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中的心魔(一)

前景理论:由丹尼尔·卡内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教授提出,其理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发现人的决策选择取决于结果与展望(即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人在决策时会在心里预设一个参考点,然后衡量每个结果是高于还是低于这个参考点。对于高于参考点的收益型结果,人们往往表现出风险厌恶,偏好确定的小收益;对于低于参考点的损失型结果,人们又表现出风险喜好,寄希望于好运气来避免损失。


参考点效应

什么是参考点效应呢?我用下面的例子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人说:“我已经赚了15%了,跑吧?” “今天回本了,我出了”。大家发现没有这些投资决策都是一直与一个“点”在比较而这个点就是你的成本。

以成本作为参考就会影响你的投资决策,同样我们还可以看到”创新高了,能出手了。新低了,能买了。”这都是参考点的作用。

同样如果将参考点定为你周围的人或者大V,那么这就称之为“同群效应”,你就会关注周围人、朋友和大V买了什么卖了什么就做出决策,而不是自己去研究再得出结论。

很多商家人为制造很多促销和打折就是通过调整参考点而让顾客产生了“便宜”的感觉,比如一件商品1000块钱,就不如标价5000然后以2折进行出售。年终奖也会有这样的效应,比如你发了5W年终奖你本来很开心,可是你听说别人发了8W可能你就不开心了。

所以卡尼曼才说:“决策选择取决于结果与展望(即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这就是参考点效应。

确定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选择确定的收益。
损失厌恶: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同,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

首先,大家可以做一下下面的题:
A 收益 100 元。
B 有 60% 的概率收益 200 元,40% 的概率收益 0 元。

你会如何选择呢?

同样再看另外一个题目:
A 损失 100 元
B有 40% 的概率损失 200 元,60% 的概率损失 0 元。

大多数人对于上面的答案可能是第一题是A第二题是B,看到了没有,对于第一题你想要做的是保住收益而不想面对风险,但是对于第二题你又想着要不赌一把,说不定一分不亏,这时你又选择了冒险。

就好比你让一个赌徒下赌桌,而这是不可能的做到的,下来了就是接受确定性的损失,而在赌桌上就有翻盘的希望,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血本无归!同样在股市中有人也会说“卖了就是真亏损了,现在是浮亏,只要我不卖就有涨回来的一天。”

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牛市和熊市,但是很多人在牛市中赚不到多少收益,总想着要保住自己的收益,在盈利的时候你厌恶风险,然后过早的抛出自己的股票,而这就是确定性效应

损失厌恶

卡内曼提出:人们在面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同,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

相同的金钱,人们对于损失的痛苦强度是收益快乐强度的两倍。也就是说假如你损失了100块钱那么你需要得到200块钱,这样你的痛苦和快乐给才能抵消。所以在股市中你如果赚了20%你会很高兴,但是你如果亏了20%,那么这部分痛苦要2倍于赚20%的快乐,这也是为什么熊市难熬。

同时,这也是股市中为什么机构要比散户赚钱的原因,相对于散户,机构因为各种风控机制而让他们更加理性,该止损的时候必须止损。但是对于散户来说自己“割肉”太痛苦了,一旦割肉,浮亏就是真亏,同时散户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翻盘,所以就会导致自己越亏越多,而那些加了杠杆的散户就会在这种情况下爆仓,强制离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牛市中捂地久,熊市中赶紧抛吗?这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

我们要想克服这样的心理效应就不应该把关注点放在盈利和亏损上面,要克服参考点的影响,忘记自己买入的价格,不向后看而是“向前看”,预期未来会涨就接着拿住,预期未来会跌就立即止损。那如果预测不了呢?那也应该卖出,因为这是你认知以外的钱,即使赚到了也会亏出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判断与决策7-前景理论:损失1000元的痛苦比赚了1000元更强烈
《思考,快与慢》
智慧的光芒
请思考,这8个营销理论
思维测试:100%拿500万和50%拿一个亿,你会怎么选?应该怎么选?
影响用户决策的五个认知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