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华《活着》:人生的三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引言

读完余华的《活着》,我感慨颇多,不由得对生活和人生有了些许思考。《活着》的主人公姓徐名福贵,出生在一个颇为富裕的地主家庭。

“福贵”,一个饱含着朴素的人生理想且非常有乡土特色的名字。说起“福”这个字,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 “五福临门”

那么,“五福”是哪五福呢?

在两千年前,老祖宗就定义了“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按照老传统,老人们总是忌讳谈“死”,因而把“考终命”更改为“子孙众多”,久而久之,“五福”也就变成了“长寿、富贵、安乐、好德、子孙众多”了。

在小说《活着》中,一个采风者遇到晚年的福贵,用后者的视角开启自叙:从出生在“福贵”之中开始,主人公福贵开始了“浪费”人生的过程。

最终以惨淡收场——亲人先后离世,只留他孑然一身孤立在人世间,只与一头本要被宰杀的老牛作伴。

全书横跨六十年的时空,展现了“徐福贵”那充斥着苦难而又非常荒诞的人生。事实上,无论哪个时代,都有“徐福贵”的存在,他就在我们身边。

《活着》一书所讲述的道理有很多,其中关于人生的三个道理非常朴实,但却被很多人忽视,越早明白越好!

01 珍惜眼前人与事

人生这门功课,说穿容易,看透难,是以,人人一身纠缠。人们通常不清楚自己到底拥有什么,直到失去了才明白。

放在男女关系中,就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一般,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而那位“糟糠之妻”随着岁月蹉跎,早就被他忽视。这真的是人的劣根性。

“珍惜眼前人与事”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年轻的徐福贵并不明白。

因为生在富裕的家庭,福贵从来就不需要关心柴米油盐,父母的溺爱将养成了他那浪荡无行的性子。

他游手好闲,嗜赌如命,流连于花街柳巷,沉醉不思归。

双亲都健在的时候,有他们为福贵遮风挡雨。等到这浪荡儿成年后,就在家里的安排下娶了亲。

遗憾的是,这个名叫家珍的女人没能“拴”住丈夫,他仍然改不掉狎妓、滥赌的毛病。

也许是为了表示对“盲婚哑嫁”的妻子不满,福贵每次光顾烟花之地后都让一个窑姐儿背着他招摇过市,然后从岳父家的米行门前经过。

用现在的话来说,福贵就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富二代”,在那样温柔的岁月里从未想到过: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拥有的全部会突然失去。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当他尽情享受贾母、王夫人溺爱,享受女孩子们围绕他打转的生活时,命运的巨轮从来没有停止转动,贾府这座大厦终于在一夜之间倾塌。

十赌九输,福贵在赌场里中了别人的圈套,把家里的田地、房产都输了个精光。

然而,命运在这个时候再次开启了“嘲讽”技能,福贵在为母亲延医问药的路上,被乱兵抓走,成了壮丁。

对于贾府来说,元春封妃归家省亲让两府盛况一时,如烈火烹油。

宝玉还有闲情逸致与蒋玉菡等人饮酒取乐,得闲替女孩子们淘弄胭脂,趁机与金钏儿调笑,在屋里与晴雯斗气,悄悄和袭人偷试云雨,又与林妹妹共阅“禁书”,偶尔还羡慕宝姐姐那白嫩的玉臂。

世界上大多数人和事,总是在失去之后,才会被珍惜。

福贵在气死老爸、送走老妈之后才知道,岁月从未静好,是有长辈为他遮风挡雨。

贾府“坏了事”之后,宝二爷文不成武不就,根本没有能力扛起家庭的担子。

他平日里学来的那些“精致的淘气”对过日子毫无用处,既不能换来升斗之米,也不能换来几百铜钱。

因而,珍惜当下我们拥有的,在此基础上认真、用力地活着,才会少留遗恨。

02 活着,就要尽情起舞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后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余华《活着》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行者,在行走的过程中慢慢变得坚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有希望,活着的每一天,就要尽情起舞。

母亲的病究竟没能医治,听到儿子被乱兵抓走,忧思过度,很快就一命呜呼了。几年后,福贵在战场上被俘虏,却又幸运地被释放。福贵可以回家了,那里有他以往忽视了的最最珍贵的家人!

就在他历经艰辛,辗转千里回到老家之后,这才发现——母亲已经去世多年。

万幸的是,妻子家珍还在等他。家珍,就是家中珍宝。然而,家珍得了罕见的“软骨病”,没几年就病死了。

与贾宝玉在贾府倾塌后就放逐自我不同,福贵在父亲被他气死、家道中落、被裹入乱军这一连串打击与变故之后,终于长大了。

他决定,从此以后踏踏实实地活着,当一个种地为生的本分农人。然而,命运的恶意嘲讽才刚刚开始。

兵荒马乱的年代,街市上地坐的生意也不再稳妥,不知道哪一天就遭到哄抢。

福贵的岳父家那间米店生意黄了,一大家子的生活很是艰难。女儿凤霞发高烧没能医治,成了一名聋哑人。

儿子有庆很听话,又聪明又好学。为了爱惜鞋子,他在上山下地的时候都光着脚跑,都将鞋子系上绳子挂在脖子上,只有上学和在家的时候穿在脚上。

为了送他上学,福贵他将女儿凤霞送给别人家养活,骨肉生生分离。岁月从未准备饶过福贵和他的家人。

女儿凤霞忍受不了苛待和对爹妈的思念,偷偷跑了回来。本以为这是一次大团圆,不料有庆又出了意外。

原来,学校为了给县高官的老婆献血,组织学生们抽血。有庆恰巧是血型相符的那一个,却被一个庸医抽血过量致死。

更荒诞的是,这位县高官竟然是福贵在部队时的小战友春生。

春生因为歉疚和旧日情分,对福贵一家多有照顾。后来,春生丢了官。

好不容易给凤霞找到了婆家,眼看着女儿小日子有了起色,她却因为产后大出血中死去。

亲人们一个又一个地接踵而去,只留下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陪在福贵身边。

这还不够惨,接下来,二喜外出务工,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惨死当场。

更让人落泪的是,在这个过渡贫穷的家里,苦根从未吃过煮毛豆,在吃下大半锅之后,被发胀的豆子活生生胀死。

令人意外的是,福贵坚强地活了下来,哪怕每一天都是苟延残喘!他买下了一头正面临被宰杀的老水牛,与之相依为命。福贵给老牛取了自己的名字——“福贵”,坚韧而平静地活着。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

要说《红楼梦》里难得有几个“好人”,“后廊上的”贾芸算是一个。他是那种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很早就明白事理,知道生活的艰辛。

大家想必对贾芸那位名叫“卜世仁”(不是人)的舅舅印象深刻。

贾芸很小就没了爹,在寡母的哺育下长大成人,想要自力更生,登门求着亲舅舅借一点“本钱”做个小营生,却遭到了那样的对待。

就在贾芸走投无路之时,“醉金刚”倪二大方地借给他“无息”银两。

贾芸这才买了麝香、冰片走通了凤姐儿的关系,在大观园里谋到了一个采买花草的差事。

在贾府的日子还很好过的时候,宝玉曾经“接见”过贾芸。面对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贾宝玉,贾芸厚着脸皮自认晚辈,奉承宝玉,哄他开心。

重要的是,贾芸在如此艰难的日子里活着,心思没有扭曲黑化,反而常怀感恩之心。

在贾府遭难之后,不但没有趁火打劫、卷走府内财物,而是为身陷囹圄的宝玉等人积极奔走。

与贾芸这种野草相比,贾宝玉这种温室里的花朵就不堪一击了。他最终看破了红尘,带着肉身躯壳出家去了,远不如贾芸的坚韧。

话说回来,现如今很多孩子,往往经不起几句批评、两次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一遇到点事情就会崩溃。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孩子们能遇到的磨炼和挫折少了,很难养成很好的承压能力。

如果说贾芸好歹还能在贾府找到一点生计,那位乡间老妇刘姥姥活得更坚强,更让人佩服。

因为连续闹了几年饥荒,刘姥姥一家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就在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刘姥姥忽然想起王家几十年前与金陵王家(王夫人娘家)连过宗,有那么一层老关系。

于是厚着脸皮登门打秋风,却先被荣国府的门子戏弄,差点连大门都没进得去;接着又被酸脸凤姐儿和王夫人等人轻视,委曲求全伏低做小,最终求得了二十两救济银子。

就凭着这笔银子,刘姥姥和女婿一家挺过了灾荒年。那种年月很多人变卖田地,他们趁着这个机会购置了一些,成为富裕的农家。

为了讨好贾母,刘姥姥装傻充愣、扮演小丑逗乐,还没少不更事的黛玉嘲讽为“母蝗虫”

数年之后,当年打秋风求救济的刘姥姥过上了好日子,贾府却被朝廷查抄了。

凤姐“哭向金陵事更哀”,女儿巧姐儿被亲舅舅王仁发卖到烟花之地,当了雏妓。就在这个时候,刘姥姥出现了,她舍下一大笔家财,救下了巧姐。

“死去元知万事空”,活着才有希望。

03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木心说,岁月不曾放过我,我亦不曾饶过岁月。老先生这样的心气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

那就退而求其次,当年战胜不了它,只能与之和解。对于福贵同样如此,既然苦难的人生无法逃避,要继续活着就只能与之妥协。

这也是《活着》这本书,教给我们的第三个人生道理!

在贾府被抄之后,众芳散尽,贾宝玉没有站起来顶门立户,而是选择了逃避,出家去也。

我们不必嘲讽宝玉,很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怎样选都没有错,因为

那是你自己的生活。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木心老先生的人生故事,足以说明他真的不曾“饶过岁月”。

对于他来说,人生激越之处,在于永不停息地向前,背负悲凉,仍有勇气迎接朝阳。

木心与福贵生活的年代有所重叠,曾3次入狱,在里面度过了漫长的22年。

在22年的牢狱生涯里,他的精神从未懈怠,不断进行创作。他用蝇头小字密密麻麻地写满纸片,然后小心翼翼地藏进棉衣的夹缝里。

在狱中,他在白纸上绘出黑白键,在上面弹钢琴。出狱那天,他面露笑容,看不出一丝愁绪,岁月甚至没能在那张脸上刻上皱纹。

生活的枷锁没能锁住他,是因为他学会了先与生活妥协,然后趁它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长出新芽。

在木心的眼里,“生活就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习惯于冷清的生活,但内心火热,让精神滋养心田,使它不会荒芜。

结语

不必站在50岁的年龄,悔恨30岁的生活,也不必站在30岁的年龄,悔恨17岁的爱情。

很多事情是不能只那结果来判定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难以摆脱的困境,只要付出了自己该有的努力,就没什么好悔恨的。

我们不能站在后来的高度,去批判当年的自己,这不公平。

福贵有没有得到救赎,我并不清楚,那是他自己的事。我想要说的是,福贵早已学会从点滴的温情中获取生存的力量,坚韧地活下去。

你记住什么,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样。忘记生之疲惫,径直前行吧,如若不然,它将如影随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读余华的《活着》:人生的三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余华《活着》:人生虽苦,但人间值得,这3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读完了《活着》才知道,这3个人生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命运多舛,痴迷淡然 ——读《活着》有感
命运与因果
《活着》|生命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