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宅寮:淳朴村风代代传

孩子们在村里欢快地玩耍着。 本报记者 吴文康 摄

    走进省级卫生村和市级生态文明村庄——雷州市客路镇邓宅寮村,眼前郁郁葱葱,楼房错落有致,硬底化村道四通八达,但它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文明、纯朴的村风民风。

    珍惜古树 一棵不卖

    这是一条700多人的小山村。村前村后绿树环抱,空气清新,置身其间,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在村西边,有一棵“独木成林”的古榕树。很多村民在树下纳凉和聊天,欢笑声交谈声此起彼伏。该村年逾7旬的村民邓华平告诉记者,“这棵榕树已经有3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我们都很注意保护环境、爱护树木。村中规定不能随便砍伐树木。”

    果树果实缀满枝头时,不但村人任尝,过路人也可以采摘品尝,从来没人偷果。

    走入村庄西北处的一块60多亩的古树林。各种古树郁郁葱葱,蓬勃茂盛,遮天蔽日。“此林世世代代受到村民的保护,至今有9000多棵树。”村民小组长邓文德介绍,“有老板曾出高价购买我们这些树木,但村民不同意,认为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多少钱也不能卖。树林已经成了我们村群众生态生活的一部分了。”

    互助互爱 热心公益

    据悉,邓宅寮始祖从坡头区黄坡镇陂塘村搬迁而来,已有三百年。随风入俗,现在每个村民都会说一口标准的雷州话。但在村里,不论男女老幼一直保持说粤语的传统和习惯,是当地为数不多说粤语的村庄。其村庄不忘根本和祖宗之风可见一斑。由此,邓宅寮数百载来也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淳朴村风和互助友爱的优良传统。

    “前些日子,我在村的微信群里发出建设灯光球场的通知,短短几个小时,100多个青年人就捐了几万元。”邓文德笑道,村里非常和睦和谐,邻里纠纷,妯娌婆媳拌嘴都非常少,也一直是条无毒村庄。

    特别是近年来,该村通过创建卫生村、生态文明村后,村民更融洽和团结了,个个乐于公益和集体活动,积极主动参与。“创建生态文明村庄时,村民义务劳动1000多人次,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加入队伍。修建排污沟时,我在广播上一叫,几百人出来义务劳动。”邓文德告诉记者,排污沟修完第二天,一场暴雨将排污沟摧毁,村民毫无怨言,又扛起锄头,直到将排污沟修好,“我村群众为集体做工从来不讲价钱,都是义务的”。预算30多万元的排污沟,由于村民出工代劳,10多万元就完成了。

    走到该村文化楼前,一件件襄助公益的捐款名单贴满了墙壁。“除了捐款外,村里的路灯和风景树都是村民捐助的。”近年来,该村启动生态文明村建设,总投入300多万元,对村子进行了全方位规划改造,开展了村巷美化、村路拓宽、路灯亮化等一系列工程,将村里原有的排污沟重新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崇尚文化 倡导教育

    客路镇党委书记饶环宇介绍,该村保持淳朴的村风,并代代相传,这一切,都是由于村庄一直以来崇尚文化、倡导教育的结晶。

    据悉,该村的教育奖励基金一直保持二十多年,虽然村中不是很富裕,但只要是教育需要的,每个村民从不吝啬。该村有史以来就崇学氛围浓郁,人才辈出。每个家庭“攀比”的是每户出了多少个大学生、读书成绩优不优良。邓华平介绍,128户、700多人的村庄就有大学生100多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其中除了留俄2人,还有中大、兰大、华工、华农、南方医科大、中南大学等名校的大学生。目前,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积极反哺故乡,成为村庄建设的主心骨。上行下效。在他们的影响下,村里每年都有10多人考上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苯胺污染事件:背靠''天脊''癌症村难自救(图)|半岛网
我的老家米家村:【四】村风
垃圾分类再出“金点子”
金手指作品 | 萤虫虽弱,有光不懦
一张小小的纸,改掉了“风行”数十年的陋习!
通过生态养殖走出致富道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