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王夺嫡的政治角逐:既争权力,也争人心

再看《雍正王朝》评1:四阿哥和八阿哥的第一次较量

《雍正王朝》作为中国最好的历史剧之一,一点都不拖泥带水,一开始就直接在一阵惊雷暴雨之中,把我们带到了九王夺嫡的现场。

无需任何旁白,我们就能够从沉闷的气氛之中,感受到权力斗争的紧张,一个个皇子和大臣各怀鬼胎,老皇帝在跪倒的人群之中来回踱步,忧心忡忡。

太子在如此紧要时刻,还在和后妃约会,与老康熙的君前奏对毫无章法,暗示了太子失德和无才,太子地位即将不保。

八阿哥胤禩胸有成竹,早就想好了如何应对黄河水患之事,在君前出彩,将太子比下去。

老八胤禩以为自己的主战场在朝堂,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后路被老四胤禛包抄。四阿哥胤禩和众皇子一起收到圣旨,但他第一时间并没有前去朝堂,而是趁老八不注意,打着计划赈灾的名义,直接把户部查了个底掉。

老四这么做,是冒了风险的。

第一,皇帝所下的是紧急召集令,所有在京皇子臣工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去晚了意味着对老皇帝不敬;第二,户部乃是八阿哥胤禩奉旨管辖,老四越权查察,往小了说是不合规矩,往大了说就是违抗圣旨。

从后来发生的一切,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四在此次夜闯户部之前,已经通过户部的内鬼,对户部的亏空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不可能在当夜极短的时间内,又准又稳又狠地打到老八的七寸。

平日里老八滴水不漏,老四找不到机会下手。黄河水患,灾情紧急,老康熙星夜召集群臣,给了老四一个机会。

无论夜闯户部能不能查出问题,老四的初衷都是忧国忧民,是为了朝廷心急如焚,他一直是这样一个风风火火的胤禛,他相信他的那些小错误,会因为高尚的初衷,而被皇阿玛所原谅。

在四阿哥户部得手的时候,八阿哥正在朝堂之上,进行着精彩的表演。

是的,八阿哥也是少见的明白人,他知道灾情的严重,也知道户部拿不出钱粮赈灾,所以给自己,也是给朝廷,给皇帝打圆场,劝皇帝“怀忧民之心则可,抱自疚之意则不必”,意思很明白,我们对百姓有这份仁心就行了,并不是非得出钱赈灾。

我们作为看客,站在百姓的立场,当然会觉得八阿哥这话太不负责任,但如果站在统治者的立场看问题,就会明白老八所说的很现实,历史上的大部分灾害,都是被统治者这样处理的,否则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百姓在灾后冻饿而亡,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因为一口饭揭竿而起。

何况每一次赈灾的钱粮,都要被各级官僚层层盘剥,发到百姓手里的极其有限,赈灾成了贪墨官吏发财的机会,朝廷却总是当冤大头。

所以老康熙听完八阿哥的谏言,并没有斥责老八,而是选择沉默。

老八嘘了一口气,有主意总比太子没主意强,而且老八自以为自己猜中了皇阿玛的心思,觉得自己与老康熙想到一块去了,奏对不能说满分,起码也及格了。

政治是残酷的,如果所有的皇子大臣都没有二话,那老八的意见就有可能形成决议,届时朝廷就会在形式上做出赈灾的样子,而实际上枉顾百姓死活。

至于百姓会不会揭竿而起,威胁大清统治,就是以后的另外一个议题了。

耿直的十三阿哥跳了出来,用康熙四十三年的赈灾往事,反驳八哥,但对于老八来说,十三阿哥还太嫩,老八早就料到会有人反对,所以又拿出一连串从形式上赈灾的措施(实际上全部是远水不救近火,最后都会不了了之),堵住了老十三的嘴。

政治斗争需要深沉的算计,更需要对人性精准的把握,光靠一腔热血什么都干不成。

彼时,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的表现耐人寻味,听完十三阿哥的发言,眼神像闪电一样转向皇帝。张廷玉是老成谋国之人,当然能够听出八阿哥话中的问题,而且他知道老康熙也能听出问题,希望老康熙能够乾纲独断,推翻八阿哥似是而非的论断。

如若不然,就只能由他这个老臣站出来反对了,虽然臣子的分量远远比不上皇子。但对皇帝来说,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黄河水患,而是权力制衡。

如果整个朝堂之上,以后都是太子昏庸无能,八阿哥一言堂的样子,那阿哥党的势力,将会因为没有制衡而不断壮大,威胁君权。

所以当务之急,老康熙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强有力的皇子站出来,反对老八,制衡一下似是而非的八阿哥。

太子不成器,老大和老三不作为,所以机会留给了老四胤禛。

胤禛及时赶来,用扎实的调查数据,不仅完全推翻了胤禩的论调,还把户部的亏空问题公之于众,同时提出赈灾的最佳解决方案----江南筹款。

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能够兼顾朝廷和黎民百姓,胤禛不愧是当时最合格的政治家。在这场围绕黄河水患的局部斗争中,胤禛得了满分,但胤禩也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责罚。老康熙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带头做了自我批评,实际上却暂时将所有问题都包了起来,暂时不追究。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绝不可能像光绪皇帝那样,一天下几百道圣旨,幻想一个月就解决所有问题,那样做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制造很多新的问题。

老康熙考虑问题,有主次之分,也有急缓之分。解决黄河水患问题为急,清缴国库欠款为缓,但论主次的时候,正好倒过来,黄河水患只是癣疥之疾,国库亏空却是心腹之患,所以江南赈灾一结束,老康熙就马上清缴国库欠款。

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的第一次较量,表面赢在了赈灾方略,实际上赢在了对户部权力的争夺上,让康熙对八阿哥执掌国家财政的能力产生了质疑,进而怀疑到了八阿哥的人品。

九王夺嫡的实质,既争权力,也争人心。谁能争取老康熙的信任,获得老康熙的垂青,谁就是未来的大清皇帝,而不能获得信任和垂青的皇子,即便权倾朝野,即便被封为太子,也是枉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阿哥胤礽的失败告诉我们:当太子,智商很重要,情商更是关键
《雍正皇帝》对太子忠心耿耿的胤禛何时有了自立门户的想法?
雍正王朝:从主动请旨江南筹款赈灾,看雍正卓越的“汇报艺术”
雍正王朝:大臣卷入九子夺嫡有多危险呢,看看魏东亭之死就知道了
康熙帝:“灾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黄河水灾之后的官场现形记
八阿哥为什么会失败?其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机会本大于雍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