你们即将走进初中大门的时刻,我们迎来了小学
最后一次自我检测。今天,让我们把这些的题目来共同练习一下。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真不错,
以便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赶上。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
【基础知识】(35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你一定能在田字格内把字写准确、工整、匀称)(6 分)
miǎo shì   pì  jìng     pái  huái     guǎ  fu    kuí wú    wǔ rǔ
答案:藐视  僻静  徘徊   寡妇   魁梧
二、按原文填词补句。(10 分)
1、纸上得来终觉浅, 。
2、本自同根生, 。
3、 领异标新二月花
4、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答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造句。(5 分)
赞叹不( ) 迫不( )待 神机妙( ) 负( )请罪
( )( )不安 完( )归赵 功成名( ) 小心( )( )
答案:赞叹不已   迫不及待  神机妙算  负荆请罪
忐忑不安  完璧归赵  功成名就   小心翼翼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 分)
( )地想 ( )的情景 保卫( )
( )地说 ( )的敬佩 保障( )
( )地问 ( )的心灵 保持( )
答案:无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五、用直线把句子和它所表达的语气情感连接起来。(5 分)
“哦,什么时候去啊?”                   果断
“唉!她死得好惨啊!”                   商量
“嗯,这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疑问
“嗯,你看怎么办呢?”                   同情
“哦,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忧虑
答案:如上图连线。
六、按要求做题。(10 分)
1、校庆的时候,我们的校园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不带冒号、引号的句子)
3、老师们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付出的一切不会是徒劳的。(改成反问句)
4、枯黄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改写成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
5、清朝政府( )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 )不再过问。(加
上关联词语)
答案:
1 去掉“红”
2 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也不会怕廉将军。
3 难道老师们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付出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吗?
4 参考:枯黄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犹如一只只身穿黄衣裳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5 如果   就
【阅读积累】(30 分)
一、填空。(6分)
1、从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不少古今中外的令人敬佩人物,他们是:
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
② 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
③ 神机妙算,用草船借箭的(          );
④ 被军阀残酷杀害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
⑤ 为了国家利益,勇于改过的(           );
⑥ 大公无私,献身于镭研究的女科学家(             )。
答案:1雷锋  2詹天佑  3诸葛亮   4李大钊  5廉颇  6居里夫人
2、《景阳岗》写的是关于武松打虎的故事,它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__》,书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汉形象,请你来写出2个其中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其余三部名著是:《             》、《               》、《              》。
答案:水浒传     武松李逵(参考)   红楼梦  三国演义   西游记
二、阅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着的事情,有些同学认为阅读很难,其实并不是这样,关键你要将文章读懂。先静下心来读它三遍试试!(24分)
要感谢那只手
(1)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 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2)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 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3)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4)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 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5)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痩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 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6)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7)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 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 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8)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 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 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5)、(6)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2、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第(7)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
(不超过20个字)(4分)
4、“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读了这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想?(6分)
5、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            (2分)
答案:1、略
2、不但……而且
3、答案不唯一,答出“老师对小道格拉斯的帮助和关爱”即可。
4、略
5、尽自己所能给予别人
6、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请你画一画,你会画什么?请用简笔画画下来,并用文字说明画的是什么?为什么?(6分)
答案:略 【作文】(30 分)
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或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内 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400 字的文章。
2012年小升初模拟考试卷(语文2)
一、基础练兵场。(18分)
1.读句子,圈出句中的四个多音字,再分别用它们的另一个读音组词。(4分)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         )  (          )  (          )  (          )
答案:的:目的  地:轻轻地   和:暖和  藏:收藏
2.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成意思相近的词。(4分)
(1)他说的话包蕴(    )着深刻的哲理。
(2)我一直保留(    )着那本旧日记本。
(3)他用轻蔑(    )的眼神看了敌人一眼。
(4)同学们到医院去探望(    )生病的张老师。
答案:蕴含   保存    轻视   看望
3.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气势汹汹    高赡远瞩    以身作则   纹丝不动 B.完璧归赵    情不自禁    应接不瑕    没精打采
C.爱不失手    阴谋诡计    前俯后仰   水泄不通 D.再接再厉    奋发图强    斩钉截铁    穷途末路
答案:D
高瞻远瞩   应接不暇   爱不释手
4.根据要求写出带“龙”的成语(4分)
(1)、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        )
(2)、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 深藏不露的人才。(         )
(3)、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
(4)、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         )
答案:龙飞凤舞   卧虎藏龙   车水马龙   画龙点睛
5.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2分)
小刚平时爱动脑筋,肯想办法。
小刚在关键时刻常能灵活地解决问题。
答案:因为  所以
二、积累与运用。(27分)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      》的开篇词,请你写出其中你熟悉的一个人物的名字           。(2分)
答案:三国演义  曹操
2.(1)“四书”指            、         、         、         (4分)
答案: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
3.诗人李白写过一首送别诗,表现了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这首诗的后两句联系景物,以奇特的想象,把别情跟潭水相比,表达了朋友对自己的情谊十分深长。这两句诗是:               ,               。每当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就不由得想起《长歌行》中的诗句:               ,               。(4分)
答案: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学弈》中,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一个                     ,一个                     。(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5.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①照样子改写句子。
(1)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我不安心。”
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她不安心。
(2)李刚说:“妈妈明天带我去看电影。”
②《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修改病句)
答案:李刚说,妈妈明天带他去看电影。
去掉“写的”或“的作者”
6.趣味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7分)
(1)阅读下面这副对联,回答问题。
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这副对联下联包含了宋代的三位著名文学家:         、         、          。(3分)
答案:苏轼  陆游  王安石
(2)朗读、说话都要注意语句的语气,请选出语气最重的一句。(    )(2分)
A.明天的会,你一定要参加       B.明天的会,你不去不好。
C.明天的会,你非去不可。       D.明天的会,你能不参加吗?
答案:c
(3)与“笔:写字”表示关系最相似的一对词是(  )(2分)
A.布:织布    B.棉花:纤维    C.船:运输        D.医生:病人
答案:c
7.下面具体场合中,主持人说的话你最喜欢的一句是(4分)(    )
晚会帷幕徐徐拉开,主持人姿态优美地步人舞台,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此时,主持人迅速站起,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
A.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不小心了,请不要见笑。
B.主持人说:刚才,我被大家的热情所倾倒了。
C.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激动了,以致失礼了。
D.主持人说:不好意思,由于路太滑,不小心跌倒了。
简述:(1)你喜欢():
(2)理由:
答案:b
以幽默化解尴尬
8.修改下面画线部分,要求与加点句子形成排比。(2分)
当今世界,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急剧沙化,大量的水土流失了,环境也被严重污染。生态性灾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危机。
改句:
答案:水土大量流失  环境被严重污染
三、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20分)
最有益的教诲
在那年的毕业晚会上,班主任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人结伴穿过沙漠。走到途中,水被喝光了,其中一人也因中暑而不能行动。同伴把一枝枪递给中暑者,再三吩咐:“枪里有五颗子弹,我走后,每隔两小时你就对空中鸣放一枪,枪声会指引我前来与你会合。”说完,同伴满怀信心找水去了。
躺在沙漠里的中暑者却满腹狐疑,同伴能找到水吗?能听到枪声吗?他会不会丢下自己这个“包袱”独自离去?
暮色降临的时候,枪里只剩下一颗子弹,而同伴还没有回来,中暑者确信同伴早已离去,自己只能等待死亡。想象中,沙漠里的秃鹰飞来,狠狠地啄瞎了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体……终于,中暑者彻底崩溃了,把最后一颗子弹送进了自已的太阳穴。
枪声响过不久,同伴提着满壶清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赶来,找到了中暑者温热的尸体。
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个故事,我总会在惋叹之余陷入沉思:那位中暑者不是被沙漠恶劣气候吞没,而是被自己的恶劣心理毁灭,面对友情,他用猜疑代替了信任;身处困境,他用绝望驱散了希望。
十多年来,(    )面对怎样的环境,面对多大的困难,我(    )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放弃对生活的信心。
那个故事,是我今生得到的最有益的教诲。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教诲(    )  吩咐(    )  驱散(    )
2.根据短文内容,理解下面的词语。(4分)
①满腹狐疑:
②惋叹:
3.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4.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洁地写下来。(3分)
5.读短文,说说是什么让中暑者将最后一颗子弹送进自己的太阳穴。(3分)
6.作者说自己在那个故事中得到的最有益的教诲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7.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这篇短文带给你的思考。(3分)
答案:
1教导  嘱咐叮嘱   驱赶
2略
3 无论  都
4 一位在沙漠中的中暑者因为不相信同伴,最后因自己的猜疑与绝望死去。
5、这件事警告了我们不要以一种恶劣的心理去看待事物。  倒数第二段
3、略
三、看图作文《早出晚归》请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35分)
2012年小升初模拟考试卷(语文3)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给加点字注音。(8分)
1、嗅觉(    )  慷慨(    )    干涸(    )     地窖(    )
2、颓唐(    )  虐待(  )      憧憬(   )      徜徉(   )
答案:略(音调比较难标)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8分)
1.    顾:相顾一笑(   ) 三顾茅庐(   )  顾客盈门(   )  奋不顾身(   )
A.前来购买东西的  B.拜访  C.看  D.注意;照管
2.    素:银装素裹(   ) 素质教育(   )  素不相识(   )  衣着素净(   )
A.    颜色单纯;不艳丽  B.本色;白色  C.本来的,原有的  D.素来;向来
答案:
1 c  b  a  d
2 b  c  d  a
三、选出下列句子改错有误的一项。(    )(2分)
A.三名重伤的战士们被送进了医院。(修改:去掉“们”字。)
B.老俩口都70多岁了,行动不便。(修改:把“俩”改为“两”。)
C.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修改:在“以后”一词前面加“我”。)
D.学习方法好,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修改:把“事倍功半”改为“事半功倍”。)
态。
答案:c
四、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6分)
庐山瀑布:
大草原:
长江:
答案:
参考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句子训练:(8分)
i.              将陈述句改为转述句。
陈毅平静地说:“吃点墨水没有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哩!”(2分)
答案:陈毅平静地说,吃点墨水没有关系,他正觉得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哩!
2.修改病句: (2分)
“六一”儿童节前夕,小明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答案:去掉“的光荣称号”
3、仿照例句,再写两句,尽量做到句式整齐。(4分)
母亲,是疲倦中的一杯绿茶,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
母亲,是
答案;略
六、文学常识 :(8分)
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灿烂辉煌的语言宫殿里,“吃”文化现象可谓光彩照人,几乎什么都与“吃”有关。例如:被人占了便宜叫“吃亏”;受苦叫“吃苦”;不肯就范于人叫“不吃他那一套”;做事费力叫“        ”;总结经验教训叫“                         ”。
2.根据成语典故,在横线上填写历史人物的名字。
⑴____________神机妙算        ⑵____________完璧归赵
⑶____________无颜见江东父老  ⑷____________________身在曹营心在汉
答案:吃力  吃一堑 长一智
2 诸葛亮  蔺相如 项羽  关羽
3、春节来临之际,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帖春联的风俗。请你试帖下面的一副春联。
风流人物数当代      大好春光看今朝
(上联贴在门的   边 )  (下联贴在门的     边 )
答案:右边  左边
七、口语交际:(5分)
某班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为此老师组织了辩论会。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没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义之心,宁可误放妖魔,也不原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答案:略
八、阅读训练(20分)
(1)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这是一篇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__》。(1分)
2.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涉(         )②是(        )③遽(         )   ④求(            )
2.这则寓言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把它写出来。(3分)
答案:刻舟求剑
渡   这里   于是   寻找
(2)一堂生死课
2005年6月10日那是一个天色阴沉的下午,黑龙江沙兰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正在学校里上课,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悄悄向他们逼近。
15时,天下起大雨。当时是下午第二节课,四年级一班教室里一位女教师正在上语文课。看到外边雨很大,就让学生早点回家。然而学生背着书包刚出门,女教师突然发现操场涌进大股水流。
女教师心头一颤,已经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可是她却镇定地对孩子们说:快回来,老师有事情安排。因为她知道学校处于全镇的低洼处,校门正对着河岸,孩子们无路可逃。学生们似乎明白了一点儿什么,纷纷跑回教室。
大水不久漫进教室,女教师让学生们拽着凳子站到桌子上。水面越涨越高,浮力使桌子开始左右摇摆。女教师又大声说:同学们别紧张,每人抓住一样东西别放手。水深很快超过了孩子们的身高,双脚离地的孩子们抱着桌椅开始哭叫。这时,女教师竭尽全力地连续呼喊:千万别乱动乱喊,保持体力,一定要坚持住,救援的叔叔阿姨一会儿就来。在女教师的呼喊声中,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就这样女教师与孩子们在洪水里一秒钟、一秒钟的苦苦支撑着。
2个小时之后,大水开始退去,救援队伍陆续赶到。女教师和她的学生们都安然获救。
灾难终于过去,太阳重新升起。然而小学洪灾的现场,救援人员发现了105名孩子的遗体,很多教室白墙上留下了抓挠的痕迹和手印,是孤立无助、无可攀缘的孩子们在被洪水吞没之前,在挣扎中留下的最后的求生痕迹。那场面沉重得令人窒息,凄凉得让人心碎。面对洪水,孩子们没有想到去寻找教室内触手可及的桌椅。
此次洪水,被专家认为是一场典型的百年不遇的、人力无法抗拒的天灾。但是毫无疑问,如果孩子们能正确自救,那么丧生在这次洪水中的孩子会很少。
灾难给孩子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一名四年级一班的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老师陪我们一起泡在水里,她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惊慌,抓住一样东西别放手,老师在你们身边。再遇到洪水,我就抱紧着一样能漂的东西往高处走。
那位女教师叫沙宪晶,年仅27岁。在巨大的灾难中,她给包括学生在内的全社会上了一课,让大家学到了一个简单之极却又在大学里也不容易学会的道理:面对灾难,抓住一切可能抓住的机会别放手。
1、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2分)
一颤(      )     拽着(     )   竭尽全力(         )    窒息(       )
2、“突如其来”一词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2分)
3、第三段说“女教师心头一颤:已经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她知道将要发生的是什么?(1分)
4、与“苦苦支撑着”相照应的内容是什么?请你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想法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2分)
5、四年级一班的女教师和她的学生们都安然获救。可是为什么那些洪水中丧生的“孩子们没有想到去寻找教室内触手可用的桌椅”?请用一个成语回答。他们的经历给你什么启示?(4分)
6、仿造句“那洪灾的场面沉重得令人窒息,凄凉得让人心碎。”再写一个毕业典礼场面的句子。(2分)
答案
1 chan   ye   jie  zhi
2 形容洪水来得非常突然,让人无法预测。写出了大家的意外和恐慌。
3 洪水灾难即将来临,而且暂时无法逃出去。
4女教师和她的学生们都安然获救。略
5  惊慌失措   略
6  略
九、作文(35分)
(1)沙老师的镇静和智慧救了四(1)班的全体同学们,她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学六年你也接触并认识了许多老师,他们中一定也有让你难忘的人,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个。以《她(他)教会了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住别忘了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方法。
(2)题目二:
丘吉尔在牛津大学的演讲:“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十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
请以“成功的秘诀”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2、书写规范工整。
3、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Xiù kǎi  hé jiào  tuí  nuè chōng  cháng
二.1.C B A D 2.B C D A
三.C
四.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五.1、陈毅平静地说,吃点墨水没有关系,他正觉得肚子里的墨水太少。
2、“六一”儿童节前夕,小明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员。
六.1、吃亏 吃一堑,长一智。
2、诸葛亮  蔺相如  项羽  关羽
3、(上联贴在门的 右 边 )  (下联贴在门的 左边 )
七.(一)1、刻舟求剑
2、涉:趟水过河  是:这  遽:急速  求:寻找
3、事情是变化的,我们不能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二)1 chàn   zhuài    jié   zhì
2答:意思是“来得十分突然,人们毫无防备”。作用是使内容更生动具体。
3答:她知道要发生一场大洪水。
4答:是“无路可逃”他们当时可能想着自己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撑到救援人员来为止。
5答:因为他们当时一片惊惶失措(人喊马嘶)。我明白,当灾难来临时要冷静、不慌乱。
6答:是面对灾难,抓住可能抓住的别放手
7答:那典礼的场面伤感得让人流泪,庄严得让人难忘。
八、(提示:答案不唯一,反驳有针对性,抓住“固执己见”“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假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一意孤行,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九、略
2012年小升初模拟考试卷(语文4)
一、词语精粹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括号内。
一句无心的话也许会点rán(    )纠纷,一句残酷的话也许会cuī(    )毁生命,一句及时的话也许会消除紧张,一句知心的话也许会yù(    )合伤口、wǎn(    )救他人。
答案:燃   摧   愈    挽
2、先圈出下列词语中用错的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
阴谋鬼计(   )    大工无私(   )    兴国安帮(   )
瑕不掩俞(   )    苹水相逢(   )    怨天犹人(   )
答案:阴谋诡计   大公无私   兴国安邦
瑕不掩瑜   萍水相逢   怨天尤人
3、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开幕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相关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1)描写壮观精彩的开幕仪式:              、              。
(2)描写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              、              。
(3)表达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              。
答案:参考1 宏伟壮观   各式各样
2   激动人心   剑拔弩张
3   兴高采烈   欢呼雀跃
二、活学语文,放飞思维
1、仿写句子。
友谊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
友谊如同春雨,它能帮助我们滋润干涸的心田。
书籍好比       ,                                 。
书籍如同       ,                                 。
答案:略
2、按要求写句子。
(1)一头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用锋利的牙齿咬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缩句)
(2)李刚对张霖说:“今天下午我有事,明天再给你打电话。”
改为转述句:
(3)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改病句:
答案:1 虎鲸咬住长须鲸。
2李刚对张霖说,今天下午他有事,明天再给张霖打电话。
3 去掉“而成的”
3、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如画”,欣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诗人写下“
,           ”;“诗抒情”,诗人通过
“             ,            ”来寄托离别之情。
答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或: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一个意思,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如劝说别人不要踩踏花园里的小草,可以从“小草青青,何忍踏之?”“小草美化了我们的环境,它是我们的朋友。”“当你踩踏小草时,你想到园林工人的辛苦了吗?”这两个角度进行表述。下面也请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告诉同学们课外阅读是非常有益的。
答案:略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向生命鞠躬
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yì)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文章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答案:
1我用草秆穿透蚂蚱身体给儿子玩,蚂蚱的两次脱逃让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
2 交代蚂蚱生存的自然环境,突出蚂蚱生命的顽强。
3 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对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
4 不赞同。因为蚂蚱也有生命,"我"的行为太残忍。
或:赞同。因为蚂蚱是专吃庄稼的害虫,害虫就应该消灭。
四、作文
生活是美好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请以“精彩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精彩瞬间”“精彩画面”等),再下笔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45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要扣分。
2012年小升初模拟考试卷(语文5)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书写占1分)
一.基础练兵场。(17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jūn liè       qì fēn        hán qíng mò mò     xǔ xǔ rú shēng
(       )  (        )   (             )   (             )
xì nì        wān  yán       luò yì bù jué      hè hè yǒu míng
(       )  (        )   (             )   (             )
答案:
皲裂   气氛  含情脉脉   栩栩如生
细腻    蜿蜒  络绎不绝  赫赫有名
2.写出关于“多”的成语(2分)
观众多(      )人很多(      )人才多(     )兵马多(        )
答案:座无虚席   人山人海   人才济济   千军万马
3. 按照改写句子。(2分)
1)我们不会忘记那位造林、护林的老人。
改为反问句:
2)地球说:“我相信人类只是一时糊涂。”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答案:1我们怎么会忘记那位造林、护林的老人呢?
2  地球说,它相信人类只是一时糊涂。
4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2分)
1)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2)脑白金广告语: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答案:1 加上“提高”写作水平
2脑白金广告语:今年过年不收礼,要收只收脑白金。
5将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2分)
1)(     )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秦王不敢轻举妄动。
2)凡卡(     )在城里受罪,(     )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答案:因为  所以
与其  不如
6仿句,尽量做到句式整齐。(3分)
金钱能买来书籍,但买不来知识;金钱能买来药品,但买不来健康;
答案:略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        (1分)
2为中华之       而读书。(周恩来)(1分)
3千里之行,              (1分)
答案:1 词牌名   崛起   始于足下
4连线题:(2分)
程门立雪               王羲之
入木三分               杨时
胸有成竹               董奉
杏林春满               文与可
答案:董奉杏林春满     文与可胸有成竹   王羲之入木三分   杨时程门立雪
5选择题:(3分)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属于 (     )修辞。
A 比喻         B 设问        C  夸张       D拟人
答案:D拟人
6《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_______(城市名)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__________,台湾著名女作家。(3分)
答案:自传体    北京城南   林海音
7根据情境,用恰当的古诗名句填空。(4分)
(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___________        ___”  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8歇后语(2分)
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         上鞋不用锥子——___________
答案:一清二白    针(真)行
9趣味语文:(2分)
7/2=3.5可用成语(         )表示。
1256789可用成语(         )表示。
答案:不三不四  七零八落
10五岳:在我国无数的名山中,有五座山因为景色独特,富有文化内涵,被称为“五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例如:东岳X山)(5分)
答案: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南岳衡山(位于湖南),
11按要求写出相关人物(2分)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
(2)《红楼梦》中的“葬花”的人物是__________。
12“唐宋八大家”分别是:                                       (2分)
“文房四宝”指:                       (2分)
答案:11   鲁智深  林黛玉
12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笔墨纸砚
三.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20分)
精 神 救 助
张莉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解囊相助。可是,一个没坐过火车,没看过电视,连50元人民币都没见过的山村小女孩,面对我的盛情邀请,竟然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兴趣。
那年,我在瓦房店乡百车沟小学采访一位小学教师时,有一个小女孩从门缝里看了我好久,我笑,她也笑。老师介绍说,她叫范春芳,好学生。家里爸爸傻,妈妈哑,生活可困难了。两次辍学,她又靠养鹅、采药卖钱,回到了学校。后来我们结交成了朋友。
夏天,在女儿的催促下,我接她来沈阳度假。我们登电视塔,逛公园,吃烧烤,唱卡拉OK,她却木然。一路上总是问我:“阿姨,妹妹的旧书能给我几本吗?”“那当然,你头一次来市里,玩够了再说。”她只好不作声。
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先把女儿给她的旧书放进书包,又拼命从女儿的新数学书上往下抄题。我问她明天还想去哪儿玩,她说哪儿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题,不会了还可以问妹妹。也许她懂得,这个繁华的城市不属于她,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范春芳来时穿了一件长长的金黄色的衫子,显然是成人穿过的旧衣服。可她说这还是村长从救灾衣服里挑出的最鲜艳的一件呢。女儿听得鼻子发酸,就从衣柜里往外掏衣服。她拿出一套蓝白相间的学生套装递给范春芳时,我的心动了一下,那是我在女儿生日时花120元买的新衣服啊。“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合适。”我拦了一下。“上衣是短袖,下身是裙子,有什么不合适的。”女儿没明白我的意思,范春芳明白了,“妹妹,你留着吧,这衣服太干净,不合适。你再给我几本用过的旧练习册吧。”女儿不由分说,先把衣服塞进她的包,又去找练习册。我有些不好意思,给她200元钱。她说:“学费您已经给我交两年了,我不要。”“拿着,这是零花钱。”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
第二天范春芳要回家了,她抱着我的腿哭了半天:“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对得起您。”我嗓子发紧,说不出话。
从车站回来,女儿告诉枕头底下压着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钱。还有一张纸条:“阿姨,东西不带了,共拿走书21本,谢谢您和妹妹。”
我突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自己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因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而那孩子却在我自私的施舍中感激涕零。我糊涂了:究竟是我从经济上救助了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神上救助了我?
1.文章题目“精神救助”的含义和作用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这句中“也”字奇妙,联系本段相关语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母女二人赠送衣物的细节,你能读出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这句剖析深刻。请就其所指内容和本句内涵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文中“女儿”的形象,并分析该人物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含义:范春芳的据东莞对“我”精神上的影响。
作用:点明文章中心
2   因为女儿是这么把裙子给范春芳的,我心里惭愧所以也把钱塞给春芳。
3   女儿是把自己喜爱的东西给范春芳,而母亲则是把自己不用的东西给她。
4    说明我的救助并不是全心全意的,还是带着个人的自私情感。(言之有理即可)
5    女儿是个真正大方去帮助他人的人,她有着一颗善良纯真的心,在文章中与我作对比,突出我内心的自私情感。
四.作文:任选一题完成作文(35分)
1、请以“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作文。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季羡林),以这句名言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背囊】向生命鞠躬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完整版含答案)
[敬畏自然]向生命鞠躬
小学高年级阅读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1-20)
小学1-6年级语文天天练及答案2020.6.17(每日都做养成好习惯)
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