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质思维:发现底层逻辑(智慧)的能力
W

数据是基础
数据是数字或事实。
数字,例如张三的年收入;事实是一个事物或一个事件。前者如在华盛顿的白宫,后者如林肯被刺(可参考《正确思考的基础:逻辑》)。
数据不可否认,也不考虑情境,单独来看没有意义。但结合大量数据以及背景,就能提取出信息和知识。随着信息革命的推进,“海量数据”成了商家用户分析、商业决策的基础。
信息,准确才有意义
信息来源于对多种数据的联系、分析。不同场景下会有不同的分析目的及分析手段。智能推荐就是基于用户数据的分析。
例如,你某天在某平台购买了A零食(这是一个数据)、第二天在该平台购买了B零食(另一个数据),过几天又购买了C零食。那对你一段时间的购买记录进行分析,大概率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你喜欢(某类)零食。那你下次登录这个平台,(这类)相关零食的信息就会推荐出来。对另一个用户进行分析,发现他也喜欢(这类)零食,同时还喜欢(另外一类)零食,那么(另外一类)零食的信息也会推荐过来。
我们也通过各种平台汇总的“年度总结”来认识自己。如,年度听歌总结、年度学习总结等。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可见,正确的数据是有效信息的前提。
如何进行财务管理?收支记账、跟踪自己的消费习惯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时间记账。在这方面做到极致的是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他一生成就惊人:研究广泛、著作等身。这与他严格的时间管理(自我管理)密不可分——每日记录时间花销,每周/每月/每年进行总结复盘。于是,他真正和时间成为了朋友。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作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一小时三十五分”、“一小时五十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格拉宁《奇特的一生》
对大数据(数据挖掘)进行统计分析(信息分析),可以得到一个一个的曲线图或趋势图(信息,如股票走势),供人分析和决策。当信息结合与之相关的背景/其他信息就形成了知识(知识发现)。
吸烟导致患胃癌的风险上升、高血压导致患心脏病和脑溢血的风险上升等情况,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是理所当然的常识。但50年前,在美国一个叫作弗明汉的小村庄中进行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公布之前,这还不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西内启《看穿一切数字的统计学》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大部分时候只停留在信息这一层面:知道它表达的意思,但并不理解其背后的原理、知识体系,或者不去行动。
比如,我们知道打开电源开关就能通电,却不知道电是什么,从哪里来,又是如何让电器工作的。
在软件行业,人们通过产品架构图了解产品的组成模块及其交互方式,但未必了解为何要如此设计。
缺乏科学的知识,人就容易人云亦云、轻信没有根据的信息。《终身成长》作者卡罗尔·德伟克本来是个数学高手,但后来遇到一个不相信女孩能学好数学的老师。于是,成绩下滑,最终放弃了数学研究

这就好比当你使用GPS系统的时候,你希望你使用的是正确的信息。你绝不希望你在使用导航系统的时候,这个系统的基础信息全部是另外一个城市的。

我们对流言蜚语和夸张的故事感兴趣,是因为这些曾经是我们祖先仅有的信息来源。

汉斯·罗斯林《事实》
当我们自己不具备金融知识而去大量投资时,无异于赌博。

你如果只关注这些专家推荐的投资组合模式,但并不完全了解资产配置,这就像是在不结实的地基上建造房子。如果你还没有深入地了解你的目标,只关注投资组合,那你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也许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不能保护你躲开那些想要把你的财富拿走一大部分的投资营销人员,你就会输个精光。这正是我们要在这里揭开9种投资营销谎言的原因。这也是简单7步投资法的第二步,让你能成为一个投资“内行”,知道事实真相。你只有知道事实真相,才会真正生活得自由自在。

托尼·罗宾斯《钱》
对信息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即认真审视信息背后的数据有效性、识可靠性、推导逻辑性。

最大的财富就是我们的知识,我们最大的风险就是我们一无所知的事情。

博多·舍费尔《财务自由之路II》

知识,关键在于运用

息经过经年累月的积累,形成了概念、定义、公式、理论等知识。比如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理论。
《通识:学问的门类出了下我识的
  • 人文科学类:哲学、语言历史、心学、宗教等
  • 自然科学类:数学、物理、生物
  • 社会科学类:政治、经济、法学、企业管理等
  • 文化艺术类:文学、音乐、电影、美术等
(这里是本公众号学科知识的链接
一个数据对于有足够知识的人来说,是大量的信息,如《事实》中提到,作者在得知马来西亚儿童死亡率只有14‰,由衷的开心,因为这意味着这个国家有充足的食物、较好的基础卫生设施、医疗条件、较好的社会质量。
拥有知识的人可以对信息进行预测。
本质思维:具有追根溯源的能力提到了用5why分法来寻找根本原因,对于知识的应用,我们可以用5so分析法预测事情走向。
如,当某农作物因为干旱而产量减少,so,它的市场价格必然上涨,so,以该商品为原材料的相关产品的价格也会上涨,so......
具有某方面的知识是指具有该方面的实践经验,即能对相关信息进行运用。
比如,在道和法的层面,我们都知道各种“真知灼见”。但如果不去身体力行,就会“道理都知道,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术的层面,有的人知道一套一套的恋爱方法论,实际上一次也没谈过,那就是纸上谈兵。
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学习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如果你学习之后和学习之前,思考和行动都一样,那么显然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成甲《好好学习》
在器的层面,有的人知道汽车各个部件的功用,如刹车可以停车、油门可以加速等,但自己从未开过车,那上述内容仅仅是信息。
知识是整体行为的指导,知识改变命运
只有错误的知识,才能够使我们犯下系统性的错误,才能使我们得到如此差的结果。
汉斯·罗斯林《事实》
知识又分为普通知识和元知识。元知识是知识的知识,是知识背后的底层逻辑,也就是道和法。
古今中外,现实、小说、影视剧中,各种各样的故事浩如烟海,但故事类型只有几十种。因为每个故事都有个故事核,故事核只有几十个。如复仇类故事,换个背景、换个角色便有无限多种可能,从《基督山伯爵》到《妻子的诱惑》。故事核就是元知识。
为什么生物具有多样性,个体特征还能遗传和变异?DNA的4个碱基对就是生命进化的元知识。

DNA携带的遗传代码是所有生物进化的基础,它也只是由4种不同的字母组成,每3个字母组合成不同的单词。这种模式及其复制和重组的规则,对于一些物种来说,保持了30亿年未变,而在这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涌现出了难以想象的自我进化的生物变种。

德内拉·梅多斯《系统之美》
系统的层次性决定了越是复杂的事物越是来源于简单的原则,系统里的元素在简单规则下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即可。绝大对数时候,元素如何一点也不重要。
抓住这些原则,我们就能快速提升认知效率。反之,只关注原则之下的术和器(技术、工具),则永远不可能抓住本质
因为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
成甲《好好学习》
智慧是底层逻辑的运用
日本武术合气道有三种境界:守、破、离。
守是学习规则和形式,也就是按部就班地根据规则来练习合气道。规则掌握之后就可以“破”——依据自己的理解,在现有规则上进行创新。最后,当对合气道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时,就能摆脱规则/形式的束缚,随性发挥。
《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现场传授张无忌太极剑法时,自己先演练了一遍,让张无忌从旁观看。然后问张无忌”你记住了多少“,张无忌答:还记得一大半。过了会又问:现在还记得多少?“还记得一小半”。过了会再问:这次还记得多少?“全忘记了”。张三丰神秘的一笑:你可以和他们去打了。因为张无忌已经完全消化吸收了太极剑法的精髓。
智慧是摆脱对知识的依赖,是对底层逻辑的透彻

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了这个问题:很多人的信心往往局限于某一领域,局限于已经掌握的技能。更糟的是,有时我们对熟练的领域都缺乏足够的信心:表面技能熟练,内心却紧张得发抖。

夏尔·佩潘《自信的力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该章的英文翻译也很美(来源网络):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every day something is acquired.
In the pursuit of wisdom,
every day something is dropped.
Less and less do you need to force things,
until finally you arrive at non-action.
When nothing is done,
nothing is left undone.
True mastery can be gained by 
letting things go their own way.
It can’t be gained by interfering.

当我们每天追求知识,就是在给自己增加东西,也是给自己增加限制。如果我们追求的是智慧,就是在做减法,不断放手一些东西,突破已有的条条框框。

知识与智慧并不是一回事,一个人知识的多少,是指他对外在客观世界的了解程度,而智慧水平的高低不仅在于他拥有多少知识,还在于他驾驭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其中,思维能力的强弱对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一味地贪求知识的增加,而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一直在原地踏步,那么他掌握的知识就会在他的头脑当中处于僵化状态,反而会对他实践能力的发挥形成束缚和障碍。这就像消化不良的人吃了过多的食物,多余的营养无法吸收,反倒对身体有害。
问道 王非《思维风暴》

追求智慧,是提升我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学习新的思维模式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说:“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光耀看过报告后,在报告上批下这么一行文字:“你还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上帝给了我们最好的阳光,只要有阳光就够了!”

后来,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大量种植奇花异草、名树修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多年旅游业收入位列亚洲第二。

问道 王非《思维风暴》
(这里是本公众号思维模式的链接)

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最高智慧:无为。

数据、信息、知识都来源于过去,智慧可以预测未来。因为规律不会变,万变不离其宗。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就指出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式的大规模杀伤武器。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海啸及全球经济大萧条不幸验证了查理的远见。(彼得·考夫曼《穷查理宝典》)

所以查理·芒格提要学习在所有学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的“普世智慧”,以此为利器去研究商业投资领域的重要问题。

查理也讲到了通过后天的训练是可以培养客观的精神的。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养成将使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预测到别人预测不到的未来,从而过上更幸福、自由和成功的生活

彼得·考夫曼《穷查理宝典》

有哪些底层逻辑/规则呢?以下举几个例子。

如何拥有好的人际关系?把握好界限,然后才是沟通技能。

界限是通往健康关系的门户。人际关系的矛盾是由于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的界限认知不清晰、无法维护彼此的界限。缺乏健康的界限,就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健康适度的界限,能让人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把握与人相处的尺度。

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 《界限》
人要如何摆脱痛苦?先停止对真相的争辩,然后才是积极思考。

“人们应该更仁慈些”“小孩子应该行为端正”“我的邻居应该好好整修他们的草地”“杂货店里排的队伍应该移动得快一点儿”“我的先生(或太太)应该同意我”“我应该更瘦(或更漂亮,或更成功)”。这些想法都与眼前真相不符,你若觉得这些说法令人沮丧,没错,因为我们感受到的压力,全是由自己跟真相“争辩”造成的

拜伦·凯蒂《一念之转》

人和企业为什么要不停地学习?因为不吸收外界的能量,系统终会归于一潭死水。

熵增定律指出,在孤立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那么整个系统就会退化为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一团物质。哪怕是太阳、星系甚至整个宇宙都不例外。

何圣君、王怡《熵增定律》

稻盛和夫大学学的是有机化学,毕业后从事的是无机化学行业——精密陶瓷,却在该行业创建了一个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初创京瓷时,身为技术人员的他坦诚自己连“经营”的经字都不会写,后来却在经营管理上创建了无数人争相模仿阿米巴模式。一心想降低国民的通信费用,介入通讯行业,再次创办世界500强KDDI78岁为挽救市场信心和日航员工的饭碗,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董事长,完全没有公共交通领域经验、被别人认为只是“技术管理者”的他用了一年时间就创造日航历史最高利润。

发展事业与专业知识无关,与利他的信念有关

对于普世智慧,最高智慧已经存在,我们只需要学习和实践

知识——在求知欲基础上集合的显性意识信息。

智慧——体验性理解形成的直达潜意识的深刻智能。

换句话说,必要的时刻,随时都能提取出帮我们渡过难关的就是“智慧”,而要达到游刃有余利用“智慧”,就需要我们“行动”。

山下英子《断舍离》

那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选择。

国外有句名言如是说:“请赐予我力量,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请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这意味着要有大量的知识和底层逻辑支撑,在见自己、见天地、见时局、见众生的基础上做最佳取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底层逻辑的一整套框架,助你启动开挂人生
涨知识啦!【底层逻辑:0.5s看透问题本...
后期调色底层逻辑,2小时的知识点,全浓缩在7分钟内,十分精彩
《穷查理宝典》读这5类书能培养智慧,附书单
华为的生存智慧与底层逻辑
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