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哪些事情,是你当上领导才明白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职场上,“屁股决定脑袋”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说实话,很多事情还真的是到了那个位置才会明白。就好比下面这4件事情,你不走上领导岗位,也许你永远都不会明白。



01  领导都需要自己的圈子

当上领导以后我才明白,领导要想在单位站稳脚跟,要想有效推进工作,就必须拉拢一部分下属,并形成自己的圈子。没有下属的支持,领导就是“光杆司令”,空有职位和头衔,却没有实际权力和影响力。

也就是说,不管是出于推进工作的需要,还是出于权力安全的需要,领导都会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小圈子”。

当然,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而形成的圈子,叫做管理艺术;而为了利益斗争或实现私心而形成的圈子,则叫做歪风邪气。

在这个基础上,领导就不可能对下属一视同仁,而是会根据下属的为人、职位和能量,把下属分成心腹、干将以及普通下属等层次。当然,基于内心的定位,领导在对待下属的时候,也会采取不同的做法。通常,私密的事都交给心腹干,难啃的骨头交给干将处理,而一般的事项则交给普通下属。

所以,不要只想着把工作干好了,就能赢得领导的赏识,要看看领导在当前的阶段最需要什么,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给自身一个价值定位。


02  领导大都不会无准备开会

在开会这个问题上,大家千万不要把领导想简单了,忽视了领导的掌控能力。要知道,领导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就必然会有其坐稳位子的两把“刷子”。

坊间有句话总结得非常好:“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重要的事情不开会。”

有些会议,你看领导的态度很开放,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这种情况下研究的事情,都不是重要的事情;而只要研究重要或敏感的事情,领导都会事先召集核心骨干碰头,等到了会上的时候,大多都是走个过场,迅速地形成统一的意见。

当然,还有些涉及重大利益的事情,领导大多都不会征求下面人的意见,一番思索后,直接就定下决心了。

所以,不管参加什么类型的会议,都要有点察言观色的“眼力劲”,先看看研究的是什么事项,重不重要,再决定从哪个方向来发表观点、表达意见。记住,一般情况下,领导都是最后发言,如果领导一反常态率先发言,那就要小心了,最好不要再提出与领导相悖的观点。


03  领导都喜欢“懂事”的人

 “懂事”或“靠谱”之类的词汇,在职场上是很高的评价。只会埋头苦干的人,不能算作“懂事”,死守制度和规矩的人,也不能算作“懂事”。

所谓“懂事”,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能够用心对待工作,并加强工作中的请示汇报,不让领导安排出去的工作不了了之,不让领导产生失控的感觉,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其次,能够主动向领导靠拢,并积极为领导贡献价值。我们的工作有没有成绩,往往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工作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也在于领导的主观评价。要知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能行。

最后,能够常怀感恩之心,尤其是在一些事情没能如愿的时候,不苛责领导。对于领导来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肯定是愿意提携帮带下属的,毕竟权力和资源只有在运用的时候,才能显示出其影响力,才能不断巩固领导的地位。


04  领导永远不会提拔“老实人”

作为员工的时候,总认为谁能把工作干好,谁就应该获得提拔晋升;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才明白,在领导心中,提拔晋升是另外一套逻辑,与工作相关,但并不与工作完全相关。

对于领导来说,提拔晋升的逻辑大多是这样的。

把工作干好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但单凭干好工作,就想获得提拔晋升,那简直太天真了。在干好工作的基础上,谁能积极向领导靠拢,谁能延伸领导的权力和影响力,谁能进一步为领导贡献价值和利益,谁才能获得提拔晋升。

既然大家工作干得都不错,那为何不提拔一个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下属呢。

“老实人”确实好用,听招呼守规矩,一心扑在工作上,但是“老实人”不懂职场运转的本质,也不懂混迹职场的游戏规则。“老实人”对价值的概念不够深刻,对权力的逻辑也知之甚少,这在领导看来是非常要命的,因为即便把“老实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老实人”也坐不稳这个位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好下属的十五条金典
职场上,为什么越是踏实努力工作的人越不能当领导?
单位领导利用权利欺压老实人,怎么办?
这些职场“大实话”,都是人生镜鉴!
当了领导,才会明白这些道理和逻辑
领导不能太善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