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大方图解》读书笔记 一

本书作者清朝:何贵孚,菏泽人。用一句话将书中某一章节的重要内容加以概括性总结。

1.  桂枝汤:应用于体瘦之人时,常加熟地。另:腰痛加独活,项痛加防风,虚人当归、人参、党参,咳嗽加紫苑款冬。

2.  外感发热,汗后热不退,可用大剂量生地四物汤+桂枝法。· 

3.  喘满,肺叶上翻,故用杏仁。

4.  麻黄汤证:太阳经过肾,故腰痛,肾主骨,故骨节痛。风寒上头而不散,故头痛,风寒闭肺,故胸满。皆寒无出路使然也。

5.  大青龙汤:石膏之辛能解肌热,寒能清胃火,甘能生津液。石膏得麻、桂名为青龙,石膏得知母名白虎。本方主:外寒(麻黄之全证)、内热(白虎之半证)。

6.  桂枝加大黄汤:邪未全入胃,故大青龙汤有石膏清之;邪已全入胃,故桂枝加大黄汤有大黄导之。  阳明之腹痛为持续性大剧烈实痛,太阴之腹痛为阵发性满而时痛。如虚人,可稍加人参助驱表里之邪。

7.  五苓散:治太阳经腑同病。(水和热为病理因素,表证、小便不利、发热、消渴、水逆),注意不可用肉桂,恐有助热之患。加茵陈为退湿热发黄之方。

8.  葛根汤:太阳阳明经合病。(太阳之头.项.背.强痛,阳明之目痛、鼻干、眉棱骨痛),葛根就是阳明经病主药,所以还可以治疗下利、呕。体弱、南方人可以用羌活代替麻黄。经邪尽,腑自和。太阳、阳明脉络通于睛明穴、太阳穴之间。

9.  柴胡桂枝汤:太少合病。太阳之发热、恶寒,节痛;少阳之呕、口苦、心下支结。审太、少邪气之偏重,选择倍桂枝、或倍柴胡。

10.小柴胡汤: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喜呕、口苦、耳聋、脉弦数。核心病机:表寒里热,郁不得升。注意:“喜呕”,呕则木火两舒,所以病人呕吐出来后就很舒服,所以会以呕吐为其所欲,并不是单纯的理解为经常呕吐之意。作者何贵孚认为在他个人的经验中,本方加减下的五味子、干姜止嗽屡用而不验,认为干姜助火、五味子敛邪之故,恐非经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热
咳论要略:六经皆令人咳
【转载】浅谈咳嗽的六经辨治
JT伤寒论慢慢教(第三期)3.5.2
咳嗽的六经辨治
[卷二] 大青龙汤证《伤寒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