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盛世:疯癫与文明

乾隆盛世:疯癫与文明

文 | A 森

A视野

2023

02/01

原  创

A视野 ID: AndsonVision

全球大滞涨,中国新周期,拥抱一生一次的机会

防微杜渐,自古是自残

雍正的13年,是肃杀的13年。

不仅没有几个官员喜欢他,他自己的儿子也普遍看不惯,觉得他做事下手过重了。

本质上,雍正的13年是基于康熙末年官员体系效率崩塌背景下的一次“电击”

也就是说,你们捞钱,你们爽翻天,但是,你们竟然连办事效率都没有了,这还了得?

雍正的要求其实是两个都要,既要官僚体系大幅提高办事效率,还要大家少捞钱,多少给国库留点。

所以,他在位的时候,钱是进了国库,官僚体系办事效率被在反复电击中被拔高了。然而,其隐形代价是巨大的。除了他必须亲力亲为导致身体不行,还有就是官僚体系人人自危,变得更加狡诈。

他一挂,乾隆上来了。在老爸的葬礼上,哭的是多诚恳啊。毕竟,20多岁就可以当皇帝,还有这么大的家底,古今也没有几人运气如此好了。

乾隆当皇帝后,一改父亲的狠辣,各种宽仁。能够给辅政大臣干的,自己尽量少啰嗦。

此外,还把大量九龙夺嫡的遗孤全部赦免,甚至跟自己老爸最不对付的十四爷也给放了。

一时间,满朝文武没有不说乾隆好话,简直是当世圣人。

官僚终于可以有一些自主权捞钱了,满清亲贵也被安抚了,知识分子也说好。

就这样平静的过了又一个13年,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富察皇后挂了。乾隆瞬间像变了一个人,13年内积累的各种对官员的不满也终于等来了发泄的窗口。

乾隆像变了一个人一般,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对整个官僚体系的疯狂折腾。

因为深谙帝国政治逻辑以及官场套路,乾隆往往是找个名目就去折腾那些当权的老大臣,有时甚至是到了无厘头的地步。比如,富察皇后挂了,官员就是走流程和祖制。但是,乾隆觉得这是对这件“天大事情”的轻视,直接干倒了一批官僚。

又如,雍正留给乾隆的辅政大臣,也开始进入了乾隆的打击圈范围。基本上来来回回,往死里整,还处处让自己占据绝对的道德制高点。

一下子,整个官僚体系对这位宽仁的皇帝刮目相看,甚至是到了战战兢兢的地步。

——————————————————

由于乾隆选拔人才很有一套,而且他本人经历极为充沛,所以,选拔了一大批能力极强的官员。我们知道的和大人,算是有名的一位。

乾隆把压力传导给这些头部官员,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层层递进,将压力传导至帝国的末梢。

一个南部省份的“叫魂”事件,直接让大量人掉脑袋。事实上,这件事还是美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发现的,也就是著名的“美国中国学”。这些美国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水平极高,甚至比我们自己的大量历史学家都要高的多。

这个事情是发生在乾隆年间的江南等地区,原本事情并不复杂。

原本就是两个寺庙争夺香火(那个时代也很卷啊),然后其中一个就散布谣言,说另一个寺庙里面有风险,去的人很有可能会丧命。

在那个年代,信息在人群中传播大概率是会严重走样的。传到后面,整个故事变成“只要剪掉你的辫子,你就魂魄就没有了,然后人可能就会死”。

这种事情放在今天也没什么,不就剪掉辫子吗?但是,在大清,剪辫子那就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啊。在满清统治者眼里,这尼玛就是反贼啊。

由于乾隆在全国各地有大量自己的探子,水平都不差于锦衣卫的那种,因此,很快消息就从地方基层传到了他老人家的耳朵里。甚至是在很多当地官员自己都不清楚什么“妖术”的情况下,他就知道了。

以乾隆这个政治动物的嗅觉,直觉这不是“妖术”,这尼玛是要造反啊。

于是,直接下圣旨给当地的官员:彻查。

一开始2个月,官员还是秉持技术官僚的职场本能,也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各种装模做样的查,然后,回禀万岁爷,查无实据。

然而,乾隆是什么人?底下基层的探子各种汇报,大致是说地方官员不给力,各种敷衍,其实根本没有好好查。

乾隆的震怒是可想而知的,干掉几个官员后,要求整个地方机器全部给老子查起来。名义上也很清楚,要为万民的福祉为核心利益,你们混就是对不起老百姓。

地方官员都是人精,一看,来真的。于是,官僚机器全面启动,整个地方开始以运动式的方式拉网查“妖僧”。

乾隆时期,其实经济基本面并不好,所以,很多流民会前往相对富足的地方混口饭吃。这些人自然是被当地民众和官员认为是隐患,所以,成了优先被打击的对象。

此外,不同省份官员为了乌纱帽,还要相互“攀比”,看谁查“妖术”更积极,更有成效。

其中,江南以北的几个省份的大员是很“拼”的,各种抓手,各种严刑拷问。好不容易查出的端倪是原始的“剪辫子首犯”应该是在江南。

得到了这样的消息,马上向乾隆汇报。这就使得乾隆更加激进的要求江南地区彻查,否则全部死啦死啦滴。

乾隆真的相信有“妖术”?剪个辫子就会死人?当然不是!

乾隆感觉这里面有人有反意,而且,也担心地方不听指令。所以,他带着多重目的,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让地方官员知道,谁是天下的主人。整个运动就是要折腾地方官员,要让地方官员进入一种疯魔的状态,这样才会在PUA的状态下心甘情愿接受天子的指令。

那地方官员呢?他们一开始是懵逼,后来发现,这东西不干不行,那么索性就层层加码,不抓住“妖僧”决不罢手。

反正,名义上,对民众负责任的人是天子,自己就是个打工的。既然是代理人,抓你又如何?

此外,通过这个方式,既可以捞钱,还可以打击自己的敌人,甚至对于自己的政坛异己还有机会除之而后快。

可以说,一场“叫魂”突然变成各方大佬各得其所的“好事情”,平时不能完成的事情,一下子都可以利用这场运动全部超预期达成。

————————————————

其实,叫魂事件,类似的在乾隆最肃杀统治的几十年是不断涌现的。甚至可以说,叫魂事件只是里面很不起眼的一件罢了。

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

这是乾隆变相逼迫地方官员去处理原本不存在的事情,还要大搞特稿。因此,随之而来的一定是地方官员变得越来越阴险、狡诈、坏透了。这和普通的腐败还不一样,腐败是给银子办事,还是有理性交易范畴的。乾隆的这套骚操作,直接让地方官员上上下下全部处于一种极为扭曲的状态,只能以近乎黑社会的形态来维持自己的权力。

我们甚至还可以这么说,官员已经不能、也不愿意继续关心自己原有的职责,也没有意义去关心了。

对于官员而言,这样的生态下生存是极为困难的。

要想活下去,就只能黑化,全面黑化,捞钱都是小事情,“剩者为王”才是大事情。

此外,官员会发现,自己好不容易搞到的权力宝座,其实是一个高危职业。就像贼船,不上不行,上了却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因此,只要权力在,什么享受都要到位,什么钱都要捞,什么坏事都要做绝。毕竟,你保不住哪天因为某个小事,整个家族都是被莫名其妙的“一键清零”。本质上,这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啊。

那么,整个事情是怎么结束的呢?

首先,整个运动根本就没有抓到实实在在的大逆不道的“首祸”。

然后,中央里面的高级官员发现了整个事情的起因,原来就是一场乌龙,少数有胆量的就给乾隆汇报了这个事情。

最后,这个事情是在一瞬间就不提了,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样。

对于乾隆,绝对是锻炼了队伍;

对于地方官员,尼玛这活绝对是太难干了;

对于本地民众,也就忘记了;

对于被抓的流民,就是无妄之灾。

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死了这么多的人,搞了半天,就是满清朝廷和地方之间的一场搏击,倒霉的和买单的则是广大的流民。

于是,整个满清的隐性体制成本越来越高,短期官僚体系被不断“电击”后效率大幅拔高。但是,这里面有大量的隐性体制成本则被不断沉淀。

除了继续靠和大人(和珅)在全国范围扮演抽税机,财政也就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

经过乾隆这么疯癫且文明的折腾,帝国达到了他认定的盛世标准。

差不多在乾隆45年开始,渐渐年纪大了,他也折腾不动了。突然又开始走宽仁风格,不再逼迫官僚体系。也就是说,开始走上了爷爷康熙大帝晚年的路子了。

官僚体系都是人精,前面承担了巨大的风险、生存成本和辛苦,现在一看机会来了,还不把这些全部加倍计价自己捞钱的各种名目中?!

所以,乾隆晚年,整个帝国的官僚体系的效率出现断崖式暴跌,而体制成本却大幅逆势拉升。这是对过去乾隆折腾他们的“报复”,更是对乾隆所代表的整个满清亲贵的不信任。只不过,这种不信任是用捞钱不办事的方式隐秘的推进。

————————————————

外人看看,乾隆朝是绝对高度集权的,然而这仅仅是外人看看而已。

从整个乾隆的折腾到晚年的放纵,其实很好的展示了大清制度框架的逻辑。

具体而言,满清朝廷面对体制外力量的时候,当然是高度集权的,这点毫无疑问。但是,当乾隆面对体制内庞大的官僚体系时,其实是分权的。实际事权和不对称的信息优势都散落在各个领域的衙门官府的大大小小的官僚手中。

乾隆爆抽他们,是要他们交出信息优势,还要这些官僚手中的事权要听从乾隆的话,这其实就是短期效率快速拔高的根本原因。然而,当乾隆抽不动了,形势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整个官僚体系中各种散落的大大小小权力、不对称的信息优势重新占据主导,且从努力办事快速变成不办事,这就是效率在电击后反而加速暴跌的原因。

所以,当我们谈论统治技艺极高的满清王朝时,还不能像五四那批学人那么粗糙的定义为“主子和奴隶”。

因为,正如我们看到的,满清的框架是双轨制的:体制内是严重分权,分在各级衙门,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推诿,也就逐步架空了中央调配资源的能力;可对于体制外,那是高度集中权力,各种体制成本加倍摊派出去。

为何这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很多大学学者喜欢抄袭西方人的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的制度框架。本质上,他们只是用理论套在古代的历史上,进而反过来验证西方理论的正确,这其实就是“循环逻辑”。即,我信它是对的,我只看对的这面,于是,它真的是对的。

可是,现实告诉我们,真实的中国古代制度是极为复杂的。如果不能理解真正的底层逻辑,就会完全看不懂。

诚如我们上面所说的,连续几十年的电击官僚体系,是真的可以拔高整个行政班子的效率的,这不是假的的。事实上,连当时去拜访乾隆的大英使者,都对乾隆的行政班子中的几个头面人物是各种赞不绝口。

只不过,这种暴击,拉长时间来看,潜在的破坏性和代价往往被忽视,却又是最疯狂的。

这种代价和破坏性,即使嘉庆抄了和珅的家,也填不满整个基层后续的各种风暴。从天量财政盈余,到嘉庆死时,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财政结余,可见一斑。

只有理解整个大清制度“内外有别”的逻辑,理解大清绝非简单的“集权”,才可以很好的去把握整个大清国运走势的核心逻辑。

乾隆太猛了,盛世太繁华了,所以后面跌下去也自然是摧枯拉朽。

从民间来看,乾隆是真的很要权;可从行政机制来看,乾隆最终还是败在了严重分权的庞大官僚体系的运作中。

这个局,康熙也是完败,雍正是过劳死,乾隆是身后洪水猛兽。如此牛逼哄哄的三圣,也挡不住这个局内生的破坏力。

世事无比复杂,绝非价值观的三言两语说得清楚!

总结:

肃杀之气下的统治,效率高,但是代价大。

宽和之气下的统治,都是踢皮球,都是老好人,瞬间效率全无。

但是,不可能一直肃杀,没有人吃得消长期化。因此,短期效率的刺激之后,是更大的效率退化。

这种对官僚体系的透支,意味着,一旦最高权力的强刺激弱化,整体官僚体系的效率会加速退化,捞钱更加报复性起来。因为,此前所谓效率高的阶段,过度透支了官僚体系的生存成本边界线,也打击了他们稳定的预期,增加了他们的风险溢价。

Who is A森

A森,2021年全球经济危机成功预测第一人
(2017年起发表文章预警本轮危机)

独立投资人、独立学者、永是道哲学创始者、黄金雪坡理论体系的创建者、中美产业链战争理论首倡者

宏观经济领域大量研究成果,诸如:

  • 中国长期低利率(2017)

  • 中国楼市是财政现象(2018)

  • 全球即将面临超长期大滞胀(2019)

  • 美国即将买战争(2021)

每年出版一本书,目前已经出版:

  • 《从危机走向危机》(2019)

  • 《永是道》(2020)

  • 《谋逆》(2021)

  • 《大而不能倒》(2022)

  • 《生活方式》(2023)

 目前已有多本书被国家级图书馆收藏

重要公告:你可能会和【A视野】失联!

【A视野】自创立第一天起,坚持每日更新文章,然而,微信近期更新了推送文章的规则,导致并不是每一位老铁都看到了我们每天的文章……

解决方案已经有了!星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叫魂的帝国与盛世的长安(帝国篇)
中国传统官僚制度的效率之争——从《荒政》和《叫魂》说起
乾隆皇帝怎么用朋友圈治国?丨壹读百科
叫魂案:乾隆与群臣的角斗
《叫魂》这么难听的书名,为什么会畅销?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隐匿在盛世之下的失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